-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自编码癫痫发作异常检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作为自编码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利用1DCNN对头皮脑电信号(EEG)局部特征的感知能力来提高自编码模型(AE)在低维特征空间的表达能力,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癫痫异常检测模型.方法 癫痫发作后会出现标志性的EEG波形变化,通过1DCNN的局部特征提取能力,捕捉正常信号的局部信息;利用正常数据训练自编码器,学习正常EEG数据在低维特征空间的表达,作为异常数据的癫痫EEG数据会脱离正常数据的低维特征空间,从而自编码模型无法有效地实现癫痫异常信号的重构;首先将输入和输出的差值作为异常分数值,然后通过ROC曲线的最优平衡点确定阈值,超过阈值的EEG信号被诊断为癫痫发作数据.利用公开数据集CHB-MIT脑电数据集和TUH脑电数据集,评估本文所提出的1DCNN-AE癫痫检测模型.结果 从AUC值和癫痫事件检测两个任务来看,1DCNN-AE模型在患者平均水平下的AUC值分别达到了CHB-MIT的0.890和TUH的0.686,癫痫检测率达到了0.974和0.893,其结果优于最新癫痫异常检测模型LSTM-VAE和模型GRU-VAE.对于模型参数量而言,与LSTM-VAE的47.4M和GRU-VAE的36.9M等模型参数量相比,1DCNN模型的参数量Params达到了58.5M,处于同一个量级;但1DCNN-AE模型计算量FLOPs为0.377G,远远小于LSTM-VAE的21.6G和GRU-VAE的16.2G.结论 1DCNN的自编码模型能有效地实现癫痫发作异常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疗专家指引(试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蔓延,疫情防控任务任重而道远。结合当前疫情,考虑晚期肺癌患者的特殊性,我们对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CSCO青委肺癌组、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委员等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有效问卷321份。结合国内外肺癌相关指南与本次问卷结果,制订本指引(试行)。对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管理、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策略、具体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与新冠肺炎疑诊患者的鉴别诊断要点等方面给予了建议和推荐。建议就近就医、门诊诊疗为主;因病情需要住院患者,应排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方能住院进行抗肿瘤治疗;建议重视COVID-19相关症状与肿瘤本身或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的鉴别;重视防护和合并感染者的救治;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推迟返院时间;同时需针对不同类型NSCLC患者选择不同的诊疗策略,平衡药物疗效与毒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双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双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研究期间有9例患者脱落(因个人原因出院、转院),最终对照组30例、试验组31例患者完成了研究。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运动训练和物理因子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试验组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每周5次,持续3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干预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数字广度测验(DST)、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认知功能、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此外,本研究还从试验组中选出了6例右半球脑卒中患者,分别隔日进行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和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在干预前后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采集相关信号,进行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连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FMA-LE、FAC、BBS、MBI评分均较组内干预前改善,且试验组干预后FMA-LE[(27.71±6.00)分]、FAC[(3.74±1.03)分]、BBS[(48.39±7.90)分]、MBI评分[(86.68±11.6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在认知功能评估方面,两组患者的DST顺背(DST-F)和倒背(DST-B)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脑网络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双任务训练中,左侧前额叶(PFC)与左侧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PMC/SMA)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加( P<0.05)。 结论: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下的双任务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改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这种变化可能与下肢康复机器人引发的健侧半球PFC-PMC/SMA功能联系增强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任务导向的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任务导向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双侧上肢训练(BA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手灵活性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机器人组、BAT组及联合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干预(包括Bobath疗法、平衡能力训练、ADL能力训练等),BAT组、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辅以双侧上肢训练或基于任务导向的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组则辅以双侧上肢训练及康复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及Wolf运动功能量表(WMFT)评估3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采用盒子积木试验(BBT)评定患者手运动灵活度,并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定患者ADL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FMA-UE、BBT、MBI及WMF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联合组FMA-UE、WMFT、BBT及MBI评分[分别为(48.7±5.4)分、(52.9±5.9)分、(20.44±4.82)分和(76.7±10.6)分]亦显著优于机器人组及BAT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任务导向的康复机器人训练或BAT训练均能有效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手的运动灵活性及ADL能力,且两者联用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颅脑爆震伤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颅脑爆震伤(bTBI)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高、病情严重、预后差。bTBI会导致患者出现短期记忆丧失、注意力不集中或多任务处理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对其正常工作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关于bTBI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主要涉及模型构建、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断治疗等方面,但关于其发生的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正常生理状态下,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Ca 2+的释放与摄取、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凋亡的促进和抑制处于动态平衡,bTBI使这种平衡状态发生紊乱,将从分子水平上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进而造成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为此,笔者从兴奋性毒性与Ca 2+稳态失调、氧化应激、炎症和水肿、细胞凋亡等方面,对bTBI致认知功能障碍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bT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任务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双任务平板训练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36例。按随机数列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试验组(18例)。干预过程中对照组中2例患儿因咳嗽、发热退出研究而脱落,最终对照组16例,试验组18例。2组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单任务平板训练和双任务平板训练。2组患儿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使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儿童平衡量表(PBS)、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WST)、单任务改良计时起立-行走测试(mTUG)、双任务mTUG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采用 χ2检验或 Fisher′ s精确检验比较一般资料中的性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组内评估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组间年龄和评估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训练前对照组和试验组的GMFM-88 D区评分[(34.25±1.61)分比(34.56±1.76)分]、GMFM-88 E区评分[(50.53±7.20)分比(50.61±6.75)分]、PBS评分[(39.06±4.34)分比(38.89±4.44)分]、MWST时间[(12.69±3.07) s比(13.56±2.97) s]、单任务mTUG时间[(11.38±2.58) s比(11.94±2.51) s]、双任务mTUG时间[(30.06±8.08) s比(31.50±8.56) 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训练4周后,对照组GMFM-88中D区评分为(35.88±1.82)分、E区评分为(51.20±6.64)分,PBS评分为(40.75±4.14)分,MWST时间为(10.81±2.95) s,单任务mTUG时间为(10.06±2.52) s;试验组GMFM-88中D区评分为(36.28±1.99)分、E区评分为(53.94±6.98)分,PBS评分为(43.06±4.94)分,MWST时间为(10.44±2.83) s,单任务mTUG时间为(10.56±2.73) s,2组患儿的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 t=-3.058、-2.197、-7.132、1.235、2.952,试验组 t=-5.953、-12.432、-8.333、3.149、7.578,均 P<0.05),而2组GMFM-88中D区、E区,PBS,MWST,单任务mTUG评价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对照组双任务mTUG时间为(29.10±8.28) s,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578, P>0.05),而试验组双任务mTUG时间为(23.06±7.30) s,显著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930, 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96, P<0.05)。 结论:单任务和双任务平板训练均可显著提高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单任务训练不能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在双任务中的运动功能表现,但双任务训练可有效提高其在双任务条件下的运动功能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在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选取108例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衰弱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6人,分别使用VP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VP组)、序贯式运动联合认知训练(ST组)及内分泌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对3组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干预。比较3组干预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衰弱表型量表(frailty phenotype,FP)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的差异。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干预前后患者的MMSE评分在时间与组间上交互效应显著( F=69.929, P<0.05)。VP组和ST组干预8周的MMSE得分均高于干预4周和干预前,干预4周的MMSE得分又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在干预4周时,VP组的MMSE得分高于ST组和对照组(均 P<0.05);在干预8周时,VP组的MMSE得分高于ST组和对照组,ST组的MMSE得分又高于对照组(均 P<0.05)。(2)干预前后患者的FP得分在时间与组间上交互效应显著( F=46.425, P<0.05)。VP组干预8周[(2.64±0.59)分]的FP得分低于干预4周[(3.28±0.51)分]和干预前[(3.56±0.61)分],干预4周的FP得分低于干预前(均 P<0.05);ST组干预8周[(3.44±0.56)分]的FP得分低于干预前[(3.59±0.56)分]( P<0.05);在干预4周时,VP组的FP得分低于对照组[(3.36±0.54)分]( P<0.05);在干预8周时,VP组的FP得分低于ST组和对照组[(3.39±0.55)分](均 P<0.05)。(3)干预前后患者的BBS得分在时间与组间上交互效应均显著( F=135.791, P<0.05)。VP组和ST组干预8周的BBS得分均高于干预4周和干预前,干预4周的BBS得分又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在干预4周时,VP组的BBS得分高于对照组( P<0.05);在干预8周时,VP组的BBS得分高于ST组和对照组,ST组的BBS得分又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可变优先级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可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衰弱患者的认知功能、身体衰弱程度以及平衡功能,且干预效果优于序贯式运动联合认知训练及常规治疗和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及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2019年9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460例患者。结果发现,与常规护理或单一任务训练相比,步长[MD=2.16,95%CI(0.61, 3.71), P=0.006];步频[MD=5.68, 95%CI(1.86, 9.50), P=0.004];步幅[MD=7.13,95%CI(4.86, 9.41), P<0.001];平衡功能[MD=3.79,95%CI(0.04, 7.54), P=0.05];10 m步行测试(10MWT)[MD=-2.06, 95% CI(-3.38,-0.74), P=0.002];下肢Fugl-Meyer运动评分[MD=0.77,95%CI(-1.02,2.56), P=0.40]。 结论:双重任务训练较单一任务训练或常规护理,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长、步频、步幅、步行能力,降低其跌倒的风险;但对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神专科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精神专科医院急诊主要负责精神科急症患者的救治任务,是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地精神专科医院对急诊医疗服务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差异较大,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现状,包括未设立急诊科,缺乏相应的急诊设备和专业医护团队,针对精神科急诊医护工作人员的急诊相关工作培训不足,急诊医护人员在处理兴奋激越、冲动攻击、自杀自伤等精神科急危重症时处理措施和服务流程存在不足,急诊服务流程和质量有待改进 [1,2]。本共识协作组参考《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文献,结合精神专科医院急诊的现状,制定《精神专科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专家共识》,旨在推进精神专科医院急诊科建设和管理工作 [3,4,5,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遵循平衡法则 提高创面修复临床与科研水平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创面修复是整个烧伤整形领域迫切关注并渴望寻求突破的根本任务。本期专栏就创面修复平衡法则理论对其进行阐述,期望整个创伤领域逐渐开始重视平衡法则的运用,以平衡法则为指导原则,开展科学研究和临床新技术及材料的研发,旨在提高创面修复的科研及临床水平,在修复领域建立新的里程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