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ncRNAHOTAIR靶向miR-17-5p/TXNIP对狼疮性肾炎进展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LncRNAHOTAIR)靶向miR-17-5p/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对狼疮性肾炎(LN)进展的机制.方法 取60只MRL/lp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LncRNAHOTAIR敲低组、miR-17-5p agomir组、阴性对照组和LncRNAHOTAIR敲低+miR-17-5p antagomir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C57BL/6J雌性小鼠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小鼠肾功能、免疫器官指数;以HE染色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形态;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A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抗双链DNA(dsDNA)、免疫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q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LncRNAHOTAIR、miR-17-5p及TXNIP表达.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LncRNAHOTAIR对miR-17-5p、miR-17-5p对TXNIP的靶向调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发生严重病理损伤,胸腺指数、脾脏指数、miR-17-5p表达降低(P<0.05),尿蛋白浓度、血尿素氮(BUN)、血清抗dsDNA及IgG、IL-6、MCP-1、TNF-α、肾组织LncRNAHOTAIR及TXNIP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Ln-cRNAHOTAIR敲低组、miR-17-5p agomir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胸腺指数、脾脏指数、miR-17-5p表达升高(P<0.05),尿蛋白浓度、BUN、血清抗dsDNA及IgG、IL-6、MCP-1、TNF-α、肾组织LncRNAHOTAIR及TXNIP表达降低(P<0.05).下调miR-17-5p可减弱敲低LncRNAHOTAIR组对模型组小鼠各指标的作用.结论 敲低LncRNAHOTAIR可通过上调miR-17-5p而降低TXNIP表达,进而减少LN小鼠免疫炎性因子产生,增强其免疫功能,抑制体内炎症发生发展,最终减轻小鼠肾组织损伤并改善其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强度聚焦超声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及抗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肿瘤微环境不仅包括肿瘤细胞,还包括各种来源的细胞,如干细胞、间质细胞、内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等,各种细胞可分泌不同的信号分子,形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的微环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无创技术,根据其对组织的作用特点,可分为热消融和机械分解两种模式,可使肿瘤微环境产生原位肿瘤碎片,增加肿瘤的免疫原性,但它并不能完全触发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HIFU与其他疗法结合可能是一种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本文对HIFU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机制及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联合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点阵CO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对血清瘢痕增生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在曲安奈德基础上予以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4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204例烧伤后HS患者分为对照组102例与观察组102例,分别予以曲安奈德注射、点阵CO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注射,两组均治疗6个月.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疼痛评分及血清瘢痕增生相关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因子-β1(Transforming factor-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炎症因子水平,并对不良反应予以统计.结果: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VSS评分[(4.69±0.91)分vs.(7.64±1.35)分]和疼痛评分[(3.76±0.71)分vs.(4.54±0.87)分]更低(P<0.05);观察组血清EGF、TGF-β1、VEGF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HS患者使用点阵CO2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疗效显著,能够调节瘢痕生长因子和抑制炎症,改善瘢痕性状和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铜死亡预测肺腺癌预后及指导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免疫疗法是治疗肺腺癌(LUAD)的有效手段,但缺乏预测反应及耐药分析是其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阐述铜死亡发生机制,围绕铜死亡相关基因与LUAD预后、LUAD免疫治疗评估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展开对LUAD患者总生存期预测、免疫治疗反应、化疗治疗反应、风险评估、干性特征等因素的探讨,总结铜死亡预测肺腺癌预后规律及指导LUAD免疫治疗的作用,揭示铜死亡相关基因在LUAD中突变频率不确切等问题,为今后铜死亡关于LUAD的治疗和预后研究提供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输尿管膀胱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可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ICI相关性输尿管膀胱损伤(IC-UBI)作为一种少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尽管相关机制尚未明确,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可达较好预后.本文对IC-UBI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治疗与临床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倡在ICI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泌尿系统症状和尿液检测结果,及时发现并治疗IC-UBI,以期改善疾病临床转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DNMT3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肺腺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使用IHC和蛋白质印迹实验(WB)检测并分析DNMT3a在41例患者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分析TCGA数据库揭示DNMT3a与肺腺癌患者预后关系.慢病毒介导SK-LU-1和A549细胞系过表达或敲低DNMT3a,通过IHC、WB、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qRT-PCR)、DNMT3a抑制剂实验观察DNMT3a对蜗牛家族转录因子(Snail)表达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低DNMT3a对肺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DNMT3a高表达对比DNMT3a低表达的肺腺癌患者生存期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MT3a和Snail在肺腺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相比均高表达(P<0.01),且DNMT3a和Snail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2,P<0.01).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DNMT3a的SK-LU-1细胞中Snail表达上调并增加了肺腺癌细胞的迁移数量(P<0.01),敲低DNMT3a的A549细胞中Snail表达下调并减少了肺腺癌细胞的迁移数量(P<0.01).结论 DNMT3a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DNMT3a通过上调Snail的表达促进肺腺癌细胞的迁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细胞焦亡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结直肠癌(CRC)作为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现代治疗手段效果不甚理想,寻找低毒、高效的防治方案仍是CRC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临床防治CRC中,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有多方面的手势,包括毒副作用小、多靶点、多途径等.近年来,随着分子机制及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多数学者发现,CRC发病涉及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其中,细胞焦亡是一种机体调节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模式,能调节多种细胞信号级联反应,可参与CRC的调控过程.此外,在中医药领域中,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与细胞焦亡影响CRC的研究也逐渐兴起.通过文献筛选和相关报道发现,一些中药复方和中药单体能通过靶向干预细胞焦亡在CRC中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对其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以期在中医药防治CRC领域提供理论和诊疗思路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HGF/PI3K/Akt信号轴研究赤芍-附子药对促进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磷脂酯肌醇 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轴研究赤芍-附子药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采用牛血清白蛋白皮下及尾静脉注射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腹腔注射构建ACLF大鼠模型,实验设置正常对照(NC)组、模型(vehicle)组、赤芍-附子药对(SFYD,5.85 g·kg-1)组、促肝细胞生长颗粒(HGFG,4.05 g·kg-1)组.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 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ELISA 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细胞增殖相关抗原(antigen identified by monoclonal antibody,Ki67)及细胞周期蛋白(cell cycle protein B1,CyclinB 1)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GF、结合蛋白Gab1(grb2 associated binding protein 1,Gab1)、PI3K、Akt、磷酸化 PI3K(phosphorylation PI3K,p-PI3K)、磷酸化 Akt(phosphorylation Akt,p-Akt)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vehicle组比较,SFYD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降低,肝功能及炎症反应改善,PCNA、Ki67、CyclinB 1荧光表达增强.同时与模型组相比,SFYD组HGF、Gab1蛋白表达上调,PI3K、Akt磷酸化激活.以上研究表明赤芍-附子药对通过减轻肝细胞炎症损伤以及促进肝细胞再生来达到抗肝衰竭的效应,其具体调控机制可能与激活HGF/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用于心力衰竭的机制和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作为救治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的新型植入性电子治疗装置,因可增强心室肌收缩力、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指标甚至远期预后,己迅速成为心血管领域倍受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CCM治疗HFrEF的机制和临床研究,并根据其机制和信号传递算法对其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反应不佳、合并心房颤动的HFrEF患者中的疗效进一步分析和展望,以期推动CCM可以满足更多、不同临床情况的心力衰竭患者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萼在脓毒症内皮损伤中的病理生理变化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脓毒症(sepsis)是指机体因感染而失控的宿主反应所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是急危重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由感染、创伤、烧伤、手术等因素所诱发[2],其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糖萼(glycocalyx)是覆盖在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表面的重要多糖蛋白结构,在维持血管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3].现将内皮糖萼的生理功能及脓毒症时受到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