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例军事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初训不合格及复训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总结分析17例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初训不合格及复训结果情况。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不合格者终止训练的主要原因是动脉血氧饱和度过低和主诉不适。采用模拟7?500 m高度缺氧状态的训练方法,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65%的受训者,2次缺氧刺激即可明显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因主诉不适而终止训练者,其初训终止时动脉血氧饱和度在安全范围,首次复训达标后主诉症状依然存在,故其要求终止训练的原因可能为对训练的恐惧反应,而非真实的缺氧耐力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飞行模拟器病研究进展及防护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综述有关飞行模拟器病(flight simulator sickness,FSS)的症状表现、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措施,旨在为模拟飞行训练涉及的疾病预防与医学临时停飞等问题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引用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40篇。资料综合:回顾了外军和我军在飞行模拟器训练中发生的FSS流行病学调查、机制探索与预防措施等研究进展。FSS属于模拟器诱发综合征之一,是由飞行模拟器训练引起类似运动病的生理功能紊乱症候群。FS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晕动病的感觉冲突理论、躯体不稳定理论有关。外军重视FSS的发病调查、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我军对于FSS的系统调查较少,医学预防意识和措施与外军有一定差距。结论:初次使用模拟器者无论是否发生FSS,24 h内均不应参加飞行;对于严重或反复发生FSS者,可以在不影响实际飞行的基础上考虑适当用药。应在我军航空兵部队中开展FSS调查和相关研究工作,提高飞行员、训练人员、航卫保障人员和工业设计者的整体认知水平。通过制定相应的医学预防措施和提高模拟器人体感知觉仿真设计,加强对FSS的控制与预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航空航天医学之医工结合新进展——2021年航空航天人体与环境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综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1年航空航天人体与环境工程学术交流会于2021年9月11—12日在北京举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人机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就航空航天人机与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和科技前沿等内容进行了报告交流。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交流论文41篇,其中与航空航天医学密切相关的论文16篇(含英文摘要2篇)。笔者对航空航天医学领域的论文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低压性缺氧的应对措施、温湿度的影响及热应激评价、人机工效与人工智能、座舱环境的影响、航空医学训练以及航天医学等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康复治疗新技术治愈直升机飞行员前庭神经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直升机飞行员长航时飞行后出现头部眩晕、疼痛,伴恶心、行走不稳、视物模糊。根据该飞行员的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专科检查确诊为前庭神经炎。通过全身振动治疗、虚拟现实技术平衡训练、蹦床训练等康复治疗新技术结合传统康复治疗2周后,飞行员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明显缓解,前庭功能明显恢复。6个月后随访,飞行员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基本消失,前庭功能检查已达复飞标准,但由于其还在进行抗焦虑治疗,不能进行驾驶和高空作业,航空医学鉴定:暂时飞行不合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女飞行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女飞行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及相关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例女飞行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及航空医学鉴定情况,应用盆底超声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并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2例病例中1例膀胱轻度膨出、膀胱颈移动度增大并尿道旋转角增大及膀胱后角开放、肛门内外括约肌及肛提肌无损伤,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轻度脱垂、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1例膀胱轻度膨出、膀胱尿道漏斗形成并膀胱后角开放及膀胱颈移动度增大,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裂孔面积增大;2例均有临床症状。2例均属轻度病例,航空医学鉴定结论:飞行合格。半年后随访,2例患者行自主Kegel训练或行自主间断Kegel训练及盆底康复理疗半年余,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女飞行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应引起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保障女飞行员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形势下空勤疗养机构实施精准健康管理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通过对新形势下空勤疗养机构职能定位、现实中缺陷与不足、如何改进提高等问题进行阐述,提出飞行人员精准健康管理这一理念,旨在通过“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发现潜在疾病;通过针对性的航空生理心理训练和体能训练,增强空中适应力、耐受力;通过精确医学鉴定确保飞行安全;通过特色慢病治疗保持健康体魄,探索适应新形势下战斗力快速形成的空勤疗养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热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回顾国外航空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掌握军事航空医学最新研究进展,为我军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资料来源 公开发表的军事航空医学领域相关文献。资料引用 公开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33篇,专著1部,报告2篇,电子公告1份。资料综合 长航时导致的飞行疲劳和作业能力降低,缺氧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日常训练和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时如何提高耐力和体能是目前国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的热点。在航空医学领域中飞行疲劳与情绪-认知相互作用。视觉失匹配负波可能是低氧暴露时感觉和认知障碍的早期和可靠的预测指标。飞行人员颈腰椎损伤影响因素及防治一直是航空医学工作者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同时美国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和考核标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应继续关注疲劳、缺氧及颈腰椎损伤对飞行人员的影响,全面系统地增强飞行人员的认知能力与体能训练,建设更为适合我军的航空医学体系,提高飞行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飞行人员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力的航空医学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海军飞行学员改装体检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海军飞行学员改装体检疾病谱,探讨飞行学员选拔标准的优化与健康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进行改装体检的276例海军飞行学员的疾病种类及体检鉴定结论,计算其疾病构成比。结果:276例飞行学员均为男性,年龄19~22岁,平均(20.8±1.6)岁。检出疾病排前3位的依次是脊柱膝关节疾病[197例(71.38%)]、甲状腺疾病[118例(42.75%)]及消化系统疾病[102例(36.96%)];9种系统疾病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529.09 ,P<0.001),脊柱膝关节疾病检出率高于其他系统疾病( χ2=46.15~225.85, P均<0.001)。飞行不合格4例(1.45%,屈光不正、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蛛网膜囊肿、垂体瘤各1例),改装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不合格29例(10.51%,蛛网膜囊肿8例、心律失常5例、心理测试不合格4例、脑缺血灶3例,心肌炎、肺大疱、屈光不正各2例,短颈畸形、卵圆孔未闭、颈部神经鞘瘤各1例)。 结论:在飞行学员选拔中,需高度关注检出率高的和可能导致停飞的疾病。应加强培养期间生活训练方式的调整,并对可能诱发空中失能的相关疾病的预警指标和航空医学鉴定、选拔标准进行细化,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海军飞行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军事飞行人员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男性运输机空中技勤人员于年度疗养时颈椎MRI示:小脑扁桃体下移,低于钱伯氏线约0.6 cm,颈髓走行自然,于颈 5-胸 1平面脊髓内见长条状长T1、T2信号。出院后随访观察11个月,期间正常参加飞行训练,无影响飞行症状发生,适应空中飞行。于11个月后再次入疗养中心复查颈椎MRI,较前未见明显改变。诊断为:Arnold-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航空医学鉴定结论:飞行合格。健康等级:乙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歼击机飞行员腰腹屈、伸肌群等速肌力特征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歼击机飞行员腰腹屈、伸肌群肌力及做功特征,为歼击机飞行员腰腹部肌力及耐力训练和预防腰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航空医学鉴定合格的60名男性歼击机飞行员,年龄24~46岁。按年龄分为24~30、31~40和41~46岁3组。采用60°/s 和 180°/s两种角速度,应用Isomed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定歼击机飞行员的腰腹屈、伸肌群的肌力和做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飞行员腰腹屈、伸肌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屈伸比以及耐力比情况。结果:相同角速度下,歼击机飞行员腰腹伸肌群的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大于屈肌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01~9.13, P均<0.001);腰腹屈、伸肌群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均随着测试角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3.63~17.25, P均<0.001)。在角速度60°/s下,不同年龄组歼击机飞行员腰腹屈肌群的峰力矩以及相对峰力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伸肌群的峰力矩以及相对峰力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5.31、6.61, P=0.008、0.003),41~46岁组的均低于24~30和31~40岁组( P=0.019、0.003、0.002、0.004)。在角速度180°/s下,不同年龄组歼击机飞行员屈、伸肌群的峰力矩和相对峰力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82、3.47、3.83、5.49, P=0.028、0.043、0.027、0.008);24~30岁组飞行员的腰腹屈、伸肌群的相对峰力矩高于41~46岁组( P=0.032、0.006),31~40岁组飞行员的腰腹屈肌群的峰力矩及相对峰力矩均高于41~46岁组( P=0.008、0.013)。峰力矩比值合格率低,表明腰腹屈、伸肌失衡,腰腹伸肌群的耐力较屈肌群弱。不同年龄组腰腹屈、伸肌群耐力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歼击机飞行员体能训练中,应重视腰腹屈、伸肌之间的平衡。有必要对年龄>40岁的飞行员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减缓其腰腹肌肉力量下降的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