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接抗病毒药物时代注射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注射吸毒人群(PWID)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达67%,要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PWID是需要优先关注的人群。尽管丙型肝炎病毒直接抗病毒药物持续病毒学应答可达到95%以上,但是PWID接受治疗仍存在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在医疗实践中,由于PWID多伴随合并感染、多重基因型感染、低依从性、药物滥用、美沙酮维持治疗、危险行为及再感染等情况,医生常担心这些因素影响疗效而拒绝给PWID提供丙型肝炎治疗。现对不同感染状态及具有特殊行为特征的PWID开展丙型肝炎治疗的情况及效果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结论为在多学科合作下对PWID人群开展的丙型肝炎治疗安全有效并且能保证治疗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免疫治疗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实践挑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胃肠道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高发病率和癌症相关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民众的健康。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进展,其在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和晚期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目前,免疫治疗已成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而在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以及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患者中联合HER2靶向治疗和化疗也取得显著疗效和长期生存获益。免疫治疗在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治疗以及晚期二线及后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也展现出良好的潜力。目前的研究亟需探索更多的免疫联合用药方案,为胃肠道肿瘤患者,特别是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曙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液体活检在胸部恶性肿瘤诊疗应用的前景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近年来,我国胸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严重威胁到群众的健康问题。其中,对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并干预是癌症预防的关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为临床的“三早预防”有利于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液体活检兼具非侵入性和实时反映肿瘤状态的特点,在临床诊疗中逐渐受到重视。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外泌体(exosomes)作为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的“三驾马车”,不仅在胸部恶性肿瘤诊断、监测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就近年来液体活检在胸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为临床上胸部恶性肿瘤预防和诊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器官移植受者疫苗接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器官移植术后感染严重威胁了受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率,且长期的免疫抑制状态还会增加感染概率和治疗难度。疫苗接种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应用于移植受者对预防移植术后感染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器官移植受者疫苗接种在安全性及有效性、种类、剂量、时机、对象和方案上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加强围手术期危机事件管理 提升儿科麻醉安全和质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围手术期危机事件是指在手术期间或手术后发生的、非预料之中的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状态,需要临床团队快速识别、评估和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的伤害。而围手术期儿科麻醉的管理对于麻醉医师尤其具有特殊性和挑战性,需要麻醉医师具备专业的技术和非技术技能。本文主要阐述围手术期儿科麻醉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引入麻醉危机资源管理的概念以及处理策略。并以恶性高热典型危机事件为例,介绍了麻醉团队需采取的麻醉危机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及时识别危机征兆、迅速终止诱发药物、静注特效药丹曲林钠、物理降温及对症支持治疗、积极寻求其他团队协助、记录和反馈等。以期提高麻醉医师的认知决策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事件,保障患儿围手术期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座舱噪声暴露与防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飞行员飞机座舱噪声暴露情况,提出高性能歼击机座舱噪声防护防控措施建议。方法:在3种型号高性能歼击机(歼-A、歼-B、歼-C)地面试车发动机达到最高转速后5~180 s 时,用声级计测量座舱中飞行员(假人)耳位处以及飞机尾喷口右侧与纵轴夹角60°、距离2.5 m处的总声压级、A声级,以及31.5、63、125、250、500、1 000、2 000、4 000、8 000 Hz噪声的线性声压级。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男性志愿者10名,采用125、250、500、1 000、2 000、4 000、8 000 Hz倍频程中心频率窄带信号,分别测试其裸耳,佩戴甲、乙、丙(分别为进口、现役、新研制)3种型号飞行头盔有源降噪状态及无源降噪状态时的听阈,并计算甲、乙、丙各型号飞行头盔的声衰减值(裸耳听阈和佩戴飞行头盔听阈测量差值)。结果:歼-A、歼-B、歼-C地面试车发动机最大工作状态时的座舱飞行员(假人)耳位处噪声总声压级分别为102.2、100.4、111.2 dB;歼-B、歼-C尾喷口噪声总声压级分别为134.4、148.0 dB。歼-C飞机座舱噪声高于GJB 565A—2009的限值标准。经10名受试者测试,除4 000 Hz外,不同型号的飞行头盔在其他频率上的声衰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H=35.49、38.93、32.37、33.50、23.96、27.81, P均<0.001)。歼-A、歼-B、歼-C飞机座舱噪声经乙型头盔的有源状态衰减后噪声暴露的总声压级分别为87.3、84.1、89.3 dB。 结论:高性能歼击机座舱噪声仍使飞行员处于较高声压级,对其听力健康和飞行效能构成潜在威胁。头盔降噪需进一步研究。头盔的主动衰减,降低噪声源的噪声水平仍然是防噪的主要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缺氧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针对性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肿瘤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快速的细胞增殖和活跃的能量代谢是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对于实体瘤,由于局部空间的限制和滞后的血管生成引起的血液灌流不足,极易导致肿瘤局部形成缺氧微环境。缺氧微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的能量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然而对于部分恶性实体瘤,缺氧一方面可以刺激肿瘤细胞自身代谢及恶性生物行为学的改变,以适应乏氧微环境,另一方面将导致肿瘤细胞释放生物分子和生物信号对微环境进行改造,形成适瘤环境。已有研究表明,缺氧微环境是肿瘤发生、恶性进展、治疗耐受以及免疫逃逸的关键因素,因此,改善肿瘤微环境缺氧状态和阻断肿瘤细胞缺氧应答通路的治疗能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开发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激性噬红细胞作用通过血红素介导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失调诱导脓毒症时的免疫抑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巨噬细胞是代谢血红素的主要效应细胞,当受损或衰老红细胞的处理需求增加时,肝脏中巨噬细胞数量会一过性地增加。巨噬细胞在抵御微生物威胁方面也很重要,但血红素过量的病理状态很可能导致免疫抑制的发生。在此,作者揭示了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后,巨噬细胞需清除的衰老红细胞急剧增多,并最终转变为免疫抑制表型的机制,而免疫抑制表型巨噬细胞的存在,使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特征呈现为肺外细菌增殖增加,小鼠患脓毒症后的存活率降低。该研究观察到感染缺乏铁载体功能的肺炎克雷伯菌突变体的小鼠与感染野生型菌株的小鼠对过量衰老红细胞的清理结果相似,主要表现为肺细菌负荷没有差异,因此认为肺炎克雷伯菌相关的免疫受损和细菌铁载体获取铁无关。然而,在肺炎克雷伯菌相关脓毒症中,对衰老红细胞的处理导致肝脏转录组组谱呈现出显著的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抑制和干扰素相关反应。在感染时,巨噬细胞过度处理血红素致STAT1抑制,这一过程需要核因子E2相关因子1和2的协同激活,但无须血红素加氧酶1诱导。尽管该免疫受损与铁的获取无关,但血红素的卟啉部分足以介导抑制人和小鼠巨噬细胞中STAT1依赖的反应,并促进肺炎克雷伯菌在体内肝脏传播。因此,细胞血红素代谢障碍负向调节STAT1通路与严重感染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年学生与非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风险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在读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大学及以上在读学生MSM及同龄非学生MSM HIV感染风险的差异。方法:2019年7—10月,利用某社会公益小组微信公众号平台招募满足以下标准的研究对象:年龄15~24岁;生理男性;调查开始前自报发生过男男同性性行为(口交/肛交);自报HIV感染状态阴性或不知;自愿参加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HIV检测、社交软件使用情况等,同时利用《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调查研究对象近6个月的HIV感染风险。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群的HIV感染风险的差异。结果: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 707份。45%(771名)的调查对象首次同性性行为的年龄<19岁,做过HIV自检的比例为49%(833名),接受HIV检测点检测的比例为34%(587名)。与大学及以上在读学生MSM相比,非学生MSM处于中高度HIV感染风险的可能性更高[ OR(95% CI): 1.53(1.10~2.12)],与大学及以上在读学生MSM相比,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在读学生MSM处于中高度HIV感染风险的可能性更高[ OR(95% CI): 1.80(1.06~3.07)],但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在读学生MSM与非学生MSM之间相比处于中高度HIV感染风险的可能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OR (95% CI): 0.95(0.57~1.58)]。 结论:中等职业或高中在读学生MSM及同龄非学生MSM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者在关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设计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艾滋病在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学生MSM及同龄非学生MSM人群中的威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视营养不良对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是周围血管疾病最严重阶段,截肢率和病死率较高。疼痛、感染可引起CLTI患者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和蛋白丢失,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会增加截肢、死亡风险,延迟创面的愈合时间,是CLT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截肢及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营养筛查工具如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微型营养评价、营养控制状态等可帮助筛查出有营养风险的CLTI患者,对其进行营养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