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个体外受精周期仅获得≤2个低评分卵裂期胚胎的处置方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周期仅获得≤2个4细胞或5细胞Ⅲ级低评分卵裂期胚胎新鲜移植或囊胚培养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东省生殖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且单个取卵周期配成≤2个4/5细胞Ⅲ级胚胎且无其它胚胎的患者共185个周期,根据取卵后第3天(D3)患者意愿分为移植组(n=72)、养囊组(n=113),观察两组有效胚胎利用率、当次取卵周期的累积妊娠率及累积活产率.结果:养囊组可用囊胚形成率为3.9%,208个低级别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共形成8枚可用囊胚,囊胚移植后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75.0%,移植周期活产率为50.0%;移植组妊娠率为19.4%,有效胚胎利用率(12.5%)高于养囊组(2.9%),取卵周期累积妊娠率(19.4%)及累积活产率(11.1%)均高于养囊组(5.3%、2.7%)(均P<0.05).结论:4/5细胞低评分胚胎成囊率低下,但是一旦形成囊胚妊娠率较高;若患者无其它胚胎可选择且有强烈移植意愿,可在充分知情同意下进行新鲜移植,可获得一定妊娠率,但是此类胚胎新鲜移植仍需慎重考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精子DNA碎片率的影响因素及与常规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精子DFI对常规体外受精(IVF)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150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年龄、生活方式及职业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行IVF治疗的17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析精子DFI及精液常规参数与早期胚胎发育的相关性.结果 精子DFI与精子浓度、活力、正常形态率及劳动型职业呈负相关,与年龄及辐射/放射暴露呈正相关(P<0.05).DFI-B组(15%≤DFI<30%)的受精率为76.39%(64.40%,86.65%),DFI-C 组(DFI≥30%)的受精率为 67.34%(48.89%,75.00%),均显著低于 DFI-A 组(DFI<15%)的 80.63%(70.26%,90.41%)(P<0.01).精子 DFI 与 IVF 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精子DFI与精液常规参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年龄、辐射/放射暴露会显著负向影响男性精子DFI,体力劳动会显著正向影响男性精子DFI.精子DFI升高可导致IVF受精率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斑马鱼幼鱼常山碱盐静脉注射给药和水溶液暴露给药毒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对比分析常山碱盐(DAS)iv给药和水溶液暴露给药毒性的区别.方法 ①将受精后2d(2 dpf)发育良好的斑马鱼幼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无任何处理)、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iv)和DAS组(0.125,0.25,0.50,1.00和2.00 mg·kg-1,iv),给药后连续观察3d,以斑马鱼心率为0确定死亡,计算死亡率、最大非致死剂量(MNLD)和10%致死剂量(LD10).给药后4h,体视显微镜观察0.50和2.00 mg·kg-1组斑马鱼静脉窦淤血、心包水肿及心率和血流变慢情况,并计算其发生率.斑马鱼iv给予DAS 0.041,0.136,0.412和0.452 mg·kg-1,给药后连续3d体视显微镜观察并计算斑马鱼幼鱼发育畸形表型,包括心包水肿、心率异常、血流变慢、循环缺失、眼睛异常、脑部畸形、下颌异常、肝缺失/变性、卵黄囊吸收延迟、肠腔异常、身体着色异常、身体水肿、躯干/尾/脊索弯曲和肌肉变性等发生率.② 斑马鱼幼鱼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AS水溶液暴露(2.5,5.0,10.0,25.0,50.0,75.0和100.0 mg·L-1)组,连续暴露并观察3d,计算死亡率、LD10和MNLD.斑马鱼暴露于DAS 0.32,1.06,3.20和11.00 mg·L-1水溶液,连续暴露3d,体视显微镜观察斑马鱼幼鱼发育畸形表型,并计算其发生率.结果 ①斑马鱼幼鱼iv给予DAS的MNLD和LD10分别为0.412和0.452 mg·kg-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iv给予DAS4h后0.50和2.00 mg·kg-1组斑马鱼静脉窦淤血、心率减慢和心包水肿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P<0.01),2.00 mg·kg-1 组血流变慢发生率亦显著增加(P<0.01);DAS 0.041,0.136,0.412和0.452 mg·kg-1组斑马鱼卵黄囊吸收延迟率显著增加(P<0.05,P<0.01),0.452 mg·kg-1组斑马鱼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且死亡斑马鱼具有心包水肿现象.②斑马鱼DAS水溶液暴露的MNLD和LD10分别为3.20和11.00 m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20和11.00 mg·L-1组斑马鱼心率减慢和血流变慢发生率均明显增加(P<0.01),1.06,3.20和11.00 mg·L-1组斑马鱼肠道明显变黑且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0.32,1.06,3.20和11.00 mg·L-1组斑马鱼卵黄囊吸收延迟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P<0.01),11.00 mg·L-1组斑马鱼还出现躯干弯曲和下颌畸形且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 斑马鱼幼鱼DAS iv给药和水溶液暴露给药的毒性表型不同.DAS水溶液暴露不仅导致幼鱼心率、血流变慢及卵黄囊吸收延迟和肠道变黑现象,同时还可诱导神经发育毒性;但iv给药则可有效避免明显的胃肠道损伤和神经发育毒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VF-ET术后GDM患者的妊娠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不同受孕方式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产检且分娩的1453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436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自然受孕的1017例GDM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x2检验比较两组间基本资料、体重变化、血糖合格率、母婴妊娠结局及相关并发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根据各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权重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及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IVF-ET是GDM患者发生首次剖宫产(OR=1.809,95%CI:1.339~2.442)、早产(OR=1.622,95%CI:1.090~2.413)、产后出血(OR=2.377,95%CI:1.406~4.018)、胎盘粘连(OR=1.971,95%CI:1.211~3.209)、低出生体重儿(OR=2.232,95%CI:1.354~3.680)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用产次、年龄、胎数、孕期总增重、IVF-ET和瘢痕子宫建立联合预测模型,联合预测概率P=eLogit(P)/(1+eLogit(P)),Logit(P)=β1X1+β2X2+…+βnXn.该模型对早产、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联合预测效能较好,AUC约0.8,均大于各独立危险因素的AUC.结论 由产次、年龄、胎数、孕期总增重、IVF-ET和瘢痕子宫构成的联合预测模型对GDM患者剖宫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发生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拮抗剂方案黄体支持中添加GnRHa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阐明醋酸曲谱瑞林(GnRHa)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拮抗剂方案黄体支持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回顾性分析2021年 11 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46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黄体支持不同分2组.对照组73例:常规黄体支持;GnRHa组73例:常规黄体支持+GnRHa.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RHa组优质胚胎的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73.43%vs.83.33%,P=0.041),但与对照组相比,GnRHa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继续妊娠率、活产率均升高,而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降低,虽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拮抗剂方案添加GnRHa黄体支持可能有益,但在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RCT进行论证,以明确不同人群添加GnRHa黄体支持的利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与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发病率、临床特点、诊疗策略及再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0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实施IVF-ET后发生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继发不孕合并瘢痕子宫(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经IVF-ET助孕后获得临床妊娠的患者共1 441例,其中CSP患者占比1.94%(28/1 441)。CSP患者年龄(34±3)岁,有人工流产史患者占50.0%(14/28)。卵裂胚移植、囊胚移植后CSP发病率分别为1.74%、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08, P=0.523)。新鲜周期移植、解冻周期移植后CSP发病率分别为1.77%、2.2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 2=0.372, P=0.542)。CSP诊断时平均孕龄为(47±6)d。根据早孕期影像学检查分型,1例CSP-Ⅰ型患者采取期待治疗,妊娠至晚孕期活产;2例宫内妊娠合并CSP患者采取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宫内妊娠至晚孕期活产;1例CSP-Ⅲ型患者行腹腔镜妊娠组织清除+子宫修补术,24例CSP-Ⅰ型或Ⅱ型患者行宫腔镜妊娠组织清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5例患者在CSP治疗后经再次胚胎移植助孕并获临床妊娠,均为正常宫内妊娠并足月活产。 结论: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IVF-ET助孕者,早孕期应行彩色超声检查明确有无CSP发生。CSP治疗应个体化实施,严格选择的CSP-Ⅰ型患者有期待治疗机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清与卵泡液25-羟维生素D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血清和卵泡液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期间前瞻性队列研究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因输卵管因素接受IVF/ICSI-ET治疗的201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和卵泡液25(OH)D水平的cut-off值采用最小化 P值的方法确定。分析血清与卵泡液25(OH)D水平相关性;分组比较血清或卵泡液的25(OH)D水平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既往IVF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促性腺激素(Gn)、孕酮、雌二醇、获卵数、M II卵数、正常受精率、第3日(D3)优质胚胎率及与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间有无关联。将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①血清25(OH)D水平为16.4(13.1,20.2)μg/L,卵泡液25(OH)D水平为15.3(11.6,20.3)μg/L,两者比较呈显著直线相关( r=0.78, P<0.001)。②血清25(OH)D低水平组的临床妊娠率(33.87%)、胚胎着床率(25.44%)低于高水平组(52.52%, P=0.014;40.24%, P=0.006);卵泡液25(OH)D低水平组的临床妊娠率(39.39%)、胚胎着床率(30.22%)低于高水平组(53.92%, P=0.039;40.98%, P=0.032),卵泡液低水平组的早期流产率(17.95%)明显高于高水平组(7.27%, 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和卵泡液25(OH)D水平与临床妊娠结局相关( P=0.016; P=0.020)。 结论:血清25(OH)D水平高于卵泡液25(OH)D水平,呈显著直线相关性;血清和卵泡液25(OH)D水平与IVF/ICSI-ET妊娠结局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VF-ET后宫内外复合妊娠并宫外妊娠破裂16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宫内外复合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 HP)是一种宫内妊娠(intraurerine pregnancy, IUP)和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 EP)同时存在的病理性多胎妊娠疾病,最常见的宫外妊娠部位是输卵管 [1]。在自然受孕状态下发病率为1/30000 [2]。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中发生率上升为1% [3]。宫内外复合妊娠早期一般无特异度症状;随着妊娠周数增加,宫外妊娠胚胎增大,突破周围组织发生破裂,极易引发大出血和低血容量性休克,严重时危及母儿生命。因此,尽早识别和诊断宫内外复合妊娠对维持宫内胎儿的正常妊娠及提高IVF-ET的妊娠预后至关重要。笔者对16例IVF-ET后宫内外复合妊娠并宫外妊娠破裂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经验借鉴,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VF/ICSI促排卵周期经阴道取卵联合经腹部取卵1例病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提高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周期中经阴道获卵困难患者的取卵技巧,以降低IVF/ICSI周期取消率。 方法:报道1例IVF/ICSI周期中经阴道取卵联合经腹部取卵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男方因素行ICSI助孕的不孕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阴道超声监测反复未探及右侧卵巢,使用促性腺激素第5日后出现右下腹腹痛。结合既往阑尾切除手术史,考虑存在因盆腔粘连所致卵巢位置高,并随后经腹部超声予以证实。取卵术式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联合经腹部穿刺取卵,左右卵巢分别获得成熟卵子各2枚,ICSI授精后最终获胚4枚,移植后生化妊娠。结论:经腹部超声引导下取卵,相对安全、有效,可以获得和常规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类似的临床结局;对于经阴道取卵困难的IVF/ICSI女性,可以尝试选择经腹部超声取卵。在IVF/ICSI周期中,需要提高病史询问、进周期前评估和促排卵监测、取卵及胚胎移植等各关键环节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单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单胚胎移植(single embryo transfer,SET)妊娠结局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2013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行SET共2734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机的不同,分为第3日(day 3,D3)移植组(D3组)、第4日(day 4,D4)移植组(D4组)、第5日(day 5,D5)移植组(D5组)、第6日(day 6,D6)移植组(D6组)。分析对比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移植时机、不同胚胎评分的SET临床妊娠情况。结果:SET周期总临床妊娠率为39.8%(1098/2734),总活产率为30.5%(842/2734)。D3组、D4组、D5组、D6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3.3%(264/793)、36.4%(142/390)、52.5%(492/937)、32.6%(200/614),活产率为25.6%(203/793)、30.5%(119/390)、40.9%(383/937)、22.3%(137/6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D3组形态学评分8-细胞I级、7-细胞I级、8-细胞II级的胚胎总临床妊娠率[41.7%(207/496)]和总活产率[32.1%(159/496)]均高于其他非优质卵裂期胚胎[19.2%(57/297), P<0.001;14.8%(441/297), P<0.001];D4组发生融合(融合期及早期囊胚)的胚胎的临床妊娠率[40.4%(134/332)]和活产率[34.0%(113/332)]均高于未发生融合的胚胎[13.8%(8/58), P<0.001;10.3%(113/332), P=0.001];对于发育缓慢的囊胚,将其培养至D6囊胚移植和在D5移植2期囊胚的临床妊娠率[32.6%(200/614)比30.6%(22/72)]和活产率[22.3%(137/614)比27.8%(20/7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选择D5优质囊胚和D4融合期以上的桑椹胚进行单胚胎移植能在获得最佳妊娠结局的同时降低多胎妊娠发生率;对于整体D5发育缓慢的胚胎,继续培养至D6完全扩张囊胚再行移植,可能是一种改善妊娠结局的策略;对于卵裂期胚胎,采用8-细胞I级、7-细胞I级和8-细胞II级的优质胚胎移植标准更能确保D3单胚胎移植的成功率,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