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组Ⅰ型胶原蛋白水凝胶促进光老化损伤修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构建自交联重组胶原蛋白水凝胶的可行性及其对紫外线诱导的光老化模型修复作用。方法:2023年3—12月,于西北大学陕西省可降解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使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胶原蛋白通过自交联制备重组胶原蛋白水凝胶,表征了水凝胶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用MTT法、溶血试验检测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通过RT-qPCR检测炎症因子及ECM生成、降解相关基因表达量探究水凝胶分子水平改善光老化效果。建立紫外照射小鼠光老化模型,通过大体观察以评估水凝胶改善光老化效果,通过HE染色观察水凝胶的组织兼容性和降解性,通过RT-q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探讨水凝胶作用机制。结果:4 mg/ml、20 mg/ml和40 mg/ml的GEL-Ⅰ水凝胶均表现出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研究显示不同浓度的水凝胶细胞存活率>100%,具有促细胞增殖作用,且与重组Ⅰ型胶原蛋白的浓度呈正相关;3组水凝胶溶血率均<5%。qPCR显示HSF光老化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3个浓度的水凝胶组细胞中Bcl-2和TGF-β1显著升高( P<0.05),Caspase-3和Caspase-9显著下调( P<0.05),细胞凋亡程度显著降低。MMP-9基因水平下调( P<0.05),Col-Ⅰ、Col-Ⅲ和Vimentin基因显著上调( P<0.05)。光老化小鼠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水凝胶组的小鼠皮肤形成的皱纹更少。HE染色显示胶原蛋白纤维表达量丰富且紧密、角质层更加光滑;与模型组相比,GEL-Ⅰ能更好地降低活性氧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表达( 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趋势,40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活性氧、SO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天狼猩红染色显示水凝胶组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增加( P<0.05),40 mg/ml组与对照组相比胶原含量显著增加( 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呈显著下降( 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 结论:重组Ⅰ型胶原水凝胶可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微环境,降低皮肤组织活性氧,下调促HSF凋亡细胞因子和基质金属肽酶9,促进皮肤光老化细胞的功能恢复,提升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可有效改善光损伤皮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聚多巴胺多功能纳米造影剂在肿瘤分子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开发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毒性的多功能纳米造影剂,使其能精准定位肿瘤,实时反映肿瘤生物学信息,是推动肿瘤分子影像技术发展、实现肿瘤早期及精准诊疗的核心。聚多巴胺(PDA)纳米材料是一种结构与天然真黑素极其相似的仿生材料,其聚合方法简单,可通过金属配位、π-π堆积、静电吸附等多种方式实现造影组件及靶向配体等功能分子的可控组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展现出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影像的临床前研究。综述了PDA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功能化修饰和组装策略及其在肿瘤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有助于推动其在肿瘤分子影像领域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输尿管支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输尿管支架一直作为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植入性器械之一,具有内引流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市场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支架、抗压能力强的金属支架和生物可降解的支架等,此外支架的材料类别、制作过程和表面涂层的不同也使得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疗效。现如今,在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双"J"管、金属支架管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可降解支架管等也在不断地更新。本文就支架管的发展和现阶段不同支架管的材料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支架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经内镜支架置入是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胆胰支架主要为塑料支架和金属支架,二者的临床应用仍存在一些不足,可降解支架的出现有望在实现治疗目的同时克服这些缺点。一些研究已经初步显示可降解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解决部分胆胰管狭窄等问题。本文对可降解支架发展历程以及生物可降解支架在胆胰疾病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抗菌性输尿管支架管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输尿管支架管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体内置入物,由于置入人体内时间较长,易形成生物膜并导致难以控制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尿路感染。针对不同抗菌策略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管具有不同的抗菌特性,本文就抗菌药物类涂层或缓释的输尿管支架管、酶类改性的输尿管支架管、金属类输尿管支架管、聚合物刷输尿管支架管、生物可降解类输尿管支架管等的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降解锌合金支架在外周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能够在提供临时的机械支撑后逐渐降解,有助于恢复血管收缩功能,降低支架内在狭窄的风险,镁(Mg)、铁(Fe)和锌(Zn)是目前最有前景的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作为人体必要的营养元素,Zn的标准电极电位介于Fe和Mg之间,故而拥有更合适的降解速率。基于目前有关Zn合金体内、体外实验的情况,本文就其力学性能、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3个方面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降解心脏封堵器设计及生产环节风险要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可降解心脏封堵器采用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金属材质,在完成心脏缺损的修复功能后逐渐降解并被人体组织安全吸收,以尽可能减少传统金属封堵器植入后永久存留于体内可能带来的远期并发症风险.因此,可降解心脏封堵器成为当下设计开发的热点.该研究基于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理念,通过介绍可降解心脏封堵器的设计开发和产品实现过程,结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附录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相关要求,对其设计及生产环节风险要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业内及监管人员提供借鉴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金属纳米酶在菌斑生物膜相关口腔疾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口腔菌斑生物膜作为多种细菌生存、代谢的基础,使口腔细菌难以被清除.随着抗生素滥用造成的耐药菌群出现,菌斑生物膜相关口腔疾病的防治难度进一步增加.尽管目前在研究生物膜形成、破坏有关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可用于临床的有效治疗方案仍较缺乏.金属纳米酶具有纳米粒子的物理特性及类似天然酶的催化活性.金属纳米酶的纳米级尺寸提供了更大的比表面积,在发挥类酶作用产生大量活性氧的同时促进活性氧快速扩散到活性催化位点,增强纳米酶的抗氧化特性;同时金属纳米酶易通过电化学还原法、溶剂热合成法、微波辅助合成法等方法制取,且具有产生高浓度的羟基自由基、催化牙菌斑生物膜降解、氧化应激裂解葡聚糖抑制生物膜形成、释放金属离子杀灭细菌的潜力,有望成为防治口腔菌斑生物膜相关口腔疾病的新选择.金属纳米酶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呼吸等方式进入生物体,但可能引发肺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等潜在毒性效应.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下,金属纳米酶毒性的发生可能涉及多重机制,其作用机制和安全性评价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拟从金属纳米酶的特性、抗菌机制、生物毒性及其在菌斑生物膜相关口腔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阐述金属纳米酶的研究进展,为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可降解锌合金骨植入材料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由于创伤、感染和骨肿瘤切除以及先天性疾病等因素导致的骨缺损患者逐年增多,部分骨质丧失造成的骨不连、骨萎缩甚至畸形等并发症,是临床常见且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目前对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来源有限的自体骨或异体骨,以及应用不锈钢、钛合金等骨替代材料进行移植,以填充骨缺损并促进其修复和重建,虽然金属填充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好,但在人体内不能降解,长时间滞留体内所产生的金属离子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因为其弹性模量远大于人骨骼的弹性模量,所以会产生应力遮挡效应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自愈合可注射性透明质酸水凝胶的构建及促进血管生成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自愈合可注射性水凝胶,探究不同浓度铜离子对水凝胶性能及其促成血管功效的影响,评估其应用于临床上伤口愈合的可行性.方法·在光引发剂2959的存在下,通过蓝光诱发了巯基化透明质酸(thiolated hyaluronic acid,HASH)和丙烯酸化双膦酸盐(acrylated bisphosphonate,Ac-PD)之间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备了双膦酸盐化透明质酸(bisphosphonated hyaluronic acid,HAPD);基于HAPD和Cu2+的金属配位作用,构建了不同Cu2+浓度的HAPD-Cu水凝胶,即HAPD-Cul、HAPD-Cu2、HAPD-Cu3以及HAPD-Cu4.采用核磁氢谱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验证HASH、Ac-PD、HAPD和HAPD-Cu的分子结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HAPD-Cu的微观形貌;采用流变仪验证HAPD-Cu的剪切变稀和自修复特性;采用液相质谱仪测定HAPD-Cu的离子释放;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CCK-8评价HAPD-Cu的生物相容性;通过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成小管实验测定HAPD-Cu的体外促成血管活性;通过CD31组织染色评估HAPD-Cu的体内促成血管活性并建立体外大鼠伤口缺陷模型评价其实际修复效果.结果·化学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证明材料的成功制备;体外研究表明,HAPD-Cu均具有疏松多孔的内部结构,且具有优异的自愈性、可注射性和可降解性,降解周期为7d并具有突释行为,满足伤口愈合周期的需求;HAPD-Cu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HAPD-Cu4因Cu2+浓度高而具有细胞毒性.此外,在允许的Cu2+浓度范围内,其体外或体内的成血管效果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且体外伤口模型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APD-Cu水凝胶显著促进了伤口的愈合.结论·基于金属配位制备的HAPD-Cu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形状可塑性,允许以微创的形式填充缺陷部位,并释放Cu2+以促进早期血管网络的建立,在用于临床上不规则的伤口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