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暗示联合合理限食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及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心理暗示联合合理限食疗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及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20年1至8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暗示联合合理限食疗法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及心理弹性、生活质量。采用 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 结果:完成3个月干预的对照组有100例患者,干预组有81例患者。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干预前,干预组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坚韧、自强、乐观、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心理暗示联合合理限食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血脂代谢,改善心理弹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法选取2018年1—5月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0例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采取自制调查表调查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依据是否早期下床活动分为早期下床活动组与未早期下床活动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经济收入、居住地、婚姻状况、术中失血量、手术类型、疾病种类、携带监护仪、绷带拆除、疼痛、负性情绪、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患者中,120例(54.55%)患者术后未执行早期下床活动,100例(45.45%)患者执行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类型、携带监护仪、未拆绷带、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类型、未拆绷带、留置尿管、肌力问题、引流管、头晕与呕吐是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执行情况不理想,急诊手术、未拆绷带、留置尿管、存在肌力问题、有引流管、发生头晕与呕吐为影响患者开展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可针对危险因素予以合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同伴支持教育结合自我效能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教育结合自我效能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同伴支持教育结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回避、自责、幻想评分低于对照组,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行同伴支持教育结合自我效能干预可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与负性情绪,改善应对方式,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行介入术的肝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38.7±4.2)和HAMA评分(38.2±5.5)均明显低于对照〔(44.2±5.0)、(45.5±6.8)〕;研究组在合理饮食率、遵医嘱用药率、对并发症和自身疾病的认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应激反应中面对的评分(24.1±5.1)明显高于对照组(18.3±4.0),应激反应中屈服、回避的评分〔(5.8±1.6)、(11.2±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8±2.7)、(16.8±3.9)〕;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28.6±6.9)明显高于对照组(23.1±6.2),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6.5±2.4)、(47.2±11.3)〕明显低于对照组〔(11.4±2.7)、(18.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肝癌介入术患者应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明显提升,且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降低,对患者疾病的预后有着极大的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合理情绪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干预对舌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肿瘤科接收的舌癌手术切除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合理情绪干预护理,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临床护理干预4 w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理弹性量表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负性情绪各维度评分结果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合理情绪干预对于提高舌癌患者术后心理弹性,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靶向前瞻干预策略联合跨理论模型心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靶向前瞻干预策略联合跨理论模型(TTM)心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02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靶向前瞻干预策略联合TTM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遵医行为及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孕妇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合理饮食及自我监测血压等遵医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盘早剥、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及低出生体重胎儿的比例较低,阴道分娩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靶向前瞻干预策略联合TTM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提高遵医行为,同时也能改善母婴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PCI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进行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PCI术后康复速度、健康行为、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和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PCI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生活完全自理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3个月时CDSES量表一般自我效能、完成自我管理、应对问题和达成结果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1年内心绞痛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MI患者PCI术后采用基于正强化理论的个案护理进行干预较常规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效能,促进患者坚持健康行为,从而降低术后MACE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屈布勒-罗斯理论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不良情绪、自我效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屈布勒-罗斯理论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不良情绪、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屈布勒-罗斯理论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基于屈布勒-罗斯理论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的自我保健、合理休息等自我效能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的躯体、情感、认知、社会功能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屈布勒-罗斯理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肝硬化患者的自我效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获取更优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丰富环境改善抑郁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精神障碍,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丰富环境(environmental enrichment,EE)是实验室常用的改善大脑功能的干预措施之一,通过将实验室动物暴露于较标准饲养环境更为丰富的感官、运动和/或社会刺激中,而使其获得积极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变化。大量研究表明,EE对多种抑郁动物模型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至今尚未能全面了解其机制,且行为学结果存在差异。由于EE的多维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范式标准,因此有必要整合现有的数据,通过理解EE的作用机制,对EE的各结构组成和实施步骤进行完善。文章结合近年来对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从促进海马神经发生、减轻神经炎症、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影响表观遗传修饰等方面对EE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随着精准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兴起,人们对探索抑郁个体间差异和群体内效应的来源和机制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如何根据现有研究发现的作用机制将EE合理翻译至人类社会,是未来将要面临的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群组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症状改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63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群组管理护理干预方法。结果:B组患者干预前睡眠质量得分为(11.93±0.44),与A组睡眠质量得分(12.18±0.2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得分为(1.01±0.89),优于A组(3.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干预前疼痛程度得分为(4.21±0.38),与B组(4.53±0.02)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得分为(1.02±0.01),优于A组(4.6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膳食营养配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B组患者的膳食营养配比情况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患者认知功能(34.12±2.31)、角色功能(28.39±1.38)、社会功能(19.38±0.88)、情绪功能(42.39±3.11)、身体功能(27.32±2.49)、总体健康状况(38.34±1.07)得分显著低于B组认知功能(84.32±2.14)、角色功能(85.74±1.63)、社会功能(89.63±1.88)、情绪功能(91.34±2.37)、身体功能(87.39±2.46)、总体健康状况(84.97±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群组管理能够改善胃癌患者术后症状,促进患者合理膳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