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磁共振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组织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应变、native T1值及T2值,研究CKD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心肌组织特征.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CKD患者114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对照组)30例.扫描序列包括心脏电影序列、T1 mapping及T2 mapping序列.根据左心室重构指数(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dex,LVR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正常几何构型(n=43)、向心性重构(n=22)、向心性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n=20)和离心性LVH(n=29)共四组.利用心脏后处理软件CVI 42测量受试者的左心室心肌应变及应变率,包括周向、径向和纵向的整体应变、收缩期整体应变率、舒张期整体应变率,以及native T1值和T2值.分析不同左心室构型患者的心肌组织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native T1值及T2值与生理变量的关系.结果除左心室正常构型组的整体周向应变[?18.40%(3.30%)vs.?19.71%±1.66%,P=0.063]、整体径向应变(30.63%±7.03%vs.34.07%±4.61%,P=0.32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D患者的其余心肌应变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应变分析结果显示离心性LVH组的整体径向应变(22.02%±8.31%)最低;向心性LVH组的整体周向应变(?14.42%±3.24%)和整体纵向应变(?9.55%±2.79%)最低.应变率分析结果显示离心性LVH组的收缩期整体周向应变率[(?0.84±0.25)s?1]、舒张期整体周向应变率[(0.73±0.29)s?1]、收缩期整体径向应变率[(1.25±0.46)s?1]和舒张期整体径向应变率[(?1.18±0.50)s?1]最低;向心性LVH组的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率[(?0.62±0.16)s?1]和舒张期整体纵向应变率[(0.53±0.14)s?1]最低.向心性重构组的native T1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5.50(85.25)ms vs.(1262.53±38.18)ms,P=0.083];离心性LVH组的native T1值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10±58.49)ms vs.(1262.53±38.18)ms,P<0.001].与对照组相比,四个患者组的T2值均显著升高(P均<0.05),离心性LVH组的T2值[(54.86±8.71)ms]最大.不同组CKD患者的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ative T1值的独立决定因素是血红蛋白含量(校正的R2=0.216,β=?0.442,P<0.001)和血清肌酐(校正的R2=0.216,β=?0.220,P=0.010).结论CKD患者的心肌应变降低、native T1值及T2值增加,离心性LVH患者的心肌组织特征改变最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左心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前期(PH)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 C)与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S且为PH的患者408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清Cys C浓度测定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左室几何构型分类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正常构型(NG)组297例、向心性重构(CR)组49例、离心性肥厚(EH)组33例和向心性肥厚(CH)组29例。比较4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睡眠参数、血生化参数、Cys C浓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分析血清Cys C与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Cys C浓度从NG组、CR组、EH组到CH组依次增高,以CH组增高最为明显( P<0.05)。此外,各组间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OSAS严重程度、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SaO 2)、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SaO 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E/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 C与CR(β=0.721, OR=2.057, P=0.047)、EH(β=0.961, OR=2.614, P=0.017)和CH(β=1.180, OR=3.254, P=0.010)均独立相关。 结论:OSAS合并PH患者血清Cys C与左室几何构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血清Cys C可能参与了左室几何构型改变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相对压成像技术评估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压力变化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的相对压成像(RPI)技术评估高血压患者在舒张期不同时相的左心室内压差(IVPDs)和压力梯度(IVPGs)的变化,探讨其对不同左心室构型的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高血压组,根据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正常构型组(NG组,62例)、向心重构组(CR组,62例)及向心肥厚组(CH组,56例);另选取同期6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并比较四组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PI技术测得舒张期四个时相的IVPDs和IVPGs,包括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减慢充盈期(SF)和心房收缩期(AC)。比较四组间舒张各期IVPDs和IVPGs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RPI参数对高血压NG组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诊断效能。结果:高血压各亚组在舒张期各时相中的IVPDs和IVPGs的绝对值大于对照组(均 P<0.001),其中IVPDs-IR和IVPGs-IR在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IVPDs-IR和IVPGs-IR与舒张功能参数E/e′具有相关性( rs=-0.615、-0.605,均 P<0.001)。IVPDs-IR和IVPGs-IR对NG组患者的舒张功能减低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截断值分别为<-0.705 mmHg(AUC=0.935, P<0.001)、<-0.130 mmHg/cm(AUC=0.926, P<0.001)。 结论:RPI技术可以精准评估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舒张功能变化,其参数IVPDs-IR、IVPGs-IR可作为无创性早期诊断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潜在新指标,对临床及时干预及逆转心室重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左心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睡眠室的OSAS患者221例,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分为4组:正常构型(NG)组110例,向心性重构(CR)组56例,向心性肥厚(CH)组32例和离心性肥厚(EH)组23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厚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等,计算LVMI、RWT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比较四组间的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SaO 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SaO 2)、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全部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氧减指数(OD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EAT厚度及超声心动图参数,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EAT厚度与上述参数及左室几何构型的关系。 结果:①EAT厚度在CH组[(0.50±0.09)cm]和EH组[(0.46±0.07)cm]较NG组[(0.33±0.11)cm]和CR组[(0.36±0.15)cm]明显增厚(均 P<0.05)。各组间年龄、SBP、DBP、AHI、ODI、T90、LVMI、RWT和E/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与年龄、SBP、DBP、AHI、TG、TC和LVMI、RWT、左室几何构型呈正相关,与Mean-SaO 2和Lowest-SaO 2呈负相关。③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与AHI、TG、TC和左室几何构型独立相关。 结论:EAT厚度与异常左室几何构型独立相关,提示EAT可能参与了左室的结构重塑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前期患者细胞黏附分子与左心室几何构型及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前期(pre-HT)患者血清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左室几何构型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睡眠监测室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S,同时为pre-HT的患者462例,选取同期单纯pre-HT患者52例(pre-HT组),单纯OSAS患者73例(OSAS组)作为对照组。将OSAS合并pre-HT患者按左室几何构型分为4组:正常构型(NG)组、向心性重构(CR)组、离心性肥厚(EH)组和向心性肥厚(CH)组。比较6组间一般临床资料、PSG参数、血生化参数、左室结构和功能参数等,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E选择素、ICAM-1、VCAM-1、一般临床资料、PSG参数、血生化参数与左室功能和左室几何构型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E选择素、ICAM-1和VCAM-1浓度从NG、CR、EH到CH组依次增高,以CH增高最为明显(均 P<0.05)。此外,各组间年龄、体质指数(BMI)、OSAS严重程度、颈围、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Glu)、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SaO 2)、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SaO 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E峰减速时间(DT)、A峰持续时间(AD)、等容舒张时间(IVRT)、整体长轴纵向应变(GLS)等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选择素与LVEF、E/A、e′、E/e′、IVRT、GLS呈负相关( r=-0.236、-0.131、-0.224、-0.215、-0.285、-0.336,均 P<0.05);ICAM-1与LVEF、E、E/A、e′、IVRT、GLS呈负相关( r=-0.130、-0.129、-0.104、-0.351、-0.252、-0.259,均 P<0.05);VCAM-1与E、e′、IVRT呈负相关( r=-0.132、-0.312、-0.387,均 P<0.001)。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选择素和VCAM-1与EH(β=1.139, OR=3.124, P=0.030;β=1.288, OR=3.626, P<0.001)和CH(β=1.178, OR=3.248, P=0.013;β=1.108, OR=3.028, P<0.001)均存在独立相关性。 结论:E选择素和VCAM-1与肥厚型左室构型存在独立相关性,提示E选择素和VCAM-1可能参与OSAS合并pre-HT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异常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D-STI技术联合TDI技术对不同左心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成像(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联合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对不同左心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 年12 月~2021 年 12 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123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Ganau分型法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LVN组)34 例和左心室重构组(LVR组)89 例.其中LVR组又可分为离心性心肌肥厚组(ECH组)12 例,与向心性重构组(CCR组)25 例、向心性肥厚组(CCH组)52 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TDI和2D-STI技术检查完成左室舒张功能评价.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评价参数、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波(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E/e')之间的关系.结果 由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e'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构型是否正常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得χ2=3.537,P=0.901,拟合度好;ROC 曲线下面积(AUC)为 0.934,95%CI 为 0.891~0.977(P<0.05),灵敏度为 85.4%,特异度为88.2%.E/e'、LAVI和三尖瓣反流速度(TR)从LVN~ECH组逐渐升高,EH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I除LVN与CCR外,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除CCR组与ECH组外,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r、LAScd和LASct从LVN~ECH组逐渐降低.LASr除CCR组与CCH外,其余各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cd在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ct除CCR组与CCH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房储备期应变(LASr)、左心房管道期应变(LAScd)及助力泵阶段应变(LASct)与LAVI及E/e'均呈负相关(r=-0.283、-0.346、-0.357,-0.524、-0.345、-0.267,P<0.05).结论 2D-STI技术联合TDI技术能够准确检测到不同左心室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指标,LAVI、E/e'及血压水平高低是左心室异常构型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应用四维自动左房定量评价技术测定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左房心肌力学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探讨利用四维自动左房定量评价技术(4D Auto LAQ)测定非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病人左房心肌力学改变的效果.方法:选取 36例经临床确诊为 NSTEMI的病人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 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及血生化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及二尖瓣舒张早期/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利用 4D Auto LAQ测定左房心肌应变及容积,获得左房收缩期长轴(LASr)及环向心肌应变(LASr-c)、舒张早期长轴(LAScd)及环向心肌应变(LAScd-c)、舒张晚期长轴(LASct)及环向心肌应变(LASct-c),综合评价左房储备功能、管道功能和泵功能.记录左心房容积参数,包括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期容积(LAVpreA)、左房射血分数(LAEF),计算左房最大扩张指数(LAEI)、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及主动排空分数(LAA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LAScd、LAScd-c、LASr、LAPEF、E/A减小(P<0.05),LASct、LASct-c、LAVpreA、LAAEF增大(P<0.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超敏肌钙蛋白 I(hs-cTnI)增高(P<0.001).NSTEMI病人hs-cTnI 与LAPEF、E/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0.56,P<0.01),与LAScd、LAScd-c及LAVpre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63,0.65,0.55,P<0.001).结论:NSTEMI病人收缩期左房纵向心肌应变减小,环向应变无明显改变,利用 4D Auto LAQ为全面评价左房功能及判断 NSTEMI病情提供可靠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MRI与临床病理特征构建诺莫图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收缩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后肿瘤收缩模式相关的基线MRI特征及临床病理因素,并构建早期预测收缩模式的诺莫图.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确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完成NAT和手术切除的连续性病例272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90例)和验证组(82例).根据NAT前后MRI上肿瘤形态和大小变化将收缩模式分为Ⅰ类收缩(完全缓解、向心性收缩)和Ⅱ类收缩(非向心性收缩、疾病稳定及进展).收集患者临床信息、肿瘤病理信息(分化程度、免疫组化分子分型等),以及基线MRI特征(包括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半定量参数等).依次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寻找有效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并筛选最佳模型构建诺莫图.结果 NAT后表现为Ⅰ类收缩和Ⅱ类收缩的病例数分别为174例(占比64.0%)和98例(36.0%).基线MRI强化方式和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与收缩模式独立相关,各自预测Ⅱ类收缩的AUC分别为0.84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0.784~0.892]和0.593(95%CI:0.519~0.663).结合二者建立综合预测模型,AUC为0.890(95%CI:0.837~0.931),高于任意单一参数(P<0.05).基于综合预测模型构建诺莫图,在验证组预测Ⅱ类收缩模式的AUC为0.871(95%CI:0.779~0.935),训练组与验证组的准确度分别为85.8%和82.9%.结论 MRI非单肿块强化和HR阳性是乳腺癌NAT后Ⅱ类收缩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强化方式和HR进行简单分析可为NAT降期保乳的可行性及效果提供合理预估,有利于临床制订合理的多学科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sST2、NT-proBNP、hs-cTnT与左心室构型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 protein,sST2)和传统心脏标志物与左心室构型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12 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诊治的非透析CKD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心脏标志物sST2、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结构,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elative wall thickness,RWT)定义左心室几何构型.采用事后检验分析各左心室构型患者间心脏标志物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脏标志物与心脏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CKD患者 652 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检出率为 33.4%;LVH检出率随肾功能恶化而升高,在CKD 5 期患者中为64.3%.与正常左心室构型患者相比,NT-proBNP和hs-cTnT水平在向心性及离心性LVH患者中均升高(P<0.001),sST2 水平仅在向心性LVH患者中升高(P=0.02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sST2 与左心房内径、LVMI相关(P<0.01);NT-proBNP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质量和LVMI有一定相关性(P<0.000 1);hs-cTnT与左心房内径、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心质量、RWT和LVMI有一定相关性(P<0.01).结论 sST2在存在向心性LVH的CKD患者中明显升高,而在离心性LVH患者中变化不明显,不同于传统心脏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术前阻力训练对内侧开放式楔形截骨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步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观察术前阻力训练对内侧开放式楔形截骨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步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接受内侧开放式楔形截骨术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康复宣教组30例和阻力训练组28例.康复宣教组在术前接受康复宣教,阻力训练组进行为期4周的术前抗阻训练.于训练前、术前训练后及手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HS)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BRER)评定患者生活质量,佩戴便携式步态评估仪评估患者在平地上完成20m步行时步长、步速、步频,使用手持式测力计测量患者股四头肌、腘编肌肌力.结果:训练前2组HSS评分、QOL-BRER评分、步长、步速、步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力训练组:术前训练后HSS评分、QOL-BRER评分、步速、步频较训练前增加(P<0.05),步长与训练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HSS评分、QOL-BRER评分、步长、步速、步频较术前训练后增加(P<0.05).康复宣教组:HSS评分、QOL-BRER评分、步长、步速、步频较宣教前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HSS评分、QOL-BRER评分、步长、步速、步频较术前宣教后增加(P<0.05).与康复宣教组比较,阻力训练组在术前训练后HSS评分、QOL-BRER评分、步长、步速、步频均增加(P<0.05);术后6个月HSS评分、QOL-BRER评分、步长、步速、步频均增加(P<0.05).术前训练后股四头肌肌力较训练前增加(P<0.05),术后6个月股四头肌肌力较术前训练后降低(P<0.05).术前训练后胭绳肌肌力较训练前增加(P<0.05),术后6个月腘绳肌较术前训练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阻力训练对内侧开放式楔形截骨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步态、生活质量及肌肉力量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在术前进行强化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高强度等速相互向心收缩训练,其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持续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