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卒中后抑郁和睡眠障碍的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卒中是神经内科医生在临床中最常遇到的疾病,它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在《卒中后吞咽障碍和认知障碍的评估》一文中已经有所阐述 [1],本文将继续探讨卒中后容易被临床医生忽略的相关身体功能障碍:卒中后抑郁和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的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任务导向训练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训练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患者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任务导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吞咽功能(VFSS)、洼田饮水试验、焦虑(SAS)、生活质量(SF-36)以及体重指数(BMI)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在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任务导向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选取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均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而营养不良、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吞咽障碍性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总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录像吞咽造影检查法(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配合摄食细节管理能有效改善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降低吞咽障碍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食管胃连接部流出道梗阻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动力学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GERD合并食管胃连接部流出道梗阻(EGJOO)在动力学特征、相关临床症状、食管24 h pH-阻抗测定中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12例GERD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EGJOO分为EGJOO组(85例)和非EGJOO组(427例),根据内镜检查是否合并食管糜烂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393例)和反流性食管炎(RE)组(119例)。分析各组患者的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动力特征、相关临床症状和食管24 h pH-阻抗检测结果。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配对资料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结果:EGJOO组患者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整合松弛压(IRP)、远端收缩积分(DCI)、食团内部压力(IBP)、IBP最大值均高于非EGJOO组[分别为30.70 mmHg(22.50 mmHg,40.75 mmHg)(1 mmHg=0.133 kPa)比19.90 mmHg(14.50 mmHg,26.20 mmHg)、17.80 mmHg(16.20 mmHg,22.85 mmHg)比7.80 mmHg(5.20 mmHg,10.20 mmHg)、1 282.80 mmHg·s·cm(654.55 mmHg·s·cm,2 563.20 mmHg·s·cm)比818.90 mmHg·s·cm(495.10 mmHg·s·cm,1 365.10 mmHg·s·cm)、7.00 mmHg(4.40 mmHg,11.65 mmHg)比3.60 mmHg(1.10 mmHg,5.80 mmHg)、14.90 mmHg(11.50 mmHg,18.80 mmHg)比10.40 mmHg(8.10 mmHg,13.10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7.82、-14.57、-4.25、-7.16、-6.27, P均<0.01)。NERD组患者LES静息压高于RE组[21.70 mmHg(15.65 mmHg,29.40 mmHg)比19.40 mmHg(13.60 mmHg,25.1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7, P=0.014)。EGJOO组患者的DeMeester评分、长反流(>5 min)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值<4时间百分比均高于非EGJOO组[分别为6.60分(2.70分,11.20分)比3.25分(1.30分,9.18分)、1.00次(0.00次,1.00次)比0.00次(0.00次,0.00次)、6.50 s(2.00 s,15.00 s)比1.00 s(0.00 s,5.00 s)、1.70%(0.30%,2.30%)比0.30%(0.00%,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04、-2.94、-3.98、-2.42, P均<0.05)。EGJOO组治疗前吞咽困难的比例高于非EGJOO组[9.4%(8/85)比2.1%(9/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 P=0.01)。EGJOO组和非EGJOO组治疗后烧心、嗳气、腹痛、腹胀、胸痛比例均低于治疗前[EGJOO组:11.8%(10/85)比34.1%(29/85)、34.1%(29/85)比51.8%(44/85)、4.7%(4/85)比20.0%(17/85)、3.5%(3/85)比22.4%(19/85)、4.7%(4/85)比21.2%(18/85)。非EGJOO组:14.8%(63/427)比33.0%(141/427)、36.8%(157/427)比51.5%(220/427)、5.4%(23/427)比26.5%(113/427)、6.6%(28/427)比21.1%(90/427)、2.8%(12/427)比18.3%(78/4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McNemar检验, P均<0.05)。 结论:EGJOO患者LES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更严重,酸反流更明显,且常规促动力药物对其治疗效果欠佳。食管糜烂的发生不仅与酸反流和酸暴露时间的增加有关,还与食管动力障碍、局部黏膜屏障功能等的影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甲状腺乳头状癌喉返神经入喉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喉返神经入喉处区域(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let zone,RLNIZ)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7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病例资料,将108例单独送检RLNIZ淋巴结的病例纳入研究,统计分析RLNIZ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RLNIZ淋巴结整体检出率为12.3%(91/738),平均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5±0.7,淋巴结转移率为30.8%(28/91)。RLNIZ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 P=0.028)、被膜侵犯( P=0.01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 P<0.001)及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P<0.001)相关,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为RLNIZ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上位甲状旁腺损伤及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0.9%(1/108)。 结论:RLNIZ淋巴结转移常见于肿瘤负荷高的患者。对于术前影像学发现肿瘤>1 cm、可疑被膜侵犯、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术中需常规行RLNIZ淋巴结清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AMD9基因变异所致MIRAGE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 男,1岁2月龄,因“阴茎短小、尿道下裂伴反复感染1年”就诊,合并发育迟缓、慢性腹泻、吞咽功能障碍、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结合基因检测,患儿7号染色体92732940位点存在c.2471G>A(p.Arg824Gln)的杂合变异,诊断为MIRAGE综合征。儿童MIRAGE综合征罕见。儿童期病死率高达62.5%,常见死因为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失血性休克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其进行调查。住院期间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出院后1个月随访时失访7例,3个月时失访8例,6个月时失访3例,最终共182例患者完成研究。结果:最终获得心理弹性下降、心理弹性升高、心理弹性平稳、心理弹性低水平下降4条心理弹性类别轨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功能障碍、无人照顾、有宗教信仰、在职工作、独居生活、有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可呈现出不同类别的心理弹性轨迹,有功能障碍、无人照顾、有宗教信仰、在职工作、独居生活、有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的影响因素,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患者特点予以个性化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发生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脑肿瘤术后入ICU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患者发生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脑肿瘤术后入ICU的1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47例脑肿瘤术后入ICU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1.1%(31/14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 OR=0.573,95% CI:0.457~0.719)、胃肠营养管置管( OR=15.381,95% CI:2.698~87.700)和肿瘤部位( OR=6.264,95% CI:2.662~14.739)是脑肿瘤术后入ICU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P<0.01)。 结论:脑肿瘤术后入ICU患者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有幕下肿瘤、胃肠营养管置管、低GCS评分,应对高危人群密切关注,以便采取早期措施预防获得性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纤维内镜检查在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吞咽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客观评估方法,纤维内镜检查(FEES)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在评估喉部渗透、吸入及吞咽后残留等方面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均是吞咽功能评估的"金标准"。为进一步推广FEES在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本文就FEES在吞咽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7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吞咽操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NA-SF评分、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SSA评分、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应用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