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入一氧化氮在儿科患者心脏适应证中的应用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描述心脏病患儿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iNO)的使用特点,并评估iNO使用前患儿特征与心脏手术预后之间的关系。设计:观察性队列研究。场所:7家协作性儿童重症监护研究网络医院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和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对象:连续入组的年龄小于18岁,在iNO治疗前或开始后24 h内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iNO需用于某项心脏适应证,并排除患有先天性膈疝、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排除院外开始iNO治疗的新生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407例患儿因心功能不全开始iNO治疗。心功能不全患儿接受iNO治疗的中位时间为4(2,7)d。并发症发生率高,开始iNO治疗后,13%(51/407)的患儿需要体外膜肺氧合,7%(27/407)需要肾脏替代治疗,28 d病死率为11% (46/407)。在366例(90%)幸存者中,17% (64/366)的患儿经功能状态量表评估出现新的病症。在心脏手术后组中,37例(12%,37/301)患儿行上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9例(3%,9/301)行Fontan手术。根据手术后组患儿iNO治疗前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右室功能不全与28 d和住院病死率( P均<0.001)及撤离呼吸机天数( P=0.003)有关;三尖瓣反流仅与撤离呼吸机天数有关( P<0.001),而肺动脉高压与病死率或撤离呼吸机天数无关。 结论:因心脏指征而启动iNO治疗的儿科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心脏超声发现,右心室功能不全,而非肺动脉高压,与撤离呼吸机天数和病死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刘启泉基于"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之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9/23
胸痛是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之一.刘启泉教授从"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立论,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为胃中实火灼烧脉络、肝郁化火助生胃火、心经瘀热壅滞化火、胃中虚火扰动横膈所致,病位在胃,牵涉多脏腑,胸痛类型分别为灼痛、窜痛、绞痛、隐痛.针对以上病因病机,刘师确立了直折火热、解郁降火、散火祛壅、升阳补益等治法,并佐以风药引经散火.火热之源得清,则痛自止,验之临床,获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启膈散协同顺铂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生长与miR-21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启膈散含药血清联合顺铂对人食管癌细胞EC9706的增殖效应,从miR-21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启膈散含药血清,MTT法筛选其最佳作用浓度;PCR检测miR-21、PDCD4 mRNA和PTEN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蛋白PDCD4、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5%含药血清的浓度作用效果最为显著(q>1).与5%对照血清组比较,除5%含药血清PDCD、PTEN mRNA和0.5μg/mL顺铂组的PTEN mRNA表达量下降外,其余各组的miR-21、PDCD4 mRNA和PTEN mRNA表达均升高(P<0.05);顺铂联合含药血清后,两组miR-21表达和联合高浓度顺铂组的PDCD4 mRNA均比其单用下降(P<0.05),而两组PTEN mRNA和联合低浓度组的PDCD4 mRNA的表达则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PDCD4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高浓度顺铂联合含药血清组比单用高顺铂组PDCD4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低浓度顺铂的两组变化不明显(P>0.05);两个浓度顺铂联合含药血清时PTEN的表达量均高于单独使用顺铂(P<0.05).结论:启膈散能够增加EC9706对顺铂的敏感性,可能是通过miR-21与其调控的下游基因PDCD4与PTEN共同参与完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启膈散对食管癌细胞微丝骨架重排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启膈散对食管癌细胞微丝骨架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高分化人食管癌细胞TE1、Eca109及低分化人食管癌细胞TE13,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药)及启膈散(100 μg/mL)组.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食管癌细胞形态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启膈散对食管癌细胞微丝排列的影响.采用细胞阻抗检测技术检测启膈散对食管癌细胞同基质黏附力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启膈散组食管癌细胞TE1、TE13及Eca109中微丝排列更规则,伪足消失,对照组细胞中微丝排列混乱,且以细胞膜微丝排列不规则更为明显,在细胞膜上微丝排列缺乏同向性,向外伸出伪足.与对照组比较,启膈散组食管癌细胞TE1和TE13中形态规则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5),TE1与TE13细胞经启膈散作用后细胞与基质的黏附力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P <0.05,P<0.01).结论 启膈散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发生微丝骨架重排,使食管癌细胞同基质之间的黏附力降低,从而抑制细胞的迁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异感症辨治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咽异感症的病位在咽,与肺、脾胃、肝密切相关;多由精神心理因素引发,病机责之胃气上逆、肝气郁结.治疗着重辨别不同的病机采用相应的治法,咽部黏着感从痰气论治,方用半夏厚朴汤;灼热感从肝热论治,方用化肝煎;干燥感、痉挛感从阴虚论治,方用养阴清肺汤;虫爬感、瘙痒感从虚风论治,方用四物汤;无吞咽困难的吞咽梗阻感从瘀血论治等,方用启膈散.各证型皆兼顾疏肝理气,并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辅以经验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启膈散通过STAT3信号通路抑制EC-9706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启膈散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移植瘤抑制作用,并从STAT3信号通路探讨其机理.方法:收集对数期生长的EC-9706细胞,皮下注射于裸鼠右前腋下,8d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抑制剂组、启膈散组、抑制剂+启膈散组,每2d测量大小,3周后处死,摘取移植瘤,称重;移植瘤组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一般病理;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微血管;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中蛋白表达.结果:在种植肿瘤第7天,可见有粟米粒大小肿瘤产生;在种植肿瘤第14天,模型组肿瘤大小增速快于用药各组,抑制剂组、启膈散组、启膈散+抑制剂组肿瘤成长相近.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移植瘤的重量明显变轻(P<0.05).镜下可见各组肿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异型性明显,有病理性核分裂像,部分肿瘤区域中出现肿瘤组织坏死,并有少部分淋巴细胞浸润,用药组肿瘤组织坏死区增大.与模型组相比,用药各组CD34表达面积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除启膈散+抑制剂组的STAT3下降不明显外,其它均下降明显(P<0.05);与抑制剂组相比,仅启膈散和启膈散+抑制剂组的STAT3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启膈散能有效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张硕甫噎膈反胃证治经验述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文章介绍张硕甫治疗噎膈反胃的临证经验.张氏认为,噎膈反胃病位在胃,病机总属中虚气逆,临床喜用旋覆代赭汤,并体会到若不建中而纯用降气,则虚者益虚,于病无益,强调补益中焦的重要性.具体治疗上,根据疾病的不同证候,处以相应治法.或滋阴养血,和胃通幽;或通阳散结,开上润下;或温中化饮,启膈开关.法随证立,方依法出,灵活变通,并附验案,予以佐证,堪为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症医学科问题导向重症超声检查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问题导向重症超声检查的特征及构成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实践及科研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问题导向检查重症超声数据库资料,对进行重症超声检查的临床问题进行分类,对重症超声检查发现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整理和分类,并结合临床信息阐明各类临床问题所反应的病理生理病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35例,平均年龄(51±18)岁.共进行问题导向检查386例次,人均2.85例次.启动检查的原因包括:急性循环障碍共271例次(70.2%),急性呼吸障碍共34例次(8.8%),急性呼吸障碍合并循环障碍76例次(19.7%),考虑需要检查膈肌及其他共5例次(1.2%).单独和合并存在的急性循环障碍共347例次,重症超声检查发现存在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容量不足55例次(15.9%),容量过负荷85例次(24.5%),心脏功能不全246例次(70.9%),外周阻力下降 22例次(6.3%),右心后负荷增高15 例次(4.3%);246例次心脏功能不全包括:左心收缩功能不全31例次(12.6%),左心舒张功能不全108例次(43.9%),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合并舒张功能不全49例次(19.9%),右心功能不全23例次(9.4%),全心功能不全35例次(14.2%).单独和合并存在的急性呼吸障碍共110例次,主要超声表现为:肺实变40例次(36.4%),弥漫超声肺间质综合征27例次(24.5%),肺实变合并弥漫超声肺间质综合征18例次(16.4%),局限性超声肺间质综合征17例次(14.6%),其他9例次(8.2%).病情恶化原因包括:心源性肺水肿、舒张功能障碍、右心功能障碍、急性瓣膜疾病或慢性瓣膜病失代偿等.结论 重症超声检查以急性循环障碍、急性呼吸障碍为主要问题导向.重症超声检查能全面的显示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病理生理改变,并结合临床诊断病情恶化的原因,指导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味启膈散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加味启膈散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与中医科收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332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204例和中药组128例.对照组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完成后不施加中药干预措施,只定期随访;中药组Ⅰ期患者于食管癌根治术后3周,Ⅱ~Ⅲ期患者于完成辅助化疗后3周开始服用加味启膈散.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FS),1、2年复发转移率,生存质量核心调查量表(QLQ-C30)、食管癌子量表(QLQ-OES18)评分,卡氏评分(KPS)、体质量变化.结果 中药组DFS长于对照组,1年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年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总体健康状态、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恶心呕吐、疼痛、疲倦、气促、失眠、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进食、吞咽唾液、梗阻、食欲减退、咳嗽、言语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反流评分高于对照组,吞咽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食欲丧失、口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疼痛、食欲丧失、气促、失眠、便秘、腹泻、经济困难、吞咽困难、进食、吞咽唾液、口干、食欲减退、咳嗽、言语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体健康状态、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疲倦、反流、梗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KPS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启膈散可降低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复发转移率,延长DFS,提高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启膈化痰合剂对顺铂治疗小鼠食管癌的减毒增效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启膈化痰合剂(QGHT)对顺铂(DDP)治疗小鼠食管癌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Eca109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DDP对照组(2 mg·kg-1)、DDP(2 mg·kg-1) +QGHT低剂量组(50 mg·kg-1)、DDP(2 mg ·kg-1)+ QGHT中剂量组(100mg·kg-1)、DDP(2 mg ·kg-1)+ QGHT(200 mg·kg-1)高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4 d.给药结束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小鼠,剥离瘤块并称重,计算抑瘤率;分离脾脏并称重,计算脾脏指数;取腹腔巨噬细胞(提前免疫),计算鸡红细胞吞噬率;制备脾细胞悬液,测定NK细胞活性;MTT法检测ConA诱导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尾尖取血进行WBC计数;取骨髓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p-IκBα及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QGHT与DDP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对Eca109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P<0.01或P<0.05);明显改善DDP化疗所致的脾脏指数下降、WBC及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减少、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等不良反应(P<0.01或P<0.05);显著提高Eca109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显著降低肿瘤组织中的p-IκBα及NFκB的水平.结论:QGHT对DDP治疗Eca109荷瘤小鼠具有减毒增效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