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云英苷上调miRNA-513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紫云英苷上调miRNA-513(miR-513)对前列腺癌细胞株C4-2B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前列腺癌细胞株C4-2B,采用125 μg/L紫云英苷作用48 h者为紫云英苷组,未处理者为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两组C4-2B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采用miRNAMap预测软件预测miR-513的靶基因为叉头框蛋白R2(FOXR2),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行验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细胞miR-513和FOXR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中FOXR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β-actin和细胞周期蛋白H(cyclin H)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培养第2、3、4、5天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均 P<0.05)。对照组和紫云英苷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8.1±3.2)%和(36.0±2.1)%,紫云英苷组S期细胞比例降低( t=3.12, P=0.021);G 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4.9±3.3)%和(11.8±2.4)%,紫云英苷组G 2期细胞比例降低( t=3.18, P=0.019)。对照组和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中miR-513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22和6.55±0.61,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中miR-513的相对表达水平升高( t=7.70, 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FOXR2为miR-513的靶基因。对照组和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中FOXR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14和0.19±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3, P=0.002),提示紫云英苷促进miR-513表达后,FOXR2 mRNA表达降低。紫云英苷组C4-2B细胞FOXR2、CDK7和cyclin H蛋白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 结论:紫云英苷可能通过上调miR-513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C4-2B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放疗联合CDK4/6抑制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是一类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可通过抗血管生成、抑制DNA损伤修复以及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起到放疗增敏作用。现有临床试验证实放疗联合CDK4/6抑制剂可有效控制乳腺癌转移病灶的局部症状,延长无进展生存期,且与单独使用CDK4/6抑制剂相比,联合治疗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但也有联合治疗的个例发生放射野内正常组织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其疗效与安全性尚需更多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加以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73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Rab11抑制剂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73(CDKI-73)在肝纤维化中的治疗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人LX2细胞分成4组:阴性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组、CDKI-73组和TGF-β+CDKI-73组。取15只5周龄雌性C57小鼠,体重(18.04±0.62)g,分成3组,每组5只: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CDKI-73空载体灌胃)、四氯化碳(CCl 4)组(腹腔注射CCl 4+CDKI-73空载体灌胃)和CCl 4+CDKI-73组(腹腔注射CCl 4+CDKI-73灌胃)。另取15只5周龄雌性C57小鼠,体重(18.06±0.34)g,分成3组,每组5只:假手术(Sham)组、胆管结扎组(打开腹腔寻找到胆总管并结扎+ CDKI-73空载体灌胃)和胆管结扎+CDKI-73组(打开腹腔寻找到胆总管结扎+CDKI-73灌胃)。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KI-73对LX2细胞以及小鼠肝脏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或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差异;Masson及天狼星红检测CDKI-73处理组及对照组小鼠肝纤维化的不同程度;免疫组化检测不同处理组小鼠肝脏α-SMA的表达差异。 结果:CCl 4组小鼠天狼星红、Masson染色的胶原生成和免疫组化α-SMA表达相较于对照组均增加( q=38.47、24.99、36.79),而CCl 4+CDKI-73组天狼星红、Masson染色的胶原生成和免疫组化α-SMA表达相较于CCl 4组的各指标均下降( q=24.72、14.87、2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胆管结扎组天狼星红、Masson染色胶原生成和免疫组化α-SMA表达相较于Sham组均增加( q=28.23、41.01、44.16),而胆管结扎+CDKI-73组天狼星红、Masson染色胶原生成和免疫组化α-SMA表达相较于胆管结扎组的各指标均下降( q=22.88、34.31和3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TGF-β组α-SMA和F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TGF-β+CDKI-73组(α-SMA:3.71±0.34比1.28±0.31;FN:3.21±0.39比0.83±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TGF-β组α-SMA和FN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TGF-β+CDKI-73组的各对应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CDKI-73组TGF-β受体Ⅱ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阴性对照组(4.68±0.63比1.0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4)。TGF-β+CDKI-73组磷酸化SMAD2的相对表达量低于TGF-β组(1.67±0.24比3.99±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0.5 μmol/L CDKI-73即可抑制LX2细胞的迁移能力,且随着CDKI-73浓度的增加,抑制能力也越强。 结论:CDKI-73在体内和体外均可通过抑制依赖Rab11的TGF-β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以及肝纤维化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脂多糖通过Cdk5/p25/p35调节人腹膜间皮细胞TNF-α和IL-1β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作用下人腹膜间皮细胞(PMCs)表达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dk5)及其协同激活蛋白p25/p35以及对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SV5),以293T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在不同浓度LPS作用6 h及LPS(1 μg/mL)作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LPS(1 μg/mL)或不同浓度1NMPP1(一种Cdk5信号通路抑制剂)预处理2 h后再加LPS,作用6 h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实时定量PCR检测Cdk5 mRNA的表达,用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Cdk5以及p25/p35的表达,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分泌。结果:Cdk5及其共激活物p25/p35蛋白在HPMCs中均表达。免疫荧光分析显示Cdk5主要分布在HPMCs的胞浆中。LPS(1 μg/mL或2 μg/mL)处理6 h后,HPMCs中Cdk5的表达显著上调。LPS处理后Cdk5的蛋白表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峰值为1 μg/mL和6 h。LPS处理可诱导HPMCs分泌大量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而随着浓度增加的1NMPP1,可显著降低TNF-α和IL-1β的分泌( P<0.05)。 结论:Cdk5信号通路可能参与LPS诱导的腹腔分泌TNF-α和IL-1β等炎症介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抑制剂培西达替尼对脂多糖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抑制剂培西达替尼(pexidartinib,PLX3397)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下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衰老的调节作用。方法:从10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贵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获取)的股骨和胫骨分离、培养BMDM,将BMDM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1 μg/ml LPS处理24 h)和低、中、高浓度PLX3397预处理组(分别给予100、500和1 000 nmol/L PLX3397处理4 h后,再以1 μg/ml LPS处理24 h),采用细胞计数(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6、p21和CSF-1R的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p16、p21在细胞内的表达;实时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趋化因子1/10(chemokine-1/10,CXCL-1/10)、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mRNA表达。结果:中、高浓度PLX3397预处理组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9.33±4.93)%、(36.33 ±3.06)%]均较LPS组[(52.00±3.00)%]显著下调( P=0.020, P=0.005);低、中、高浓度PLX3397预处理组CSF-1R的蛋白表达(分别为0.74±0.18、0.61±0.07、0.54±0.06)均较LPS组(1.16±0.08)显著下调( P=0.013, P=0.002, P<0.001);低、中、高浓度PLX3397预处理组CSF-1R的mRNA表达(分别为1.04±0.06、0.90±0.05、1.18±0.08)均较LPS组(2.90±0.25)显著下调( P<0.001);低、中、高浓度PLX3397预处理组p16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9.76±3.65、48.21±1.72、47.99±1.26)均显著低于LPS组(66.88±5.85)( P=0.001, P<0.001, P<0.001);中、高浓度PLX3397预处理组p21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34.43±3.62、30.13±0.86)均较LPS组(46.82±5.33)显著下调( P=0.043, P=0.007);低、中、高浓度PLX3397预处理组p16蛋白表达(分别为0.56 ±0.04、0.55 ±0.04、0.35 ±0.19)均较LPS组(0.98±0.10)显著下调( P=0.003, P=0.002, P<0.001)。低、中、高浓度PLX3397预处理组p21蛋白表达(分别为0.69±0.20、0.42±0.08、0.26±0.14)均较于LPS组(1.16 ±0.24)显著降低( P=0.032, P=0.002, P<0.001)。RT-qPCR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PLX3397预处理组IL-6、IL-1β、CXCL-1、CXCL-10、MMP-8的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01),TGF-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01)。 结论:LPS可通过激活BMDM表面CSF-1R诱发细胞衰老,分泌SASP因子,加重局部炎症反应;CSF-1R抑制剂PLX3397可减弱LPS关联的CSF-1R激活,抑制LPS诱导的BMDM衰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实验探讨紫草素潜在的抗肿瘤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紫草素(SHK),一种紫草根部的萘醌类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细胞实验,探索SHK在肝细胞肝癌(LIHC)、前列腺腺癌(PRAD)和结肠腺癌(COAD)中的新靶点.方法: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及癌症基因图谱(TCGA)获得SHK与3种癌症的交集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T)网络构建等.体外实验检测SHK对人肝癌细胞(HepG2)、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 C4-2)和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抑制作用,并分析SHK对细胞凋亡及预测靶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SHK显著抑制3种癌细胞增殖并通过调节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等基因的表达实现抗肿瘤作用,且与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一致.此外,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一步表明CDKN1A等是SHK影响癌症患者生存的重要靶点;CDKN1A和B淋巴细胞瘤-2(BCL-2)是SHK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核心靶点.结论:SHK可通过人体抑癌基因(P53)/CDKN1A和BCL-2/BCL-2关联X蛋白(BAX)通路诱导癌细胞凋亡.本研究报道了 SHK抑制肿瘤的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为含SHK的中草药作为抗肿瘤的潜在药物提供了初步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胃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相关基因CXC基序受体4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胃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寻找胃癌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 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胃癌数据,在分子特征数据库(MSigDB)下载PI3K-AKT相关基因集合,使用Wilcoxon检验和倍性变化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R包"survival"进行生存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相关蛋白质交互作用(PPI)网络信息.基于Metascape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应用CIBERSORT算法计算胃癌免疫细胞浸润水平.选取2023年3—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行根治性手术的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标本,使用Western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XC基序受体4(CXCR4)的表达.结果 基于TCGA数据库,胃癌组织中上调基因10个,分别为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SLC2A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E2F转录因子1(E2F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tribbles假激酶3(TRIB3)、G蛋白亚基γ转导蛋白1(GNGT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7(FGF17)、白细胞介素4(IL-4)和CXCR4.下调基因12个,分别为蛋白激酶Cβ型异构体(PRKCB)、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3(DUSP3)、类钙结合蛋白39(CAB39L)、蛋白激酶AMP激活催化亚基α2(PRKAA2)、腺苷酸环化酶2(ADCY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MAPK10)、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Toll通路中进化保守的信号传导中间体(ECSIT)、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NIMA相互作用1(PIN1)、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MAPK相互作用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MKNK2)和T细胞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蛋白1(TIAM1).CXCR4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103例高表达CXCR4患者的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3.8%和18.8%,303例低表达CXCR4患者的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1.3%和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0,P<0.001).对CXCR4进行PPI网络显示,其与其他蛋白具有广泛的相互作用.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收录的通路中,CXCR4主要与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调节白细胞胞间黏附、正向调节细胞因子产生、调节肽基酪氨酸磷酸化、调节造血功能和调节防御反应密切相关.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收录的通路中,CXCR4主要与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破骨细胞分化、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与初始B细胞浸润呈正相关(r=0.24,P<0.001),与CD8+T细胞浸润也呈正相关(r=0.25,P<0.001).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CXCR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为1.52±0.27,明显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0.42±0.12;t=17.05,P<0.001).结论 PI3K-AKT相关基因CXCR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胃癌患者预后、多种信号通路及初始B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相关,是胃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氯菊酯对人小胶质细胞HMC3的毒性效应及潜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背景]氯菊酯是一种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研究发现其具有潜在神经系统毒性.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天然免疫细胞,参与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目的]本研究观察氯菊酯在体外对人小胶质细胞HMC3的毒性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使用 0、10、25、55 μmol·L-1 的氯菊酯染毒HMC372 h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1基因(CDK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1A基因(CDKN1A)、细胞周期蛋白B2基因(CCNB2)、肿瘤蛋白p53基因(p53)、凋亡相关因子基因(FAS)、胱天蛋白酶 3基因(CASP3)和H2A变体组蛋白基因(H2AX)的表达.转录组测序(RNA-seq)检测 0、25 μmol·L-1 氯菊酯染毒后HMC3的差异基因和富集通路.再次使用 0、10、25、55 μmol·L-1 的氯菊酯染毒HMC372 h后,使用格里斯试剂法检测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的分泌水平,qPCR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包括MAPK1、MAPK8、MAPK14)、IL-1β、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包括MMP1、MMP2、MMP3和MMP9)的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IL-1β、IL-6和MM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0、10、25、55 μmol·L-1 氯菊酯染毒细胞后,HMC3在G2/M期阻滞,其中 55 μmol·L-1 氯菊酯染毒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PCR结果显示CDKN1A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各组细胞凋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A-seq结果提示差异基因富集于MAPK通路.qPCR结果提示 55 μmol·L-1 染毒组MAPK1、MAPK8和MAPK14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上调(P<0.05).Western blot发现,与对照组相比,10 μmol·L-1 氯菊酯染毒组的p-p38和p-ERK水平均升高(P<0.05),25 μmol·L-1 氯菊酯染毒组的p-ERK水平升高(P<0.05),55 μmol·L-1 氯菊酯染毒组的p-p38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后的HMC3上清液中NO分泌量增加(P<0.05),IL-6的mRNA、蛋白表达和分泌量呈上升趋势,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25、55 μmol·L-1 组MMP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氯菊酯在体外抑制HMC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可激活MAPK通路,促进炎症因子IL-1β以及MMP1表达,可能是氯菊酯致人神经毒性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ER+乳腺癌中CDK4/6抑制剂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细胞周期失调是肿瘤的基本特征.目前,新型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CDK4/6)高度选择性抑制剂已被FDA批准联合内分泌治疗用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随着CDK4/6抑制剂应用的推广,研究者发现其并非对所有ER+乳腺癌患者有效,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以预测疗效或筛选患者群体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挑战.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进步,通过组学信息预测治疗策略的敏感性和实现个体化治疗对减轻患者负担和提高治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近期对CDK4/6抑制剂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旨在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也为CDK4/6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及细胞周期蛋白D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系突变的造血干细胞或前体祖细胞过度增殖,而正常造血系统被破坏的一组恶性肿瘤.正常细胞增殖受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严格调控,这些激酶不仅在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参与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表观遗传调节及DNA损伤修复等细胞活动.对于CDK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发现,CDK表达缺失与肿瘤发生相关,而其染色体易位、基因突变引起的CDK表达改变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作用,这也使更多的肿瘤研究聚焦在CDK及其靶向药物抑制剂的研究方面.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可以与CDK形成CDK4/6-cyclin D复合体,参与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的调控.笔者拟就CDK、cyclin D及CDK4/6-cyclin D复合体在正常造血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以及CDK4/6靶向抑制剂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