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处方干预对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心理处方干预降低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50名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干预;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住院的49名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处方干预,包括深度访谈、正念冥想、静心呼吸、亲子沙盘、亲子芳香疗愈、家长座谈会6个单元,持续4周.结果 两组各48名照顾者完成研究.干预后,观察组广泛性焦虑评分、应激(压力)反应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心理处方干预有利于降低初诊肉瘤儿童照顾者的焦虑及应激(压力)反应,调整照顾者心理应激状态,满足照护需求,改善照护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呼吸冥想训练对神经内科护士疲劳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呼吸冥想训练对护士疲劳及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6月1日—9月1日选取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3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制订呼吸冥想训练方案,进行每周5次、每次25 min、连续6周的呼吸冥想训练。干预前、干预后均采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MFI-20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降低,除活动减少维度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32名护士SAS得分(33.90±2.54)分,低于干预前的(38.78±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956, P<0.05)。 结论:呼吸冥想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护士的焦虑水平,缓解其疲劳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正念减压疗法对肺癌术后化疗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癌因性疲乏( cancer related fatigue, CRF)目前被认为是癌症及抗癌治疗中最常见且最具破坏性的副作用,即使在治疗结束数月甚至数年后疲乏依然存在[1],患者多以精神差、休息多为特点,常伴有生理、心理、社会、认知、职业方面的功能障碍[2]. CRF是一种功能缺失和情绪悲痛的状态,普遍存在于癌症患者中,且目前对于CRF相关诊断、治疗及临床护理的规范和标准尚缺失[3].国内关于癌症患者心理治疗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心理护理和情感疏导[4].大量的国外研究证实,在正念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念减压疗法"(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可以有效减少压力以及由压力引起的亚健康状态,如焦虑、抑郁、恐慌等,同时,可以帮助患者更充分有效地处理慢性病痛和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5]. MBSR是一种系统的疏散压力、管理情绪的正念冥想疗法[6],通过正念呼吸、静坐、身体扫描、正念运动等方法,指导患者积极乐观的活在当下、培育正念,对当下的状态不做判断[7].田利等[8]总结出目前MBSR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研究较多,得出了MBSR对降低乳癌患者CRF有积极意义,但对于肺癌患者研究甚少.本文主要目的是评估肺癌术后化疗后患者CRF程度,以及MBSR对这类患者CRF得分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瑜伽干预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6
原发性痛经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对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瑜伽作为一种有效的运动干预手段,广泛地运用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科研与临床中.本文整理国内外有关瑜伽干预原发性痛经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瑜伽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机制及干预治疗效果,旨在为国内相关研究及临床辅助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通过体式、呼吸和冥想的练习,瑜伽能够促进身体气血循环,平衡内分泌系统,缓解身体和心理的紧张焦虑,从而缓解原发性痛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念减压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效能、职业倦怠及职业压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讨正念减压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效能、职业倦怠及职业压力的影响.选取该院手术室护士45名,通过正念减压法中身体平扫、正念呼吸及正念冥想干预12周,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职业倦怠调查问卷(MBI-GS)、职业压力源量表、工作压力反应量表得分情况.结果表明,正念减压法干预后,手术室护理人员情感衰竭、低成就感、工作倦怠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护理工作、时间安排及工作量、护理病人、人际关系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S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生理、心理、行为压力反应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正念减压法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减轻了职业倦怠、职业压力和工作压力反应,益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冥想训练及其状态测评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几十年来,冥想训练相关研究快速发展.如何建立冥想训练和冥想状态的评估指标,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冥想测评方法,通过冥想练习时间长短推测练习者的水平差异,或者通过问卷等自我评估方式进行追溯性测评,或者通过某些特定症状的改善、能力的提升间接反映冥想练习效果.直接的冥想测评方法,则采用报告法或者探测法,直接测评练习者在冥想过程中的状态.未来研究可以在已有的直接测评方法基础上,开发动觉、听觉冥想测评,建立多模态监测指标;与脑电及其他生物反馈指标相结合;建立中国本土化测评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正念疗法改善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对社会和个人均有严重影响.正念疗法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正念疗法的定义及概况,正念疗法改善睡眠的机制,在高血压、癌症、脑卒中等躯体性疾病所致失眠中的应用,在负性情绪所致失眠中的应用及在青少年、老年人、妊娠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失眠中的应用.发现通过正念呼吸、躯体扫描、正念伸展、静坐、正念冥想、正念行走等正念疗法可以改善上述睡眠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者对于失眠问题应重点关注,在利用正念疗法对失眠患者的睡眠问题进行管理时,应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切不可盲目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呼吸冥想训练结合曼陀罗灵性音乐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个性化呼吸冥想训练结合曼陀罗灵性音乐干预对缓解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痛苦及焦虑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该中心收治的5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收治的4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宁疗护,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在常规安宁疗护的基础上进行每天30 min为期1个月的呼吸冥想训练结合曼陀罗灵性音乐干预.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DT)、问题列表(PL)和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呼吸冥想训练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DT、PL及HA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谈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对呼吸冥想训练予以肯定、积极的评价,表示非常愿意每天接受呼吸冥想训练.结论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呼吸冥想训练结合曼陀罗灵性音乐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和抑郁,缓解不适症状,提高终末期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正念减压法对"二孩"政策下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法对"二孩"政策下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4月山西省汾阳医院46名产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进行正念呼吸和正念冥想干预,采用工作倦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程度及自我效能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情感衰竭得分为(23.30±4.22)分,去人格化得分为(7.16±3.14)分,均低于干预前[情感衰竭得分为(27.60±4.37)分,去人格化得分为(9.28±4.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2.44±2.94)分,高于干预前[(30.38±3.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为(26.3±0.1)分,高于干预前[(24.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法可以降低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程度,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气功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9年7月10日,无语种限制.使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R)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差(MD)或标准化均差(SMD),均给出95%置信区间(CI).根据GRADE证据分级标准进行证据级别评价.结果:共纳入10项RCT涉及542名受试者.有3项中文和7项英文研究.10项研究的方法学偏倚风险较高,且方法学质量整体较低.在疼痛改善方面,气功组优于假气功(假气功:其肢体动作与气功一样,但没有冥想和口诀,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自我呼吸不需要与肢体动作协调一致)组(SMD=-1.44,95%CI=-2.77,-0.11)和有氧运动组(SMD=0.96,95%CI=0.10,1.81),气功联合药物组(包括中药和西药)的疗效优于药物组(MD=-8.94,95%CI=-15.69,-2.19);在生命质量改善方面,气功组优于假气功组(SMD=-1.83,95%CI=-3.27,-0.39)和有氧运动组(SMD=0.98,95%CI=0.13,1.84),气功联合药物组与药物组疗效相当(MD=-3.98,95%CI=-10.93,2.97).生命质量采用FIQ、SF-36、CHAQ、QOML、WHOQOL-BREF量表测评.仅1项研究报告了习练气功相关的不良事件(右肩疼痛1例,足底筋膜炎1例).GRADE分析显示为低确定性证据.结论:气功在改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生命质量方面可能具有潜在疗效,且比较安全.但研究设计的方法学质量较差、研究数目较少,未来仍需更多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RCT来进一步验证气功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