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并发嗅觉损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并发嗅觉损害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采用经鼻蝶切除手术治疗垂体病变患者72例,其中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27例,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45例。术后1个月、6个月评估术后嗅觉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术后3~6个月使用鼻内镜检查患者双侧鼻腔情况。分析术中操作与嗅觉损害是否有关。结果:采用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患者中3例(6.7%)出现嗅觉损害,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患者中4例(14.8%)出现嗅觉损害,嗅觉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2例患者的嗅觉功能轻度减退,4例重度减退,1例嗅觉丧失。术后6个月,2例重度减退者好转,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余患者均无明显改善。术后3~6个月鼻内镜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的鼻腔伤口已愈合,2例患者鼻腔黏液分泌较多,3例患者术后鼻腔黏膜粘连。72例患者术中电灼蝶窦开口上方区域黏膜6例,均出现嗅觉障碍;鼻窥前端高于蝶窦开口上缘2例,均出现嗅觉障碍。 结论:经鼻蝶垂体病变切除手术并发嗅觉损害并不罕见,应予重视。鼻窥前端高于蝶窦开口上缘或电灼蝶窦开口上方区域黏膜可能是嗅觉损害的重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闭合式切口联合伞形支架行肋软骨综合鼻整形术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式切口及伞形支架方式行肋软骨综合鼻整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为52例患者行自体肋软骨综合鼻整形术,男4例,女48例,平均年龄26.7岁(18~42岁),均采用双侧鼻内切口行伞形支架搭建的手术方法,术中充分分离双侧下外侧软骨,暴露鼻中隔软骨,通过搭建伞形支架以纠正鼻小柱退缩及鼻尖突出度不够等鼻美学缺陷。所有患者术前、后拍照,并在随访期间通过网络或电话完成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52例患者术后即刻显示术前鞍鼻、鼻头肥大、鼻尖不突出、鼻小柱退缩等鼻美学缺陷得以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出血等短期并发症。30例患者获6~15个月随访,并同时完成术后满意度调查。术前鼻额角141.29°±5.61°,术后137.67°±5.27°;术前鼻唇角89.53°±10.56°,术后94.90°±5.88°;术前鼻尖角86.60°±7.09°,术后80.42°±5.47°;术前鼻小柱-小叶角48.82°±7.32°,术后44.63°±2.51°;术前鼻尖突出度与鼻长之比0.48±0.07,术后0.54±0.07;术前小叶与鼻小柱长度之比1.74±0.36,术后1.22±0.21。术前、后各项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面诊中患者鼻尖无明显偏曲、下旋、翘曲。术后满意度调查显示,术后3~6周内肿胀基本消失,未发生明显通气障碍、感觉异常及嗅觉减退等功能后遗症,大部分患者对美观及功能结果满意。 结论:闭合式切口联合伞形支架搭建的手术方式操作简单,闭合式切口允许术中随时进行支架评估调整,术后无鼻小柱切口瘢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遗传咨询及生殖相关建议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CHH)是一类罕见的影响青春期发育和成年期生育的遗传性疾病,根据是否合并嗅觉异常分为嗅觉异常的卡尔曼综合征和嗅觉正常的CHH。超过50个基因参与CHH发病,遗传模式包括X连锁隐性、常染色体隐性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至少20%呈寡基因遗传。该类患者及其家庭的遗传咨询成为疾病诊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症状主要为鼻塞、流脓涕、头面部胀痛及嗅觉减退和丧失等。近年来内镜鼻窦手术已成为CRS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虽然鼻窦手术方法较以往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临床实践发现鼻内镜手术仍无法彻底清除病灶,术后鼻腔黏膜粘连、水肿、愈合延迟等发生率高。因此临床上更加关注CRS的术后鼻腔处理。鼻腔填塞是术后较常见的治疗手段,本文就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嗅觉障碍二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发热、干咳及乏力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主要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嗅觉障碍包括嗅觉缺失和嗅觉减退,嗅觉障碍目前在COVID-19病例中非常普遍,多达80%的患者报告了主观嗅觉障碍和客观的嗅觉测试提示嗅觉下降。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两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嗅觉障碍病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文报道1例通过阿司匹林激发试验诊断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N-ERD)的女性患者。此患者以变应性鼻炎起病,病程长达10余年,逐渐出现嗅觉减退和气促,临床表现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常规用药难以控制症状,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疑诊N-ERD。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因此行阿司匹林激发试验以明确诊断,通过鼻腔阿司匹林激发试验阳性确诊为N-ERD。患者拒绝行鼻息肉手术及阿司匹林脱敏治疗,最终选择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期门诊随访,其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通过报道本病例的临床表现变化及诊治经过,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N-ERD的认识,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苍芷消渊散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苍芷消渊散辅助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放射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全部患者均行鼻内窥镜手术以消除病灶,对照组术后给予鼻咽冲洗,同时口服克拉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苍芷消渊散。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随访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采用改良Lund-Mackay内镜评分量表(Modified Lund Mackay Postoperative Endoscopic Score, MLMES)分别从双侧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嗅裂的黏膜炎症状态、黏液性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进行评分,采用糖精试验进行纤毛传输速率的检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64.4%(29/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79, P=0.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塞、鼻甲肿大、鼻腔分泌物、嗅觉减退、头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3.558、5.582、5.367、7.442、7.115, P值均<0.01),MLMES评分低于对照组( t=4.762, P<0.01),纤毛传输速率[(4.42±0.51)mm/min比(3.87±0.38)mm/min, t=5.801]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苍芷消渊散辅助鼻内窥镜手术可减轻放射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症状,恢复鼻黏膜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Kallmann综合征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Kallmann综合征是具有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异质性的一种罕见遗传疾病,是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类型之一。男性较女性多见,该病由胚胎发育过程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发育和迁徙异常所致,主要表现为性腺发育不良和嗅觉的缺失或减退。在青春发育之前作出早期诊断存在困难,小青春期的激素检测是早期诊断的机会之窗,此外非生殖表现和基因检测有利于该病的早期发现。此文通过回顾文献,总结了kalllmann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早期诊断、逆转和复发以及治疗方面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鼻整形术块状肋软骨鼻背移植物偏曲的防治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鼻整形术块状肋软骨鼻背移植物偏曲的防治策略。方法: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深圳美莱医疗美容医院收治行全肋综合鼻整形术患者588例,男83例、女505例,年龄25~55(32±4)岁。通过在选材、水浴、雕刻、鼻背处理、移植物固定、筋膜修饰等过程中灵活用多种方法防治术后块状肋软骨鼻背移植物偏曲。结果:588例患者术后即刻照片显示鼻背居中,396例患者随访6~60个月,平均随访12.1个月。44例出现鼻背移植物偏曲,经过二期修复手术后均得以矫正。396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通气障碍、感觉异常及嗅觉减退等远期功能后遗症。362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把握处理肋软骨的原则,手术中灵活选择各种方法,对防治块状肋软骨鼻背移植物术后偏曲尤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推顶式支架结构在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在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手术中采用推顶式支架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行自体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双侧鼻下外侧软骨边缘切口联合鼻小柱切口,术中采取第6肋软骨雕刻成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和鼻尖覆盖移植物一体化支架,以及鼻中隔延长移植物,将鼻小柱支撑移植物与鼻中隔延长移植物前后处于同一平面缝合、搭建推顶式支架,并置入鼻背假体,以纠正鼻部美学缺陷。采用Adobe Photoshop CS 6.0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面部像进行处理及测量,获取鼻额角、鼻尖角、鼻唇角、鼻小柱-小叶角、鼻尖突出度与鼻长度比、鼻尖下小叶与鼻小柱长度比等数值,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鼻整形效果评价量表(ROE)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术前、术后鼻部指标测量值及量表评分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53例患者,男4例,女49例,年龄18~45岁,平均25.6岁。其中49例为初次鼻整形手术,4例为鼻修复手术。5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出血等短期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鼻额角、鼻尖角、鼻唇角、鼻小柱-小叶角、鼻尖突出度与鼻长度比值、鼻尖下小叶与鼻小柱长度比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说明鼻部低平、鼻头肥大等美学缺陷均得以改善,鼻尖无明显偏曲、上旋或下旋。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后4~6周内肿胀基本消失,未发生明显通气障碍、感觉异常及嗅觉减退等症状;VAS和ROE量表术前评分分别为(6.1±0.5)分和(10.5±1.6)分,术后分别为(7.6±0.4)分和(21.3±2.1)分,明显高于术前( P<0. 01),患者对鼻部美观及功能结果表示满意。 结论:采用推顶式支架结构进行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手术,可减少远期软骨支架偏曲及鼻尖上旋或下旋的风险,可获得更加接近正常解剖的鼻小柱形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