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再造颅耳角成形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外耳再造术的整体效果取决于对耳廓美学单元和立体结构的完整构建,重建稳定的颅耳角对于塑造对称、立体、自然的耳廓至关重要,使得耳再造颅耳角成形术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取得显著进展。该文就耳后支撑支架及其覆盖组织的选择、数字化医学应用在颅耳角成形术的发展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闭合式切口联合伞形支架行肋软骨综合鼻整形术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式切口及伞形支架方式行肋软骨综合鼻整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为52例患者行自体肋软骨综合鼻整形术,男4例,女48例,平均年龄26.7岁(18~42岁),均采用双侧鼻内切口行伞形支架搭建的手术方法,术中充分分离双侧下外侧软骨,暴露鼻中隔软骨,通过搭建伞形支架以纠正鼻小柱退缩及鼻尖突出度不够等鼻美学缺陷。所有患者术前、后拍照,并在随访期间通过网络或电话完成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52例患者术后即刻显示术前鞍鼻、鼻头肥大、鼻尖不突出、鼻小柱退缩等鼻美学缺陷得以改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出血等短期并发症。30例患者获6~15个月随访,并同时完成术后满意度调查。术前鼻额角141.29°±5.61°,术后137.67°±5.27°;术前鼻唇角89.53°±10.56°,术后94.90°±5.88°;术前鼻尖角86.60°±7.09°,术后80.42°±5.47°;术前鼻小柱-小叶角48.82°±7.32°,术后44.63°±2.51°;术前鼻尖突出度与鼻长之比0.48±0.07,术后0.54±0.07;术前小叶与鼻小柱长度之比1.74±0.36,术后1.22±0.21。术前、后各项测量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面诊中患者鼻尖无明显偏曲、下旋、翘曲。术后满意度调查显示,术后3~6周内肿胀基本消失,未发生明显通气障碍、感觉异常及嗅觉减退等功能后遗症,大部分患者对美观及功能结果满意。 结论:闭合式切口联合伞形支架搭建的手术方式操作简单,闭合式切口允许术中随时进行支架评估调整,术后无鼻小柱切口瘢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体肋软骨耳再造模拟训练系统的制作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开发一种数字化技术的耳郭再造模拟训练系统,并对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研制了新型耳郭再造模拟训练系统。临床规范化培训学员36名(男15名、女21名,年龄22~27岁,平均23.1岁),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名,对模拟教学系统效果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试验组干预前后理论测试分数[8.00(4.75,11.25)比16.50(13.00,19.25)分, P<0.001];设计测试分数[2.00(0,4.25)比7.00 (6.00,10.00)分, 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理论测试分数[5.50(3.75,12.25)比11.00(9.50,16.25)分, P<0.001];设计测试分数[1.00(1.00,2.25)比5.00(3.75,6.00) ], P<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在自体肋软骨耳郭再造培训中,数字化技术新型耳郭再造模拟训练系统能辅助教师更系统地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期刊登的《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不良反应防治专家共识(2023年,重庆)》由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从事皮下免疫治疗(SCIT)相关专业的中青年专家,在系统复习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撰写而成。本共识旨在总结SCIT不良反应的防治,重点阐述SCIT不良反应的分类、诊断、处理、危险因素及预防,希望通过本共识为我国开展SCIT治疗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提高对SCIT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防治能力,进一步促进SCIT的规范应用。论著《蜗神经发育不良患者蜗神经对电刺激反应特点的研究》观察了蜗神经发育不良(CND)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蜗神经对电刺激的反应,并比较其与蜗神经形态正常植入者之间的差异,探讨CND患者蜗神经损伤特点。《不同气骨导差混合性听力损失耳硬化症患者手术疗效分析》分析了术前不同气骨导差混合性听力损失耳硬化症患者的手术疗效,为耳硬化症手术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听力正常儿童宽频鼓室图能量吸收率特征研究》分析了0~12岁听力正常儿童宽频鼓室图能量吸收率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获得与年龄相适应的参考值,为宽频鼓室图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丹参酮ⅡA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小鼠耳蜗血管纹周细胞凋亡的研究》探讨了丹参酮ⅡA是否能抑制高糖诱导的小鼠耳蜗血管纹周细胞的凋亡及可能机制,为治疗糖尿病性听力损失提供参考。《IL-17A激活NLRP3炎性小体在CRSwNP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探讨了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IL-17A激活NLRP3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前后肋软骨支架移植喉气管重建术治疗儿童重度声门下狭窄或喉蹼的效果分析》探讨了前后肋软骨支架移植喉气管重建术治疗重度声门下狭窄或喉蹼的手术效果。继续教育园地《阿司匹林激发试验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就阿司匹林激发试验适应证及禁忌证、检查注意事项、操作步骤、评估方法、诊断标准、安全性等进行了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与传统假体隆鼻术比较,分析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患者的效果。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省立医院烧伤整形科美容中心收治72例要求行隆鼻术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年龄(26.82±5.61)岁,采用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术;对照组36例,年龄(25.02±6.93)岁,用假体隆鼻术。观察患者鼻面角、鼻额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现感染、隆鼻部位变形、假体外露、折断、歪斜等并发症。两组隆鼻术前测量面部角度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鼻额角相比术前明显增大( P<0.05),对照组术后鼻额角有所增高,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鼻面角、鼻唇角、鼻小柱上唇角、鼻尖突出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闭合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隆鼻术取材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势,建议依据病情优先选择自体肋软骨颗粒游离移植隆鼻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推顶式支架结构在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在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手术中采用推顶式支架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行自体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双侧鼻下外侧软骨边缘切口联合鼻小柱切口,术中采取第6肋软骨雕刻成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和鼻尖覆盖移植物一体化支架,以及鼻中隔延长移植物,将鼻小柱支撑移植物与鼻中隔延长移植物前后处于同一平面缝合、搭建推顶式支架,并置入鼻背假体,以纠正鼻部美学缺陷。采用Adobe Photoshop CS 6.0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面部像进行处理及测量,获取鼻额角、鼻尖角、鼻唇角、鼻小柱-小叶角、鼻尖突出度与鼻长度比、鼻尖下小叶与鼻小柱长度比等数值,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鼻整形效果评价量表(ROE)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术前、术后鼻部指标测量值及量表评分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53例患者,男4例,女49例,年龄18~45岁,平均25.6岁。其中49例为初次鼻整形手术,4例为鼻修复手术。5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出血等短期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鼻额角、鼻尖角、鼻唇角、鼻小柱-小叶角、鼻尖突出度与鼻长度比值、鼻尖下小叶与鼻小柱长度比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说明鼻部低平、鼻头肥大等美学缺陷均得以改善,鼻尖无明显偏曲、上旋或下旋。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后4~6周内肿胀基本消失,未发生明显通气障碍、感觉异常及嗅觉减退等症状;VAS和ROE量表术前评分分别为(6.1±0.5)分和(10.5±1.6)分,术后分别为(7.6±0.4)分和(21.3±2.1)分,明显高于术前( P<0. 01),患者对鼻部美观及功能结果表示满意。 结论:采用推顶式支架结构进行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手术,可减少远期软骨支架偏曲及鼻尖上旋或下旋的风险,可获得更加接近正常解剖的鼻小柱形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D打印辅助下自体肋骨肋软骨交界段移植重建创伤性手指关节缺损的短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3D打印辅助下采用自体肋骨肋软骨交界段移植重建创伤性手指关节缺损的短期疗效。方法:2022年8月-202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骨科对7例开放性手指关节缺损的患者,急诊一期清创骨折固定,骨缺损较多无法对位的患者给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二期行骨水泥取出,在3D打印辅助下肋骨肋软骨交界段移植重建手指关节缺损;按照3D打印出的1∶1手部模型,将肋骨肋软骨制作出关节外形,与关节及骨缺损部位拼接后固定。术后复查X线,并按照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判断肋骨与掌、指骨断端愈合情况;门诊随访,测量移植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并记录患指及供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标准评分。结果:术后7例患者手部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供区伤口出现脂肪液化,其余均一期愈合。1例因指伸肌腱损伤,肋骨肋软骨交界段移植术后再次行伸肌腱修复手术。7例患者术后获得6~11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判断结果,7例患者骨折愈合均为优。末次随访手指关节活动度,近侧指骨间关节(4例)屈、伸活动度为40°~80°(平均56.2°),掌指关节(1例)背伸10°、屈曲85°,拇指指骨间关节(2例)活动度为20°~35°(平均27.5°)。手部功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例,良3例,可1例。结论:本组针对一部分创伤性手指关节缺损的患者,采用肋骨肋软骨交界段切取制作成型,移植重建缺损部位关节,明显改善了创伤关节的外形及功能,尤其适用于合并指骨不规则缺损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膨体聚四氟乙烯联合自体肋软骨行鼻整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联合自体肋软骨在鼻整形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整形外科行E-PTFE联合自体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术患者42例,男5例,女37例,年龄18~40岁,平均28岁。取鼻小柱正中倒V型联合鼻翼软骨下切口,将肋软骨切成合适的软骨片,搭建鼻尖支架;根据鼻背需要抬高的程度雕刻膨体,将其置于鼻背筋膜下,腹直肌筋膜覆盖鼻端软骨,缝合关闭切口。结果:42例患者术后鼻外形均明显改善,鼻部形态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12个月,鼻整形效果满意度评估优良者40例,占95.2%。结论:E-PTFE联合自体肋软骨可起到抬高鼻背、延伸鼻长度、增加鼻突度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远期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成年小耳畸形患者全耳廓再造术的总结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成年小耳畸形患者全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应用改良Nagata二期法行全耳廓再造的成年小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1例(42耳),其中男30例,女11例,手术时年龄31~63岁,中位数年龄37岁。所有患者均以自体肋软骨作为耳支架制作材料,采用改良Nagata二期法耳廓再造技术完成一期手术,术中根据肋软骨骨化状态采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耳廓支架雕刻;一期术后6个月以后行二期耳颅角成形、耳后筋膜瓣转移、中厚植皮术完成立耳。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二期手术,随访3~24个月,41例患者术后对再造耳廓形态均满意。结论:根据成年患者自身肋软骨状态,采用不同肋软骨雕刻技术进行全耳廓再造可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体肋软骨耳再造的供区并发症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自体肋软骨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组织相容性,是目前耳廓再造术的最佳材料,但采集肋软骨会对供区产生损伤。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该文就自体肋软骨耳再造的供区并发症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包括胸廓畸形、气胸、胸壁瘢痕和术区疼痛,并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手段,旨在为自体肋软骨耳再造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