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llmann综合征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Kallmann综合征是具有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异质性的一种罕见遗传疾病,是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类型之一。男性较女性多见,该病由胚胎发育过程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发育和迁徙异常所致,主要表现为性腺发育不良和嗅觉的缺失或减退。在青春发育之前作出早期诊断存在困难,小青春期的激素检测是早期诊断的机会之窗,此外非生殖表现和基因检测有利于该病的早期发现。此文通过回顾文献,总结了kalllmann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早期诊断、逆转和复发以及治疗方面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基因突变导致的卡尔曼综合征四例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转归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突变而导致卡尔曼综合征(K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转归,加深对疾病认识。方法:对30例KS或嗅觉正常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nIHH)患者行靶向二代测序,发现因FGFR1突变致KS患者4例,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就诊年龄为11岁至22岁,均表现为小阴茎,伴嗅觉缺陷。其中2例有隐睾手术史;3例有唇腭裂手术史;较为严重的1例患者除唇腭裂、隐睾外,合并有身材矮小、耳畸形及牙齿发育不全。4例患者均存在FGFR1杂合突变,其中2例为点突变(p.Y374X; p.E670K),2例为移码突变(p.S346Yfs*61; p.S723*fs*1)。1例青年期就诊的患者GnRH脉冲泵治疗后可成功生育。结论:因FGFR1突变导致KS的患者临床表现复杂,除嗅觉障碍外,在男性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小阴茎、小睾丸和青春期发育延迟。唇腭裂等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而明确诊断依赖于基因检测。脉冲式GnRH泵可使患者取得满意疗效,但起始治疗的年龄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慎重考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Kallmann综合征伴SPRY4基因错义突变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Kallman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嗅觉缺陷和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 [1]。迄今为止,已发现30余种基因与该病相关。本文报道1例因自幼嗅觉缺失、发现阴茎短小4年就诊的青少年男性,经基因检测诊断为由少见基因SPRY4错义突变引起的Kallmann综合征,旨在丰富疾病基因突变谱,同时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全外显子测序对三例Kallmann综合征遗传病因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Kallmann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 KS)是一种以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和嗅觉缺失为特征的遗传病。目前已经报道20余个基因与KS相关。本研究对3例KS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以进一步明确其遗传病因。方法:收集3例KS患者及家属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基因学检测序筛选出的致病基因,并进行Sanger测序和家系验证,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功能分析。结果:先证者1为25岁男性,表现为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头发早灰及感音性耳聋,基因检测在SOX10基因中检出杂合错义突变c.475C>T(p.R159W),具有KS表型的先证者1母亲、姐妹和表姐均检测到该错义突变,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证者2为15岁男性,表现为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及左肾缺如,基因检测发现该患者有ANOS1基因c.844delC(p.R282Vfs*28)杂合突变。其母为c.844delC杂合突变携带者,临床表型正常,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先证者3为21岁女性,表现为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及嗅觉缺失,基因检测在FGF17基因中检出杂合错义突变c.149G>A(p.R50Q),该突变经SIFT和PolyPhen2生物信息学预测为致病性错义突变,在HGDM数据库未见报道,认为是新发突变。结论:KS是一种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很强的疾病,本研究在3例KS患者中通过外显子测序分别发现了ANOS1 c.844delC,SOX10 c.475C>T及FGF17 c.149G>A突变,进一步拓展了KS的突变谱及表型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五例Kallmann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关系和遗传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探讨Kallmann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关系,研究其基因突变谱和遗传学特点。分析5例Kallman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全外显子测序(WES)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进行遗传学检测。患者就诊年龄为2月龄至45岁,均为男性。3/5例因隐睾就诊,1例因性腺发育不良就诊,1例因空腹血糖高就诊。患者表现为低促伴嗅觉缺失,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嗅球嗅束未见显示(未发育),染色体核型均为46 XY。5例患者均检测到Kallmann综合征相关基因变异,且均为新发现的变异。嗅觉因子1(ANOS1)基因c.1795_1799del(p.Asn599Profs*66)变异的1例患者伴右肾发育不全。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7(CHD7)基因c.2824A>G(p.Thr942Ala)变异的1例患者具有临床异质性和不完全外显。此外,WES提示Xp22.31(chrX:8507699-8507804)区域约109 bp的缺失,通过MLPA验证为ANOS1基因10号外显子半合子缺失,该变异来源母亲,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Kallmann综合征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和临床异质性。早期进行WES,有助于确诊,必要时进行MLPA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第579例 青年女性—原发性闭经—嗅觉减退—GnRH脉冲治疗—成功生育
编辑人员丨3天前
Kallmann综合征是先天性低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一种类型,女性多表现为原发性闭经、青春期不发育、嗅觉减退、不孕等。本文报道1例青年女性Kallmann综合征患者,患者2009年因“原发性闭经”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促性腺激素及雌激素水平减低,曲普瑞林兴奋试验激发后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升高,超声提示小子宫,嗅神经MRI提示嗅球、嗅束未发育,垂体MRI未见肿瘤、炎症表现,其他垂体前叶激素未见异常,Kallmann综合征诊断明确,给予规律雌、孕激素替代治疗。2022年因有生育要求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治疗成功受孕并分娩。通过分析总结本例的诊治经过,提示临床工作中对于以原发性闭经起病伴嗅觉减退的患者需考虑Kallmann综合征可能性,正确诊断及早期治疗有助于患者成功生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双基因突变导致的卡尔曼综合征一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 KS)是特发性低促性腺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IHH)的一种亚型,表现为青春期发育延迟,第二性征不发育,伴随嗅觉减退或消失。目前已发现超过40个基因与IHH的发病有关,而且还不断有新的基因位点被发现,同时,双基因突变或寡基因突变被认为是IHH的重要致病机制。不同基因突变导致的KS/IHH的临床表型复杂多样,对治疗的反应也各异。本文报道1例由WDR11和PROKR2基因的复合双基因杂合突变导致的KS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其中PROKR2基因是经典的KS致病基因,而WDR11基因是KS致病基因中较新的类型,本文回顾总结了文献中携带WDR11基因突变的病例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GnRH泵治疗卡尔曼综合征男性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通过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泵皮下脉冲输注治疗男性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 KS)患者治疗前后的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探讨戈那瑞林皮下脉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例2012年3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并自愿接受GnRH泵治疗的K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试戴期末(戴泵后第7天)、3个月、6个月及1年以上随访中促性腺激素、睾酮、睾丸超声、体征及自我体验的不同。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GnRH兴奋试验,60 min黄体生成素(LH)均值为(3.00±2.96) U/L。戴泵治疗1周时,LH[(12.30±11.95) U/L比(0.27±0.24)U/L, P<0.05]和卵泡刺激素[(4.99±2.84) U/L比(0.92±0.69) U/L, P<0.05]水平较基线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半年和末次随诊时睾酮水平分别为(7.06±5.22) mmol/L和(9.78±8.10) mmol/L,均较基线水平[(1.46±1.40) mmol/L]显著升高( P均<0.01)。睾丸容积逐渐增大,治疗半年后,双侧睾丸容积之和(BTV)从(3.03±3.54) ml增加至(4.94±1.34) ml( P<0.05),末次随诊时,BTV达到(16.20±8.37) ml。所有患者的第二性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报告注射部位红肿不适,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结论:GnRH泵皮下脉冲输注戈那瑞林治疗KS患者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一例卡尔曼综合征并45,X/46,XY嵌合体患者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一例性腺功能低下伴嗅觉减退并45,X/46,XY嵌合体的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患者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方法:收集患者及父母外周静脉血样行基因测序分析,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家系分析及位点验证。结果:患者存在 PROKR2基因c.533G>C(p.W178S)、c.308C>T(p.A103V)复合变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父亲携带c.533G>C(p.W178S)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308C>T(p.A103V)杂合变异。c.533G>C(p.W178S)为可疑致病变异,c.308C>T(p.A103v)为临床意义不明确的变异。 结论:本例45,X/46,XY嵌合体患者异常性染色体数目减少并未造成生物功能方面的改变。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KS的认识和鉴别诊治。对于临床考虑诊断为KS的患者,早期完善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治、判断预后、遗传咨询及后期随访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男性卡尔曼综合征1例诊治报告及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卡尔曼综合征(Kallmann syndrome,KS)是伴有嗅觉减退或缺失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IHH).该病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男性发病率约为1∶8 000,女性发病率约为1∶40 000[1].本文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收治的1例男性K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基因检测探讨该病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