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体筋膜填充联合筋膜加脂肪声带内注射治疗声带沟39例远期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Ⅱ~Ⅲ型声带沟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9月间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收治的39例Ⅱ~Ⅲ型双侧声带沟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显微镜对声带沟进行确诊和分型,其中男13例,女26例。患者年龄18~41岁,中位年龄22岁,30岁以内36例。29例为双侧Ⅲ型声带沟,10例为单侧Ⅲ型,对侧Ⅱ型。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行双侧自体筋膜填充术,Ⅲ型声带沟同时给予自体筋膜加脂肪声带内注射术,2例双侧Ⅲ型声带沟于术后12个月再行环甲肌切断术。手术前、后均行动态喉镜检查及主、客观嗓音功能评估。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双声带中份轻度粘连,余38例愈合良好。术后5~6周内发音为气息声,随后逐渐改善,术后3个月声带形态良好,沟状凹陷消失,35例声带黏膜波及音质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声带振动弹性及音质进一步提高,术后12个月声带形态及音质与6个月时无明显变化,与术前比较基频无显著差异,其余指标(G、R、B、A、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最长发音时间)较术前均明显改善( t值分别为8.34,10.32,10.06,11.22,10.20,9.58,7.92,-11.39, P值均<0.05)。3例声带黏膜波及音质改善不良,对其中2例男性患者行环甲肌切断术后基频下降,黏膜波改善,最长发音时间延长至正常范围。声带粘连患者行粘连分离术后声带黏膜波及音质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发音疲劳感显著改善或消失,均随访36个月以上,其中20例患者随访满5年,随访期间患者主、客观嗓音指标稳定。 结论:自体筋膜填充术配合筋膜加脂肪声带内注射术能够修复Ⅱ~Ⅲ型沟状声带的形态并改善其黏弹性,使患者音质提高;基频较高男性患者联合环甲肌切断术可降低声带张力,可能有助于改善声带振动和音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半封闭声道训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半封闭声道训练(semi-occluded vocal tract exercises, SOVTE)以其方便高效的特点被接受认可,并已运用于职业歌手的暖嗓及嗓音疾病的防治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文献中有关SOVTE的研究成果,明确其应用范围,评估其应用价值。SOVTE不仅可优化职业歌手的主观评估及客观声学指标,还可改善普通用嗓者的嗓音生理功能以预防嗓音疲劳及声带创伤。另外,SOVTE还可改善嗓音患者的主客观声学指标,促进声带病灶缩小和术后嗓音功能恢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SOVTE有望成为普通用嗓者和嗓音疾病患者安全、有效的常规训练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嗓音疲劳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在嗓音疲劳(VF)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4~12 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并确诊为嗓音疲劳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行嗓音训练治疗,试验组行经皮电刺激人迎穴及天突穴联合嗓音训练治疗,两组患者均予以治疗 8 周.记录两组干预前后嗓音障碍指数(VHI)、嗓音疲劳指数(VFI)及嗓音嘶哑评估表(GRBAS-G),对比干预前后的电子喉镜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HI、VFI、GRBAS-G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VHI、VFI、GRBAS-G评分较治疗前均好转,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嗓音分值优于对照组,但VFI量表第一和第二部分及GRBAS-G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此外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无创穴位电刺激对于治疗嗓音疲劳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混合式嗓音训练对缓解双师型教师嗓音疲劳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混合式嗓音训练对缓解双师型护理教师嗓音疲劳的效果,以期为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4-6月参加体检的50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双师型护理教师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组∶对照组=3∶2的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老师实施为期8周的混合式嗓音训练,对照组老师进行为期8周的一般嗓音干预即除工作时间以外的禁声休息.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嗓音疲劳指数(VFI)评价和嗓音主观听感知GRBAS评估.结果 干预4周及8周时,研究组老师发音疲劳和发音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音身体不适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老师声音休息与症状改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时,研究组老师发音疲劳和发音回避评分低于干预4周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音身体不适评分低于干预4周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音休息与症状改善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干预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2组老师嗓音主观听感知G、R、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时,2组老师嗓音主观听感知G、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老师嗓音主观听感知B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8周时嗓音主观听感知G、R和B评分均低于干预4周时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式嗓音训练可缓解双师型护理学教师嗓音疲劳并促进声带运动恢复,且训练时间越长,干预效果越显著,建议评估混合式嗓音训练效果在8周后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嗓音疲劳的诊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Vocal fatigue is a common symptom of voice disease, but we prefer to regard vocal fatigue as a separate voice disease.In this paper, the 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vocal fatigue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职业用嗓人群音域图和嗓音疲劳测试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职业用嗓人群中有无声带病变者的音域图和嗓音疲劳测试结果差异,探讨其在评估该人群嗓音功能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重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职业用嗓者112例(包括主持人、销售员、教师、话务员及导购员等),根据症状和体征将其分为正常组和病理组,正常组无明显声嘶及发音障碍,检查声带无明显病变(如慢性声带炎、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等),病理组有声嘶或发音障碍,检查声带存在病变.分别予以音域图和嗓音疲劳测试检查,量化评估两组嗓音功能.结果 正常组最大声强、最高频率、最低频率、最长发声时间及嗓音障碍指数高于病理组(P<0.05),而最小声强、频率微扰低于病理组(P<0.05).正常组嗓音疲劳测试失败率低于病理组(P<0.05).正常组比病理组噪音疲劳测试失败率低(P<0.05).结论 音域图和嗓音疲劳测试指标可用于评估职业用嗓人群嗓音功能和嗓音疲劳状况,可作为评价其嗓音质量的重要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嗓音疲劳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嗓音疲劳是许多嗓音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可以是独立存在的症状.它是为了保护声带不受病理损伤而要求机体休息和调整所出现的信号.本研究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总结,归纳了嗓音疲劳的病理机制,以期对嗓音疲劳这一症状加以深刻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配合针刺、按摩、发声训练治疗功能性发声疲劳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补中益气汤合百合固金汤配合针刺、按摩、发声训练治疗功能性发声疲劳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纳入功能性发声疲劳患者11例,给予补中益气汤合百合固金汤中药汤剂口服配合针刺、按摩、发声训练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嗓音障碍指数(VHI-10)量表、GRB、咽喉反流症状量表(RSI)及反流体征量表(RFS)评分,最长声时(MPT)、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声门闭合商(CQ)、嗓音疲劳度测试(VLT)分级结果.结果:11例患者治疗后RSI、MPT、DSI、CQ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VLT与RFS相关性较高.治疗后VLT在第1、4、5、6、7、8、10分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中药配合针刺、按摩、发声训练治疗功能性发声疲劳疗效确切;RSI、MPT、DSI、CQ可作为功能性发声疲劳病情判断及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文版嗓音疲劳指数量表在职业用声者嗓音疲劳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索中文版嗓音疲劳指数量表(VFI)在职业用声者嗓音疲劳(VF)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组为因嗓音疲劳就诊的职业用声者120例,对患者进行电子喉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检查,填写中文版VFI量表调查问卷.观察组根据电子喉镜NBI下检查再次分组慢性喉炎组(A组)、声带小结组(B组)、声带肿物组(C组).对照组为经电子喉镜NBI检查及自我表述无嗓音疾病的职业用声者20例.观察组A组、B组行雾化吸入治疗连续1周,声音休息,口服10 mL蓝芩口服液(3次/d),对症治疗1个月复查,行电子喉镜NBI检查及填写中文版VFI量表.观察组C声带肿物组行声带肿物切除术,标本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再次分为良性肿物组(C1组)、恶性肿物组(C2组),术后雾化吸入连续1周,声音休息,口服10 mL蓝芩口服液(3次/d),对症治疗1个月复查.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各组及对照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05>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FI评分Part1得分、Part2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art3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观察组A组与B组,C1组与C2组Part1/2/3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P=0.492);A组、B组Part1得分均低于C1组,A组、B组Part2得分均低于C1组C2组,A组、B组Part3得分均高于C1组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art1得分低于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B组Part1得分低于C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④观察组A、B、C1各组经治疗后Part1、Part2VFI评分下降,Part3得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C2组经治疗后Part1、Part2VFI评分下降,Part3得分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结论 中文版VFI量表能够对VF患者发音疲劳和发音回避、发音身体不适以及声音休息与症状的改善三因素提供准确的量化指标,可以用于职业用声者VF主观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嗓音训练治疗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嗓音训练对声带小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3例声带小结患者进行嗓音训练,包括嗓音卫生教育、放松训练、呼吸训练、共鸣腔训练,每周一次,每次1小时,共10周.训练前及训练结束后1周对患者进行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 HI)评估、动态喉镜检查、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结果,评估疗效.结果 训练结束后1周动态喉镜检查显示,23例患者声带闭合、运动的对称性、粘膜波、振动规律性均改善;8例患者声带小结消失,12例患者声带小结较训练前明显缩小,3例患者变化不明显.23例患者经过嗓音训练后,自觉嗓音质量较训练前明显改善,发声无力及发声易疲劳症状减轻或消失,VHI评分(21.5±2.1分)较训练前(58.4±7.2分)明显降低(P<0.05);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结果显示,基频微扰由0.62% ±0.13% 降至0.21% ±0.07%,振幅微扰由3.42% ±0.56% 降至1.35% ±0.08%,标准化噪声能量由-5.2±1.2 dB降至-9.9±1.1 dB,最长发声时间由10.3±1.6s延长至18.8±2.5s,训练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嗓音训练可以通过改变患者发声习惯和方式,有效改善声带小结患者的嗓音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