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革病毒RdRp配体寡肽潜在广谱靶向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的NS5蛋白主要起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构象型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潜在的抗病毒前体药物。方法:以可溶性重组DENV-2 NS5蛋白为靶点,从构象型噬菌体展示肽库中筛选高特异性寡肽(oligopeptide,OP),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验证OP与RdRp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感染DENV-2的C6/36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OP中,并通过RT-qPCR检测病毒滴度,以此来评估OP的抗DENV-2作用。同时,将C6/36细胞暴露在较高浓度的OP中进行培养,并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以评估OP的细胞毒性。结果:通过分子对接发现,OP可特异性结合于DENV NS5蛋白的RdRp结构域。在体外实验中发现,OP可以抑制DENV复制,且在细胞实验中未表现出细胞毒性。此外,基于RdRp结构域在单股正义链RNA(+ssRNA)病毒中的高度保守性,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初步发现,OP可能同样结合于多种+ssRNA病毒的RdRp活性空腔。结论:OP可能具有广谱的+ssRNA病毒RdRp抑制能力,是一个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前体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人源EGFR单抗的筛选和鉴定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制备全人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为基于人EGFR靶点的肿瘤免疫调节治疗提供基础制剂。方法:采集110例胸部肿瘤(肺癌102例,乳腺癌8例)患者外周血,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经噬菌体展示后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并构建全长轻重链表达载体质粒,共转染HEK293。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纯化抗体,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测定抗体特异性和敏感性,生物膜干涉(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技术测定抗体亲和力和流式细胞技术(fluorescence activating cell sorter,FACS)检测对肿瘤细胞系EGFR结合活性。结果:成功构建肺癌单链抗体噬菌体库,抗体库库容≥10 8,筛选获得两株单抗,分别为BTHG17-1,BTHG17-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结合抗原敏感性为10 ng/mL,亲和力在10 -8 mol/L水平,两抗体结合相同表位,可特异性结合野生型EGFR和突变体EGFRvⅢ蛋白,具有结合肺癌和神经胶质瘤细胞活性。 结论:获得较高亲和力全人源EGFR单链抗体(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scFv),具有EGFR(包括EGFRVⅢ)特异性,为EGFR靶点封阻和免疫导向治疗研究提供一种新抗体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阻断膜金属蛋白酶TRABD2A的HIV储存库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人源化膜金属蛋白酶——含有TRAB结构域的蛋白2A(TRABD2A)单克隆抗体对接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ART)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储存库细胞的作用效果,建立基于TRABD2A阻断抗体的全新HIV-1储存库检测方法。方法:2021年5—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集研究对象51例。其中健康者2名,接受cART的HIV-1感染者(cART组)41例,未接受cART的HIV-1感染者(no-cART组)8例。采用噬菌体展示库技术构建人源化TRABD2A单克隆抗体,分别处理HIV-1感染者、未接受cART的HIV-1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4+T淋巴细胞,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单分子免疫阵列检测技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含量,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处理后细胞的活化和病毒基因表达情况,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病毒释放量和表面活化标志CD25、CD69、HLA-DR(人类白细胞DR抗原)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接受cART的HIV-1感染者的PBMC经人源化TRABD2A单克隆抗体处理后检测HIV-1产量,未处理组为0(0,440),使用负抗体所释放的病毒量为0(0,39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使用正抗体所释放的病毒量为1 259(0,4 269)和3 142(1 292,5 060),与使用负抗体所释放的病毒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利用健康对照者PBMC对感染者PBMC进行倍比稀释,经正抗体处理后病毒释放量等比例下降[未稀释、稀释5、25、125、625倍对应的HIV-1产量分别为4 670(3 339,7 697)、1 860(1 509,4 615)、1 550(1 150,2 680)、602(255,1 441)、2(0,37)]。且TRABD2A单抗处理后的细胞静息状态与未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处理组与正抗体-1处理组的CD25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89±1.31、4.60±1.74,CD69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0±1.27、2.18±0.51,HLA-DR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66±3.78、8.79±3.42; P均>0.05),未处理与正抗体-1的病毒群抗原基因(Gag)表达量分别为1和0.82±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人源化TRABD2A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阻断TRABD2A的蛋白活性,可在不改变细胞静息状态和全基因组转录水平的情况下,显著促进HIV-1感染者外周血中储存库细胞释放子代病毒,且通过此方式所引起的储存库病毒释放量与储存库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对疫情监测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噬菌体抗体库是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起来的抗体文库,包含数以亿计的抗体变体,能够筛选出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抗体,已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开发抗原检测试剂以及抗体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检测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开发新型试剂、优化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肽及其性质、结合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的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肽的性质和结合效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提供分子靶向探针。方法:制备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荷瘤裸鼠模型,采用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3轮体内筛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筛选的噬菌体在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单克隆噬菌体对Bcap-37细胞的亲合力。提取阳性单克隆噬菌体DNA并测序,选取重复率高的序列合成多肽,制备光学分子探针,应用荧光分子成像验证合成的多肽在荷瘤小鼠体内对乳腺移植瘤的特异性和靶向性。结果:第3轮体内筛选的噬菌体回收率为第1轮的107.2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随筛选轮次增加,肿瘤组织中结合的噬菌体依次增加;肿瘤组织结合的噬菌体多于正常组织(肺脏、骨骼肌、肝脏、肾脏),肿瘤组织切片扫描图像的吸光度( A)值均较正常组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ELISA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50个单克隆噬菌体中,22个为阳性(亲合力≥2)。阳性单克隆噬菌体DNA测序分析后,得到4条有重复的氨基酸序列,选择重复率最高的氨基酸序列CSPLNTRFC,化学合成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CSPLNTRFC多肽。Bcap-37细胞荷瘤裸鼠模型体内验证实验显示,FITC-CSPLNTRFC多肽能明显富集在乳腺移植瘤组织。 结论: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能够筛选出可与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CSPLNTRFC,有助于进行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体外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一种新的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的鉴定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从应用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的候选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中鉴定新的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方法 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候选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单体和三聚体.斑点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与抗精子抗体(ASA))阳性血清的免疫反应.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候选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抗体滴度.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检测候选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免疫小鼠血清对人精子的作用.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测定结果显示,合成的候选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纯度和结构与设计相符.斑点免疫印迹法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氨基酸序列为n-TRRIHRHMTIRR-c的候选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及其三聚体与35 例ASA阳性血清中的17 例呈较强的免疫反应.该候选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及其三聚体免疫小鼠血清处理人精子后,精子活力相关参数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三聚体导致的精子活力相关参数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 氨基酸序列为n-TRRIHRHMTIRR-c的十二肽具有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是一种新的人精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尖吻蝮蛇毒腺的缓激肽2型受体结合多肽的筛选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蛇毒已被证明具有抗炎活性,其中包含许多免疫原性弱、活性强的短肽小分子.蛇毒腺是分泌毒液的器官,含有毒素成分及调控其分泌过程的大量生物活性成分.缓激肽2型受体(B2R)参与重要的细胞内信号通路,作为炎症的调节因子成为潜在的抗炎药物开发的靶点.为了获得特异性的B2R结合肽,利用尖吻蝮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毒腺T7噬菌体文库对靶点B2R进行3轮生物淘选,测序获得了多个具有潜在结合能力的序列.通过序列长度、溶解性预测、稳定性预测和分子对接等一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确定1个含25个氨基酸的肽段,命名为DAvp-4.合成该肽段,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验证了DAvp-4和B2R的结合能力,在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模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中肯定了其抗炎作用.此研究不但获得了一个具有成药潜力的毒腺多肽,还显示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筛选天然产物成分研究中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全合成纳米抗体库的黄曲霉毒素B1抗体制备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利用全合成纳米抗体库筛选制备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纳米抗体.方法 制备AFB1完全抗原并依托全合成纳米抗体库进行4轮筛选,将捕获的高亲和力抗体基因转化至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分析纯化后的抗体特异性及亲和力,并构建抗体G5-AFB1复合三维结构,分析二者的结合特点.结果 在AFB1完全抗原制备基础上筛选,随着轮数的增加,特异性噬菌体明显富集,最终获得一株阳性单克隆G5,经鉴定,其半数效应浓度(effec-tive concentration 50%,EC50)为 0.953 μmol/L,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 43 μmol/L.另外,G5-AFB1复合物不仅形成了稳定的氢键,也具备较好的疏水和静电作用.结论 通过全合成纳米抗体库可以筛选出良好的AFB1抗体,为AFB1检测与治疗提供了良好基础,也证实了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及全合成纳米抗体库在小分子生物毒素抗体制备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新型抗KPC-2型碳青霉烯酶纳米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β-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抗KPC-2纳米抗体文库中筛选与KPC-2特异性结合的纳米抗体,为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检测和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重组KPC-2免疫双峰骆驼,从骆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为cDNA,通过两轮嵌套式PCR扩增出纳米抗体片段,构建抗体文库,并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纳米抗体.通过HPLC和OCTET分别进行表位分析和亲和力测定.结果:构建了一个库容为5.47×108 cfu/ml且插入有效片段不低于81.25%的纳米抗体文库;并建立抗KPC-2纳米抗体的免疫淘选方法;获得了2个不同CDR3区的纳米抗体K2和K5,亲和力分别为6.0 nmol/L和4.8 nmol/L.且在KPC-2上具有2个非竞争性结合表位.结论:成功淘选出2个不同表位的特异性纳米抗体,有望替代传统抗体用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大容量天然鸡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本研究拟构建大容量天然鸡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用于传染病诊断用抗体筛选.方法 选取未经免疫的5周龄白来航鸡包括普通级别和无特定病原体级别、罗曼鸡、洛岛红鸡、洛岛白鸡和贵妃鸡,每个品种各5只,共30只.从法氏囊中提取总RNA,通过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全套编码抗体可变区的基因序列.通过重叠延伸反应,将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连接成为单链抗体.将经过回收并酶切纯化的单链抗体克隆到噬菌体载体上,电转化大肠埃希菌TG1感受态细胞.结果 成功构建库容量达1010的鸡源天然单链抗体库细胞库,噬菌体展示库滴度达1012菌落形成单位/mL以上.随机挑选165个单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转化阳性插入率为96.97%(160/165);随机选取72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抗体互补决定区3碱基序列及长度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构建的抗体库多样性良好.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大容量鸡源天然单链抗体库,为后续从中筛选出具有应用价值的特异性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