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针引阳气"理论探讨针灸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针引阳气"为治疗"血痹"的原则,是采用针法振奋、鼓舞、推动卫阳之气,激发人体正气以抵御外邪的一种方法.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属于"血痹"范畴,其轻症病在营卫,可卧针浅刺,针引阳气,通阳行痹治之,取穴以四肢局部腧穴为主;而CIPN重症,患者多素体虚弱,为"不荣则痹"合并"不通则痹",治疗当益气扶阳、固本培元,同时兼取四肢局部腧穴以畅通经脉、和营通痹,临床可结合艾灸、电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扶阳"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4/6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维持和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根本法则.该文以《黄帝内经》"扶阳"理论为切入点,从整体出发进行辨治,认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以心阳不振、心神失养为本,浊气归心,脾土失温,酿生痰浊、瘀血为标,龙相火动,阴火妄动为扰.因此,该文试从温阳、通阳、潜阳角度论治此病,通过温阳益心、神清志平以固本,通阳化浊、豁痰除痹以止病进、潜阳纳摄,引火归元以防变等治法治则,使人体阳气发挥正常调气血、温心神、暖脾土、排浊毒、防僭越等生理功能,以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以期进一步为临床诊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提高中医药辨治此类疾病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茅建春运用膏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2/3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炎性疾病,是免疫相关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茅建春诊疗AS多年,经验丰富,善用膏方治疗AS.基于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AS(大偻)的基本病机是先天督肾亏虚,风寒湿之邪痹阻督脉.冬应肾而养藏,冬令膏方收膏所用血肉有情之品,大都入督肾,具有填精益髓、壮督荣络之效,契合大偻病机,因此冬令膏方尤其适合AS患者.据此提出了基本治则:补肾强脊温督以培元固本,活血通络以祛诸邪,全程顾护脾胃,先后天互滋.本文总结茅建春运用膏方治疗AS的经验,并附医案两则,以期为A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配伍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痹祺胶囊的配伍规律,阐释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机制内涵.方法 按照痹祺胶囊及其单味药材的功效将其分为益气养血组、活血通络组、抗炎镇痛组,并分别选取药材中的特征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和TCMSP、Uniprot等数据库预测化合物作用靶点,与通过OMIM、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RA相关靶点相互交互,将交互靶点借助Omicsbean、STRING等数据库平台对获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通路-功效"网络.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益气养血组11个成分的67个潜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发现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造血前列腺素合成酶 D、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1,MAPK1)、雄激素受体、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等可能为关键核心靶点,主要通过神经营养信号通路、造血细胞谱系、破骨细胞分化、MAPK信号通路等40条相关通路,通过调控骨髓造血微环境、骨形成与代谢平衡、免疫调节等生物过程发挥益气养血作用;得到活血通络组20个成分的117个潜在靶点,进一步PPI网络分析发现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肿瘤蛋白 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纤连蛋白、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C-C基序趋化因子(C-Cmotifchemokine2,CC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间黏附分子1、IL17A等可能为核心靶点,并通过血小板激活、VEG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77条相关通路调控凝血和纤溶系统、血管增生、抗炎镇痛等生物过程发挥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得到抗炎镇痛组8个成分的180个潜在靶点,进一步PPI网络分析发现TNF、AKT1、IL-6、TP53、IL1B、VEGFA、前列腺素G/H合成酶2、CCL4、CCL3等可能为潜在核心靶点,通过IL-17信号通路、T和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血清素能突触、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等77条通路干预中枢和外周敏化、抗原呈递、免疫细胞激活、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结论 痹祺胶囊中党参、茯苓、白术组成的益气养血组主要在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和骨形成和代谢等方面发挥"固本"的作用,丹参、三七、川芎、牛膝、地龙组成的活血通络组主要在血液系统、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马钱子、甘草组成的抗炎镇痛组主要在免疫调控、炎症反应、中枢和外周镇痛等方面发挥"除湿止痛"的作用,各组之间的靶点和通路互有交叉,又各有侧重,充分体现了痹祺胶囊在治疗RA中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其配伍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素问·痹论》探析沈津湛教授治疗痹证的证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总结沈津湛教授依据《素问·痹论》治疗痹证的临床思路与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学习,从沈师对《素问·痹论》原文的解读,对痹证病因、病机、病位、治法、用药、传变、预后等方面的理解运用,以及对固本培元派、温补学派诸位医家治痹经验的继承,总结整理沈师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与方药特色,并选取一则系统性硬皮病验案进行佐证.[结果]沈师认为,痹证为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其根本病因为正气虚弱,包括营卫不足、运行异常与精血亏损、阳气不足两方面,病位多在脾、肾.发病之初尚在五体,是治疗绝佳期,久而入络,转为脏腑痹,则为难治.治疗上,沈师主要继承固本培元派及温补学派多位医家的治痹思路,以脾、肾为核心,将扶正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邪在肌表及痹证发作期,以除邪为先,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兼以扶正;邪入经络、脏腑后,以养正为要,依据侵邪之偏重施以补剂,风盛补血,寒甚补火,湿重补气.所举验案乃阳虚寒甚之系统性硬皮病,沈师先治以温阳散寒、除痹止痛,四诊后主以养正温阳、补益气血,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沈师系统解读《素问·痹论》,认为治痹当"养正为要,除邪为先",以温阳、益气、养血、除邪、止痛、通络六法治疗痹证,疗效尚佳,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王阶教授从脾肾论治胸痹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王阶教授认为,冠心病的核心病机是"痰、瘀、滞、虚",四大证候要素紧密结合、互相转化,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是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病机."虚"是胸痹的内在发病基础,"虚"以气虚、肾虚为主,王教授临证重视补脾益肾养心以扶正固本,强调补脾益气,气血生化有源,则心气充沛;结合补肾益精之法,调补肾阴肾阳;兼顾活血祛瘀,通阳豁痰之法,重视治痰,痰瘀同治.王教授强调治病求本,病机与病理相结合,病证结合,方证相应指导处方用药,结合现代理化指标,以药性结合药理,擅用经方加减辨证治疗,随胸痹患者表现出的证候要素、合并病症灵活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郭立中从温通三焦治疗化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化疗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是肿瘤化疗后产生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临床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郭立中教授认为CIPN的核心病机为阳虚寒凝,经脉痹阻,治疗强调温通三焦,放眼全局,次第为法.以扶阳为纲,先祛外邪,后调五脏,循序渐进,温通三焦,以求阴阳平衡,气血调畅.同时重视固本培元,扶助肾中真阳,为肿瘤患者谋求远期生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符文彬精灸技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符文彬教授在传承名师司徒铃教授的基础上,创立了精灸技术,通过运用精灸补虚散邪通络、补阳温中通脉、固本培元调神的功效治疗面神经麻痹(面瘫)、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符教授在临床上强调大病宜灸,百病宜灸,精灸具有热力集中、透热迅速、刺激精准的特点.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符文彬教授经验,进一步探讨精灸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益气通络消癥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属肺痹、肺痿范畴,何明教授认为该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肺脾肾气虚,标实为痰瘀阻络,结而为癥.治疗上分期辨证论治,以益气固本贯穿根本,活血化痰通络为基础,软坚散结消癥为重点,三方面治疗对策兼顾,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补肾对血脉的影响探讨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脉失和相关.血脉失养,不荣则痛;脉道不利,不通则痛,都可导致胸痹心痛的发生.心主血脉,心肾相交,心本乎肾,肾对血脉有着重要的作用.补肾能够助肾精以生血,肾气、肾阳、肾阴以行血和肾精以成脉.通过补肾治疗冠心病,可以生血以养脉,行血以通脉,修复和新生血管以复脉,血液充盈,脉道通利,症状得除.而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不仅要以补肾固本作为基本法则,还需兼顾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标实表现,做到标本虚实统筹兼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