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来喜针灸临证思想探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总结冀来喜教授针灸学术思想.冀来喜教授继承并发扬山西"新九针"理论和技术体系,深化其学术内涵,促进临床推广;提倡中西合参,融合中医针灸学、现代解剖学等多学科,率先提出对肢体经络病"从颈治头、从腹治腰、从腰治膝"的治疗思路;倡导处方规范精简,探索创立腧穴处方体系,确立"胃病方""肠病方""降压方"等腧穴处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针灸ST36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外周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针灸足三里穴(Stomach-36,ST36)通过调控外周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疾病的影响。方法:对实验鼠随机分为两组,EAE组和针灸组,并且进行体重监测以及临床症状评估,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免疫荧光检测脱髓鞘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的比例,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技术(Meso scale discovery,MSD)检测外周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成功构建EAE小鼠模型并给予针灸治疗。临床评分显示,EAE组在第22天达到高峰期,发病分数为2.5分,针灸组在第24天达到高峰期,发病分数为2分。疾病起病时间统计结果显示,EAE组在第12天开始起病,针灸组在第17天开始起病,针灸组比EAE组的起病时间明显较晚。HE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针灸组的脊髓炎性细胞浸润较少,髓鞘结构完整,边缘较光滑。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针灸组CD4 +IFN-γ +T、CD4 +IL-17 +T细胞比例较EAE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49±0.10)%比(0.92±0.25)%,(0.21±0.05)%比(0.34±0.04)%, t值分别为2.91和3.70, P值均<0.05];针灸组CD4 +IL-4 +T、CD4 +Foxp3 +、CD8 +Foxp3 +细胞比例较EAE组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78±0.22)%比(0.5±0.07)%,(1.38±0.23)%比(0.9±0.08)%,(0.38±0.12)%比(0.14±0.09)%, t值分别为2.55、3.35和4.16, P值均<0.05)]。MSD检测外周血清细胞因子结果显示,针灸组抑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5和IL-16的浓度较EAE组明显上升,促炎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浓度较EAE组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53±0.95)pg/mL比(2.78±1.25)pg/mL,(2298.77±298.67)pg/mL比(1402.28±216.30)pg/mL,(6.6±0.548)pg/mL比(8.84±0.98)pg/mL, t值分别为9.00、4.84和3.57, P值均<0.05)]。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后抑制辅助性T细胞( helper T cell,Th)1/Th17并促进Th2的比例,同时上调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比例。针灸治疗后,促进抑炎因子IL-5,IL-16的表达,抑制促炎因子IFN-γ的表达。 结论:针灸ST36通过纠正T细胞亚群的失衡,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治疗缓解EAE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疗效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0例PS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和MNES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MNES治疗),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认知康复训练、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MNES组在此基础上行右MNES(RMNS)治疗(一只电极置于右侧腕关节掌面腕横纹上2 cm正中神经点,另一只置于右侧大鱼际肌;单个刺激持续时间40 s,间歇时间20 s。),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1次/天,每周治疗5 d,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和治疗6周后,对MNES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和比较。另选15例作为近红外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NIRS)技术对接受RMNS刺激前及刺激时该组患者的脑氧变化进行监测观察。结果:①治疗3周后,对照组和MNES组患者的MMSE、FMA和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5),MNES组的MoCA评分亦明显改善( P<0.05)。②治疗6周后,对照组和MNES组患者的MMSE、MoCA、MBI和FM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且MNES组的MMSE和MoCA评分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3周时相比,2组的MMSE、MoCA和FMA评分均明显提高( P<0.05),对照组的MBI评分亦有明显改善( P<0.05)。③治疗6周后,MNES组的MMSE评分在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言语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能力、短程记忆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0.05),其MoCA评分在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语言、定向力及记忆方面亦有明显改善( P<0.05)。④NIRS显示,近红外组接受RMNS刺激时的双前额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较刺激前明显升高( P<0.05)。 结论:MNES治疗可辅助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水平;MNES治疗过程中脑双前额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该部位神经活动可能发生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选穴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和网络可视化技术,总结分析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及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相关文献,采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腧穴频次分析,基于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腧穴聚类分析,以探讨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133篇,涉及处方133首,运用腧穴158个,总频次1 131次。常用穴位有百会(71次)、足三里(51次)、内关(45次)等;常用经脉为督脉、足阳明胃经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腧穴关联规则108条,常用腧穴配伍为百会-印堂、足三里、百会-神庭、百会-印堂、大陵-劳宫等,常用腧穴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结论:现代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以调节阴阳、平衡气血为主,取穴以百会-印堂-内关-合谷为基础穴位处方,根据兼证加用其他穴位,既能充分发挥腧穴协同增效的作用,又能促进运动、感觉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有中医适宜技术,如常规针刺、艾灸、火针等;情志疗法,如以理遣情法、移精变气法、五行音乐疗法等;运动疗法,如八段锦、站桩等。各类疗法或单独应用,或综合运用,或与内服中药联用,通过降低食管括约肌松弛概率、抑制胃酸分泌、改善食管动力障碍、降低内脏高敏感性、免疫调节等作用,达到缓解患者反酸、烧心、咽部不适症状的目的,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具有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且能根据患者病情及依从性选择合适的疗法。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进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及MiR-27a介导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早期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及miR-27a介导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温针灸组、抑制剂组及抑制剂+温针灸组(简称联合组),每组10只大鼠。于造模前3 d对抑制剂组及联合组大鼠给予局部miR-27a抑制剂药物干预;除对照组以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局部注射木瓜蛋白酶方法制成早期KOA大鼠模型。待造模完成后,联合组及温针灸组大鼠均给予内、外侧膝眼穴温针灸治疗,每次治疗30 min,共治疗14 d。模型组及抑制剂组大鼠则同期在固定器上制动30 min。于干预2周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软骨组织白介素(IL)-1β和IL-6水平;采用WB技术检测软骨组织p-PI3K、p-AKT、p-mTOR、PI3K、AKT、mTOR、LC3-Ⅱ及Beclin1蛋白表达,采用qRT-PCR技术检测软骨组织中miR-27a含量。结果:干预结束后发现温针灸组软骨细胞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抑制剂组及联合组软骨细胞形态较温针灸组进一步改善;温针灸组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与温针灸组比较,抑制剂组及联合组软骨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 P<0.05),抑制剂组与联合组软骨细胞凋亡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温针灸组、抑制剂组和联合组IL-1β、IL-6、LC3-Ⅱ、Beclin1、miR-27a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抑制剂组及联合组上述指标均较温针灸组显著降低( P<0.05);温针灸组、抑制剂组和联合组p-PI3K/PI3K、p-AKT/AKT及p-mTOR/mTOR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 P<0.05),抑制剂组及联合组上述指标水平亦显著高于温针灸组( P<0.05),抑制剂组及联合组上述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温针灸可能通过下调miR-27a表达,促进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能抑制早期KOA模型大鼠软骨细胞过度自噬及凋亡,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反应及损伤,延缓关节退变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符文彬教授从阳论治焦虑相关性失眠经验撷要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本研究介绍符文彬教授运用精灸技术治疗焦虑相关性失眠的临证经验.符文彬教授认为焦虑相关性失眠的基本病机在于"阴阳失和,气血失调",更指出"阳虚"是其发病的本质.治疗焦虑相关性失眠,符文彬教授重视阳气与神之间的关系,主张从阳论治,以阳驭神,以温阳开郁、调畅神机为治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一种"精而效验"的精灸技术,常选用引气归元、五脏俞以及大接经等穴位治疗,收获良效.本研究总结了符文彬教授治疗焦虑相关性失眠的经验,旨在进一步探讨精灸技术在诊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焦虑相关性失眠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中医经络特征、心境、睡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督脉灸、循经平衡火罐)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医经络特征、心境、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郑州市中医院就诊的78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督脉灸、循经平衡火罐)护理,共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经络特征、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脊柱功能[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心境[简明心境问卷(POMS-SF)]、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中医经络特征的体能、精神状态经络指数分别为45.32±3.15、1.14±0.0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0.09±2.97、1.07±0.03,代谢状态经络指数为0.85±0.0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0.94±0.06,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2周和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4.22±0.74)分、(1.14±0.33)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31±0.77)分、(2.03±0.42)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BASDAI、BASFI、PSQI评分分别为(1.47±0.36)分、(1.52±0.44)分、(6.22±1.14)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83±0.43)分、(2.76±0.49)分、(9.74±1.57)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POMS-SF评分的抑郁-沮丧、紧张-焦虑评分分别为(5.32±1.02)分、(3.66±1.08)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8.96±1.49)分、(7.34±2.03)分,精力-活力评分为(18.64±0.34)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5.22±1.47)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GQOL-74评分为(92.11±2.24)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38±3.67)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0、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调节AS患者中医经络特征、心境,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脊柱功能、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患者血管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观察针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12例,脱落1例)、假针灸组(25例,脱落5例)和针灸组(25例,脱落3例).针灸组予针灸治疗,包括①针刺:百会、印堂、人迎、内关、阳陵泉;②精灸: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四花(膈俞、胆俞);③皮内针:心俞、胆俞.假针灸组予安慰针刺、艾灸和皮内针治疗,穴位同针灸组.以上两组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2周.空白组不进行干预.3组均予饮食及生活方式宣教.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后极速脉搏波速度,包括收缩初期脉搏波速度(BS)和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ES),以及各时点血脂水平和血小板计数(PLT),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针灸组治疗2个月和3个月后双侧BS值、ES值均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针灸组治疗2个月后双侧ES均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双侧BS与ES均下降(P<0.05);与假针灸组比较,针灸组治疗 3个月后左侧BS与左侧ES均下降(P<0.05),针灸组左侧整体下降幅度优于右侧.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血脂水平、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3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针灸疗法具有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患者动脉弹性的作用,且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百家名医临证经验》出版
编辑人员丨2024/7/13
《浙江中医杂志》编辑部组织编写的《百家名医临证经验》,已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百家名医临证经验》是将半个世纪以来,在《浙江中医杂志》上发表的优秀作品,取其精华,浓缩提炼而成,全书共分为名医真传、临证心法、经验交流、难症释疑、险症回春、妇科撷菁、儿科集萃、外科经验、诊法求索、医案医话、针灸聚英、治法探赜、成方妙用、名家用药、学术探讨等16个部分,收录文章250余篇,计100余万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