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国民卫生服务制度(NHS)的结构性改革与治理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英国NHS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所实施的结构性改革措施,从完善法律、建立问责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和经营模式4个维度,系统阐述了NHS的结构性改革与治理模式的特点;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公司",NHS所属公立医院基于公私伙伴关系的原则,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引入企业经营行为组建了信托基金医疗联合体,并根据NHS的核心原则,免费医疗、需求导向、可负担性等,基于购买合同向辖区患者或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随着相关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NHS信托基金医疗联合体的法人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得到明显提升,能真正做到对自身的发展负责;同时,随着对提供者行为的规范,以及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与规制机制的完善,也极大的促进了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竞争和医疗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砥砺前行筑梦辉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些都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医疗体制改革将是整体布局,构建从中心医院到县乡基层医院“医联体”的“纵向联动”,打通医疗资源分布时空不均的现状,这些都对我国的急诊医学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外中医制度文化探索之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概况与发展战略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是指马来西亚卫生部推出政策,明确规定要将包含中医的传统与辅助医药纳入以西医为主的政府医疗服务体系,与西医达成共生共存,一起促进马来西亚国民的卫生与保健.为了实践传统与辅助医药与现有西医体制的结合(本文简称中西医结合),马来西亚政府在2006年开展了一项计划,把传统与辅助医药服务纳入政府医院.针对过去10年来马来西亚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回顾,梳理与总结,所得出结论是有必要提出符合马来西亚国情的中西医结合发展宏观理论,以便指导接下来10年发展战略的制定.结合马来西亚的特殊国情与中西医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未来10年,马来西亚的中西医结合发展有必要回归到各自的文化母体,作出明确的定位,厘清彼此间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作为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之一,是全体国民生命健康权益的重要保障.作者探讨了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及相关改革经验,深入分析了综合监管的内涵及目前存在的挑战,以期为建立积极主动、综合协同的综合监管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英国罕见病用药纳入报销体系的主要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我国建立合理且多元化的罕见病用药纳入报销体系制度提供经验及启示,本研究通过查阅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与英国国民健康保障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官网,收集英国有关罕见病用药纳入报销体系的资料,归纳并分析相关文献,对罕见病患者药品的可及性进行理论研究.在NHS体系中,英国罕见病用药纳入报销体系主要可以通过7种途径:由NICE负责评估的3种途径(多技术评估MTA、单一技术评估STA、高度专业化技术评估HST)与NHS直接管理的4种途径(专项购买服务、肿瘤药物基金CDF、个人资金申请IFRs、对缺乏临床数据项目的评估购买计划CtE).通过分析英国罕见病用药纳入报销体系的7种主要途径及英国在实施多种纳入报销途径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罕见病用药的报销制度的建立有一定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健康事业研究回顾与展望:献给建国七十周年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无疑把健康事业提到新的历史高度.我国健康事业从建国初期至今,已有70年.健康事业发展历程可分为初创时期、严重破坏时期、新的历史时期、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时期及健康事业发展热点与展望.每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特点.初创期,我国建立了“中西结合,预防为主”的卫生管理和工作方针,建立了以政府为主体向全体人民提供全部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主要实践模式,建立了影响我国至今的医疗保障体制框架.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年),健康事业体系及其工作遭受严重的破坏,卫生防疫站及其他防疫防治机构被作为修正主义产物遭到批判否定、取消、合并.尽管如此,赤脚医生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实践促进合作医疗制度的作用.新的历史时期(1978-2004年),国家围绕卫生服务市场化、医疗保障制度、医院管理制度、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期(2005-2015年),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医疗费用控制、新农合等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探讨.从2015起,我国健康事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制的实施与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养结合、大数据背景下的健康产业发展等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国家卫生与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的医疗保险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医疗保险的根本目标是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求统一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医疗保险公平、提高保障程度、增加保障项目,切实满足国民多样化的基本健康医疗服务需求,全面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在医疗保险环节强调主动预防的重要性,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助于规范国民的健康习惯,符合卫生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而基于国家卫生与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的主动医疗保险,可通过各种医疗和经济手段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有助于在疾病形成之前将危险因素阻断,从而延长个体的健康周期,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可预见,随着主动医疗保险的实施,国民对重大慢病知晓率必将提高,而其发病率及患者数量必然逐渐降低和减少,逐步减轻国家医疗卫生系统的经济负担,从而满足人民对健康医疗日益增长的需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慕课的乡村医生中医适宜技术教育模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医疗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现国家大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这对乡村医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以寻找新的出路.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现有卫生资源无法满足其对于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的需求.而中医适宜技术可以减轻居民对三级医院医疗设备及专科药物的依赖,显著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经济性、有效性且副作用少.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模式,最大优势就是在线互动开放,没有地域及时间的局限性,更适合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本文将慕课与中医适宜技术的继续教育有效结合做了初步探讨,既能满足乡村医生将中医技术应用于临床的迫切性、有效性需求,培养出一批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乡村医生,提高乡医服务质量,同时亦对合理利用农村有限医疗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14-2017年河南省综合医院门诊人均费用结构变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新医改中河南省综合医院门诊人均费用结构变动的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为有效控制门诊费用快速增长、完善诊疗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河南卫生计生年鉴以及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收集河南省综合医院2014-2017年门诊病人人均费用资料,采用结构变动度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7年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费用占比中,药费占比最高,总体结构变动度为3.02%,整体变动不大,变动值均呈正向变动的为化验费和卫生材料费,检查费则呈先负后正变动;化验费、检查费和卫生材料费对门诊费用结构的贡献率和拉动力均处于前3位.结论:河南省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总费用增速上升,化验费和卫生材料费占比逐年上升,药占比居高不下,同时存在费用转移现象;诊察费、手术费和卫生服务费等收入项目比重低,不利于体现从业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费用结构不尽合理.医院应进一步调整收入结构,加强药品监管,改革薪酬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公平性、科学性和导向性的统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卫生资源配置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建立能够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医疗保险制度,必须有科学的卫生经济理论来指导,并确立卫生资源的供给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例,考虑以何种方式来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同时保证卫生服务部门的效益。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表明,一方面国家总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后者是一种“假象(或称为非保障线)需求关系”,反映出保障线需求线与假象需求线存在着需求差,即因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浪费等原因造成。只有制定出一定时期资源总投入的社会保障线;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医疗补偿机制;在公正的原则下运用价值规律配置卫生资源,才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合理和充分利用卫生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