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波平面成像校正序列改善颈髓扩散加权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图像质量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回波平面成像校正(EPIC)序列对颈髓扩散加权成像(D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图像质量的改善价值。方法:2022年1月至3月招募志愿者33名,采用3.0 T MR行矢状面T 1WI,校正前后DWI、DTI序列扫描。两名观察者在T 1WI与校正前后DWI、DTI序列融合图像上勾画ROI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测量偏移距离,并对图像质量进行5分法主观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Kappa检验对两名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进行评价。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校正前后图像定量值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校正前后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 结果:两名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ICC为0.912~0.999,Kappa为0.778~0.816)。校正前后DWI序列所测C6 ADC值,C4、C5、C6脊髓的偏移距离和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校正前后DTI序列C1、C3脊髓的FA值,C1、C3脊髓的ADC值,C4、C5、C6脊髓的偏移距离和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EPIC序列可以显著降低图像畸变,改善图像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同时多层单次激发和分段读出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效能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乳腺同时多层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MS+SS-EPI)和分段读出平面回波(RESOLVE)扩散加权成像(DWI)的图像质量及其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效能。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前瞻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乳腺病变而接受MRI检查并最终经病理证实的102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乳腺MRI常规扫描以及横断面RESOLVE和SMS+SS-EPI序列DWI,评估2种序列成像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用5分法,评价内容包括乳腺的几何畸变、伪影模糊、脂肪抑制、整体图像质量和病灶显著性;客观评价包括病灶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2种序列成像的主、客观评价指标。最后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2种序列图像上病灶ADC值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效能。结果:102例患者均为单发病变,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5~68岁。乳腺恶性病灶60例,良性病变42例。SMS+SS-EPI序列成像的采集时间为1 min 50 s,RESOLVE序列成像的采集时间为3 min 43 s。SMS+SS-EPI和RESOLVE序列成像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3分,RESOLVE序列图像的几何畸变、伪影模糊、整体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SMS+SS-EPI序列( P均<0.001)。SMS+SS-EPI序列的DWI图像和ADC图像的总体病灶显著性评分、恶性病灶显著性评分、良性病灶的显著性评分均高于RESOLVE序列( P均<0.05)。SMS+SS-EPI和RESOLVE序列DWI图像乳腺病灶的SNR、CNR、总体ADC值及恶性病灶ADC值、良性病灶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RESOLVE序列成像的病灶ADC值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AUC为0.973,灵敏度为0.929,特异度为0.915;SMS+SS-EPI序列成像的病灶ADC值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AUC为0.956,灵敏度为0.977,特异度为0.850。 结论:在乳腺DWI中,SMS+SS-EPI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能基本满足诊断要求且病变显著性好于RESOLVE序列。两者诊断乳腺恶性病灶效能均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场强MR加速器的图像畸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1.5T高场强MR加速器(MR-Linac)的图像畸变,以及MR-Linac和外设对MR图像畸变影响。方法:采用特制的MR几何畸变测试模体和分析软件,建立在以磁体中心为球心的球形体积直径(DSV)内MR图像畸变的基准。分析加速器束流系统、机械系统和外设设备工作时对图像畸变的影响,并通过长期追踪测试来观察MR-Linac图像畸变的稳定性。结果:高场强MR-Linac的图像畸变随着测试点距离磁体中心的距离增大图像畸变也相应增大DSV 400 mm范围内绝大部分测试点在三维方向的图像畸变<1 mm,400~500 mm范围内部分区域的图像畸变>2 mm,最大畸变>7 mm。MR-Linac图像畸变在装机后7个月内保持稳定,加速器以及外设工作时仅对DSV 400~500 mm范围内MR图像几何畸变的最大值有轻微影响。结论:高场强MR-Linac的临床使用中应谨慎治疗肿瘤位置距离等中心>20 cm的病例。MR-Linac在装机后7个月内图像畸变保持稳定,加速器和外设工作时对图像畸变的影响有限,临床上可以忽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着丝粒染色体半自动分析剂量-效应曲线建立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4/5/18
目的 建立基于染色体全自动扫描分析系统的双着丝粒染色体(DC)半自动分析的剂量-效应曲线.方法 采用X射线对3名健康志愿者的周围血进行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00、0.10、0.25、0.50、0.75、1.00、2.00、3.00、4.00和5.00 Gy,吸收剂量率为1.0 Gy/min.采用高通量染色体全自动分析系统对DC样本进行中期分裂相图像采集,通过DCScore软件自动分析DC畸变,人工确认后拟合DC半自动分析剂量-效应曲线.采用本实验室参加全国生物剂量估算能力比对的3份考核样品对拟合的DC半自动分析剂量-效应曲线进行准确性验证.结果 在0.00~5.00 Gy剂量范围内,DC率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拟合的DC半自动分析的剂量-效应曲线为?=0.000 8(±0.000 2)+0.009 2(±0.000 9)D+0.014 2(±0.000 4)D2(决定系数为0.999 8).对3份考核样品估算剂量与实际剂量相对偏差在20.00%左右,可以用于生物剂量估算;且除去与人工分析相同操作的使用时间,半自动分析方法可将分析效率提高26.0倍.结论 构建X射线诱导的DC半自动分析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进行生物剂量估算,可数倍缩短人工分析时间,在大规模辐射事故的核应急响应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
科研MRI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研发脑科学科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质量控制系统,探讨其在日常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对西门子Verio磁共振采集50次水模质量控制数据,计算主磁场(B0场)不均匀性、信噪比、图像均匀度、奈奎斯特伪影、几何畸变、弥散各向异性分数、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波动和漂移百分比、fMRI信号波动噪声比、fMRI频谱分析.结果 数据可自动经由软件计算以图表的形式呈现,除了2021年9月10日(梯度线圈损坏)与2022年1月14日(32通道线圈损坏)出现两次明显异常波动,各参数在质控周期内均以相对稳定的数值在合理范围内上下波动.通过对设备长期的质控,设立基线,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分析报修处理,比较设备维修前后差异,保证设备处于正常稳定状态.结论 该质量控制系统能直观、有效地对MRI设备进行日常质量控制,及时发现故障,锁定方向,保证MRI设备正常运行,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fMRI实验数据质量提供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OpenCV的心电图像校准算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基于OpenCV的心电图像校准算法,实现对纸质心电图拍摄图像的校准.方法:以不同背景、不同角度拍摄的纸质心电图像为研究对象,在Python和OpenCV环境下,采用图像预处理、边缘提取、轮廓检测等算法步骤,运用勾股定理和定点描绘分别进行图像校准.利用实拍图像进行对比实验,比较 3 种不同的边缘检测和两种不同的校准方法获取的图像效果,确定适用于纸质心电图拍摄图像的最优校准算法.结果:Canny算子在边缘检测中获取的图像效果最好,勾股定理方法可计算出原图像的边长并以较大精度校准还原图像,结果较为理想.结论:以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和勾股定理计算边长的整体算法可用于纸质心电图拍摄图像的校准,这对医疗图像校准的后续相关拓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立体视频显示终端相关视疲劳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体视频显示终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其对于人眼乃至全身健康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立体视频显示终端大多基于双眼视差原理,为左右眼分别呈现具有视差的图像对,经大脑融合后形成立体图像.目前,大部分关于立体显示设备对人眼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单独描述了某类眼部指标的变化,其中调节与集合能力、泪膜及眼表功能等视觉功能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相关视疲劳症状的出现可能与调节集合的冲突、过量过快的视差变化、视网膜过高的空间频率、立体影像畸变以及使用环境不当等有关.该文结合立体显示的原理,就立体视频显示终端所引起的视疲劳症状和视觉功能改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健康使用立体视频显示终端以及相关症状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梯度匀场参数优化及其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脑功能网络及其高级认知功能是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非人灵长类动物颅骨的几何特征会造成局部磁场不均匀,严重影响成像质量.本文采用3.0 T临床磁共振扫描仪,对基于场图的梯度匀场序列进行适当的参数优化(包括提高场图空间分辨率、缩小匀场范围),并与常规匀场方式对比,分别扫描了磁共振专用体模及非人灵长类动物大脑.通过基于梯度回波的相位图差值进行匀场效果的定性判断,并借助共振峰半高宽进行匀场效果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匀场序列经参数优化后,水模匀场区域内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半高宽降低超过34% (P<0.001),磁场均匀性提高,而非人灵长类动物活体实验的图像几何畸变得到显著改善.因此,经过优化后的匀场序列能够有效提高匀场质量,减小由于磁场不均匀导致的几何畸变,从而满足非人灵长类动物脑功能成像的匀场需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颅脑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MRI读出方向上的分段扩散成像技术(RESOLVE)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颅脑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颅脑病变患者,采用3.0 T超导MRI仪,扫描序列为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ss-EPI)DWI及RESOLVE DWI,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MRI所提示颅脑占位的图像,评价两种扫描序列的DWI图像,并进行图像综合评分.测量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信噪比、畸变部分面积及病灶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作为客观图像评价标准,并比较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综合评分、信噪比、畸变部分面积及ADC值的差异.结果:RESOLVE DWI序列评分显著高于ss-EPI DWI序列,信噪比显著增加,图像畸变面积显著减小,两种扫描序列之间ADC值无显著差异.结论:RESOLVE DWI序列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清晰显示颅脑占位病变而不改变ADC值,有利于颅脑占位病变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扩张合并畸形及其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胎儿侧脑室扩张合并畸形及其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临床咨询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经超声诊断为侧脑室扩张胎儿的超声图像、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高分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CGH)结果.结果 150例侧脑室扩张胎儿中,孤立性侧脑室扩张81例,合并胎儿超声软指标30例,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22例,合并其他畸形17例.以上4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异常核型13例,aCGH异常15例.各组染色体异常及aCGH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超声软指标组染色体及aCGH异常率显著高于单纯性侧脑室扩张组(P<0.05),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超声发现侧脑室扩张应仔细检查胎儿各系统.合并胎儿超声软指标或其他结构畸形时,染色体异常的几率明显增加;孤立性侧脑室扩张也需排除染色体异常并定期超声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