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药并用治疗视神经脊髓炎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舒肝明目汤加地黄饮子内服配合针刺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针药并用治愈的视神经脊髓炎1例患者的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舒肝明目汤清肝养血明目济其盲,地黄饮子滋补肾中元阴元阳,柔肝强筋振其萎,灵活运用输穴与经外奇穴搭配,娴熟有度,妙用透穴,激活经气。结果:患者迅速恢复视力,逐渐提高下肢运动能力,直至完全康复,提高生活工作能力。结论:运用清肝明目汤和地黄饮子,配合针刺经穴奇穴治疗视神经脊髓炎,在提高疗效、规避病势恶化及激素治疗风险、改善预后等方面彰显临床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网状Meta分析评价经典名方治疗痴呆的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和评价经典名方治疗痴呆的疗效与安全性,并分别进一步比较不同方剂治疗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Alzheimer's 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cualar dementia,VD)两大类西医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e)、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近十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经典名方(地黄饮子、益气聪明汤、六味地黄汤、黄连解毒汤)治疗痴呆(包括AD和V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参照Cochrane5.1.0版系统评价手册中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各自独立的筛选、提取和评估文献,采用Stata16.0、RevMan5.4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2篇,共2 606例患者,涉及9种干预措施.其中老年性痴呆共1 786例患者,涉及8种干预措施;血管性痴呆共820例患者,涉及6种干预措施.Meta分析结果显示:(1)改善痴呆有效率方面,最有效的3种治疗方式为益气聪明汤联合常规西药>益气聪明汤>六味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2)改善老年性痴呆有效率方面,最有效的3种治疗方式为益气聪明汤联合常规西药>地黄饮子>地黄饮子联合常规西药;(3)改善血管性痴呆有效率方面,最有效的3种治疗方式益气聪明汤>益气聪明汤联合常规西药>六味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4)改善痴呆MMSE评分方面,最佳的3种治疗方式为益气聪明汤联合常规西药>六味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地黄饮子联合常规西药;(5)改善老年性痴呆MMSE评分方面,最佳的3种治疗方式为益气聪明汤联合常规西药>黄连解毒汤联合常规西药>六味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6)改善血管性痴呆MMSE评分方面,最佳的3种治疗方式为益气聪明汤联合常规西药>六味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益气聪明汤;(7)代表方在ADL评分方面具有优势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7.24,95%CI(4.30,10.17),P<0.000 01].结论:经典名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痴呆具有优势性;此外无论是否考虑AD与VD的差异性,益气聪明汤及其联合疗法在临床有效率和智能状态改善上均为最佳方式;今后仍需开展更多更高质量的相关研究以修正和验证本文所得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王自敏教授分期分型辨治IgA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分期分型辨治IgA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病案,总结探讨王老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结果]王老认为,IgA肾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肺密切相关,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者合而为病,并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湿、热、瘀、虚",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急性发作期分为风热袭肺型、心火亢盛型、湿浊犯脾型和下焦湿热型,慢性持续期分为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亏虚型以及瘀毒阻络型.王老针对不同证型,分别给予银翘散、导赤散、小蓟饮子、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黄芪地黄汤、六君子汤合右归丸、自拟黄槐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王老指出,本病治疗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治则,主张中西医结合,并善用药对精准治疗.所附医案首诊时辨为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降火、清热凉血,予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后随证加减,疗效甚佳.[结论]王老分期分型治疗IgA肾病经验丰富,提出本病核心病机为"湿、热、瘀、虚",对治疗本病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从"火郁发之"及经络理论探讨掌跖脓疱病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掌跖脓疱病又名慢性掌跖脓疱型银屑病,孙占学教授认为掌跖脓疱病为内蕴郁火,循经外发至手足肌肤致病.郁火分为"实火"与"阴火","阴火"行于手足三阴经,"实火"行于手足三阳经,阴阳两经循环交汇手足,"郁火"聚手足而不散,发为掌跖脓疱病.针对"实火",孙占学教授提出以"清上、畅中、泻下"从内疏解之,自拟"解郁化斑汤"治疗;针对"阴火",提出健脾祛湿治脾之伏火,常用泻黄散、参苓白术散、三仁汤加减;滋补肾阴、滋阴养血治肾之相火,常用知柏地黄丸合当归饮子加减.无论"实火""阴火",外治均以手足局部刺络,结合足太阳膀胱经背部放血以透邪外出.内外合治,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王宝亮分期论治多系统萎缩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多系统萎缩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王宝亮教授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沉疴之疾,本为脏腑亏虚,标为风动、痰瘀、湿热,久之表现为气血、阴阳虚损,主张分期论治.早期以风痰、瘀热为主要病机,责之于少阳,胆气不舒,痰瘀阻络,肝风内动,治当和解少阳、宣畅三焦,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中期以阴(血)液亏虚为主要病机,责之于肝肾,痰瘀积留,久之伤阴,筋脉失养,肝阳上亢,变生内风,治当滋阴填精、养血活血,予镇肝熄风汤合龟鹿二仙胶加减;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责之于脾肾,正虚积损,肾之精气不足,阳气难以化生,加之脾胃虚衰,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则形体不足,肌肉萎缩不用,治当健脾补肾、温阳益气,予补中益气汤或地黄饮子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收录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的文献,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后确定最终纳入文献,提取有效处方,录入Excel2019建立方药数据库,使用Excel2019、SPSS Modeler 18.0、Origin2021、Gephi0.10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03首有效方剂,涉及133味中药.用药总频次为978,频次≥10的药物共28味,前10位依次是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当归、蛇床子、大黄、川芎、土茯苓、防风、荆芥.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物归经以肝经、心经、胃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4组常用药对.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以疏风清热、燥湿止痒、养血祛风为主,常用药物有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当归,常用处方多以蛇床子散、当归饮子、麻黄桂枝汤、犀角地黄汤为基础方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舌三针联合中药治疗桥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舌三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合地黄饮子治疗桥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 例桥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例.对照组予口服补阳还五汤合地黄饮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舌三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和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lowing-quality of life,SWAL-QOL)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造影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FOIS和SWAL-QOL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吞咽造影检查误吸和吞咽困难程度评分以及上食道括约肌开放时间、开放程度和咽收缩持续时间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吞咽造影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舌三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合地黄饮子可明显改善桥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地黄饮子治疗肾精亏虚型老年衰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针对肾精亏虚型老年衰弱患者选取经方"地黄饮子"治疗以期探究其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 年1 月—2023 年4 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78 例经衰弱筛查量表(The"FRAIL"Scale)诊断为肾精亏虚型老年衰弱综合征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入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 例.2 组均采取西医基础治疗及调护,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汤剂地黄饮子.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 周后,比较2 组的EFS衰弱量表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以及相关血清营养指标水平[白蛋白(ALB)、总蛋白(TP)、25 羟基维生素 D[25(OH)D]]、骨代谢指标水平[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血清 N端骨钙素(N-MI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治疗 8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8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35%(P<0.05);治疗后2 组的EFS衰弱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EF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ALB、TP、25(OH)D、N-MID、SOD水平上升,β-CROSSL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25(OH)D、N-MID、SOD水平上升,β-CROSSL水平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TP、25(OH)D、β-CROSSL、SOD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指标异常.结论 地黄饮子汤剂干预肾精亏虚型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骨代谢指标及生理功能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地黄饮子加减与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探究地黄饮子加减与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中风后失语症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合地黄饮子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量表(Chinese 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profile,CFCP)评分、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the Chinese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Standard Aphasia Examination,CRRCA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脑卒中失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the Stroke and Aphasia Quality of Life Scale-39,SAQOL-39)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7%(38/43)]高于对照组[65.12%(28/43)](P<0.01).治疗前,两组CFCP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和CRRCAE、NIHSS、SAQOL-39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9.30%(4/43)]低于对照组[6.98%(3/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相较于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联合服用地黄饮子能更加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基于古籍医案从方证相应探索中药干预中风失语的证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挖掘古籍医案中风失语证候要素与组方用药规律,从方证相应探析本病论治思路.方法 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古籍"病脉证并治"知识元标引数据库及《中华医典》(第5版)古籍数据库医案部古籍为主要医案来源,筛选符合要求的中风失语古籍医案,运用Python3.8编程语言提取医案的证候、处方等信息,录入Excel2019,进一步提取证素信息,形成标准证药信息数据库,运用Pandas库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统计描述,调用Apriori算法模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Gephi0.9.7进行证素复杂网络可视化呈现与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48部古籍的210则中风失语医案,涉及18个病性证素,总频次为495,痰、内风、热、气虚、阴虚为高频病性证素;9个病位证素,总频次为218,肝、肾、脾、心、经络为高频病位证素;中药262味,总频次为2 261,频次≥16中药共40味,包括茯苓、法半夏、人参片、石菖蒲、当归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病位-病性强关联规则10条,中药-病性强关联规则20条.复杂网络可视化分析获得5个病性证素与5个病位证素的紧密关联网络.高频中药聚类分析获得3类核心组合.结论 中风失语急性期,肝热生风、痰迷心窍以清神解语汤和羚角钩藤汤主之;恢复期与后遗症期,脾虚痰阻以六君子汤主之,肝肾阴虚、痰浊上扰以地黄饮子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