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性体育活动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功能、活动和参与效益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适应性体育活动(APA)对智力与发展性残疾(IDD)儿童身体功能、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和PsycINFO等数据库收集2014年1月至2024年5月公开发表的APA对IDD儿童功能和活动效益的相关文献.采用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9篇英文文献,PEDro量表评分5~8分,质量中等至高.纳入文献来自中国、乌克兰、伊朗、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土耳其等7个国家,涉及327例IDD儿童,主要来源于智力残疾研究、健康、运动与康复、适应性体育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8年至2022年.研究对象年龄7~18岁,涵盖多种IDD类型,包括智力残疾、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PA干预涉及单一类和综合类,其中综合类包括多种类型的APA、运动行为管理、辅助技术应用等,活动由适应性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基于IDD儿童的兴趣与身体活动需求设计.具体干预方式包括适应性球类运动(足球、体操、篮球、网球、乒乓球等),适应性力量训练(站立举重、胸前传球等),执行功能训练(打鼹鼠、飞盘、击球和投掷等)以及适应性滑雪、步行、平衡训练等,干预频率为每次30~70 min,每周2~3次,干预强度为低~剧烈,干预持续8~36周.不同类型的APA对IDD儿童功能和健康效益体现在4个方面.在身体功能方面,能够提高IDD儿童的心肺耐力(最大摄氧量、心率恢复等),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握力、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提高动作灵活性(动作变化的迅速、准确和协调等)与柔韧性(坐位体前屈、肩关节活动度等),改善平衡与运动协调能力(静态/动态平衡测试、动作协调性评估等)与体成分(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臀比等).在运动技能与能力方面,能够发展IDD儿童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行走、跑步、跳跃、投掷、接球等)以及复杂运动技能(如球类运动、体操、舞蹈等),提高运动能力测试成绩.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助于降低IDD儿童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自尊水平,改善执行功能.在社会参与方面,有助于提高IDD儿童的身体活动参与度,社交互动频率与质量,提升生活质量.结论 本研究系统综述了APA对IDD儿童功能、活动和参与效益的证据.根据儿童的功能和发展水平设计的多样化APA及其课程,可以提升IDD儿童的身体功能、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干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血流限制下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BFR)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大学生的下肢动态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 2023年3月至5月,招募西安体育学院FAI大学生4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HI-PJT,n = 14)组、低强度增强式跳跃训练(LI-PJT,n = 13)组和LI-PJT+BFR组(n = 13),各组完成相应的干预训练,共6周.干预前后,采用无线遥感表面肌电测试仪测量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腓肠肌外侧头、臀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和单腿下落(SLL)时肌电均方根值(RMS),采用Y平衡和坎伯兰踝关节不稳问卷(CAIT)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除LI-PJT组腓骨长肌、臀大肌、股二头肌和半腱肌MVIC和RMS,LI-PJT+BFR组腓骨长肌RMS外,各组其余肌肉MVIC和RMS均较干预前提高(t>2.218,P<0.05);3组中,除腓骨长肌外,LI-PJT组各肌肉MVIC和RMS均最低(F>3.262,P<0.05);各组Y平衡各方向评分和综合分均提高(t>2.485,P<0.05),3组中LI-PJT组最低(F>5.042,P<0.05);各组CAIT评分显著改善(t>5.227,P<0.001),3组中LI-PJT组最低(F = 4.640,P<0.05).结论 LI-PJT+BFR可改善功能恢复期FAI大学生下肢动态姿势控制能力,效果与HI-PJT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残疾儿童水中运动康复的健康与功能效益:基于ICD-11和ICF的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采用ICD-11和ICF的理论架构和编码方法,参照PRISMA指南,对有关残疾儿童参与水中运动康复的健康和功能效益的系统综述进行系统综述.方法 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组合检索方式,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发表的有关残疾儿童参与水中运动康复的系统综述,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7篇英文系统综述,来自6个国家,包括伊朗、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波兰;涉及6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 825例参与者;主要来源于儿科物理和作业治疗、物理治疗与康复以及残疾儿童等领域期刊,发表日期主要集中在2014年至2023年.主要疾病包括智力残疾(唐氏综合征、轻度或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perger综合征)、脑瘫(痉挛性脑瘫、痉挛性四肢瘫)、发育性精神协调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纳入研究的样本中,功能障碍主要涉及意识功能(b110)、睡眠功能(b134)、注意力功能(b140)、记忆功能(b144)、心理运动功能(b147)、高水平认知功能(b164)、活动(d4)、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d7)、社区生活(d910)、娱乐和休闲(d920)等.在身体活动领域,主要存在参与身体活动不足,很少参与水中运动,整体发展水平、身体发育、动作发展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较低.水中运动康复方案主要包括游泳练习,水中抗阻及呼吸训练,水中行走、跑步、跳跃,浅水站立运动,水中有氧活动、力量训练和耐力练习以及水上游戏、水疗项目.水中运动康复的干预强度为低至中等,干预频率为每次15~100 min,每周1~6次,持续6~40周.水中运动康复对残疾儿童的健康与功能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核心肌肉力量,提升平衡与协调功能,提高有氧耐力,增强柔韧性,提升步行速度;降低体质量,优化体质量指数,降低体脂百分比以及腰围和腰高比;提高认知和智力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还可以促进沟通交流活动,减少重复刻板行为,提高游泳运动技能和能力,增加水中身体活动行为.结论 水中运动康复能够改善残疾儿童的身体功能,促进活动与参与,提高整体健康、生活质量和福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非稳定地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非稳定地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unstable plyometric training,UPT)和稳定地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stable plyometric training,SPT)的训练效果进行比较,总结UPT对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力学指标以及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认为:在损伤风险方面,UPT能够减小冲击力对骨骼、韧带、肌肉产生的伤害,降低训练后延迟性肌肉酸痛程度与CK浓度,但UPT中存在不稳定因素,增加了跳跃难度,易导致膝关节外翻及更早产生疲劳;在训练效益方面,UPT更有助于提高下肢向心力量、改善肌间协调性以及增强躯干稳定性,对下肢爆发力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由于地面的柔顺性,UPT会降低肌肉的离心-向心转化速率,限制反应力量发展.研究建议采用混合非稳定地面形式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单侧训练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通过检索单侧训练(UNI)与双侧训练(BIL)的相关研究文献,提取最大力量、功率输出、跳跃能力三个指标,比较单侧与双侧训练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研究认为:1)UNI更有助于提高单侧爆发力,对双侧爆发力发展弱于BIL,复合式训练能够增强两者训练效果的特异性;2)UNI容易导致双侧肢体不对称性增加,从而影响双侧爆发力发展,在实施单侧训练时需要注重两侧肢体训练的顺序及负荷;3)短期UNI干预对单侧爆发力发展具有较高的训练效益,并且会对双侧爆发力产生良好的迁移效果;4)UNI与BIL效果差异的可能机制为大脑两半球间兴奋和抑制传递的改变、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产生变化以及大脑皮层激活范围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效益:基于ICF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效益系统综述的范畴和PICO架构,探讨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方法 运用ICF对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健康及功能状况、身体活动干预和身体活动效益进行系统分析.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11月发表的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健康及功能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289例参与者(5~18岁),来自5个国家,主要来源于认知神经科学、智力和发展性残疾、身体活动和运动康复等研究领域,发表年限主要集中在2013年以后.纳入文献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评分平均为7.6分.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的疾病主要包括唐氏综合征、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脆性X综合征以及轻度、中度智力和发展性残疾患者.有益于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健康的身体活动的干预场所主要集中于学校、康复中心、体育馆、实验室和研究机构,身体活动通常采用运动康复、身体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形式.主要的身体活动干预方式涉及体适能类和运动项目类.体适能类以前庭刺激训练、反向运动、核心肌力训练为主;运动项目类包括足球训练、自行车骑行等.身体活动的频率为每周1~7次,以中等强度为主,持续时间4周~1.5年.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分为3个层面.在身体功能层面,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显著提升肌力及耐力、有氧运动能力,改善下肢运动稳定性、平衡性,促进知觉-运动协调性,降低心理运动错误率,改善知觉-运动功能和整体运动执行能力等.在活动与行为健康层面,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显著提升运动的专注时间,提高单脚站立时间和腰腹核心力量,提高姿势控制和活动能力,涉及卧位、坐位、四肢跪位、站位、走、跑和跳跃等活动的表现水平.在生活质量与福祉层面,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干预有助于增强趣味体验,增加社区活动参与时间等.结论 智力和发展性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主要涉及唐氏综合征、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脆性X综合征.身体活动方式主要以运动项目类和技能类为主.儿童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健康和功能效益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功能提高,活动和参与水平提高,久坐行为减少,日常活动的参与度增加,生活质量与福祉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