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后喉肉芽肿的药物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后形成的喉肉芽肿的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289例早期声门型喉癌内镜支撑喉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后形成的32例喉肉芽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药物直接治疗组16例,另一组为观察再治疗组16例。两组用药皆为葡萄糖酸锌片剂(每片剂量70 mg,含锌10 mg)口服治疗,每次3片,每日2次。肉芽位于声带突者另加艾司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空腹口服。总疗程6~12周。结果:随诊复查电子喉镜,肉芽肿的形成时间均在术后2~4个月,其中观察再治疗组的16例患者观察随诊3个月肉芽无明显变化,之后再进行药物治疗,发现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反应相似,均在治疗3周后肉芽开始变小,治疗6~12周肉芽均消失而停药,肉芽无再发,治愈率100%(32/32)。有2例患者葡萄糖酸锌片剂口服治疗3周后出现恶心,上腹部不适,减量用药后不适消失。结论: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后出现的喉肉芽肿,单独给予葡萄糖酸锌片剂或者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口服是一种有效、安全、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反流外科在中国的发展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6天前
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咽喉、口腔、鼻腔、中耳、气管及肺等部位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的消化道症状包括反酸、烧心、反食、嗳气、胸背痛、上腹饱胀、吞咽困难等,消化道以外症状包括口咽异物感、咽喉疼痛、声音嘶哑、鼻塞、流涕、口腔溃疡、咳嗽、咳痰、喘息、憋气以至窒息等。GERD造成的损伤性病变包括食管糜烂、Barrett食管、喉头水肿、声带肉芽肿、声门下狭窄及肺纤维化等。另外,GERD还可以通过神经、免疫等机制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存在哮喘共患病是导致哮喘控制不佳的因素之一。为提高我国儿科医师对哮喘共患病的认知度,规范哮喘临床诊疗中相关共患病的综合评估、诊断和治疗,现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共患病诊治专家共识》,本共识涵盖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声带功能障碍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焦虑和抑郁、胃食管反流病和咽喉反流、肥胖、食物过敏等非呼吸系统疾病,也涉及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诊断和鉴别。以期为儿童哮喘共患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进而提高我国儿童哮喘总体控制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刘静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喉癌前病变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喉癌前病变是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常见慢性喉病,涉及肉芽肿、声带白斑、乳头状瘤等,病程长,属中医“慢喉喑”“喉瘤”范畴,为中医优势病种。刘静教授认为,三焦膀胱气化不利、水饮痰湿结聚喉部是本病根本病机,另外合并肝脾不足、痰瘀阻络等病机。其在临床以五苓散为主方,配合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活血化瘀药治疗本病,常获佳效,亦进一步拓展了经方五苓散的临床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喉接触性肉芽肿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喉接触性肉芽肿(laryngeal contact granuloma,LCG)是由于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的声带突周围黏膜损伤、溃疡,继而该处的黏膜组织反应性增生形成的炎性肉芽肿。尽管目前认为LCG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咽喉反流或胃食管反流、不合理用声、反复清嗓、慢性咳嗽及气管插管损伤等,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上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及外科治疗,缺少统一的治疗方法,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本文主要就LCG的发病机制及不同治疗手段做一综述,为LCG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声带良性病变显微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声带良性病变显微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声带良性病变患者2 214例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单双侧病变、诊断等情况,根据入院诊断将2 214例患者分为六组:息肉组、Reinke 水肿组、白斑组、肉芽肿组、囊肿组和其他良性病变组,随访0~1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5个月。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各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复发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与手术复发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2 214例患者中,息肉组1 953例(88.21%),肉芽肿组41例(1.85%),囊肿组67例(3.03%),白斑组87例(3.93%),Reinke水肿组34例(1.54%),其他良性病变组32例(1.45%)。复发率:息肉组4.86%(95/1953),肉芽肿组31.70%(13/41),白斑组14.94%(13/87),囊肿组2.98%(2/67),Reinke水肿组8.82%(3/34),其他良性病变组9.37%(3/32)。单因素分析显示,双侧病变(95% CI 6.899~17.289, P < 0.001)、吸烟(95% CI 1.282~2.564, P=0.001)、饮酒(95% CI 1.173~2.346, P=0.001)等因素与复发显著相关;白斑(95% CI 1.375~27.011, P=0.017)、肉芽肿(95% CI 3.053~60.980, P=0.001)与囊肿相比,术后的复发率更高。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双侧病变(95% CI 6.680~16.900, P < 0.001)、吸烟(95% CI 1.572~16.157, P=0.007)术后复发风险更高。肉芽肿与术后复发显著相关(95% CI 4.691~97.667, P < 0.05)。 结论:双侧病变、吸烟是声带良性病变显微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肉芽肿与术后复发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埃索美拉唑诊断性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观察治疗前后反流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疑似LPRD的50例患者诊断性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行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评分.结果 RSI平分中声嘶或发音障碍84%、持续清嗓87%、痰过多或涕倒流71%、吞咽食物、水或药片不利58%、饭后或躺下后咳嗽52%、呼吸不畅或反复窒息发作68%、烦人的咳嗽79%、咽喉异物感92%、烧心、胸痛、胃痛32%.RFS评分中假声带沟45%、喉室消失57%、喉黏膜红斑/充血94%、声带水肿85%、弥漫性喉水肿82%、后连合增生83%、肉芽肿10%、喉内黏稠黏液附着58%.治疗前后RS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2,P<0.001),治疗前后RF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9,P<0.001).结论 LPRD的主要症状是咽喉异物感、持续清嗓、声嘶或发音障碍.主要体征是喉黏膜红斑/充血、声带水肿、后连合增生.PPI对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难治性复发性声带突肉芽肿的手术疗法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声带突肉芽肿是发生在声带突处的非特异性炎症增生组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用嗓过度、胃食管反流及麻醉插管是引起该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针对该病的治疗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目前国内针对该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并辅以声休,但是药物治疗疗程较长,很难坚持,很多难治性复发性患者选择手术治疗,手术结合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逐渐被接受.本文报道了我科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声带突肉芽肿的手术方法,为该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临床参考.现将我科收治的5例手术治疗声带突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喉接触性肉芽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喉接触性肉芽肿(laryngeal contact granuloma,LCG),也称为声带突肉芽肿或喉接触性溃疡,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声带突周围黏膜损伤及溃疡反复发作,进一步组织增生形成的肉芽肿样病变.该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见于持续性声带压迫、咽喉反流以及有长期清嗓史的人群.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的特点.临床上部分患者常出现药物治疗无效、无法耐受药物治疗或反复手术后复发及后续的治疗方案难以抉择等问题.因此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本文将重点对LCG的发病机制及不同治疗手段进行综述与总结,为个体化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O2激光手术结合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难治性喉接触性肉芽肿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喉接触性肉芽肿(1aryngeal contact granuloma,LCG)是由于物理性或化学性因素作用引起喉部声带突处黏膜破损溃疡、组织增生形成的病变,具有易复发性、难治愈性的特点,另外解剖部位特殊性,发病原因复杂,给患者以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医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临床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声休、嗓音矫正治疗等.对于经一种以上主要正规疗治疗超过3个月病情仍未见明显好转或病情反复的患者我们称之为难治性患者[1].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治疗难治性声带突肉芽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2,3].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对20例复发难治性声带突肉芽肿患者采取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联合局部A型肉毒素注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