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波树脂与纳米复合树脂对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声波树脂与纳米复合树脂修复Ⅱ类洞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行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按照所采用的的填充材料分为声波树脂组和纳米复合树脂组(复合组)各39例.统计两组修复治疗耗时;对两组手术前后不同阶段的牙周疼痛、牙敏感、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进行测评并比较;术后3个月,对患者治疗修复效果及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声波树脂组治疗修复耗时明显短于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治疗后,两组牙周疼痛评分、牙敏感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声波树脂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月内并发症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声波树脂用于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修复治疗在改善患牙疼痛感受、牙周健康水平方面明显优于纳米复合树脂,且可有效缩短修复治疗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两种复合树脂与牙本质剪切粘接强度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在离体牙牙本质上涂布粘接剂后分别予以声波技术充填Sonicfill树脂及分层充填P60树脂,评估应用两种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的剪切粘接强度.方法 选择因牙周病拔除的磨牙40颗,制成40个牙本质试件,随机分为2组.A组为Sonicfill树脂组,B组为P60树脂组.每组涂布粘接剂后,A组采用声波技术充填树脂,B组采用分层技术充填树脂.经过循环温度为5℃及55℃的冷热循环疲劳试验,每个循环为3 min,共循环500次后,测试2组的剪切粘接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结果 A组的SBS为(10.32±1.13)MPa,B组的SBS为(8.43±0.98)MPa,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声波技术的Sonic-fill树脂充填体相比采用分层充填的P60树脂拥有更高的剪切粘接强度.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使用声波充填技术不亚于传统分层充填树脂,且临床操作时间更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中华蹄盖蕨黄酮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优化中华蹄盖蕨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并对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法与聚酰胺树脂法对中华蹄盖蕨黄酮进行提取纯化,液质联用法检测分析其黄酮成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纯化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5,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20 min,中华蹄盖蕨黄酮的得率为15.01%;最佳纯化条件为上样液pH 5,上样质量浓度2mg/mL,70%乙醇洗脱,洗脱体积流量2.0 BV/h,中华蹄盖蕨黄酮回收率为80.14%,所得干粉中其含量为70.32%,比纯化前提高25.64%.中华蹄盖蕨含有9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芪黄酮、针依瓦菊素、槲皮素-7-O-葡萄糖苷含量较高.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中华蹄盖蕨黄酮的提取纯化,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荔枝核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优化及体外降血糖活性测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荔枝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分离工艺的优化及其降血糖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为其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查热浸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荔枝核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选择HPD-BJQH、HPD-417和AB-8三种型号大孔树脂,通过动态吸附和解吸附实验,确定总黄酮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实验模型测定总黄酮粗品的降血糖活性,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与铁离子还原实验测定HPD-BJQH总黄酮粗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荔枝核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热浸提取法,用50%乙醇溶液,70℃提取1.5h,料液比为1∶20,荔枝核中总黄酮得率为4.23%.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为:采用HPD-BJQH型大孔树脂,上样液流速为0.5ml·min-,上样液中总黄酮浓度为5.5 mg· ml-1,以70%乙醇洗脱,得荔枝核HPD-BJQH总黄酮粗品,其纯度为52.3%.当HPD-BJQH总黄酮粗品溶液的浓度为1 mg· ml-1时,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92.1%,高于阳性市售药阿卡波糖.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中,经HPD-BJQH纯化的总黄酮粗品的IC50值为0.00016 mg·ml-1,远高于阳性对照原花青素、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T)和维生素C.结论 该研究为荔枝核降糖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然产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主要对天然产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压力溶剂萃取法、脉冲电辅助提取法、酶解提取法;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检测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法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抗肿瘤作用、心脑血管保护作用,进行综述和讨论,为研制和开发副作用更小,效果更好,更有价值的中药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彩色正畸粘接剂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改变正畸粘接剂颜色来减少正畸治疗结束时去除牙面残留粘接剂时对牙体组织的造成的损伤.方法:收集150颗因正畸拔除的前磨牙,分别用加入栀子蓝食用天然色素的彩色非调拌型牙釉质粘接树脂及无色非调拌型牙釉质粘接树脂,粘接Begg托槽各75颗牙,去除托槽后,用超声波洁治工作头去除牙面残留粘接树脂.分别统计两组去除牙釉质粘接剂的时间、牙面上牙釉质粘接树脂残留率、高倍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牙釉质表面形态改变.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去除无色牙釉质粘接剂组牙釉质表面划痕比彩色牙釉质粘接剂组牙釉质表面划痕多而深.去除无色牙釉质粘接剂组牙釉质表面粘接剂残留率明显高于彩色牙釉质粘接剂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彩色牙釉质粘接剂组与无色牙釉质粘接剂组耗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治疗中使用有色牙釉质粘接剂能减少去除牙面残留粘接剂时对牙体组织的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光固化充填材料边缘微渗漏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不同光固化充填材料对窝洞充填修复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6-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患者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60颗,在牙体(牙合)面制备Ⅰ类洞型后将离体牙随机均分成3组,分别充填Z350树脂(A组)、预热后Z350树脂(B组)和SonicFill声波树脂(C组).采用染料渗入法进行修复边缘微渗漏试验,在体视显微镜下检测洞壁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各组样本均可见微渗漏,C组微渗漏程度明显小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B组与A组的微渗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光固化充填材料修复边缘都可能发生微渗漏,SonicFill声波树脂较Z350树脂充填可明显减少微渗漏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ingle Bond Universal粘结剂对树脂与玻璃陶瓷粘结强度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第八代通用型粘结剂Single Bond Universal对玻璃陶瓷与树脂的粘结强度.方法:选用玻璃陶瓷块40个,经砂纸打磨,超声波清洁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分别用不同的瓷表面处理方式:对照组不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组,HF酸处理组,HF酸+硅烷偶联剂处理组.各组经处理后于瓷块处理表面涂布Single Bond Universal粘结剂,粘结树脂制成试件.试件经冷热循环处理5000次后,将试件置于37 ℃蒸馏水中保存24 h取出,使用万能力学测试仪测试各试件的抗剪切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断裂面的断裂模式.结果:在试件的抗剪切强度方面,HF酸处理组(12.7851±0.8677)MPa、HF酸+硅烷偶联剂处理组(14.7292±0.8847)MPa明显高于硅烷偶联剂处理组(4.5890±1.1483)MPa和对照组(2.0637±0.2011)MPa,而HF酸处理组、HF酸+硅烷偶联剂处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断裂模式方面,HF酸处理组和HF酸+硅烷偶联剂处理组的断裂模式主要以内聚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结论:当使用Single Bond Universal粘结剂粘结复合树脂与玻璃陶瓷时,不使用硅烷偶联剂即可达到较为理想的粘结效果,为临床使用Single Bond Universal粘结剂进行树脂修补玻璃陶瓷修复体缺损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青钱柳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青钱柳多糖paliurus polysaccharide, CPP)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系统分析,为CPP的深度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近10年有关CPP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的文献,对其分析,概括和总结.结果 目前用于CPP提取的方法 有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回流提取法、热水浸提法、超声波-酶法及超高压萃取法;含量测定方法 有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DNS比色法;分离纯化方法 有离子交换树脂法、凝胶过滤柱色谱法、亲和色谱法.结论 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均具优缺点,应根据研究的目的、条件对其合理选择;CPP的生物活性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仅局限于粗提物,而对于开发更多符合临床需求的药物制剂及相关产品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响应面法优化AB-8大孔树脂纯化玉米须总黄酮的工艺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玉米须总黄酮,继而研究AB-8大孔树脂纯化玉米须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动态吸附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上样液流速、上样液浓度、上样液pH对玉米须总黄酮动态吸附的影响,以动态洗脱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洗脱液浓度、洗脱液用量对玉米须总黄酮动态解吸附的影响.在AB-8大孔树脂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玉米须总黄酮的纯化工艺条件.研究表明,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上样液浓度0.03 mg/mL、上样液流速0.50 mL/min、洗脱液浓度91%.在此工艺条件下,玉米须总黄酮洗脱率为87.90%,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该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玉米须总黄酮的分离纯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