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复合流体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Z350纳米复合流体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效果及对牙髓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Z350纳米复合流体树脂治疗的35例患者(患牙43颗)纳入观察组,将接受树脂改性光固化玻璃离子材料治疗的31例患者(患牙37颗)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修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牙齿酸痛、牙髓炎、变色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牙周相关生物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牙髓反应情况(牙髓电活力、牙髓刺激程度)、咀嚼功能(咀嚼效率、咬合力)和牙齿美观度[正畸治疗需要指数的美观量表(Index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aesthetic component,IOTN-AC)].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ALP、AST和GCF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牙髓电活力、牙髓刺激程度和IOTN-A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350纳米复合流体树脂能有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生物标志物、牙髓反应情况、咀嚼功能和牙齿美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不同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疗效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用3M-Z100纳米复合树脂和3M-Z350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美学性能的差异,以及对基牙和牙周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于笔者医院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1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3M-Z10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修复,观察组患者予以3M-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美学效果、牙敏感、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s,NRS)、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及牙松动度(Tooth mobility degree,MD).结果:修复1 d后观察组色泽协调性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3个月后观察组边缘密合度、色泽协调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1d后、修复1周后以及修复1个月后牙敏感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但修复3个月后两组牙敏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1周后、修复1个月后及修复3个月后牙痛评分较修复1d后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修复1d后、修复1周后以及修复1个月后牙痛评分显著更低(P<0.05),但修复3个月后两组牙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修复牙GI、PLI及M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修复牙与健康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纳米复合树脂均可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但3M-Z350纳米复合树脂美学效果更好,且患者牙敏感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美学效果及咀嚼功能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对比分析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修复效果、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笔者医院接受前牙美容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共186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观察组给予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修复,观察两组前牙修复的优良率,对比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及咀嚼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前牙修复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松动程度、咬合力、咀嚼效率均得到较大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在前牙美容修复中均可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前者优势更大,修复效果较光固化树脂更佳,不仅能改善牙龈健康状况,还能促进咀嚼功能提升,对于术后尽快恢复也具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3M-Z350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在活髓牙修复中修复体外观美观协调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究活髓牙修复中使用3M-Z350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对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度、色泽协调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活髓牙修复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3M-Z100复合树脂充填材料修复,观察组采用3M-Z350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修复.分析两组修复后即刻、90 d的美学效果(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度、色泽协调性),对比两组修复不同时间点(修复后即刻、修复后7 d、修复后30 d、修复后90 d)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修复满意度.结果:两组修复后90 d的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度、色泽协调性评分及美学效果总分均较修复后即刻降低(P<0.05);观察组修复后90 d的修复体完整性、边缘密合度、色泽协调性评分及美学效果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即刻VAS评分较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7 d、修复后30 d、修复后90 d VAS评分均较修复前、修复后即刻降低(P<0.05),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即刻、修复后7 d、修复后30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90 d VAS评分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9.73%(P<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8.38%(P<0.05).结论:3M-Z350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用于活髓牙修复中的疗效确切,能缓解修复后疼痛感,修复体完整性、色泽协调性较好,边缘密合度较高,可减轻不良反应,患者修复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声波树脂与纳米复合树脂对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的修复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声波树脂与纳米复合树脂修复Ⅱ类洞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行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按照所采用的的填充材料分为声波树脂组和纳米复合树脂组(复合组)各39例.统计两组修复治疗耗时;对两组手术前后不同阶段的牙周疼痛、牙敏感、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进行测评并比较;术后3个月,对患者治疗修复效果及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 声波树脂组治疗修复耗时明显短于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治疗后,两组牙周疼痛评分、牙敏感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声波树脂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月内并发症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声波树脂用于Ⅱ类洞牙体缺损患者修复治疗在改善患牙疼痛感受、牙周健康水平方面明显优于纳米复合树脂,且可有效缩短修复治疗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纳米颗粒修饰的PVB复合涂膜合成及其抑菌抗病毒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制备一种可涂覆于材料表面、具有抑菌抗病毒性能的涂膜,旨在应用于多种公共场所设施表面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法:以无毒易挥发的乙醇溶解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材料,通过掺杂具有抑菌抗病毒性能的纳米氧化锌(ZnONP)或纳米氧化铜(CuONP)颗粒,制备具有抑菌抗病毒性能的涂膜材料,并研究纳米颗粒种类、粒径、掺杂量对涂膜消毒性能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CuONP和 ZnONP 可与 PVB形成稳定涂膜,且该涂膜的接触面积越大、纳米颗粒掺杂量越高,对大肠杆菌、MS2 噬菌体的灭活效果越好.接触面积大于80 cm2 时灭活率可达 90%,且去除速率大于 1%/min.结论:PVB复合涂膜具有高效的抑菌抗病毒活性,可为公共卫生消毒提供新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微信平台延伸护理服务对前牙缺损纳米复合树脂修复术后患者疼痛、美观度及复诊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分析微信平台延伸护理服务对前牙缺损纳米复合树脂修复术后患者疼痛、美观度及复诊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76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两组均干预至修复后6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口腔修复依从性、修复美观度、修复后舒适度、满意度、复诊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社会关系、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依从性、修复后美观度、修复后舒适度及患者对外观修复满意度、功能修复满意度、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周及修复后1、3、6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3、6个月,观察组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可有效缓解前牙缺损患者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后的疼痛,提高患者口腔修复的依从性、修复体外观的美观性、修复后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同时提高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光动力纳米载体联合si-P3H4治疗膀胱癌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探讨光动力纳米载体联合小干扰-脯氨基3-羟化酶家族成员(si-P3H4)精准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siRNA后膀胱癌EJ和T24细胞株中的P3H4mRNA和蛋白表达量。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敲低P3H4后对EJ和T24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以氨基树脂为底物合成高分子纳米载体CH3-R9-cRGD,将纳米载体药物包裹si-P3H4、光敏剂Ce6转染至膀胱癌细胞(HCV29细胞),检测不同pH及激光照射条件下药物体外释放情况。同时,探索纳米药物与膀胱癌细胞靶向结合内吞机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将不同分组纳米复合物转染至膀胱癌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体内试验进一步探索不同分组纳米复合物肿瘤抑制能力。结果:RT-qPCR显示EJ组和T24组P3H4mRNA表达量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68.4%和57.1%。Western Blot显示EJ组和T24组P3H4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至20.3%和36.5%。CCK8实验吸光度A值为EJ组相对于对照组96 h:(0.785±0.084) vs (1.358±0.064),t=12.06,P<0.01;T24组相对于对照组96 h:(0.833±0.065) vs (1.346±0.545),t=13.415,P<0.01。划痕实验细胞愈合率:EJ组相对于对照组为(47.8±4.32)% vs (68.60±4.39)%,t=7.545,P<0.01;T24组相对于对照组为(50.40±3.64)% vs (70.61±3.85)%,t=8.521,P<0.01。Transwell细胞穿膜数:EJ组相对于对照组为[(302.71±7.56) vs (130.42±3.95)]个,t=53.40,P<0.01;T24组[(99.56±4.50) vs (35.22±6.28)]个,t=24.974,P<0.01。成像结果显示多肽纳米载体上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以同时将si-P3H4和Ce6靶向运输至膀胱癌细胞中。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当纳米复合物CH3-R9-cRGD&Ce6的浓度为50 μg/ml时,激光照射组的细胞活力均低于无激光照射组,且纳米探针+激光+siP3H4组细胞活力最低(F=299.57,P<0.05)。体内试验显示纳米复合物/si-P3H4/激光抑制肿瘤细胞增强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纳米载体可以同时将si-P3H4和Ce6靶向运输至膀胱癌细胞中抑制细胞增殖,实现对膀胱癌的综合治疗。光动力和基因治疗在膀胱肿瘤治疗领域具有互补优势,两者联用可达到协同增强肿瘤治疗的效果,可以将其应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锶和氮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树脂的制备和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制备锶和氮改性二氧化钛(Sr-N-TiO2)/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树脂,并对其基础性能、抗菌性能、再矿化能力和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阐明新型复合树脂的抗菌机制.方法:Sr-N-TiO2与n-HA组合作为增强填料,制备复合树脂,分为不含增强填料的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根据实验组新型复合树脂中增强填料质量分数不同又分为2.5%增强填料组、5.0%增强填料组和7.5%增强填料组.采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别检测光固化60 s前后各组复合树脂的红外光谱,计算复合树脂双键转化率.使用直径 4 mm、高10 mm的模具制备各组复合树脂试件,计算光照20 s后各组复合树脂试件固化深度.每组制备3个复合树脂试件,将各组试件与稀释的变异链球菌液共培养,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各组试件表面黏附细菌菌落数并计算抗菌率,采用活/死细菌染色法观察各组复合树脂试件表面活/死细菌比例及形态表现.将各组复合树脂试件于人工唾液中浸泡1、3、5和7 d,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再矿化情况.小鼠纤维细胞(L-929细胞)接种于各组复合树脂浸提液中,采用CCK-8法分别于1、2和3 d时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增殖率(RGR),进行细胞毒性等级评价.结果:随着复合树脂中增强填料比例的增加,新型复合树脂双键转化率和固化深度呈降低趋势,但均达到临床使用标准.与对照组比较,2.5%和5.0%增强填料组新型复合树脂双键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增强填料组新型复合树脂双键转化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新型复合树脂固化深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表面黏附细菌菌落计数明显减少(P<0.01).当增强填料比例达到 5.0%时,新型复合树脂抗菌率大于90%.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新型复合树脂试件表面活细菌数随增强填料比例升高逐渐减少.SEM观察,各实验组新型复合树脂试件表面可见矿化结节,并随时间延长和增强填料比例升高而增多,处理7 d后,5.0%和7.5%增强填料组新型复合树脂试件表面几乎被矿化结节完全覆盖.生物安全性实验,各组细胞RGR均大于75%,细胞毒性等级均≤1级.结论:改性后的新型复合树脂符合临床标准,并具有抗菌性能和再矿化能力,同时生物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与比较纳米复合树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进行前牙美容修复的患者62例(115颗牙),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予以纳米复合树脂修复治疗,乙组则予以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修复优良率、患者满意度、自觉疼痛程度、敏感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牙周相关指标.结果:甲组的治疗成功率(93.55%)显著高于乙组(70.97%),修复效果等级显著优于乙组,修复效果优良率(96.77%)也显著优于乙组(67.74%).甲组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松动度均显著低于乙组.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随着时间延长降低,在修复后l周、1个月、3个月时,甲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乙组.甲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纳米复合树脂对前牙美容修复较光固化复合树脂有更好效果,且患者牙齿敏感发生率低、自觉疼痛程度小、并发症少,患者牙周相关较好,患者满意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