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喉功能保留术式患者吞咽康复早期进食性状情况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不同喉功能保留术患者吞咽康复早期进食食物性状的变化。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行喉功能保留术的喉癌下咽癌患者,采用纤维内镜吞咽检查(FEES)结合误吸评分量表(PAS),前瞻性观察患者在试进食早期进食固体、糊状、流质3种不同性状食物的误吸、误侵情况。结果:69例患者中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1例,部分咽部分喉切除术19例,术后15 d该2组患者对固体与糊状食物适应性评分分别为(1.14±0.36)、(1.29±0.56)分和(2.53±2.04)、(2.84±2.31)分,Friedman M检验进行3种食物性状适应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值为23.463、22.227, P<0.01),流质食物适应性评分为(2.10±1.09)、(4.42±2.24)分,流质与固体和糊状的成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0.976~1.105, P<0.05);术后20 d该2组术式对3种食物性状适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喉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LCP-CHEP)17例、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12例,术后15 d该2组患者对3种食物性状适应性评分分别为(4.65±1.90)、(5.59±1.46)、(6.53±1.13)分和(6.67±1.07)、(4.50±2.07)、(6.92±0.79)分, M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M值为29.525、22.136, P<0.01);术后20 d该2组术式中固体和糊状食物的成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流质与固体和糊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75~-0.853, P<0.05)。 结论:喉功能保留术患者的早期康复中垂直组和部分咽部分喉切除术组对固体和糊状食物适应性较好,水平组对糊状适应性较好,CHEP组对固体适应性较好,4组对流质的适应性均最差,且CHEP组与水平组对流质的康复需要更长时间。了解不同术式患者在试进食早期对食物性状的适应性,有助于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开展逐步递进式饮食训练,降低康复周期内误侵、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神经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由淄博市中心医院康复科神经重症康复病房收治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22例,根据患者是否成功拔管分为2组,拔管成功组(73例)和拔管困难组(49例)。采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和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定患者的意识状态,采用口腔摄入功能量表(FOIS)评定患者的进食能力,采用纤维内窥喉镜观察气道解剖结构,采用Marianjoy分泌物五分评分量表、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PAS)行分泌物潴留及吞咽误吸评分。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分泌物潴留、误吸和声门开放水平可能是影响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的因素(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咽喉部分泌物潴留多[ OR=9.380,95% CI(3.010,29.231), P<0.05]和声门开放水平差[ OR=0.186,95% CI(0.083,0.417), P<0.05]是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的危险因素。 结论:咽喉部分泌物潴留多和声门开放水平差是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纤维内窥喉镜在诊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气管插管的急救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可视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需紧急气管插管的心脏骤停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喉镜(TL)组30例和可视喉镜(VL)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喉镜显露分级、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同时按照医师职称分为低年资住院医师(A)组和高年资住院医师(B)组。结果:VL组声门暴露成功率高于T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L组声门暴露Ⅰ级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喉镜声门暴露Ⅰ级[56.70%(17/30)比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应用VL进行气管插管平均尝试次数、插管时间低于TL组(1.30次比1.67次、56.37 s比67.1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亚组分析发现应用TL进行气管插管,A组成功率、插管时间与B组(4/15比11/15、78.00 s比55.57 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应用VL进行气管插管,A组插管成功率上升至9/15,插管时间缩短为58.80 s,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VL用于急诊危重症气管插管术,改善喉镜显露分级,缩短插管时间,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尤其是可以推广在住院医师中的应用,可以缩短与高年资医师操作差距,弥补经验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LIPA™喉罩与Supreme喉罩的临床应用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免充气型喉上通气道(SLIPA)与Supreme一次性双管喉罩(LMA-Suprem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的70例患者,分为SLIPA组与LMA-Supreme组,其中SLIPA组37例,LMA-Supreme组33例,记录并对比置入时间、尝试次数、通气道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声门的纤维支气管镜视野分级,最大密封压、气道压峰值以及术后24 h咽痛情况。结果:SLIPA组与LMA-Supreme组的置入操作所需时间、一次置入成功率、置入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以及气道压峰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LIPA组的最大密封压[(25.7±4.08) cmH 2O](1 cmH 2O=0.098 kPa),与LMA-Supreme组[(28.5±3.14) cmH 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声门对位情况方面,SLIPA组的纤维支气管镜视野评分3~4分的比例达到94.6%,明显高于LMA-Supreme组69.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咽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SLIPA?通气道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呼吸管理,其操作简便,置入成功率及安全性高;其前端空腔结构设计可积存反流液,可降低反流误吸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复合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ED 50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喉罩作为一种声门上的通气工具,对机体刺激性小,已广泛应用于短小手术麻醉 [1]。该手术多采用短效麻醉药物诱导,可快速达到麻醉效果,且麻醉时间短,患者苏醒快。阿片类药物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可以提供良好的喉罩置入条件,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2,3]。阿芬太尼是合成的作用于μ阿片受体的芬太尼衍生物,是临床常用的短效镇痛药,具有起效快、代谢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4]。本研究旨在确定复合依托咪酯时阿芬太尼抑制喉罩置入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喉声门下气管内异位甲状腺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异位甲状腺(ectopic thyroid tissue,ETT)是一种甲状腺器官先天发育异常疾病,发病率低,临床以舌根ETT较为多见。本文报道一例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正常甲状腺峡部缺如同时存在喉声门下气管内及疑是舌根部ETT病例。该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术后恢复良好,随访4个月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球囊导管经可弯曲支气管镜在儿童气道异物中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球囊导管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治疗儿童气道异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至2019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60例球囊导管经可弯曲支气管镜治疗儿童气道异物的病例资料。结果:60例患儿中,男40例,3岁以下58例(96.7%)。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98.3%)、气喘(56.7%)、发热(46.7%)。85%患儿有明确异物吸入史。异物以植物类食物为主(91.6%),以花生等果仁类食物最为常见。异物嵌顿部位主要为左主支气管(33.3%)和右主支气管(26.7%)。40例(66.7%)气道异物伴肉芽组织增生,其中少量肉芽13例(21.7%)、肉芽部分包裹26例(43.3%),完全包裹1例(1.7%)。60例患儿气道异物均1次性成功取出,其中单一球囊导管异物取出31例(51.7%),从打开球囊到异物被拖出声门一般耗时约15~20秒。无术中严重出血、气胸、声带或气道壁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儿童常见的花生等果仁类气道异物,尤其并发肉芽组织增生者,应用球囊导管经可弯曲支气管镜行异物取出是安全、有效、快速的,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CHANNEL流程的气道评估法对急诊困难气道的预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CHANNEL流程的气道评估法对急诊困难气道的预测能力。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选择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行气道管理的患者,若条件允许,对其同时应用基于CHANNEL流程和改良Mallampati分级(modified Mallampati test, MMT)进行气道评估,完成后予直接喉镜下显露声门继而进行Cormack-Lehane分级。以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或Ⅳ级定义为困难气道。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价应用MMT、CHANNEL流程进行气道评估时预测困难气道的能力。结果:接受急诊气道管理的312例患者中有122例被纳入研究,基于CHANNEL流程的气道评估法预测困难气道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1%,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为0.948(0.907~0.988)。与MMT比较,基于CHANNEL流程的气道评估法对困难气道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更大( P<0.05)。 结论:基于CHANNEL流程的气道评估法可有效准确预测急诊患者的困难气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低出生体重儿继发声门下囊肿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报道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治1例4月龄早产婴儿继发性声门下囊肿的诊疗过程。患儿早产、气管插管病史明确,表现为气促、喉喘鸣、呼吸困难加重,电子喉镜及CT检查提示声门下囊肿。全麻诱导时出现插管困难遂紧急行气管切开术,内镜下完整切除多发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声门下囊肿。术后1个月、5个月复查,患儿均无呼吸困难症状,无声嘶,电子喉镜检查示未见囊肿复发及声门下狭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子宫外产时处理手术胎儿的呼吸管理经验——附20例病例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20例产前诊断存在畸形的胎儿行子宫外产时处理(ex 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手术的呼吸管理经验。方法:2016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20例行EXIT手术的胎儿,其中颌面部淋巴管瘤5例,颈部畸胎瘤4例,肺囊腺瘤3例,胸腔积液5例,隔离肺3例。对其采用母体胎盘途径麻醉,胎头娩出后,维持胎盘循环下,全部病例均采用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对胎儿进行人工气道建立,记录插管前后胎儿的血氧饱和度、胎心率,待插管成功后断脐,并抽取胎儿动脉血气。随即于产房内进行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给予3~5 cmH 2O(1 cmH 2O=0.098 kPa) PEEP支持,术中抽取血气分析,新生儿手术结束后转至NICU。 结果:(1)20例胎盘维持下胎儿处于麻醉状态,母体1.5 MAC七氟醚吸入麻醉,瑞芬太尼泵入,胎儿血氧饱和度可维持在(51.5±4.7)%,胎心率(155.3±11.34)次/min;(2)20例胎儿的气管插管完成时间(24.20±3.43)s,声门暴露时间(3.20 ±1.12)s,1次插管成功率90%(18/20),其中2例声门暴露困难,行2次气管插管后成功;(3)使用3~5 cmH 2O PEEP支持下高频正压通气模式,可为新生儿手术期间提供良好氧合[SpO 2(92.10±3.34)%],胎儿平均住院时间(15.0±3.2)d,呼吸机维持时间(3.0±1.2)d,术后并发肺炎4例,肺不张2例。 结论:(1)避免母体过深麻醉,有效维持胎盘循环,可提供人工气道建立前的良好氧合,为胎儿提供有效麻醉;(2)可视喉镜缩短了插管时间,声门暴露良好,可提高断脐后新生儿的氧合指数;(3)使用PEEP支持下高频通气模式,为新生儿手术期间提供良好氧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