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由淄博市中心医院康复科神经重症康复病房收治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22例,根据患者是否成功拔管分为2组,拔管成功组(73例)和拔管困难组(49例)。采用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和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定患者的意识状态,采用口腔摄入功能量表(FOIS)评定患者的进食能力,采用纤维内窥喉镜观察气道解剖结构,采用Marianjoy分泌物五分评分量表、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PAS)行分泌物潴留及吞咽误吸评分。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意识状态、吞咽功能、分泌物潴留、误吸和声门开放水平可能是影响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的因素(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咽喉部分泌物潴留多[ OR=9.380,95% CI(3.010,29.231), P<0.05]和声门开放水平差[ OR=0.186,95% CI(0.083,0.417), P<0.05]是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的危险因素。 结论:咽喉部分泌物潴留多和声门开放水平差是神经重症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拔管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纤维内窥喉镜在诊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靶向免疫治疗对晚期肝癌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既往靶向免疫治疗停用后是否增加晚期肝癌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治疗后的再出血风险。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因上消化道出血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晚期肝癌患者,均经内镜检查诊断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行内镜下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血前是否接受靶向免疫治疗,分为靶免组和非靶免组;随访观察6个月,评价患者再出血和生存情况。结果:共纳入55例患者,其中24例既往接受靶向免疫治疗,31例未接受过靶向免疫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病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靶免组年龄小于非靶免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靶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2、0.017)。靶免组和非靶免组患者的6个月再出血率(20.83% vs 22.58%, P=0.269)、6个月病死率(45.83% vs 29.03%, P=0.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晚期肝癌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6个月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HR=2.64, P=0.009)。 结论:靶向免疫治疗停药后不增加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患者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的再出血率。Child-pugh分级是晚期肝癌患者出血后6个月生存的影响因素,且肝功能越差,生存期越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消化道内镜超声耦合介质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消化道内镜超声作为超声技术与内镜技术的结合,自问世以来就在消化道疾病诊疗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操作方式及消化道自身特点,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内镜超声耦合介质仍是脱气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对其他成分耦合剂的尝试和应用,如羧甲基纤维素和卡波姆。本文就内镜超声耦合剂的性能要求、种类、使用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评估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温州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存在吞咽困难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咽动态造影检查(VFFS)和FEES,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VFFS结果发现,口腔残留122例,渗漏168例,误吸170例,会厌谷残留179例,梨状隐窝残留184例,环咽肌开放不全61例,食管蠕动异常58例;FEES结果发现,食物渗漏173例,食物穿透151例,食物误吸180例,食物潴留166例,声带新生物21例。FEES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5.5%)低于VFFS(12.0%)(χ 2=5.29, P < 0.05)。 结论:FEES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检出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安全性,对吞咽困难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兔声门下瘢痕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急性损伤引起的声门下狭窄通常以溃疡、黏膜下层纤维化和炎症以及软骨溶解和软骨变形为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急性期炎症转变为相对正常的黏膜覆盖,伴有黏膜下和软骨膜纤维化、腺体肥大和软骨变形,进而形成增生性瘢痕。该研究通过内窥镜刷技术在12只新西兰兔中诱导声门下瘢痕形成,随后进行气道开放手术。激光治疗组8只兔接受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未治疗组4 只兔仅接受气道开放手术,不接受激光治疗。在术后第1、2、4 和8 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在术后12周对兔实施安乐死,收集喉气管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确定激光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兔瘢痕的胶原组成。结果显示尽管12只兔中有10只出现一定程度的侧气管狭窄,但均存活至研究终点,且无明显呼吸并发症。激光治疗组兔瘢痕组织Ⅰ型与Ⅲ型胶原比例明显优于未治疗组。因此,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声门下瘢痕的效果与皮肤瘢痕相似,可改善Ⅰ型与Ⅲ型胶原比例。此外,该研究在兔模型中开发了一种开放气道方法,可在不引起呼吸并发症或危及动物生命的情况下,在声门下行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耳穴贴压联合中药对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鼻痔散加减对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 72例将行鼻腔填塞术的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6 例)和观察组(36 例).对照组术后予鼻喷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贴压联合鼻痔散加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鼻腔内窥镜评价量表(Lund-Kennedy nasal endoscopy scoring scale,Lund-Kennedy)、萎缩性鼻炎患者症状及体征评价量表(sign evaluation scale for patients with atrophic rhinitis,SSPAR)和中医证候积分的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指标及鼻黏液纤毛传输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鼻分泌液中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的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NOT-20、Lund-Kennedy、SSPAR和中医证候积分的评分均降低(P<0.05),影像学检查指标及鼻黏液纤毛传输速率均改善(P<0.05),血清和鼻分泌液中炎性因子、IgE和ECP水平均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出现发热2 例、切口肿胀3例、切口感染1 例、头昏头痛1 例;观察组出现切口肿胀1 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外用西药治疗基础上,耳穴贴压联合鼻痔散加减可有效改善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清及鼻分泌液中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下咽部巨大神经鞘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喉神经鞘瘤十分少见,多发生于杓会厌皱襞,常有室带、杓状软骨、声带、梨状隐窝的受累,发生于下咽部的神经鞘瘤少见.现报告1例位于下咽部后壁的神经鞘瘤.该患者起病隐匿,喉镜检查示喉咽后壁巨大肿物,表面光滑.在局部麻醉下行气管切开及全身麻醉下行内镜辅助等离子刀下咽部肿物摘除术,术中于30°内镜可见喉咽后壁偏左侧巨大表面光滑的新生物,肿物黏膜表面血管丰富,术中切开黏膜、黏膜下组织、肌肉层可见表面淡黄色肿物膨出,沿肿物周边剥离,肿物大小约5.0 cm×3.5 cm×2.8 cm.术后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1周后给予二期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周后给予患者拔出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用3-0可吸收线对位缝合,患者治愈出院.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术后病理:喉咽后壁可见梭形肿瘤细胞,考虑神经鞘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波形蛋白和S-100均为阳性,Bcl-2为部分阳性,细胞增殖的相关抗原Ki-67为小于5%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和CD34均为血管阳性,甘露糖结合蛋白、NF、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结蛋白和细胞角蛋白均为阴性.喉神经鞘瘤多为良性病变,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经口入路喉显微手术和颈外入路手术是下咽神经鞘瘤的2种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大小、出血风险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患者 女,57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1月余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超声胃镜示:胃底体交界处黏膜下隆起,来源于固有肌层.CT检查示:胃底体交界处胃小弯侧见大小约2.1 cm× 1.2 cm×1.5 cm结节影,边界尚清,其内见斑片状钙质密度影,增强扫描病变呈轻度强化(图1~5).CT诊断考虑胃间质瘤可能性大,行胃肿物内窥镜下黏膜剥离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探讨内镜吻合夹在上消化道穿孔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内镜吻合夹(OTSC)在上消化道穿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陈旧性和新鲜性上消化道穿孔并采用OTSC进行内镜下缝合的患者13例,选用的OTSC夹型号均为11/6t,操作均由资深内镜医师完成.结果 13例患者中新鲜性穿孔7例,均为胃黏膜下肿物内镜治疗术后医源性穿孔;陈旧性穿孔6例,其中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食管异物穿孔术后瘘2例,胃间质瘤腹腔镜术后瘘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1例.13例病变中胃部穿孔8例(8/13),食管穿孔5例(5/13);新鲜穿孔大小为4~30 mm(平均15.3 mm),陈旧性穿孔大小为5~10 mm(平均7.8 mm).内镜操作时间,新鲜穿孔为6~27 min(平均15.1 min),陈旧性穿孔15~80 min(平均42.3 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技术成功率100%(13/13),临床成功率在新鲜穿孔为100%(7/7),陈旧性穿孔为50%(3/6).13例患者均无特殊治疗,无特殊并发症.结论 OTSC封闭上消化道穿孔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新鲜性穿孔疗效明显优于陈旧性穿孔.无明显炎症反应引起的纤维化时,可能是陈旧性穿孔置入OTSC的较好时机,<30 mm的病灶行OTSC成功率较高.OTSC自行脱落数较少,内镜下干预取出的必要性及时机仍需进一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先天性喉裂评估方法与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30例先天性喉裂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对其诊断和评估方法的研究以及疗效的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喉裂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范围1d至8岁,中位年龄3.5个月.喉裂评估方法:清醒状态下电子纤维喉镜检查、功能性内镜下吞咽功能评估、全麻下保留自主呼吸的显微喉气管硬镜检查、气管内插管透气实验,以及核素的吞咽正向肺吸入检查,比较各种客观检查方法的优势.根据不同的喉裂分型以及合并的畸形、功能异常等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术后1~3个月行症状评分和客观检查评估.结果 0型喉裂2例,Ⅰ型喉裂19例,Ⅱ型喉裂3例,Ⅲ型喉裂3例,Ⅳ型喉裂3例.其中合并吞咽功能异常4例,合并声门下狭窄6例,其中误吸阳性7例.治疗方案:2例0型喉裂患者予以非手术治疗;19例Ⅰ型喉裂患者中6例予以非手术治疗,4例合并吞咽功能异常者予以气管切开,4例予以非手术治疗后无效行喉裂修补,5例合并喉软化症无误吸者,行声门上成形术;Ⅱ型喉裂3例,2例行喉裂修补,1例行喉裂修补合并气管切开;3例Ⅲ型喉裂中1例行开放性喉裂修补,2例行气管切开;3例Ⅳ型喉裂因合并多发畸形,死亡.治疗有效率:0型为100%;Ⅰ型为94.74%;Ⅱ型为100%;Ⅲ型为66.67%;Ⅳ型无治疗经验.结论 显微喉气管硬镜检查合并气管内插管透气实验联合吞咽功能评估是对喉裂分级、吞咽功能以及相关气管畸形等为最有效的评估手段.对于0~Ⅰ型喉裂不合并其他畸形和吞咽功能异常者,多数经非手术治疗有效,无效时行修补手术,Ⅱ~Ⅲ型喉裂需通过手术修补;Ⅳ型喉裂多合并多发畸形,死亡率极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