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门下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女,36岁,因“咽部异物感1个月余,呼吸困难15 d”就诊。门诊电子纤维喉镜提示,声门下一半球形肿物隆起,突入并堵塞气道90%,遂紧急行气管切开术。术前颈部增强CT见C6平面喉咽右侧壁软组织结节影凸向气管腔,边缘见低密度影。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口支撑喉镜下CO 2激光声门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标本大体检查示,肿瘤大小2.0 cm×1.0 cm,剖开内为黏稠胶冻样组织,囊壁厚0.2 cm,术后病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患者于术后第2天堵管,术后3 d出院,出院1年复查未见肿物复发,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声门下腔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总结分析声门下腔囊肿患儿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21年3月该院儿童医学中心呼吸介入科收治的8例声门下腔囊肿患儿的诊疗经过,描述性研究及统计其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结果 获得性声门下腔囊肿患儿多以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伴有气管插管病史为主,病程中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喉鸣和气促等症状.声门下腔囊肿发病年龄多为1岁左右,囊肿以右侧单发为主,Myer-Cotton Ⅱ度及以上采用内镜介入治疗,Myer-Cotton Ⅰ度多随访,预后可,但有复发的可能.结论 对于有插管病史的早产低出生体重患儿,若在出生后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喉鸣和气促等症状,需警惕声门下腔囊肿的发生,狭窄严重者需介入治疗,但狭窄程度轻者可随访观察,介入治疗后有复发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甲状腺乳头状癌气管支气管转移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性,16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痰液量多,为白色黏稠痰液,伴气喘、气短明显,活动后加重、声音嘶哑,无发热、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查体:精神差,喘息貌,甲状腺缺如,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喘鸣及少许湿鸣音,其余未见明显异常.1年前因甲状腺囊肿于外院行手术切除甲状腺,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并发甲减,长期服用优甲乐治疗.复查CT示:双侧甲状腺区未见明显甲状腺,环状软骨后方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其与食管上端分界不清,同平面气管腔轻度狭窄,腔内凹凸不平.胸廓入口处气管左侧淋巴结肿大.双肺炎症,右肺支气管腔团块状高密度影.右侧局部胸膜增厚,气管狭窄明显.气管镜检查:声门下约1 cm处可见占位性病变,堵塞气道约95%,表面有渗血,肿瘤灰白色,质软(图1),大部分清除,术后病理送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镜辅助下颌下腺腺门和腺内结石不同取石方法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唾液腺内镜辅助下颌下腺腺门和腺内不同深度结石的取石方法及术后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医学影像科就诊、采用内镜辅助口内途径取石的481例(484侧)下颌下腺腺门或腺内结石病例(男性250例,女性231例,年龄9~86岁),根据超声、螺旋CT、造影及内镜所见将结石分为腺门型、腺门下型、腺内型及多发型.采用4种取石方法,方法Ⅰ:腺门部切开取石;方法Ⅱ:腺内追踪主导管取石;方法Ⅲ:腺体切开取石;方法Ⅳ:导管内抓取.分析不同类型结石的取石成功率、并发症以及中长期疗效.结果 481例患者中3例为双侧腺门结石.484侧病变中446侧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为92.1%;腺门型、腺门下型、腺内型、多发型结石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7.8%(363/371)、64.4%(29/45)、4/16和96.2%(50/52).取石方法包括方法Ⅰ347侧,方法Ⅱ13侧,方法Ⅲ4侧,方法Ⅳ73侧,方法Ⅰ+Ⅳ9侧.2侧术中导管腺门部断裂,所有病例术后腺体及口底肿痛3~7 d,9侧出现暂时性舌神经损伤.取石成功病例平均随访36个月, 1.6%(7/446)发生舌下腺囊肿,1.3%(6/446)导管闭锁,2.0%(9/446)结石复发,95.1%(424/446)腺体功能良好.结论 对于下颌下腺腺门和腺内不同深度的结石,应在内镜辅助下采用不同方法取石,以最大程度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婴幼儿舌甲状舌管囊肿44例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儿舌甲状舌管囊肿(LTGDC)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4例小儿LTGDC的临床特点.所有患儿术前行常规电子纤维喉镜、喉部CT、放射性核素检查.常规经口切除后,行纤维喉气管镜检查和气管内插管(ETT)透气试验,并根据Cotton-Myer分级进行声门下狭窄的评估.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喉喘鸣22例、反复吸入性肺炎8例、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6例和喂养困难等消化道症状4例.所有患儿经口切除囊肿,35例同时行声门上成形术.6例杓间隙深予以手术修补;Ⅱ度获得性声门下狭窄1例,抗酸治疗后拔管,未予手术处理.术后喉喘鸣的治愈率达86.4%(19/22),反复吸入性肺炎治愈6例,呼吸困难治愈5例,喂养困难治愈2例.1例伴神经肌肉疾病患儿,喂养困难无改善,持续鼻饲喂养.2例打鼾患儿,1例术后打呼症状基本消失.卵圆孔未闭患儿心脏手术后声嘶稍有好转,未影响呼吸.术后12~72 h,并发术腔出血3例,均返回手术室止血,未再出现二次出血.术后1年内,1例复发,外院予以二次手术,未再复发.结论 当患儿出现喉喘鸣、呼吸不畅、呛咳等症状,内科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完善电子纤维喉镜、喉部CT检查,提高LTGDC的诊断率. 术中切除囊肿的同时,行气管镜检查评估喉、气管发育情况,必要时配合抗酸等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