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教学体系在高嵌体基牙预备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数字化教学体系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学员”)高嵌体基牙预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3Shape Trios口腔扫描仪的组织形态记忆特点及Geomagic Control X 3D成像设计软件建立数字化模拟教学体系单元。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口腔科18名口腔全科住培学员分为两组,对照组学员9名,采用常规PPT+示范操作教学后自主预备高嵌体树脂牙模型;试验组学员9名,学习数字化教学体系后预备高嵌体基牙。所有学员分别在3个树脂牙模型上进行基牙预备。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高嵌体基牙预备后各位点备牙量,以及聚合度差异,并作出总结性教学评价。采用 SPSS 21.0 软件对两组高嵌体基牙预备量、聚合度及教学满意度指标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 结果:试验组学员在进行高嵌体基牙预备时,颊侧肩台宽度差、舌侧肩台宽度差、近中肩台宽度差、远中肩台宽度差、功能尖高度差、近中窝最低处高度差、颊侧聚合度、舌侧聚合度、远中聚合度与对照组比较, t值分别为6.21,6.12,3.83,4.73,3.73,4.79,8.35,4.35,6.69, 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非功能尖高度差、远中窝最低处高度差、近中聚合度与对照组比较, t值分别为1.02,1.97,1.43, P值分别为0.312、0.054及0.1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教学满意度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数字化教学体系的运用有利于提升住培学员的高嵌体预备水平,教学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吸唾管在口腔多学科系列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吸唾管(专利号:ZL 2018 2 1909277.6)在口腔多学科系列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符合条件的患者232例,按照学科进行分组,每个学科组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新型吸唾管进行护理四手操作配合。对照组采用传统吸唾管进行护理四手操作配合,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治疗时间、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学科组的干预组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新型吸唾管在保持医生视野清晰度和护士操作节力性两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吸唾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新型吸唾管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而且提高了医护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型吸唾管在口腔多学科系列治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增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医护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虚拟仿真复合模拟备洞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手灵活性训练中的应用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Simodont虚拟仿真系统和进阶性仿真备牙教具模拟备洞实践训练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手灵活性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20级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和仿真备牙教具2种仿真实践训练提升其手灵活性。2种仿真实践训练分别进行2次操作,记录每次操作评分;统计学生训练前后的奥康纳镊子灵活性测试用时。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2次操作评分及灵活性测试的前后差异。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训练的主观感受。 结果:学生虚拟仿真系统2次操作评分分别为(8.27±2.84)分和(8.89±2.90)分,仿真备牙教具评分分别为(8.29±2.45)分和(8.96±2.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学生训练前后奥康纳镊子灵活性测试用时分别为(316.80±40.64)秒和(295.08±39.27)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均认为2种仿真实践训练方法都具有较好的操作灵敏度,且2种方法各有侧重,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结论:采用2种仿真实践训练方法进行教学,有助于提升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手灵活性,并获得了良好的满意度,为临床前训练学生手部技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种CAD/CAM全瓷材料(牙合)贴面抗折能力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三种CAD/CAM(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全瓷材料全解剖式((牙合))贴面的抗折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扫描离体下颌右侧第一磨牙建立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进行(牙合)贴面数字备牙,共四个厚度,分别为1.0 mm、1.5 mm、2.0 mm、2.5 mm,选取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瓷块2种(IPS e.max CAD瓷、VITA SUPRINITY瓷)和树脂基陶瓷瓷块1种(Lava Ultimate优韧瓷),数字设计和数字切削制作相应厚度全瓷(牙合)贴面,每种瓷块每个厚度10例,共获120例(牙合)贴面.将(牙合)贴面加压粘接到3D打印硬质树脂代型上,循环加载后,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垂直加载试验,记录(牙合)贴面断裂载荷,观察失效模式.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断裂载荷结果显示,在厚度为1.0 mm、1.5 mm、2.0 mm时三种材料间断裂载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度为2.5 mm时,两种玻璃陶瓷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玻璃陶瓷和树脂基陶瓷之间断裂载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玻璃陶瓷随着厚度增加,断裂载荷也随之增大(P<0.05);树脂基陶瓷厚度为1.0 mm、1.5 mm、2.0 mm时的断裂载荷也随着厚度增大(P<0.05).三种(牙合)贴面的断裂模式均表现为裂纹,破碎和折裂.结论:三种CAD/CAM全瓷材料全解剖式(牙合)贴面抗折能力均能满足后牙(牙合)面缺损修复的需要,树脂基陶瓷操作步骤相对简单;临床上尽量选择较薄的贴面进行修复,以利于颞下颌关节的适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高嵌体与全瓷冠修复牙体缺损的美学效果及远期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对比高嵌体与全冠在修复牙体缺损中的美学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120例(共229颗患牙),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113颗患牙)和观察组(60例,116颗患牙),对照组采用常规全瓷冠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CAD/CAM全瓷高嵌体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的修复时间(备牙时间、取模时间和总体操作时间),治疗后第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的修复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人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变化,对比两组牙齿美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备牙时间、取模时间和总体操作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第6个月、12个月、18个月修复优良率分别为100%vs 100%、97.41%vs 85.84%、96.55%vs 83.19%,两组治疗后12、18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两组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及龈沟液CRP、CXCL16、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咀嚼能力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修复体满意度(98.34%)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P<0.05).结论:CAD/CAM全瓷高嵌体技术应用于修复牙体缺损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牙周情况及炎症反应,远期修复效果好,美观度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头戴式放大镜在上前牙全瓷冠预备训练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探讨头戴式放大镜在口腔规培生上前牙全瓷冠预备训练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口腔修复专科低年级住培生 18 名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先完成裸眼下 3 例右上中切牙全冠牙体预备,然后完成 3 例头戴放大镜下的牙体预备;B组先完成 3 例头戴放大镜下右上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然后再裸眼完成 3 例牙体预备.对备牙效果进行评分,对比差异,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评价头戴式放大镜的使用体会.结果:口腔规培生头戴放大镜进行右上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效果评分(86.80±3.19)显著高于裸眼下预备得分(81.60±4.49)(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头戴放大镜辅助下,视野清晰度更好,备牙结果也更优秀,但操作流畅度不如裸眼操作.结论:头戴式放大镜辅助教学应用可有效提高口腔规培生上颌前牙全瓷冠牙体预备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不同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抗折能力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抗折能力,为全瓷牙合贴面咬合重建的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完整离体下颌右侧第一磨牙,进行数字扫描,制取数字模型.在数字模型上进行牙合贴面数字备牙,共四个厚度,分别为1.0 mm,1.5 mm,2.0 mm,2.5 mm.根据设计厚度,设计数字牙合贴面,使用CAD/CAM全瓷切削设备制作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每个厚度8例,共32例.3D打印硬质树脂备牙代型,将玻璃陶瓷牙合贴面粘接到硬质树脂代型上,选取牙合贴面表面近舌尖,远舌尖,远颊尖3点形成加载平面,使用万能材料实验机进行垂直加压试验,直至贴面失效,记录牙合贴面断裂力值,观察失效模式.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垂直加压试验显示4个厚度牙合贴面平均断裂力值分别为(2 309.13±127.66)N,(3158.38±154.72)N,(6170.00±208.50)N,(5306.25±174.81)N.牙合贴面的失效模式表现为裂纹,破碎和全层折裂.结论:特定厚度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牙合贴面具有足够的抗折能力,能够满足后牙区咬合重建的需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一种三维打印导板引导的同期种植与牙体预备技术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当临床中既要进行缺失牙的种植,又要进行余留牙的牙体预备时,利用数字技术将二者进行同期整合是一个减少就诊次数、提升效率的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期种植与牙体预备技术的数字化流程,将种植手术导板和三维打印定深孔导板同期整合为一个导板,同时完成引导种植体植入与精准牙体预备.以"修复为导向"的虚拟种植规划设计并制作出的种植手术导板,可以提高种植体植入的效率和可预测性,其线性精度要求为1 mm左右;而定深孔导板实现了牙体预备量的精准引导、修复空间可视化,保证了备牙质量,其线性精度要求为百微米级.不同的设计精度需求使得二者的结合提升导板整体的引导精度需求,二者的一体化同期应用也实现了最大程度减少临床操作时间、就诊次数以及患者经济负担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硅橡胶不同印模方法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使用DMG硅橡胶采用不同印模方法的印模颈缘精确度和耗时的差异.方法:选取全冠修复患者278例(424颗基牙),按随机数表分为一次印模法组、二次预先法组、二次薄膜法组及二次刮除法组4组,各组再根据预备基牙的数量,分为单基牙和多基牙2组.在备牙及二次排龈后完成最终印模,记录相应印模时间,并比较不同印模方法的颈缘清晰度.结果:不论单基牙或多基牙,二次预先法、二次薄膜法及二次刮除法3组之间颈缘清晰度无明显差异,但均优于一次印模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印模耗时一次印模法组<二次预先法组<二次薄膜法组<二次刮除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印模法更容易制得合格的印模,但耗时会延长,其中的二次预先法制取印模效果好,耗时较短,更容易掌握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喷砂引起皮下气肿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皮下气肿(subcutaneous emphysema)最初被描述为纵膈积气,由于气体异常聚集于相关组织的深部筋膜而形成[1],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并发症[2].国外最早报告1例士兵因拔牙后吹军号引起面部皮下气肿[3].有学者[4]回顾性分析32例因口腔治疗引起的皮下气肿,由高速涡轮机引起的皮下气肿占50%,其他则与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根管治疗、病人拔牙术后吞咽、吮吸等有关.在口腔疾病治疗中,拔牙、正颌手术、腭裂修复术、根管治疗、备牙、洁治术、颌面部外伤以及激光治疗均可引起皮下气肿.本文将报道因牙周洁治中喷砂致面颈部皮下气肿1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