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性眼外伤患者Ⅱ期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究开放性眼外伤患者Ⅱ期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2020-04/2023-07我院就诊行Ⅱ期玻璃体切除术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278例278眼,根据术后视网膜脱离情况分为脱离组48眼与未脱离组230眼.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眼外伤伤口长度、受伤区域、受伤后手术时间、视网膜脱离/病变史均有差异(均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伤口长度大于10 mm、受伤后手术时间超过1 wk、有视网膜脱离/病变史是导致开放性眼外伤患者Ⅱ期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开放性眼外伤患者Ⅱ期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主要与创伤严重程度、受伤后手术时间以及眼部视网膜病变史有关,患者需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致孕妇低血糖反应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1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婚后2年未育,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不畅,经诊察确诊为慢性输卵管炎,既往就诊记录显示:无手术外伤史,无传染病史,无慢性病史和家族遗传病史,自述近年偶有腹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在脑外伤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对脑外伤康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法,选取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神经康复四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医护治工作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脑外伤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治一体化模式,共同评估、诊断,进行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运动功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评分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6周的干预,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分为(80.27 ± 18.2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为(73.14 ± 19.18)分,对照组分别为(67.32 ± 19.70)、(64.59 ± 20.33)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491、2.105,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心理评分为(44.68 ± 12.29)分、抑郁心理评分为(42.61 ± 17.95)分,对照组分别为(52.25 ± 12.95)、(50.84 ± 18.14)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965、-2.236,均 P<0.05)。 结论:医护治一体化模式下,医生、护士与治疗师共同评估、讨论、制订、实施该模式流程方案,能够显著提高脑外伤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甲状腺结核伴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18F-FDG PET/CT显像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女,59岁,因腰痛于外院发现胸、腰椎骨质破坏。2021年10月就诊本院,诉腰痛,无胸闷、午后潮热、盗汗等其他不适,精神、食欲及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既往史:慢性肾功能不全5期,尿毒症并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4年余;有肾性高血压,血压正常稳定;否认有传染病史、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史、手术、外伤史等。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9 ℃,脉搏91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8/75 mmHg(1 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尿素24.9(2.6~7.5) mmol/L,肌酐818(41~73) μmol/L,糖类抗原125 37.92(0~35.00)×10 3 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00(3.10~6.80) pmol/L,游离甲状腺素13.44(12.00~22.00) pmol/L,促甲状腺激素5.24(0.27~4.20) mU/L,甲状腺球蛋白56.57(1.40~78.00) μg/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5.00(0~34.00)×10 3 U/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3.31(<115.00)×10 3 U/L,降钙素3.65(≤9.81) ng/L,全段甲状旁腺激素409.1(14.9~56.9) ng/L,其他肿瘤标志物、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颈胸腹盆增强CT示左侧甲状腺内见数个最大径在7 mm内的稍低密度影结节影,边缘尚清,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显示伴部分肿大;第3胸椎、左侧第9后肋可见骨质破坏。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多发实性、混合性结节,最大25 mm×8 mm。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有髋部外伤史患者的第四代陶瓷-陶瓷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有髋部外伤史患者采用第四代陶瓷-陶瓷界面(ceramic-on-ceramic,CoC)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第四代CoC界面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有髋部外伤史且随访8年以上的患者128例(132髋),男87例、女41例,年龄(49.26±14.18)岁(范围17~76岁)。病因为创伤性髋关节炎50髋、股骨头坏死74髋、股骨颈骨折8髋。髋部外伤包括:髋臼侧骨折15髋(11.4%)、股骨侧骨折90髋(68.2%)、髋关节脱位5髋(3.8%)、其他或不明确骨折部位22髋(16.7%)。记录手术时间、末次随访时评估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和关节异响等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假体十年生存率。结果:手术时间(135.61±41.65)min(范围64~320 min)。随访时间(9.62±0.82)年(范围8.2~11.3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4.07±19.7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4.03±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155, P<0.001);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75.90°±28.05°提高至117.14°±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176, P<0.001)。不同外伤病因(车祸伤、摔伤、扭伤、其他)及不同骨折部位(髋臼侧骨折、股骨侧骨折、髋关节脱位)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出现假体周围骨折1髋(0.8%,1/132)、关节脱位2髋(1.5%,2/132),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感染或陶瓷界面碎裂发生;髋关节异响13髋(9.8%,13/132),包括摩擦音9髋(6.8%,9/132)和咔哒音4髋(3.0%,4/132),均未引起髋部疼痛及影响生活,未行处理。关节假体十年生存率为100%;以再手术为终点,生存率为99.24%(95% CI:97.8%,100%)。 结论:采用第四代CoC界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髋部外伤史的患者长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异响发生率约为10%,但对髋关节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声引导下勾刀腱鞘松解术治疗小儿狭窄性腱鞘炎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B型超声引导下运用勾刀腱鞘松解术治疗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收治的58例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33例,女25例,无拇指外伤史,术前X线摄片排除骨关节疾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成手术切开组(A组)及B型超声下勾刀切割组(B组)。A组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2.4±1.1)岁,患侧为左侧16例,右侧14例;B组患儿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为(2.3±0.8)岁,患侧为左侧16例,右侧12例。A组患儿行腱鞘切开松解术,B组患儿行B型超声引导下勾刀腱鞘松解术。收集并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综合疗效及瘢痕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B组患儿切口小,瘢痕程度轻,早期疼痛改善明显;切口长度在B组为(1.9±0.8) mm, A组为(12.5±1.4)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瘢痕情况评分在B组为(2.1±0.7)分,A组为(4.7±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1 d的疼痛评分在B组为(1.5±0.5)分,A组为(2.7±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所有患儿均完成随访,两组患儿末次随访均无复发,疗效评定均为A级,治疗有效率为100%,术后复查B型超声均未见A1滑车处出现增生、粘连等情况,肌腱滑动情况良好。 结论:B型超声引导下勾刀腱鞘松解术治疗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具有微创、瘢痕小、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利多卡因局麻后冠状动脉造影术致复视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男,63岁,以"发作性胸闷4 d"为主诉于2021年1月24日收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既往体健,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胸部及全身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冠状动脉硬化,左前降支近段中重度狭窄,建议行冠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疗。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双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于入院后第2 d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术中予1%利多卡因3 ml局部麻醉右手穿刺点,肝素钠3 000U全身肝素化,硝酸甘油200 μg缓解桡动脉血管痉挛,术中共用碘克沙醇注射液(造影剂)30 ml。31 min后术毕。术后患者诉双眼视物模糊,伴重影,无法行走,故立即用轮椅送至眼科门诊会诊,患者既往无复视、外伤、神经系统、Graves眼病、重症肌无力等病史。双眼视力1.0,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眼鼻下方运动受限(-1),余方向眼球运动自如,右眼运动自如(九个眼位照片未能及时记录)。复视像检查:呈同侧垂直分离,向右下方分离最大,周边物像为左眼所见(见图1),歪头试验阳性。到诊约3 min后行同视机检查示:右下15°方位垂直斜视度最大,分别为L/R5°(右眼注视)、L/R8°(左眼注视),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分别为L/R2°(右眼注视)、L/R4°(左眼注视)。诊断:左眼麻痹性上斜视(左眼上斜肌麻痹)。DSA术后约15 min后患者自感上述症状好转,术后约20 min上诉症状消失,患者未行头颅MRI检查及其他进一步检查。次日早上患者到眼科门诊复诊,眼球运动、复视像、同视机检查均未见异常。出院后6个月及9个月电话回访,患者诉复视消失后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CO 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难治性青光眼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者男,49岁。因右眼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后眼压反复升高5年,于2021年2月17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就诊。患者5年前因右眼视网膜脱离于外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视网膜激光光凝+硅油填充手术。手术后右眼视网膜脱离恢复情况良好,随访发现眼压升高,取出眼内硅油后眼压仍反复升高,最高时达50 mm Hg (1 mm Hg=0.133 kPa),长期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近两年右眼眼压在4联用药情况下仍不稳定。患者自幼双眼近视,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否认外伤史及其他用药史。眼部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2.50 DS→0.05,左眼BCVA-3.75 DS/-1.00 DC×80°→1.0。右眼、左眼分别为眼压32.0、19.2 mm Hg。除右眼晶状体混浊(图1A)外,双眼其余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右眼视盘颜色苍白,杯盘比0.9;左眼视盘颜色淡,杯盘比0.5。双眼视网膜平伏,可见豹纹状眼底改变。右眼上方及颞下方周边视网膜可见大片萎缩灶、陈旧性激光斑,视盘血管成屈膝状改变(图1B );左眼颞上方周边视网膜可见陈旧性激光斑。电脑视野检查,右眼上方视野缺损,累及中心,下方部分视野缺损(图1C);左眼未见明显视野缺损。房角镜检查,双眼房角全周开放,未见新生血管。眼部B型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右眼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白内障;双眼屈光不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轮班作业与退休工人下肢骨性关节炎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轮班作业与下肢骨性关节炎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8年建立的东风-同济队列。于2008年9月,以湖北省的东风汽车公司作为研究现场,招募自愿参加调查的所有退休工人为研究对象,并于2013年4—10月进行第一次随访。本研究对14 438名接受健康体检的对象进行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职业史和下肢关节相关病史的问卷调查以及下肢关节体格检查。排除下肢骨性关节炎信息缺失者、下肢关节外伤史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32名)后,最终共纳入13 906名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轮班作业与下肢骨性关节炎的关联性。按轮班作业时长分层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离开轮班岗位时长与下肢骨性关节炎的关联性。结果:13 906名研究对象年龄为(64.74±8.23)岁,其中女性7 560名(占54.4%)。从事轮班作业的工人共有5 537名(占39.8%),包括轮班作业时长1~9年者2 004名(占14.4%)和≥10年者3 533名(占25.4%)。研究对象下肢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为7.0%,其中膝、髋骨性关节炎患病率分别为6.7%和0.7%。结果显示,轮班作业工人较白班工人的下肢骨性关节炎患病风险增加22%( OR=1.22,95 %CI:1.06~1.40)。轮班作业时长每增加5年,下肢骨性关节炎的患病风险增加4%( OR=1.04,95 %CI:1.01~1.08)。随着离开轮班岗位时长增加,下肢骨性关节炎的患病风险下降。轮班作业与膝、髋骨性关节炎患病风险也有类似的关联。 结论:轮班作业与退休工人下肢骨性关节炎患病风险有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小儿气管隆突憩室切除重建术麻醉管理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患儿女性,年龄3岁3个月,身高98 cm,体质量16 kg,因"咳嗽、喘息3 d"入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既往无外伤、手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口唇红润,口腔黏膜光滑完整,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夜间有喘憋,有痰不易咳出。入院后给予解痉、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术前胸部CT提示气管隆突下方含气空腔,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气管憩室(见图1)。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术前访视:ASA分级Ⅲ级,张口度可,甲颏间距4.5 cm,颈部活动度正常,双肺呼吸音清,可闻及痰鸣音,未吸氧状态SpO 2 97%。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