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烫伤创面深度智能检测模型P-YOLO的建立及测试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计算机语言设计烧烫伤创面深度智能检测模型并予以测试,验证该模型对烧烫伤创面图像检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烧伤整形科接受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烧烫伤患者伤后48 h内创面照片共492张,重置照片顺序并编号。由两名执业3年以上的副主任医师采用图像标注工具LabelMe对照片中的目标创面进行标记并判定其严重程度,严重程度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扩充数据集至2 952张,按照7∶2∶1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在Python 3.10.0版本下,提出并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烧烫伤创面深度智能检测模型P-YOLO,通过多批次训练调整并优化网络参数。经过测试得到该模型在数据集上的各项指标参数,如查准率、召回率以及在不同交并比(IoU)下的平均精度均值等,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相应的F1指数曲线和混淆矩阵。结果:(1)经测试,所设计的P-YOLO智能检测模型对Ⅰ度、Ⅱ度和Ⅲ度烧烫伤创面识别的查准率分别为0.962、0.931及0.886,召回率分别为0.849、0.828及0.857,F1指数分别为0.902、0.876及0.871。(2)混淆矩阵显示,P-YOLO模型检测Ⅰ度、Ⅱ度和Ⅲ度烧烫伤创面的准确度分别为0.86、0.87及0.91。(3)当IoU阈值为0.5时,P-YOLO模型检测Ⅰ度、Ⅱ度和Ⅲ度烧烫伤创面的平均精度均值为0.893、0.885及0.838。在所有类别创面中,P-YOLO模型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为0.872。(4)与Faster R-CNN、YOLOv5及YOLOv7检测模型相比,P-YOLO模型具有最高的平均精度均值,检测效果最优。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检测模型P-YOLO整体检测准确率和可靠性较高,能够提高烧伤科医师对烧烫伤创面深度的诊断准确度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RPA-CRISPR/Cas12a的美国白蛾可视化快速检测新方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我国重要林业害虫,寄主植物众多且分布范围广泛.本试验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和CRISPR检测技术,构建美国白蛾RPA-CRISPR/Cas12a分子检测体系.根据NCBI数据库中的美国白蛾及近缘种、近似种线粒体CO Ⅰ基因片段信息以及昆虫样本CO I基因测序比对结果为模板,设计美国白蛾特异性RPA引物和CrRNA,通过RPA扩增目标序列,结合CRISPR检测技术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最终该体系灵敏度可检测的最低限度1.0×10-1 ng/μL,较RPA结合普通凝胶电泳提高了100倍,检测体系在30 min内即可实现对害虫的现场快速、可视化、精准鉴定.为美国白蛾现场检测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有助于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执行困境与提升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实施现状,探讨分析我国当下"乡聘村用"政策执行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为推动政策进一步落实提供参考.方法:在史密斯模型基本原理指导下,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剖析有关政策与文献,归纳出与现行"乡聘村用"政策实施有关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结果: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机制、目标群体对"乡聘村用"政策知晓程度低、"乡聘村用"政策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乡聘村用"政策的实施.结论: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晰执行主体权责范围,构建现代化协同治理体系;提升目标群体关注度,扩大政策受众覆盖面;多措并举,优化政策执行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多学科参与,多重指标综合调整,个性化方案及持续有效的管理。如何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点的糖尿病诊疗模式,是我们必须直面并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立足中国糖尿病防治现状,发挥中医药整体观、个性化及重视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组建以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中医师、健康管理师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利用智能化信息工具持续管理,提倡血糖等代谢指标与生活质量指标“两标并重”理念。开展“三师共管”管理期间初步实现了血糖控制效果、自我管理效果、生活质量与就医体验、基层糖尿病防治能力四个方面的提高,为实现糖尿病防治的两个重要目标(即防治并发症、优化生活质量)进行了“中国式解决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院校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医学领域,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Applied Statistics,MAS)研究生的医学院校逐渐增多。本文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介绍MAS教育目标、定位和培养方式,分析MAS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结合MAS在校研究生访谈结果探讨培养体系、教学基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双导师制"、完善培养体系以及发展新教学基地等建议;以期为医学院校MAS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为促进安宁疗护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一、二、三级医院共18家医疗卫生机构中,随机抽取256名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医护人员,使用自行编制的“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医护工作压力调查表”对其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并调查压力来源及期望的减压对策。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56份。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得分7.5(6.0,9.0)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安宁疗护工作年限≥5年者工作压力水平更高( OR=3.78、2.04, P=0.007、0.039),月收入>10 000元者工作压力水平更低( OR=0.34, P=0.005)。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来源的前3位分别是患者离世(88.3%,226/256)、个人收入低(78.1%,200/256)及职称晋升难(67.2%,172/256),期望的减压途径前3位分别为增加经济收入(88.3%,226/256)、优化绩效考核目标(78.1%,200/256)及优化职称晋升机制(66.0%,169/256)。 结论:上海市医疗机构安宁疗护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其工作压力源广泛,年龄、月收入水平、安宁疗护工作年限是其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提高薪资待遇,优化绩效考核目标及职称晋升机制是安宁疗护医护最期望的减轻工作压力的解决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选取国内设立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的123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搜集法、问卷调查法、描述分析法对专业分布情况及目标定位、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招生数、毕业生去向等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学科发展动态分析专业发展趋势。结果:国内设立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从2016年的5所发展为目前的123所,年均增长率为472.0%。各类院校的课程体系涵盖了管理学、基础医学概论等13门核心课程,毕业总学分要求从149学分到224学分不等,实践教学占教学计划的比例从12.1%到45.1%不等,学分波动较大,多数院校实践教学占比不高且内容单一。参与问卷调查的21所院校中,47.6%的院校将专业目标定位聚焦于培养复合型人才,52.4%的院校专任教师人数为4~6人,47.2%的专任教师年龄为31~40岁,42.9%的院校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为30%~40%,28.6%的院校博士人员占比≥50%,多数院校的专业目标定位比较模糊,专任教师数量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内涵建设相对滞后。结论:院校数量的快速增加与专业内涵建设的不相适应成为制约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建立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促进政产学研用结合、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优化课程体系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流行病学对分课堂中不同特征学生的参与度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不同特征的学生在流行病学对分课堂(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PAD)教学中的参与度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对分课堂教学,提高流行病学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2019级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1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流行病学课程的部分章节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目标、对分课堂的参与度和教学效果自评,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基础知识进行评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学生对分课堂参与度评分为27.0(6.0)分,课堂效果自评分为30.0(8.0)分,学生的能力评价得分为70.0(20.0)分,基础知识得分为(81.02±5.84)分。课后复习时长不同的学生对分课堂参与度评分不同,从不复习者24.0(5.0)分,复习0.5至1小时者27.0(6.0)分,复习1小时以上者28.0(6.0)分;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意愿不同的学生对分课堂参与度评分不同,意愿较弱者24.0(7.0)分,意愿中等者27.0(5.8)分,意愿较强者30.0(6.0)分;学习目的不同的学生对分课堂参与度评分不同,为了获得学分者24.0(2.0)分,为了获得学分和升学考研者27.0(6.0)分,为了获得学分和提高能力者28.0(7.0)分。以上不同特征学生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分课堂参与度对教学效果的回归系数 β=0.989( P<0.001),对分课堂参与度对学生能力的回归系数 β=0.552( P=0.010)。 结论:不同特征的学生在流行病学对分课堂中的参与度不同,而对分课堂的参与度是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教师在对分课堂的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参与度,才能真正提升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维持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最佳证据总结和实践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以证据的转化和应用为目标,聚焦维持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策略,全面检索、整合相关最佳证据,形成实践建议,为相关证据的实施提供科学、可靠、与时俱进的依据。方法:根据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由上至下循序逐层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DynaMed、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新西兰指南工作组、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获取2017年1月1日—2022年3月1日与维持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相关的所有循证知识库资源、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系统综述等类型的所有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按工具要求由2~4名研究员对不同类型文献进行独立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提取、汇总最佳证据,形成实践建议。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循证决策2篇、指南6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3篇、系统评价再评价2篇。从"整体建议、健康收益、多样化运动训练、有氧训练、平衡训练、肌肉强化/抗阻训练、柔韧性训练"7个维度提取汇总了22条最佳证据,并形成实践建议。结论:医护人员应采用基于循证方法学的实践建议对社区老年人维持身体活动能力进行管理指导和提供咨询,帮助老年人群更好地维持身体活动能力,从而获得更多健康收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容量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容量管理是临床麻醉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补液不足或液体过负荷均可引发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选择合适的补液时机,把握补液的量和速度,是容量管理的焦点和难点。临床上,患者容量反应性阳性或具有容量反应性常被视为需要补液的金标准 [1,2]。也基于此,国内外出现了多项优化的容量管理策略,如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3]、系统性多次容量反应性评估等 [4]。然而,这些策略忽视了补液对静脉及下游器官的影响。证据表明,即使容量反应性阳性的患者补液后仍然有液体过负荷的危险,如静脉淤血、器官血流瘀滞 [5,6]。因此,近两年,围绕多器官、全身性、系统性的容量耐受性的概念被提出 [7,8,9]。本文主要围绕容量反应性的局限性,容量耐受性的概念、评估、争议以及今后容量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