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字化骨科技术的CBL教学在脊柱后凸畸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虚拟人体重建和3D打印的数字化骨科技术融入到临床研究生脊柱后凸畸形CBL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选取在我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学位硕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人),授课内容为典型脊柱后凸畸形病例。实验组采用基于数字化骨科技术的CBL教学,先后进行小班理论讲授、模型讲解、分组讨论、术前手术设计、手术观摩及具体问题提问抽答等;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进行大班理论授课。课后分别对两组学员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运用SPSS 25.0进行 t检验。 结果:针对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后凸畸形和脊柱半椎体伴脊柱后凸畸形教学而言,实验组学生的课堂兴趣满意度、理论知识掌握度、手术方案理解度得分分别为(9.4±0.2)、(91.1±3.8)、(91.5±3.5);对照组学生的课堂兴趣满意度、理论知识掌握度、手术方案理解度得分分别为(8.2±0.4)、(82.1±3.5)、(83.1±4.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脊柱后凸畸形的教学中,基于数字化骨科技术的CBL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临床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虚拟病人在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探索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索虚拟病人在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临床专硕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为临床专硕研究生复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某高校2019年临床专硕研究生复试中97名考生(西医类)临床思维得分与初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得分、复试中面试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应届和往届考生临床思维成绩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 t检验、卡方检验和Person相关分析。 结果:相关分析显示,考生的临床思维得分与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得分、复试中面试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r)分别为0.09和-0.05( P >0.05);同时,应届和往届考生临床思维成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临床思维得分与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得分、复试中面试得分之间的关联性较差,考虑与3种考核形式的考核目的差异性较大有关。这为其他医学院校优化复试考核内容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医学院校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索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在医学领域,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Applied Statistics,MAS)研究生的医学院校逐渐增多。本文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介绍MAS教育目标、定位和培养方式,分析MAS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结合MAS在校研究生访谈结果探讨培养体系、教学基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双导师制"、完善培养体系以及发展新教学基地等建议;以期为医学院校MAS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创建“专病群”协同负责制结合打卡式学习教学在专硕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索“专病群”协同负责制结合打卡式学习克服亚专科建设中“专病化”治疗模式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影响的价值。方法:以普通外科、消化内科为研究实践学科,将2019级专硕生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专病群”协同负责结合病种卡打卡学习模式。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试验组专硕生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分别为(87.23±10.51)、(92.37±6.87);高于对照组的(71.51±11.32)、(73.61±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专硕生在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疾病临床诊疗思辨能力的应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上满意度分别为90.00%(27/30)、86.67%(26/30)、96.67%(29/30)、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12/30)、23.33%(7/30)、40.00%(12/30)、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专病群”协同负责制结合打卡式学习教学克服了专硕培养“病种学习单一,知识面窄”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了亚专业建设产生的教学壁垒,形成了“全面学习,多病种学习”的新局面,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国内外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课程整合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为了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应用型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在培养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专业学位研究生时注重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课程整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代表性公共卫生学院MPH的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及课程整合现状,提出了设置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学模块、推进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课程整合和聚焦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等建议,旨在为我国MPH的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课程整合提供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胸外科轮转培养的教学实践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目的:探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胸外科轮转培养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1名在胸外科轮转培训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33名试验组学员接受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思维、科研信息及沟通协作在内的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而38名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方法培训。出科前,两组学员统一考核,对比成绩并分析结果。采用SPSS 19.0对学员各项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学员成绩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试验组学员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思维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14.21±2.03)分vs.(12.97±2.06)分、(24.30±2.35)分vs.(22.37±3.10)分、(24.00±1.85)分vs.(22.71±3.17)分、(78.09±3.53)分vs.(73.34±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胸外科轮转培养当中引入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合理利用新媒体手段及多种教学平台,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优势,有利于提高受训学员的临床岗位胜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实证研究:基于指导医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评价的统计数据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目的:基于指导医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评价的统计数据对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进行实证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67名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其出科时由其指导医师进行综合评价。使用SPSS 25.0进行 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67名学员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91.39±3.55)分。综合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推免、统考、本校7年制转"5+3"和港澳台地区学生招录方式中,7年制转"5+3"培养学员的综合评价总分最高。初始成绩高分段学员的综合评价得分略高于低分段学员得分。学员本科就读高校为双一流高校和第四轮学科评估A、B档的学员得分较高。结论:应当重视生源质量,多渠道吸引优质生源,积极探索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途径,同时努力夯实培训质量,并科学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内涵,促进口腔医学应用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
多样化评价体系在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目的:探讨多样化评价体系在不同学历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为评价其核心胜任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麻醉学住培基地接受住培的58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学历将其分为3组。其中,A组为在读麻醉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共25人,B组为已经获得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的住院医师共14人,C组为已经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的住院医师共19人。设计并构建由多项选择题试题库季度考核、轮转病例登记系统、不定期日常临床工作抽样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年度考核组成的多样化评价体系,综合分析住院医师各项考核成绩得出住院医师的医学知识、患者照护、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和操作技能等5项核心胜任力成绩和总成绩,并为每名住院医师绘制核心胜任力雷达图,比较3组住院医师的核心胜任力。结果:A组、B组和C组住院医师在职业素养[(4.27±0.75)分比(4.55±0.51)分比(4.32±0.67)分]和患者照护能力[(4.00±0.60)分比(4.17±0.64)分比(3.97±0.62)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医学知识[(4.13±0.36)分比(4.12±0.34)分比(3.72±0.44)分]、沟通能力[(3.71±0.34)分比(4.02±0.24)分比(3.75±0.32)分]、操作技能[(4.15±0.27)分比(4.43±0.17)分比(4.19±0.18)分]和胜任力总成绩[(20.25±1.67)分比(21.29±1.41)分比(19.95±1.38)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分析3组住院医师雷达图的形状特点发现,A组住院医师雷达图最常见沟通能力相对薄弱的类型(共12人);B组住院医师最常见5项核心胜任力均等的类型(共8人);C组住院医师最常见医学知识掌握较差的类型(共8人)。 结论:多样化评价体系有助于对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全面评估;不同学历住院医师的各项核心胜任力表现不同,需要针对其不同特点在培训过程中有所侧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
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现状与角色期望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护理专硕)临床带教师资现状,并与学生的角色期望需求进行比较,旨在为后续建设、完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2月选取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天津市共4所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72名及其实习医院的86名临床带教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带教师资、老师能力现况与学生期望的差异。共发放问卷258份,其中临床带教老师86份,护理专硕172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率为100%。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带教师资与学生期望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带教老师毕业院校、学历等方面差异较大,34.88%(30/86)的带教老师毕业于中医院校,71.51%(123/172)的学生期望由中医院校毕业的老师承担临床带教工作;带教老师中,本科学历占60.47%(52/86),硕士及以上的学历较少。带教老师各项能力与学生期望存在一定差异,除临床护理能力中的专业态度、临床管理能力中的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中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其余17项二级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12.027~130.149, P<0.05)。学生对中医护理学习现况与学习需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14.722~165.339, P<0.01),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科研的实践应用是大多数学生希望学习的内容,分别占83.72%(144/172)、70.35%(151/172)。 结论:中医院校护理专硕的临床带教师资现状与学生期望存在差异,应从研究生培养目标出发,充分考虑研究生自身期望与需求,并基于我国护理人才队伍现状,积极探索中医院校护理专硕临床带教师资准入制度,完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规范教学评价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
翻转课堂结合Mini-CEX教学在专硕并轨研究生神经内科专业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迷你临床评估演练(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内科轮转的临床专硕并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32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6名。对照组按照传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计划进行;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每2周采用1次Mini-CEX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学员进行阶段性评估,并督促学员查漏补缺。培训结束时评价学员出科理论成绩及临床综合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医德医风、医患交流、整体评价等7个方面)。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 结果:培训结束时,试验组学员理论成绩(89.83±3.93)分同对照组学员(85.75±5.34)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综合能力方面,试验组学员除医德医风外,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医患交流、整体评价的得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翻转课堂联合Mini-CEX的培训方法应用于并轨研究生神经内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1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