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味子乙素对胶质瘤大鼠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五味子乙素对胶质瘤大鼠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18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 n=12):假手术组(Sham组)、胶质瘤组(G组)、新辅助化疗组(T组)、五味子乙素10 mg/kg+新辅助化疗组(S 1+T组)、五味子乙素20 mg/kg+新辅助化疗组(S 2+T组)和五味子乙素40 mg/kg+新辅助化疗组(S 3+T组)。右侧尾状核区注射10 μl C6胶质瘤细胞悬液,制备胶质瘤模型。T组于造模后10 d时给予替莫唑胺25 mg/kg灌胃,连续6 d;S 1+T组、S 2+T组、S 3+T组于造模后10 d时分别给予五味子乙素10、20、40 mg/kg和替莫唑胺25 mg/kg灌胃,连续6 d。于造模后18 d时,每组取6只大鼠,剥离瘤体并称重;取瘤体核心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2(MMP-2)、MMP-9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表达水平。其余6只大鼠记录生存时间。 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余5组生存时间缩短,瘤体组织MMP-2、MMP-9和GPX4的表达上调( P<0.05);与G组比较,T组、S 1+T组、S 2+T组、S 3+T组瘤体重量下降,生存时间延长,瘤体组织MMP-2、MMP-9和GPX4的表达下调( P<0.05);与T组比较,S 1+T、S 2+T组和S 3+T组瘤体重量下降,生存时间延长,瘤体组织MMP2、MMP9和GPX4表达下调( P<0.05);与S 2+T组比较,S 1+T组和S 3+T组瘤体重量升高,生存时间缩短,瘤体组织MMP2、MMP9和GPX4的表达上调( P<0.05);S 1+T组和S 3+T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五味子乙素可增强胶质瘤大鼠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可能与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和促进铁死亡有关,其中20 mg·kg -1·d -1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UMSCs外分泌上清联合替莫唑胺在不同胶质瘤细胞系中的协同增敏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分泌上清(hUMSC-CM)联合替莫唑胺(TMZ)在不同胶质瘤细胞系中的协同增敏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2种血清剥夺法(24和48 h分批次撤血清法)收集hUMSC-CM并制备成冻干粉,设置5种浓度(0、1、3、6和9 g/L)处理大鼠恶性胶质瘤细胞系RG-2、人星形细胞瘤细胞系U251和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LN-428.通过CCK-8实验检测hUMSC-CM作用于胶质瘤细胞24、48和72 h后的肿瘤抑制可行性及敏感度.HE染色结合CCK-8法确定6种浓度(0、25、50、100、200和400 μmol/L)的TMZ作用于胶质瘤细胞48 h后化疗敏感性的差异.筛选出低、高2种浓度(3和9 g/L)的hUMSC-CM和低、中、高3种浓度(50、100和200 μmol/L)的TMZ配伍,作用于胶质瘤细胞后检测细胞活力和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和cleaved PARP1,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变化,探讨hUMSC-CM与TMZ体外联合给药协同增敏的作用机制.结果:3种胶质瘤细胞系对hUMSC-CM和TMZ的敏感度为RG-2>U251>LN-428.hUMSC-CM(3和9 g/L)与TMZ(50、100和200 μmol/L)配伍给药对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单独给药组显著增强(P<0.05),且随着配伍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中,9 g/L hUMSC-CM(C9)与50 μmol/L TMZ(T50)配伍可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与C9或T50组相比,CCK-8实验显示C9+T50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HE染色和TUNEL检测结果显示C9+T50组细胞形态变化明显,出现典型凋亡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9+T50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周期发生阻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9+ T50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PARP1、beclin-1和LC3-Ⅱ/LC3-Ⅰ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1)hUMSC-CM与TMZ配伍给药对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性,且两者之间存在增敏作用,在不同细胞系中呈现不同的增敏效果.(2)hUMSC-CM提高胶质瘤细胞对TMZ敏感度的机制可能与调节caspase-8/caspase-3/PARP1信号通路及自噬通路、诱导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复方藤梨汤含药血清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探究复方藤梨汤含药血清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复方藤梨汤6、12、24 g/(kg·d)],每组6只,制备含药血清处理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与细胞凋亡,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以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上皮性黏附蛋白(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 选取体积分数10%的含药血清为最终剂量.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C-myc mRNA、CyclinD1 mRNA、Vimentin表达水平降低,处于S期细胞比例、Bax/Bcl-2比值、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P<0.05);低、高剂量组G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G2期细胞比例、β-catenin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8和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 复方藤梨汤含药血清可促使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阻滞于S期,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通过调节β-catenin、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抑制上皮间质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人参皂苷Rh2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Siah-1、Synaptophysin、MMP9及VEGF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h2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Siah-1、突触素(Synaptophys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C6胶质瘤细胞分为对照组、人参皂苷Rh2低剂量组(16μg/mL)、人参皂苷Rh2中剂量组(32 μg/mL)、人参皂苷Rh2高剂量组(48 μg/mL),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C6胶质瘤细胞中VEGF、Siah-1、Synaptophysin、MMP-9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6胶质瘤细胞中VEGF、Siah-1、Synaptophysin、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h2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h2中剂量组、人参皂苷Rh2高剂量组大鼠C6胶质瘤细胞OD450值(24h、48 h)、克隆形成率、细胞侵袭数、VEGF、Synaptophysin、MM4P-9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Siah-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h2可能通过上调Siah-1,下调VEGF、Synaptophysin、MMP-9表达来抑制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胶质瘤促增殖作用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促进胶质瘤增殖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体外培养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GDNF 70μg·L-1干预6 h组和GDNF 70μg·L-1干预12 h组).利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进行分析,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并对差异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DNF干预6 h组和GDNF干预12 h组分别上调772和664个基因,下调282和259个基因.其中,最显著的上调基因为NTN1、SLC7A5、NDST1、CD24、NFIC、KDM4A、CEACAM1、SOCS2.下调基因主要有Sctr、C4-2、GNAL、HSD3B1、Stfa2l1等.基于KEGG数据库进行生物学通路分析显示上调基因主要参与葡糖胺聚糖半乳糖基转移酶-硫酸盐肝素的生物合成、细胞的黏附连接、癌症的转录失活、JAK-STAT信号通路等.选取8个差异基因(CD24,CEACAM1、Synpo、Ndst1、Nfic、Ntn1、Socs2、Ccdc6)进行RT-PCR验证,GDNF干预12 h组与对照组比较,CEACAM1、Nfic、Socs2、Ccdc6基因表达倍数显著增加(P<0.05).提示差异基因的mRNA变化趋势与表达谱结果一致.结论 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并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为GDNF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皮质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过表达双皮质素(DCX)基因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扩增DCX基因片段,构建DCX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筛选稳定表达DCX的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将C6细胞分为空载体病毒感染组(GV468组)和过表达DCX病毒感染组(GV468-DCX组),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CX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DCX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过表达DCX的慢病毒载体,感染C6细胞的效率达到90%.感染C6细胞后,GV468-DCX组DCX mRNA和蛋白表达较GV468组高(P<0.01或P<0.05),GV468-DCX组迁移能力高于GV468组(P<0.05).结论 成功构建DCX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DCX的大鼠胶质瘤细胞系,过表达DCX基因能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为脑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n3[Co(CN)6]2@SiO2对鼠C6脑胶质瘤模型3T MR成像及生长规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Mn3[Co(CN)6]2@SiO2对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进行3T MR成像,研究肿瘤的生长规律.方法 收集对数生长期鼠C6胶质瘤细胞,建立鼠C6脑胶质瘤模型,于细胞接种后第7 d行MR扫描,然后鼠尾静脉注射0.5 mL Mn3[Co(CN)6]2@SiO2,于注射后5 min、24 h再行MR扫描,扫描结束后取出肿瘤组织行HE染色.随机抽取脑内成功接种C6胶质瘤细胞的荷瘤鼠10只,接种后第7、9、11、13、15、17、19天行MR扫描,测量肿瘤体积,绘制出肿瘤生长曲线.结果 成功建立了鼠C6脑胶质瘤模型,并且鼠尾静脉注射Mn3[Co(CN)6]2@SiO2后5 min、24 h肿瘤均强化,24 h肿瘤强化较前明显;MRI检测出胶质瘤大小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s=0.9944,P=0.000).结论 应用Mn3[Co(CN)6]2@SiO2对鼠C6脑胶质瘤活体示踪MR成像,可以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适用于肿瘤生长规律的观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生长及调控血肿瘤屏障相关蛋白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对C6脑胶质瘤大鼠肿瘤生长及血肿瘤屏障相关蛋白(zonula odluden,ZO-1)、P-糖蛋白(glycoprotein,gp)及细胞质膜微囊蛋白Caveolin-1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替莫唑胺组、扶正抑瘤方组和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组.采用立体定位法建立C6大鼠脑胶质瘤模型,造模当天开始,各组大鼠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处理,观察其体重、生存状态,第21天时,计算大鼠生存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胶质瘤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肿瘤浸润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半胱天冬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肿瘤浸润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ZO-1、P-gp及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替莫唑胺、扶正抑瘤方及联合用药组肿瘤浸润区GFAP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ZO-1和P-gp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扶正抑瘤方和联合用药组VEGF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Caveolin-1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扶正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可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分化和凋亡,抑制血管新生,开放血肿瘤屏障,限制肿瘤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ruvB-like2下调表达诱导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凋亡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原发恶性肿瘤,但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ruvB-like2是腺苷三磷酸酶类(AAA+)家族的成员,被认为可能在调控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和肝癌细胞生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首次探究ruvB-like2是否也是调控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关键因子.方法 通过RNAi技术下调ruvB-like2在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和RT-PCR技术探究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 下调表达ruvB-like2后,C6脑胶质瘤细胞生长速度显著减慢(P<0.05),细胞发生强烈凋亡.进一步探究发现,细胞凋亡的机制涉及,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以及诱导促凋亡蛋白的上调表达.结论 该研究证明ruvB-like2是调控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关键分子.研究结果为阐明脑胶质瘤细胞的发病机制,以及以ruvB-like2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基因表达谱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筛选比较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与正常星型胶质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利用IlluminaHiSeq4000技术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和正常星形胶质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功能注释.以| log2 FoldChange |≥1和q值<0.0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GO和KEGG数据库分析其功能和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较之正常星形胶质细胞,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共筛选得到436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603个基因表达上调,2760个基因表达下调;GO富集结果表明:4109个差异表达基因共映射到906个GOterm,主要与GTP酶活性正性调节、基因表达正性调节、蛋白结合和钙离子结合等功能相关;KEGG富集结果表明:1535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参与106条通路,富集最多的是PI3K-Akt信号通路和癌症发生通路.结论:成功获取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与正常胶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并对其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注释,结果有助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