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二联疗法预防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二联疗法预防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淄博市中医医院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接受化疗,试验组接受化疗联合中医二联疗法(五红汤联合艾灸)。记录2组化疗前及化疗后第7、14和21天时血红蛋白(Hb)水平、Karnofsky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第21天试验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117±28)g/L比(100±3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8, P=0.030)。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34/40)比66.7%(26/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96, P=0.084)。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第21天Karnofsky评分分别为(77±9)分、(77±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0, P=0.623);对照组分别为(78±10)分、(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32, P<0.001);治疗前两组Karnofsk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85, P=0.068),治疗后第21天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t=4.88, P<0.001)。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出现化疗相关肝、肾及心脏不良反应。 结论:中医二联疗法可有效预防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耳穴贴压联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耳穴贴压联合电针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将某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OA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分为耳穴组、试验 1 组、试验 2 组,每组各 30 例.其中耳穴组以耳穴贴压联合电针治疗.试验 1 组以足三里和阳陵泉进行针灸疗法,试验 2 组以足三里和阳陵泉进行针灸治疗的同时结合单纯耳穴贴压治疗.针灸治疗每 7 天 1 个疗程,共分为 3 个疗程.每完成 1 个疗程后即利用电子测痛仪检测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情况,在完成 3 个疗程后利用旷场实验和H&E染色实验来检测患者的自发活动能力和病理学改变情况.此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对患者的膝关节积液进行检测,并对其血清中的IL-1β和 TNF-α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耳穴组、试验 1 组和试验 2 组的 IL-1β 表达水平分别为25.37ng/L±4.87ng/L、46.57ng/L±7.09ng/L和 36.25ng/L±4.49ng/L(P<0.05),TNF-α的表达水平分别为 120.90ng/L±12.44ng/L、260.89ng/L±21.89ng/L和 198.55ng/L±20.31ng/L(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电针治疗相较于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更为确切,能有效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以及降低关节滑液炎性指标IL-1β、TNF-α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医参与救治孕期重症乙型流感合并急性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中医参与救治1例在ICU抢救60 d的重症乙型流感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的中年孕妇患者,其入院诊断为:(1)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乙型流感病毒):① ARDS(重度);②感染性休克。(2)电解质紊乱:①低钾血症;②低钠血症。(3)孕24周。中医在抢救的第40天介入,此前对患者施以引产术,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ECMO)联合间歇正压通气(IPPV)进行呼吸支持39 d,抗炎、抗休克、抗心衰等治疗。中医介入之时患者因血栓形成而撤下ECMO,炎症控制并不理想,呼吸频率50~60次/min,仍面临生命危险,以中医针药并用,当日呼吸频率降至36次/min。中医介入第3日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频率降为日均22次/min;第8日可经口进食,开始撤呼吸机;第21日患者由ICU转出至普通病房;第32日痊愈出院。提示抢救危重症患者,需中西医并用;危重症阶段扶助正气是中医的优势;针灸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五行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脑代谢、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五行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脑代谢、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94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7例。常规西医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五行针灸组在常规西医组基础上给予五行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皮质酮(CORT)、IL-2、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CD4 +、CD8 +、IgG、IgM水平;采用全身超导型MRI扫描仪扫描海马区的T2 Flair、T2WI、TlWI序列,获得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波谱曲线及峰下面积,计算峰下面积比值Cho/Cr、NAA/Cr;采用疲劳量表-14(FS-14)、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估患者疲劳状态,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ASS-21)、贝克焦虑量表(BAI)评估患者焦虑状态,90项症状清单量表(SCL-90)、躯体和心理健康报告评分(SPHERE)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五行针灸组IgG、CD4 +、NK水平高于常规西医组( t值分别为4.76、3.65、6.42, P<0.01),IgM、CD8 +水平低于常规西医组( t值分别为7.30、4.79, P<0.01);IFN-γ、IL-2、5-HT水平高于常规西医组( t值分别为7.60、4.05、2.79, P<0.01),CORT水平低于常规西医组( t=6.72, P<0.01);左侧海马区NAA/Cr[(1.10±0.04)比(1.05±0.03), t=6.86]、右侧海马区NAA/Cr[(1.18±0.02)比(1.21±0.03), t=8.23]水平高于常规西医组( P<0.01),左侧海马区Cho/Cr[(1.08±0.04)比(1.03±0.03), t=5.70]、右侧海马区Cho/Cr[(1.17±0.02)比(1.20±0.03), t=5.71]水平低于常规西医组( P<0.01)。治疗后,五行针灸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FSS评分低于常规西医组( t值分别为8.08、9.08、7.07, P<0.01);DASS-21、BAI、SCL-90、SPHERE评分低于常规西医组( t值分别为3.63、5.77、8.74、5.92, P<0.01)。五行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常规西医组为82.98%(39/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80, P=0.094)。 结论:五行针灸可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表达,提高免疫球蛋白、NK水平,降低CORT水平,调节左右侧海马区NAA代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深度访谈法的乳腺癌幸存者失眠认知及针灸治疗偏好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基于深度访谈法了解乳腺癌幸存者对失眠的认知和针灸治疗偏好.方法:选取 30 例有失眠症状的乳腺癌幸存者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内容包含睡眠期望、失眠的认知(失眠引起的不适、失眠的可能诱发因素)和针灸治疗偏好(曾用过的治疗方法、未选择针灸治疗的原因和针灸治疗的倾向性)3个方面,基于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有失眠症状的乳腺癌幸存者的睡眠期望为能够维持白天的正常功能状态;失眠症状常会导致患者疲劳,诱发失眠的因素主要为内分泌治疗、预期性焦虑和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所有患者均采用过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的应用比例较低,针灸多因"不了解"和"怕痛"而未被选择,对于针灸治疗偏好,患者更倾向于痛感轻微、刺激较弱的针灸疗法,每周 2~3 次治疗更容易被接受.结论:乳腺癌幸存者对睡眠有期望,睡眠困扰时均采用过药物治疗,部分不愿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多因不知道针灸可以治疗以及惧怕强烈的针感,期望有更舒适化的针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从"命门之火—三焦—相火—肾阳"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于遗传性和非遗传性同在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归于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范畴.本文首先从"命门之火—三焦—相火—肾阳"的理论渊源入手,梳理理论源流的同时阐述其内涵.其次结合学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从命门之火、相火、肾阳不足是其发生的病机基础,三焦气化不利乃其发作的核心病机环节来探讨"命门之火—三焦—相火—肾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相关性.基于以上理论,本文提出治疗应重视温补命门之火,主张阴中求阳;同时宣通三焦气机,注重健脾化痰;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注重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经期重视行气活血.最后,附验案举隅阐述中医思辨,以期为"命门之火—三焦—相火—肾阳"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壮医天阴阳针法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7
壮医天阴阳针法是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的特色针刺疗法之一,是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广西黄氏针灸流派创始人黄瑾明多年临床经验和学术研究的总结.本文详细阐述壮医天阴阳针法及其核心采穴-壮医脐环穴,为壮医天阴阳理论和针法治疗各种难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观察于水道穴行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组、两联组和按摩组,每组40例.3组均予产后常规护理刺激排尿.按摩组于双侧水道穴行快速按摩;两联组于按摩组基础上于双侧水道穴行自拟通泉散穴位贴敷;三联组于两联组基础上于双侧水道穴行艾灸干预.3组均治疗1次.治疗后5 h检测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记录患者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及治疗后5 h排尿总量,评价首次排尿通畅感和患者满意度,记录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并评定3组临床疗效.结果:三联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少于两联组及按摩组(P<0.05),首次排尿时间早于两联组及按摩组(P<0.05,P<0.001),首次排尿量、治疗后5 h排尿总量多于两联组及按摩组(P<0.05,P<0.001),首次排尿通畅感和患者满意度优于两联组及按摩组(P<0.001,P<0.05);两联组患者首次排尿量、治疗后5 h排尿总量多于按摩组(P<0.05),首次排尿通畅感和患者满意度优于按摩组(P<0.05).3 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组、两联组和按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0%(40/40)、90.0%(36/40)和 70.0%(28/40),三联组总有效率高于两联组及按摩组(P<0.05,P<0.001),两联组总有效率高于按摩组(P<0.05).结论:于水道穴行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后尿潴留患者排尿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基于随机对照试验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收集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文献,归纳总结针灸治疗IBS的临床应用规律,为IBS的针灸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文献资料.方法 检索从建库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中医针灸信息库中针灸治疗IBS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Microsoft Excel2019和SPSS25.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基于纳入文献总结分析穴位、治疗方法等的临床应用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 524 篇,提取针灸处方 572 条,涉及穴位 63 个.常用募穴和交会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三阴交、中脘、脾俞、大肠俞、关元和神阙穴为最常用的穴位,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是常用经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有效聚类为天枢-足三里.治疗方法以针刺、灸法和穴位贴敷为主.不同分型的IBS选穴基本一致,均多用针刺治疗.腹泻型IBS根据不同证型进行配穴.肝郁脾虚型常配太冲穴;脾肾阳虚型多配肾俞?关元和神阙穴,常用灸法;脾胃湿热型和脾虚湿盛型多配中脘穴;寒热错杂型常配阴陵泉穴.结论 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太冲、三阴交、中脘、脾俞、大肠俞、关元和神阙穴是针灸治疗IBS的常用穴位,天枢、足三里和上巨虚为主穴,可根据不同分型和证型选取配穴.治疗方法以针刺、灸法和穴位贴敷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国医大师黄瑾明运用天阴阳针法治疗谷道气虚证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黄瑾明教授,系第四届国医大师,首批全国名中医,"桂派中医大师",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黄老从医50余载,创立广西黄氏壮医针灸学派,对壮医针灸有独到研究,擅长运用壮医针刺疗法治疗各种疾病.近年来,黄老在壮医脐环穴针刺技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提出天阴阳针法[1],临证疗效显著.黄老还提出壮医学理论应不断完善,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指导临床应重视辨证论治诊疗模式.现将黄老运用天阴阳针法治疗谷道气虚证的医案分享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