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深度访谈法的乳腺癌幸存者失眠认知及针灸治疗偏好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深度访谈法了解乳腺癌幸存者对失眠的认知和针灸治疗偏好.方法:选取 30 例有失眠症状的乳腺癌幸存者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内容包含睡眠期望、失眠的认知(失眠引起的不适、失眠的可能诱发因素)和针灸治疗偏好(曾用过的治疗方法、未选择针灸治疗的原因和针灸治疗的倾向性)3个方面,基于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有失眠症状的乳腺癌幸存者的睡眠期望为能够维持白天的正常功能状态;失眠症状常会导致患者疲劳,诱发失眠的因素主要为内分泌治疗、预期性焦虑和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所有患者均采用过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的应用比例较低,针灸多因"不了解"和"怕痛"而未被选择,对于针灸治疗偏好,患者更倾向于痛感轻微、刺激较弱的针灸疗法,每周 2~3 次治疗更容易被接受.结论:乳腺癌幸存者对睡眠有期望,睡眠困扰时均采用过药物治疗,部分不愿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多因不知道针灸可以治疗以及惧怕强烈的针感,期望有更舒适化的针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幸存者运动恐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从乳腺癌幸存者运动恐惧的概述、发生情况与不良影响、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预防和减少乳腺癌幸存者运动恐惧的发生、改善康复效果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男性乳腺癌病因概率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病因概率的计算方法,为我国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男性乳腺癌的病因判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日本原爆幸存者拟合得到的男性乳腺癌超额相对危险(ERR)模型与美国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委员会(BEIR)VII提供的女性乳腺癌超额绝对危险(EAR)模型两种方法,对既往1例被诊断为男性乳腺癌病例进行乳腺剂量及其病因概率的计算。结果:通过男性乳腺癌ERR模型计算病因概率( PC)均值为94.6%,95% PC上限为98.3%。女性乳腺癌EAR模型与女性乳腺癌发病基线, PC均值为70.3%,95% PC上限为153.3%,而采用男性乳腺癌发病率基线则 PC均值为99.2%。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均可判定该男性所患乳腺癌是由职业性放射性暴露所致。 结论:采用女性乳腺癌EAR模型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基线计算95% PC上限高于男性乳腺癌ERR模型,但对于女性乳腺癌EAR模型估算病因概率的不确定度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建议将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男性乳腺癌列入我国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名单,对职业性放射性肿瘤名单补充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以满足潜在的索赔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患者家庭癌症沟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乳腺癌患者家庭癌症沟通现状,以期为针对性解决乳腺癌患者夫妻双方沟通问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将2022年4—11月对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204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家庭回避癌症沟通量表(FACCS)、女性癌症幸存者自我倡权量表(FSACS)对患者展开调查;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对患者配偶展开调查;使用分层回归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家庭癌症沟通得分为(65.30 ± 7.63)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分期、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自我倡权水平是患者家庭癌症相关沟通的影响因素,可解释家庭癌症沟通变异的39.1%( F=22.36, P<0.05);从患者配偶方面,配偶照护负担的影响可解释患者家庭癌症沟通变异的14.2%( F=16.39, P<0.05)。 结论:乳腺癌患者家庭癌症沟通欠佳,不同特征的乳腺癌患者家庭癌症沟通程度存在差异。患者自我倡权得分较低、既往无恶性肿瘤家族史、配偶照护负担较高、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以及患者肿瘤分期较高的乳腺癌患者家庭癌症沟通程度更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现状的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现状,分析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的影响因素,为制订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量表对360名乳腺癌幸存者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总体得分情况、不同情况的乳腺癌幸存者得分比较及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总体得分为(291.18 ± 8.48)分,其中症状负担维度得分最高为(125.12 ± 1.57)分,得分率为89.37%。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医疗保险形式、患侧、手术方式、学历、职业、家庭收入、疾病分期的乳腺癌幸存者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F值为8.633~294.629,均 P<0.01)。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的影响因素为学历、年龄、家庭收入、职业4个变量,可解释因变量的程度为36.4%。 结论:乳腺癌幸存者未被满足需求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且受学历、年龄、家庭收入、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内外疾病进展恐惧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国内外疾病进展恐惧研究现状,梳理研究热点及发展脉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发表的有关疾病进展恐惧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2年1月1日—2022年6月24日,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检索中国知网共检索出340篇文献,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共检索出1 199篇文献。国际上发文量最高的国家与机构分别是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和悉尼大学,发文作者间合作较为紧密,而机构间合作欠佳。国内研究热点为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抑郁、焦虑、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等;国外研究热点为乳腺癌及幸存者、抑郁、焦虑、生活质量、问卷的信效度及干预的可行性。结论:国内外发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与国外相比,国内疾病进展恐惧研究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我国应该及时关注国际上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热点前沿,以促进我国疾病进展恐惧的研究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幸存者重返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乳腺癌幸存者重返工作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我国乳腺癌幸存者重返工作岗位的干预方案提供指导和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19年9月3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13例乳腺癌幸存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素养量表、癌症复发担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重返工作距确诊时间为(7.08±6.20)个月。未重返工作患者中,处于意向阶段患者最多(19例,46.34%),处于行动评估阶段患者最少(1例,2.44%)。已重返工作患者中,65例(90.28%)的患者处于主动维持阶段。手术方式、患病前职业、术后辅助化疗及健康素养是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结论:未重返工作乳腺癌幸存者重返工作准备度得分处于中低水平,未重返工作患者对重返工作的意向不高;已重返工作乳腺癌幸存者得分处于中高水平,患者重返工作后,更容易维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乳房切除等广泛的手术方式、患病前以体力劳动为主、手术后辅助化疗是乳腺癌幸存者重返工作的阻碍因素,健康素养水平高是其重返工作的促进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有氧和抗阻训练方案对肥胖乳腺癌幸存者骨骼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有氧和抗阻训练方案对肥胖乳腺癌幸存者骨骼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及病房复诊的154例肥胖乳腺癌幸存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有氧运动训练,观察组给予有氧和抗阻训练,对比两种训练方式对肥胖乳腺癌幸存者骨骼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干预后两组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步速均升高,干预后观察组ASM、步速分别为(7.21±0.82)、(0.81±0.09) m/s明显高于对照组[(6.88±0.73)、(0.74±0.08)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SMI=2.624, t步速=4.271, 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心理、社会、信仰评分均升高,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心理、社会、信仰评分分别为(61.33±7.20)、(121.36±15.26)、(51.26±7.11)、(33.59±4.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26±7.29)、(105.26±14.33)、(62.96±7.88)、(42.33±5.06)分, t躯体=5.159, t心理=6.701, t社会=9.607, t信仰=11.611, P<0.05];干预后两组肌氧饱和度(SmO 2)、经皮氧分压(TcPO 2)、微循环血流灌注(MBP)加热值、MBP基础值均升高,观察组SmO 2、TcPO 2、MBP加热值、MBP基础值分别为(68.47±7.28)%、(68.55±7.21) mmHg、(127.33±15.24) PU、(8.47±0.90) PU明显高于对照组[(60.36±7.15)%、(61.37±7.59) mmHg、(113.26±14.58) PU、(8.12±0.85) PU, tSmO 2=6.935, tTcPO 2=5.983, tMBP加热值=5.814, tMBP基础值=2.502, P<0.05]。 结论:肥胖乳腺癌幸存者在行有氧及抗阻训练后,其生活质量及微循环功能均有所改善,骨骼健康均显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4—2019年国际乳腺癌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并分析当前国际乳腺癌护理领域的现况和热点,为我国乳腺癌护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PubMed检索2014—2019年发表的乳腺癌护理文献,利用书目信息数据挖掘系统软件和SPSS 22.0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及共词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48篇,提取频次≥13次的高频词40个,聚类分析后获得4个研究热点: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管理和护士角色;决策共享和医患沟通;幸存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知信行模式与早期筛查。结论:本研究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国际乳腺癌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国内该领域研究和资助重点提供了一些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我倡权在女性乳腺癌幸存者创伤后成长和社会疏离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自我倡权在女性乳腺癌幸存者创伤后成长和社会疏离间的中介效应,为制订针对社会疏离感的护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随机抽样调查。便利选取2021年5—12月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就诊的220例女性乳腺癌幸存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女性癌症幸存者自我倡权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03份。女性乳腺癌幸存者创伤后成长得分为(60.91 ± 12.04)分,自我倡权得分为(59.56 ± 12.19)分,社会疏离得分为(36.52 ± 7.79)分。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女性乳腺癌幸存者自我倡权量表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 r值为0.219~0.686,均 P<0.01);一般疏离感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女性乳腺癌幸存者自我倡权量表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 r值为- 0.804 ~ -0.202,均 P<0.01)。女性乳腺癌幸存者创伤后成长通过自我倡权影响社会疏离,其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2.8%。 结论:自我倡权在女性乳腺癌幸存者创伤后成长和社会疏离中起中介作用,护理人员可通过提高患者自我倡权水平,提升其创伤后成长,从而降低其社会疏离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