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基化检测用于卵巢癌筛查和诊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预后最差的癌症,目前缺少有效的早诊早筛工具.甲基化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有关键作用,目前已经开展了多项研究,分析基于液体活检方案的细胞游离DNA甲基化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效能,总体准确度达到85%的中位水平,优于糖类抗原125(CA125)等传统蛋白分子标志物.卵巢癌组织甲基化检测结果与患者生存结局及药物敏感性也密切相关.卵巢癌甲基化检测方式方法的改进发展有望为卵巢癌诊疗分子方案研究提供新的路径和机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病痛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的病痛体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以及12名妇科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叙事访谈以及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3个主题及10个亚主题:身体完整性遭破坏(消化系统损伤、泌尿生殖系统改变、皮肤改变),身份序列被打乱(社会角色转变、家庭角色调整、自我认同危机),新的康复断裂与冲击(医疗照护服务断裂、饮食习惯改变、社会再融入障碍、癌症复发恐惧).结论 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病痛体验复杂多样,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和感受,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缓解患者身心痛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达标理论的康复训练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康复训练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就诊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达标理论的康复训练。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SES总分、EORTC QLQ-C30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SE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EORTC QLQ-C30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疲倦、疼痛、失眠、腹泻、便秘领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达标理论的康复训能够提高宫颈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NA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卵巢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和预防十分复杂。因此,用于疾病预测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均是迫切需要的。miRNA是一种短链、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分子,主要通过在转录后水平上降解或抑制靶基因从而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代谢和凋亡。有研究结果已证实miRNA可作为潜在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癌症的生物标记物;同时,与肿瘤相关的miRNA通过调控多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在卵巢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了miRNA作为卵巢癌早期预防或检测、预后的诊断和治疗靶点的生物标志物的作用,对miRNA在卵巢癌患者中未来的临床应用提出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动干预在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某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运动干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并于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皮肤凹陷、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妇科癌症淋巴水肿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下肢淋巴水肿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前、术后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小腿周径和大腿周径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肢体肿胀、皮肤凹陷、乏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小腿淋巴水肿、大腿淋巴水肿及总淋巴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运动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减轻下肢水肿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机计步器支持下有氧运动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手机计步器支持下的有氧运动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67)和试验组( n=6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手机计步器支持下的有氧运动干预。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SAS、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 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得分为(60.03±9.26)分,低于对照组的(64.31±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中文版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总体健康状况维度和4个功能维度(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7个症状维度(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便秘、腹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手机计步器支持下的有氧运动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状况并提高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指操联合温针灸治疗乳腺癌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手指操联合温针灸治疗乳腺癌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CIPN)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例乳腺癌化疗致CIPN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包括练习写字、在家人陪伴下快走及手指操锻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温针灸治疗,每周治疗5 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Berg平衡量表(BBS)、癌症治疗功能评估/妇科肿瘤组神经毒性问卷(FACT/GOG-NTx)、美国国立癌症所-药物常见毒性分级标准(NCI-CTC)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BI、BBS及FACT/GOG-NTx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MBI、BBS及FACT/GOG-NTx评分[分别为(88.75±3.52)分、(52.75±3.38)分及(15.41±5.2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治疗后2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程度均低于治疗前水平( P<0.05),并且观察组周围神经毒性分级程度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P<0.05)。 结论:手指操联合温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乳腺癌化疗致CIPN患者周围神经症状,提高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采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肿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疲倦、气促、失眠、食欲丧失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对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在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行离心处理,检测2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并计算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分析其营养状态的变化。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问卷评价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2组入院时血清ALB、PA、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入院时、出院时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院时血清ALB、PA分别为(36.92 ± 2.68)、(0.26 ± 0.07)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42 ± 2.71)、(0.23 ± 0.06) 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918、2.413,均 P<0.05)。观察组出院时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以及总体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63.42 ± 4.18)、(62.83 ± 6.24)、(63.19 ± 6.12)、(64.43 ± 4.31)、(70.42 ± 6.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34 ± 5.06)、(56.39 ± 7.37)、(60.45 ± 5.99)、(61.46 ± 5.08)、(66.35 ± 5.9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373~6.870,均 P<0.05)。观察组出院时腹泻、便秘、失眠、食欲减退、恶心、疲劳评分分别为(36.42 ± 5.06)、(34.54 ± 6.23)、(34.49 ± 5.56)、(36.41 ± 4.57)、(40.38 ± 7.24)、(37.94 ± 4.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83 ± 4.81)、(38.74 ± 5.12)、(38.43 ± 4.97)、(40.43 ± 6.24)、(43.29 ± 5.12)、(40.19 ± 3.9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434~4.685,均 P<0.05)。 结论: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行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可促进其营养状态进一步改善,从而改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未满足需求与其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未满足需求与家庭环境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便利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海南省3家三甲医院就诊的22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癌症患者未满足需求简明量表(SF-SUNS)、中文版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其进行调查。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22份,收回有效问卷216份,回收率97.30%。结果:21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文版SF-SUNS量表总得分为(73.79±13.82)分;中文版FES-CV量表总得分为(49.12±8.1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FIGO临床分期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中文版SF-SUN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FES-CV量表总分及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维度得分均与中文版SF-SUNS量表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 P<0.05);矛盾性维度得分与中文版SF-SUNS量表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 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家庭环境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未满足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未满足需求均处于中等水平,家庭环境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未满足需求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应通过针对性改善家庭环境来满足患者的需求,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