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五加新品种'紫加1号'多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6
'紫加 1 号'为该课题组选育的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新品种,嫩茎叶灰紫色且味甘.为分离纯化'紫加 1 号'嫩茎叶多糖,并测定各组分的单糖组成和分子量大小、评价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以'紫加 1 号'嫩茎叶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工艺,经大孔树脂吸附法除杂脱色得到粗多糖(A.polysaccharides,ASPS);通过DEAE-Cellulose 52 离子柱和Sephadex G-100 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多糖组分;采用离子色谱和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色谱,测定各均一组分的单糖组成和分子量;通过测定均一组分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能力,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强弱.结果表明:ASPS经分离纯化得到 4 种多糖组分,即酸性多糖ASPA-1-1、ASPA-2-1、ASPA-3-1 和中性多糖ASPN-1,其分子量依次为 8.10、26.15、0.91、0.89 kDa,主要是由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核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按不同比例组成的杂多糖.ASPA-1-1、ASPA-2-1、ASPA-3-1、ASPN-1 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其中ASPA-2-1 清除·OH、DPPH的能力高于ASPA-1-1、ASPA-3-1、ASPN-1,而ASPA-3-1 清除O2-·的能力最强.综上认为,从'紫加 1 号'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结果为'紫加 1 号'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深度研究和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藤茶功能成分研究及开发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的嫩茎叶,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族特色饮用植物,因其富含黄酮类、多酚类化合物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近几年来,学者们对其药理功效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藤茶主要物质基础、生物活性、开发利用等进行了梳理归纳,以期为藤茶及其活性成分的应用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藤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功效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藤茶是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的嫩茎叶,既可以泡茶饮用,又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具有祛瘀消肿、疏风解毒、降血压、降血糖功效,目前已作为新资源食品使用.藤茶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尤其以黄酮类中的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被认为是藤茶保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相关作用与机制的研究正在开展.主要对藤茶的化学成分(黄酮类、多糖类、酚类等)、功效作用(抗氧化、抑菌、保肝、抗病毒等)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为其综合利用及全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假臭草花精油的化学组成及对柑橘木虱的驱避和致死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了让入侵植物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Griseb)R.M.King&H.Rob.变废为宝,首次探讨了假臭草花精油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的驱避和致死活性,以用于生物防治.[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假臭草不同部位的精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花精油的化学成分,并检测了其对柑橘木虱的生物活性.[结果]假臭草花精油得率(0.31±0.03)%高于茎叶精油的得率(0.23±0.02)%;GC-MS检测显示,假臭草花精油至少含有25种化合物,其中 β-荜澄茄油烯(43.85%)和 β-石竹烯(30.34%)是其主要成分;花精油浓度为40和50μL·mL-1处理30 min时,对柑橘木虱的驱避反应率均可达到100%.不同浓度的花精油对柑橘木虱具有明显的致死活性.当浓度为50μL·mL-1的时候,浸液法处理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嫩梢18 h时,柑橘木虱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56.25±4.79)%,LC50值为44.83μL·mL-1,而熏蒸法48 h时的柑橘木虱校正死亡率仅为(66.33±5.00)%,LC50为24.80μL·mL-1.假臭草花精油对柑橘木虱的驱避和致死活性可能与其主要成分的作用有关.[结论]研究结果证明假臭草花精油对柑橘木虱具有良好的驱避和致死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柑橘木虱驱避剂及杀虫剂的良好潜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栽培堇叶碎米荠生物学特征及其营养成分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人工驯化栽培的堇叶碎米荠进行生物学观察和营养成分分析,为蔬菜类新食品原料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分类学和扫描电镜观察,描述和鉴定栽培植物;分析比较、大棚和露地补(富)硒栽培样品的营养成分.结果:栽培植物为堇叶碎米荠(Cardamine violifolia O.E.Schuiz),其花粉粒为橄榄球状,大小为13.48~ 16.72 μm×33.45 ~ 36.77 μm;干品中水分、还原糖、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7.10% ~ 7.44%、3.7%~5.55%和8.0% ~ 15.7%,含有较低的粗脂肪(0.82%~1.9%)、较高的蛋白质(17.0% ~21.5%),氨基酸总量可达13.38% ~ 14.07%,并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镁和锌等人体必需等常量和微量元素;正常补硒栽培硒含量为78.9~129 μg/100 g,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结论:堇叶碎米荠的食用部位为抽苔期的嫩茎叶,可制成干品粉末后筛分去掉粗纤维可作为补硒的食品新原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品系何首乌嫩茎叶营养保健成分分析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测定不同品系何首乌嫩茎叶营养保健成分含量,为嫩茎叶开发利用和选育良种提供依据.方法 水分测定采用常压干燥法;粗蛋白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可溶性膳食纤维测定采 用直接水浸提法;多糖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总黄酮测定采用铝盐分光光度法.结果 在所测定的4个品系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总黄酮的含量相差悬殊,分别为0.3541~0.8219g/100g和195.36~495.70mg/100g;粗蛋白和多糖的含量差异也极显著,分别为4.15~4.68g/100g和0.204~0.264g/100g;水分的含量差别不大,为86.53~87.69g/100g.结论 何首乌嫩茎叶富含营养保健成分,具有开发前景;选育良种是提高嫩茎叶营养保健成分含量的有效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炒制温度和时长对黄芩茎叶化学成分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炒制温度和时长对黄芩茎叶中野黄芩苷、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优黄芩茎叶炒制温度和时长.方法:以炒制温度(3个水平)和炒制时长(5个水平)为实验因素,以黄芩地上部分幼嫩的带叶茎尖为原料,运用以上组合参数分别对黄芩茎叶进行加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茎叶炒制品中野黄芩苷和黄芩苷的含量.结果:各影响因素的排序为:温度>时长>温度×时长,优化后的黄芩茶炒制工艺为:90℃炒制60 min.结论:本研究为黄芩茶的规范化加工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西藤茶致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藤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Mazz.) W.T.Wang.的嫩茎叶[1],又名甜茶藤或霉茶(莓茶)等,广泛分布于两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福建等地,且各地藤茶品种均显著不同,本例患者所服用的藤茶经实地考察后被证实为广东蛇葡萄Ampelopsiscantoniensis(Hook.et Arn.) Planch(见图1).藤茶味甘淡,性凉,当地人爱采集其嫩叶经加米酒炒制、晾晒后泡水饮用,有多年的饮用历史,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抗炎、抗肿瘤之功效,深受当地人喜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藤茶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研究及药物开发利用,未见有藤茶不良反应的报道.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留观病房收治了l例服用藤茶后并发多器宫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主要食物碘含量变化范围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膳食碘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范围.方法 本研究于2015年-2018年在全国16个省不同水碘水平地区、沿海地区和城市,采集了830个食物样品并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量;随后按照品种类别、性状相似且碘含量水平相近原则进行汇总统计,获得各类食物碘含量分布情况.结果 各类食物普遍存在碘含量分散度较大的现象.谷薯豆类食物碘含量P95低于或接近μg/100g,全谷物高于精细谷物(P<0.05);蔬菜、蘑菇总体碘含量较低,嫩茎叶类是碘含量相对较高的一类蔬菜,受水碘影响,部分来自高水碘>100g/L地区的蔬菜碘含量高于水碘<10 μg/L的地区(P<0.05);藻类是变异较大的富碘食品,可从10 mg/kg到1000 mg/kg.畜禽类食物碘含量的变异可能受饲养条件影响;蛋类、海洋水产碘含量较为丰富,贝类>虾蟹>鱼类.结论 要精准分析影响膳食碘来源的主要因素应结合数据资料补充与食物生产有关的描述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牛尾菜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牛尾菜(Smilax ripariaA.DC.)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1992-2018年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25篇,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 牛尾菜作为土家族常用的民间草药,除可治疗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等症外,亦具有甾体皂苷、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和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抗肿瘤、抗糖尿病、抗氧化、抗高尿酸血症等多种药理学活性,其嫩茎叶同时可作为蔬菜食用,营养价值较高.结论 牛尾菜具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有待于经一步开发和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