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产期D-二聚体变化与产后肺栓塞发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孕产期D-二聚体变化与产后肺栓塞的发生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建卡分娩的孕产妇临床资料,分别在建卡、分娩前和产后收集检测血浆D-二聚体浓度值等资料,根据产妇产后是否发生产后肺栓塞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探讨孕产期D-二聚体变化与产后肺栓塞的发生关系和临床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受孕方式、身高、体重、BMI、胎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胎数、孕次、产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具有年龄更大、多胎次和多胎的特点,随着孕周的增加,病例组D-二聚体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病例组和对照组产后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20,P<0.05),在建卡和分娩前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有意义(建卡Z=-0.669,P=0.504;分娩前Z=-0.804,P=0.421);产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可以反映和提示血栓性疾病的出现,即产后D-二聚体越高(6.325~18.25 mg/L),越偏向于有肺栓塞.结论 孕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呈增高趋势,产后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对于产后肺栓塞的发生具有影响作用,考虑到疾病动态发展的特性,对于孕产妇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应结合更多指标进行多方面考虑和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孕产期管理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是一种影响多个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1],由编码ha-martin 和 tuberin 的 TSC 1(9q34)基因或 TSC2(16pl3.3)基因突变引起[2,3].TSC患病率为1/20 000,发病率为1/6 000~1/10 000[2].该病会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出现错构瘤,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多种多样[4].由于TSC对多个器官系统的严重影响,妊娠合并TSC的病例十分少见.TSC患者能否妊娠,妊娠期间应该如何管理,以及围产期注意事项,是众多妇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产期健康管理APP在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孕产期健康管理APP在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26例,对照组常规产前检查,产前常规教育和指导,定期在妊娠期糖尿病门诊就诊并自我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孕产期健康管理APP进行自我行为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情况。结果:监测两组患者入院后的空腹、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显示,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实施干预后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及自我效能得分,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异常、早产、巨大儿、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使用孕产期健康管理APP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将心理干预融入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健康思维项目的调适及可行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中文版健康思维项目进行调适,并在此基础上评价由产科护士主导的健康思维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对医院护理管理者、参与健康思维项目预试验的护士和围产期女性进行访谈,基于各方的反馈意见对健康思维项目的内容、开展方式、次数等进行调适。根据调试后的项目手册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结束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评价由产科护士主导的健康思维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可行性。结果:调适后的中文版健康思维项目由产科护士在孕妇每次产检的时候对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每次30 min,干预次数为5次,干预的地点在产科门诊健康宣教室。健康思维项目在中国开展的促进因素包括孕产妇对精神心理健康的卫生需求较为普遍,孕妇、护士和医院都能从项目中获益,管理层的支持,项目本身有很多便捷性及护士的人格魅力。阻碍项目开展的因素包括母亲的参与意愿不够,社会对精神心理问题存在歧视,护士的工作时间不够,护士的知识和技能需提升,培训和督导方式需要改进。结论:调适后的中文版健康思维项目在中国开展是可行的,可以考虑在中国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中增加健康思维项目以促进围产期女性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单中心新生儿脑积水10年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新生儿脑积水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脑积水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足月、不同病因及治疗方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短期结局。结果:共纳入脑积水患儿223例。早产儿136例(61.0%),足月儿87例(39.0%),早产儿组颅内出血后脑积水比例高于足月儿组( P<0.001)。原发性脑积水58例(26.0%),颅内出血后脑积水82例(36.8%),颅内感染后脑积水48例(21.5%),出血合并感染后脑积水35例(15.7%),颅内出血组围产期窒息、出生时急救复苏、生后3 d内气管插管比例高于其他组( P<0.05);颅内感染组合并新生儿败血症、原发性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组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比例高于其他组( P<0.05)。非手术治疗137例(61.4%),临时性引流48例(21.5%),永久性分流37例(16.6%),行颅内血肿清除术1例(0.4%),原发性组及颅内出血组行永久性分流术后好转率高于临时性引流和非手术治疗( P<0.001)。 结论:新生儿脑积水的主要病因为颅内出血及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后脑积水早产儿比例高,不同病因引起的脑积水合并不同的临床问题;孕产期母婴保健、预防新生儿败血症及颅内出血是预防脑积水的要点;治疗方式的选择尚需积累更多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伴晶状体后圆锥改变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儿男,6岁。因家长发现其视物距离很近3年,于2019年1月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就诊。患儿3岁时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高度近视";2018年7月曾在我科门诊经医学验光及眼B型超声检查确诊为"高度近视",但未接受戴镜治疗。患儿系单胎、足月剖腹产,出生时无异常,未经特殊治疗;其母在孕产期无特殊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外伤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8,矫正视力0.15;左眼视力0.05,矫正视力0.12。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6、20 mm Hg (1 mm Hg= 0.133 kPa)。散瞳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双眼晶状体周边部后囊膜灰色混浊,中央后囊膜轻度向后凸出,呈晶状体后圆锥样改变(图1A,1B ),其余眼前节正常。间接检眼镜检查,双眼眼底轻度"豹纹状"改变,但视网膜血管像不清晰,轻度扭曲(图1C,1D ),与通过圆锥角膜观察的眼底成像很相似。右眼、左眼眼轴分别为25.48、25.60 mm,角膜曲率值分别为41.41×14°/42.99×104°、41.06× 176°/43.16×86°。眼B型超声检查,双眼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左眼颞下方有低回声弧形光带(图2A,2B )。黄斑部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双眼均未见异常。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双眼振幅降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右侧峰时延迟、幅值降低,左侧未引出有效波形;多焦VEP检查,双眼波形存在。全身麻醉下行小儿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检查,双眼颞侧周边部视网膜血管被牵拉变直,右眼颞侧周边视网膜有变性区;左眼有从视盘向颞侧周边延伸至晶状体后方的视网膜皱襞,且颞侧周边视网膜被牵拉隆起(图2C,2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双眼周边视网膜血管走行平直呈"毛刷状",部分有荧光着染,双眼颞侧周边可见牵拉隆起,晚期有少量荧光素渗漏(图2E,2F )。临床诊断:双眼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并发性白内障、晶状体后圆锥改变、高度近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早期停用抗癫痫发作药物癫痫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停用抗癫痫发作药物(ASM)的妊娠癫痫女性(PWWE)患者停药前的ASM治疗模式、癫痫发作情况、孕产期结局和后代结局。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登记的PWWE数据库中妊娠早期停药及全程维持ASM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妊娠早期停药的定义为妊娠0~3个月停用ASM。最终纳入65例妊娠早期停用ASM治疗的PWWE患者(停药组),并按照1∶2的比例匹配130例同期在华西医院就诊的全程维持ASM治疗的PWWE患者(维持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ASM使用情况、癫痫发作情况、孕产期及后代1岁内结局。在亚组分析中,将停药组患者根据妊娠中晚期是否恢复用药分为全程停药组( n=53)和恢复用药组( n=12),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层比较。 结果:停药组本科以下学历[72.3%(47/65)比54.6%(71/130),χ 2=5.68, P=0.017]、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 000元[44.6%(29/65)比18.5%(24/130),χ 2=14.98, P<0.001]、伴有癫痫家族史[12.3%(8/65)比3.1%(4/130),χ 2=4.90, P=0.027]及再次妊娠的患者比例[43.1%(28/65)比26.2%(34/130),χ 2=5.72, P=0.017]均高于维持治疗组。妊娠前停药组较维持治疗组接受多种ASM治疗的患者比例更低[16.9%(11/65)比38.5%(50/130),χ 2=9.35, P=0.002]。停药组孕期伴有强直阵挛的癫痫发作[50.8%(33/65)比31.5%(41/130),χ 2=6.81, P=0.009]和孕期癫痫发作加重的比例[32.3%(21/65)比9.2%(12/130),χ 2=16.41, P<0.001]均明显高于维持治疗组。停药组后代早产率低于维持治疗组[4.6%(3/65)比19.2%(25/130),χ 2=101.70, P<0.001]。与妊娠期全程停药组相比,中晚期恢复用药组的孕期癫痫发作加重的比例稍高[7/12比26.4%(14/53),χ 2=3.22, P=0.073]。 结论:有癫痫家族史、再次妊娠的PWWE更可能在妊娠期停药,停药后妊娠期癫痫发作明显加重,但后代早产率相对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失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随访失访的相关因素,探索完善产后管理的相应对策,以提高产后随访率。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月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病区分娩,并在产前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212例,通过院内宣教及电话回访提醒,于产后12周进行问卷随访,统计产后随访回复率、产后血糖筛查率,比较随访组与失访组人口社会学资料、孕产期临床资料、产后血糖筛查情况;对失访者进行电话调查,进一步了解产后失访的原因。结果:212例中159例完成了产后随访,随访率75.00%(159/212),失访率25.00%(53/212);共52例进行了产后血糖筛查,血糖筛查率24.53%(52/212),其中随访组22.64%(48/212),失访组1.89%(4/212)。不同的常住地、职业、家庭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产科并发症、家族史、经管医生、孕期专科门诊参加情况及并发症宣教接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4.392~65.328, P<0.01或0.05)。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妇女的产后失访率较高,医务人员应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强化多学科联合管理模式,制订规范化、针对性的产后随访流程,并对重点人群加强产后随访宣教工作,提升产后随访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防治管理指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制定本指南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和落实我国政府部门制定的《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满足妇幼保健、产科及内分泌科专业人员对孕产期甲状腺疾病防治与管理提供规范服务的需求。指南建议要按照甲状腺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低、一般、较高和高风险的妊娠风险分级。在孕产期完成妊娠风险动态评估,及时调整相应的管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产期相关因素对儿童屈光不正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屈光不正是儿童眼科常见疾病,是指眼睛的轴向长度与屈光力不匹配而造成视觉模糊,通常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的。孕产期相关因素对儿童屈光不正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孕产期不同阶段进行分类,重点从孕期生活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不良妊娠结局和其他因素4个方面对儿童屈光不正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屈光不正防控提供围生期保健线索,实现防控关口前移,减轻因儿童屈光不正带来的公共卫生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