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宗气理论的保元汤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经典名方保元汤最早见于明·魏直《博爱心鉴》,主治元气虚弱,广泛运用于内科杂病的治疗,但"保元"之意至今尚无明确定论.从保元汤的创立到保元汤后续的临床运用,均以治疗元气虚弱为基础;将保元汤用于治疗多种以气虚为核心病机的疾病,都与中医的宗气理论有密切关联,据此提出"保元"即"保宗气"的观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同气相求"理论探讨肺胃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肺、胃疾病在临床上可作为相互继发的存在,提示着肺胃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性,目前两者相互影响的桥梁和动力尚不明确.文章从"同气相求"的概念出发,认为肺胃之间相互感应的桥梁为肺胃之"同气",动力为媒介之气,即肺胃之气在人体的运动变化,"相求"为肺胃相互感应后的生理体现.肺胃之"同气"包括来源相同、结构中空且与外界相通、功能上同升以输送营养且同降以排泄糟粕、生理特性上均喜润恶燥 4 个方面,在"同气"的基础上依赖媒介之气产生感应,肺胃之"相求"体现在 3 个方面,云雨相求为肺胃共主精微、津液和宗气的生成和输送,精微和津液可濡润周身脏腑,宗气可滋养元气;气机相求为胃将水谷之精上输至肺,助肺藏精化气以输送营养物质;肺若雾露之溉,将水谷之精和津液降于胃,助胃传导以排泄糟粕;营卫相求为胃主营卫化生的来源,肺主营卫的化生及运行,两者相辅相成.从"同气相求"探究肺胃关系,为临床治疗肺系、胃系及肺胃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运用调补大气治则治疗慢性病心法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现代医家传承、创新历代中医特别是张锡纯胸中大气(宗气)理论,逐渐形成了一个在病机研究及临床治疗以中医宗气理论作为指导的医学流派——中医宗气学派.中医宗气学派临证善于使用调补大气治则:"调"即调节大气的气机,若大气郁滞者,通行之,通行即是要排除大气运行之障碍,如内舍于脏腑经络的瘀血、痰饮、滞气及其他内外邪气;"补"即补益大气,依其生成来源与布散动力,主要有补益肺、脾、肾精气及补益心、肝、肾阳气两端.大气虚损者以补益为主,若伴微邪,辅之以调;大气上逆者以调节为主,若伴气虚,辅之以补;大气下陷、涣散、郁滞者,调补结合.百病皆生于气也,笔者作为中医宗气学派传承人,运用调补大气治疗大法治疗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膀胱,以及全身肢体经络、气血津液的虚实夹杂性慢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线粒体功能探讨培宗气理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医学认为"虚、痰、瘀"是其核心病机,而宗气的盛衰贯穿其病机演变全程.培土生金法为宗气理论治疗COPD的代表性治法现已广泛用于COPD的临床治疗.西医证实线粒体功能和形态障碍是COPD病理及病理生理学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机制.文章从"虚、痰、瘀"与线粒体功能的内在关系出发,探讨宗气理论和培土生金法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从"肺-宗气-魄"三位一体功能系统论述"百合病"
编辑人员丨2024/1/13
《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是较难理解的仲景方证之一.历代对其方证的认识都各抒己见,未达共识;对其遣药规律同样说法不一,存疑颇多.文中从"肺主魄"理论出发,从"肺-宗气-魄"三位一体功能系统对"百合病"展开研究,认为"百合病"病机核心在于肺阴受伤不能敛、养,肺气虚损不能降、藏,最终导致"阴魄不降"而为病.故治疗时可取性平、偏凉润而又可益气之药以益宗气、养肺阴、清虚热而定"阴魄".以此明确其核心病机及组方规律,以期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基于"肺损络伤"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病理变化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持续受限为特征,并呈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该病以气道、血管结构性破坏为特征,属于中医络病范畴,肺损络伤是COPD病理解剖特征.本文试从肺损络伤角度,以肺气病理变化及肺气对血液及津液影响切入点,深度解析在其病程不同阶段肺气因宣发肃降功能异常,所导致的清气难纳、浊气难排、宗气匮乏、卫外不固、痰凝血瘀等病理机制,目的在于建立肺络结构、生理功能及COPD之间的联系,推动COPD肺气中医病理机制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从中西医结合视角刍议高血压的五行辨治:肺经篇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张锡纯宗气理论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痿证范畴.笔者认为重症肌无力病位在肌肉及血脉,病因与宗气相关,患者或素体脾虚、肾虚或感受热毒耗伤肺气致宗气亏虚,或感受湿热,或饮食所伤内生湿热、痰湿等致宗气瘀滞,总属宗气亏虚或宗气瘀滞不能撑持全身,神气不达,不能主司动作所致,病性多虚实夹杂,治当以调补宗气.宗气得补,邪气得除,故能撑持全身;气血周流,神气达于肌肉,故能主司动作,重症肌无力症状可以得到根本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探讨宗气理论对中医心脏康复的实践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梳理《内经》及历代诸家关于宗气理论的论述,探讨其概念与别称、生成与分布、生理功能及与其他诸气的联系、宗气功能失调及治法五方面内容,进而总结宗气理论的内涵,提出宗气理论有着丰富的中医康复理念.结合宗气理论现代研究,认为宗气理论是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研究运用宗气理论对于中医心脏康复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宗气理论治疗心衰病的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宗气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此后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宗气是推动和维持心脏活动的精微物质,宗气失调则直接影响心肺的功能,其理论对于心系疾病的诊治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