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240名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以及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分别对产妇进行评估和分组,以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得分≤20分且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得分<33分为低风险组( n=63),以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得分>20分且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得分<33分为中风险组( n=49),以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得分>20分且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得分>33分为高风险组( n=128)。检测三组产妇空腹血糖(FPG)水平;新生儿出生后1 h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血糖仪检测血糖值,并予早吸吮;出生后72 h内采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方法对新生儿进行血糖水平,并比较三组出生后1 h内及6、12、24、48、72 h的新生儿血糖水平和产后72 h内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240名风险组新生儿中,197名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82.08%。三组新生儿治疗前低血糖、72 h内出现低血糖1次、反复出现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 h内、6、12、24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生后48、72 h三组新生儿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会出现反复低血糖现象,风险分级级别越高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越高。故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风险评估,对其血糖实时监控以及进行相应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结直肠癌关键长链非编码RNA及LINC00174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结直肠癌(CRC)关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对筛选出的LINC00174在CRC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638例CRC和51例癌旁组织的RNA数据分析,应用Wilcoxon检验识别筛选差异表达明显的RNA;Pearson相关性检验确定lncRNA-mRNA关系对;在Starbase v3.0数据库中确定与lncRNA-mRNA关系对中RNA分子存在互作关系的微小RNA(miRNA,miR)。对TCGA数据库中CRC临床数据使用R软件包的"survival"和"survmin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探讨lncRNA-mRNA关系对预测预后的价值。用STRING数据库及metascape平台对mRNA编码蛋白(ZNF692)的功能进行分析。收集40例新鲜的CRC及癌旁组织,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对筛选出的RNA检测,验证生物信息学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 s)表示,各指标间关系采用 t检验及Person相关分析。 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CRC组织中上调的LncRNA为820,下调的为951;上调的mRNA为1 628,下调为3127。分析后确定2775对候选lncRNA-mRNA,其中501对与患者生存有关。进一步通过功能分析发现LINC00174-ZNF692对可能在CRC进展中有重要作用。结果显示,LINC00174、ZNF692在CRC组织中表达水平(14.52±0.97、17.12±0.72)高于癌旁组织(13.50±0.60、15.53±0.44, W=26 747、31 438, P<0.01);LINC00174与ZNF692呈正相关( r=0.58, P<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INC00174-ZNF692对高表达是CRC患者预后差的标志( χ2=5.52, P<0.05),其风险比( HR)为1.51(1.05~2.20)( P<0.05)。对Starbase v3.0数据库分析显示,ZNF692通过海绵吸附miR-200b-3p与LINC00174形成内源性竞争RNA(ceRNA)机制发挥作用。富集分析显示,ZNF692蛋白在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mRNA监控、核苷酸切除修复等过程。组织验证结果显示,LINC00174、ZNF692在CRC水平(2.65±1.23、1.19±0.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83±0.39、0.42±0.17, t=8.92、13.12, P<0.01);miR-200b-3p在CRC水平(0.35±0.13)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82±0.22, t=-11.63, P<0.01)。Pearson分析显示,CRC组织中LINC00174与ZNF692呈正相关( r=0.81, P<0.01);LINC00174与miR-200b-3p、ZNF692与miR-200b-3p均呈负相关( r=-0.75、-0.53, P<0.01)。 结论:LINC00174可能通过海绵吸附机制调控miR-200b-3p/ZNF692轴在CRC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子影像技术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一种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尤其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慢性白血病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CAR-T疗法尚缺乏体内实时监控的有效手段,在治疗血液肿瘤的过程中无法预测及监测治疗效果,从而无法准确预估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风险,在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分子影像有望用于CAR-T体内生物学行为实时可视化监测,直接标记细胞和报告基因间接评价研究已取得相关突破。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影像技术在CAR-T治疗中的应用并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肿瘤循环细胞在膀胱癌中的应用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肿瘤循环细胞(CTCs)是存在于外周血中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肿瘤循环细胞的液体活检则是通过检出患者外周血的相关肿瘤细胞,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检测、实时监控和个体化治疗等。而膀胱癌作为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数十年来的确诊金标准仍是病理学活检,与其相关的早期检测与监测技术也尚缺乏。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CTCs检测的精准性与实用性不断提高,其在膀胱癌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众多研究数据表明肿瘤循环细胞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极大的展现出了该种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以肿瘤循环细胞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在膀胱癌中的最新应用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光学体表引导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光学体表引导放疗技术采用三维体表成像原理实时获取体表图像,通过与参考图像比较,可完成治疗前位置验证、治疗中实时监控和门控治疗等功能。它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技术,其临床应用主要包括颅内、头颈、胸腹部、乳腺、四肢以及儿童肿瘤的治疗,应用研究进展包括更少体表标记、更少束缚固定、更安全碰撞预测和更准确实时追踪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射病降温组件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热射病是一种由热刺激引起、发展快速、对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危重疾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受损,病死率较高。此外,约30%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系统的后遗症,如神经系统。目前早期迅速降温为热射病治疗的核心。因此,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与工程师合作,针对野外以及院内救治的特点,研发了一种热射病降温组件,以实现在野外和院内早期迅速降温及有效的目标温度管理(TTM)。降温组件由降温毯、降温帽两大部分组成,二者均由温变面料制成。降温毯包括背衬层、缓冲层、柔性导热囊体、温变组件、固定部件、温度传感器。降温帽包括主体及侧耳,其中主体佩戴于患者头顶,正面装有柔性显示屏,便于实时监测降温毯温变组件的温度;侧耳可包裹患者双耳及颈部,设计有鼓膜测温计可对鼓膜温度实时监控以指导降温治疗的时程、及时停止降温。该降温组件具有携带和操作方便、实时监测温度、降温效果确切、可重复使用的特点,用于热射病患者的现场急救、转运、病房内持续降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2016-2018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种类及分布特点,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控制MDRO感染的院内传播。方法: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获取MDRO阳性结果,对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2016-2018年住院患者MDRO感染的分布及病原菌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院2016-2018年住院患者共39 481例,发生MDRO感染193例,感染率为4.89%;检出MDRO构成比最高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54株(27.98%),其次为ESBLs+大肠埃希菌39株(20.2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74例(38.34%),其次为泌尿道36例(18.65%);科室分布居前三位的依次为ICU 47例(24.35%)、呼吸内科26例(13.47%)和肿瘤科23例(11.92%)。结论:该院2016-2018年MDRO感染率逐年下降,MDRO感染的分布特征无明显改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有效减低感染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牙齿移动的监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功依赖于合理的方案设计、良好的患者配合以及高质量的复诊监控。高质量的复诊监控要求正畸医师能较好地完成对牙齿移动的实时监测,包括评估牙齿位置是否与矫治方案一致,以及根骨关系是否安全合理。然而,临床上进行频繁的放射性检查并不现实。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图像处理算法及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方法均显示出监测牙齿移动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监测牙齿移动的应用逐一介绍,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气压环境下血压测量技术分析及适用性评估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潜水员进行潜水、高气压训练或作业时,巨大的静水压或混合气体压力可能引起潜水员的生理状况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对潜水员的生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血压是反映人体血流动力学状态的重要指标,血压异常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利用高气压环境下血压监测技术可监控潜水员作业过程中的动脉血压水平,及时分析和处理异常情况,为潜水作业安全提供支撑。笔者主要从血压测量入手,通过分析各种血压检测方法的机制、优缺点来评估其在高气压环境下的适用性,并对高气压环境下血压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光学表面监测系统对头部无框架立体定向放疗运动监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在头部无框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中应用的基本流程,评价OSMS在头部模体和应用Q-Fix开孔面罩固定的头部SRT患者中,分次内实时监测位置误差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头部SRS仿真模体OSMS的监测位移与Edge六维床预设位移的偏差,评估OSMS实时监测运动偏差,及在治疗床非零角度和其中一组摄像头被加速器旋转机架遮挡的情况下,OSMS监测头部运动的能力。同时本研究选取10例50分次接受头部无框架SRT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经Q-Fix开孔面罩固定并整个治疗分次内应用OSMS监控,通过分析离线日志文件获得OSMS实时监测的分次内误差;患者治疗后行锥形束CT(CBCT)扫描,获得六维度误差作为CBCT验证的分次内误差。结果:模体研究中,OSMS监测偏差与预设位移在六维度方向均有较强相关性;治疗床与机架0°时,OSMS探测的平移方向和旋转角度的三维矢量偏差分别为(0.28±0.10) mm和(0.15±0.09)°;有一组摄像头被遮挡的情况下,平移和旋转方向的三维矢量偏差分别为(0.35±0.13) mm和(0.17±0.09)°;床非0°时OSMS监测偏差值均大于床0°偏差值,床270°时三维矢量偏差最大,分别为平移方向(0.69±0.19)mm和旋转角度(0.32±0.12)°。在Q-fix开孔面罩固定的SRT患者中,OSMS与CBCT监测的分次内运动幅度差异较小,平移方向三维矢量偏差分别为(0.40±0.26)mm和(0.29±0.10)mm;旋转方向三维矢量偏差分别为(0.33±0.20)°和(0.26±0.08)°。结论:OSMS是一种有效的光学引导放射治疗工具,OSMS的分次内实时运动监测功能具有亚毫米级精度,可以实现分次内误差的精确监控。为保障无框架头部SRS/SRT治疗精确实施,有必要联合OSMS进行分次内位置监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