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7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吞咽操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微型营养评定法简版(MNA-SF)、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NA-SF评分、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SSA评分、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赋权方案联合吞咽操应用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赋权护理对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质量、喂养率及早产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家庭赋权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质量、喂养率及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NICU收治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指导,试验组采用基于家庭赋权理论进行护理干预指导,评估两组早产儿母亲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知识、技巧和效能,统计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率,对比两组早产儿出生时、出生1 w后和3 w后的体重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和母乳喂养效能评分以及母乳喂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和母乳喂养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早产儿出生1 w后和出生3 w后的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赋权护理可有效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知识、技巧和效能水平、母乳喂养率,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赋权结合基于霍桑效应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斜视患儿照顾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结合基于霍桑效应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斜视患儿照顾者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长期斜视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儿及其父母。对照组予以常规家庭赋权干预,研究组予以家庭赋权结合基于霍桑效应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父母的应对方式量表(CHIP)评分及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父母CHIP各维度评分以及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家庭赋权结合基于霍桑效应理论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促使斜视患儿父母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照护问题,提高患儿父母的心理弹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赋权模式在儿童股骨干骨折皮牵引治疗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赋权模式(FCEM)在儿童股骨干骨折皮牵引治疗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7例股骨干骨折皮牵引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7例,女40例;年龄1.5~5.0岁[2.8(2.0,3.5)岁]。骨折类型:斜形骨折50例,粉碎性骨折26例,横断骨折14例,螺旋形骨折17例。55例设为家庭赋权组,实施FCEM护理;52例设为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的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比较两组入院时及皮牵引治疗后1,3,7 d儿童疼痛行为(FLACC)量表评分、皮牵引治疗后1个月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8周[13.4(12.7,13.9)周]。两组入院时FLACC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Ρ>0.05);家庭赋权组皮牵引治疗后1,3,7 d FLACC量表评分为(4.0±0.7)分、(3.4±0.6)分、(2.4±0.6)分,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8±0.7)分、(3.9±0.8)分、(3.3±0.5)分( Ρ均<0.01)。家庭赋权组皮牵引治疗后1个月治疗依从性优51例,良4例,差0例,常规护理组依从性优40例,良9例,差3例;家庭赋权组治疗依从率为92.7%(51/55),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6.9%(40/52)( Ρ<0.05)。家庭赋权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3/55),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1.2%(11/52)( Ρ<0.05);家庭赋权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5.6±0.3)d,(7.1±0.8)周,短于常规护理组的(16.8±0.3)d,(8.2±0.4)周( Ρ均<0.01)。 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皮牵引治疗患者,FCEM护理可减轻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赋权护理在我国儿童慢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我国儿童慢性疾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综述了儿童患者家庭赋权护理的研究现状,从干预对象、护理方式、护理内容和效果以及局限性与展望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探索我国儿童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规范与模式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赋权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家庭主要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冶市中医医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4例及家庭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区分为干预组33例、常规组3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家庭赋权护理方案干预。比较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照顾者准备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9.20±8.17)分比(65.20±5.49)分、(81.73±5.84)分比(72.41±6.49)分、(56.18±5.58)分比(28.41±5.39)分、(48.49±4.52)分比(21.28±2.74)]( t=2.31、6.03、20.23、28.89,均 P < 0.001);干预后,干预组家庭主要照顾者准备度显著高于常规组[(26.93±3.01)分比(21.30±5.14)分]( t=5.39, P < 0.001)。 结论:采用家庭赋权护理能够促进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家庭主要照顾者准备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160名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患者及其80名主要照顾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均在入组后连续干预6个月。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量表(MMAS-8)、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家庭疾病负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个人社会功能、家庭功能、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PSP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FEC-CV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云随访的家庭赋权模式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个人社会功能并改善家庭环境,且能缓解主要照顾者的疾病负担和不良情绪,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赋权理论在慢性病照护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基于家庭赋权理论的照护干预模式在慢性病患者中应用的文献进行范围审查,总结干预方案流程与结局评价指标,以期为慢性病患者的临床照护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8个中英文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20日。结果:共纳入50篇文献,其中36篇以中文发表,最常见的慢性病为脑卒中,干预流程可总结为建立联系、明确问题、表达情感、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效果评价和追踪评估;常见的结局指标为患者的生化指标、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家庭照护者的照顾准备度、照顾能力和照顾负担。结论:基于家庭赋权理论的干预照护模式在慢性病患者中得到应用,值得推广,未来可考虑进一步规范干预流程并构建家庭赋权水平的测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收治早产儿145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2018年1—6月收治的72例早产儿及其家属纳入对照组,2018年7—12月收治的73例早产儿及其家属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评分、早产儿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喂养知识评分、早产儿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庭赋权方案在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在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7—12月住院的45例患者分配至对照组,2019年1—6月的患者45例分配至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家庭赋权方案进行干预。采用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比较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过程中,试验组获得44份有效问卷,对照组获得42份有效问卷;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照顾者积极感受、准备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家庭赋权方案可以提高肺癌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还可以提高照顾者的积极感受和照顾准备度,建议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