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NS2和Lgr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转运体2(SPNS2)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82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癌组织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PNS2、Lgr5的表达状态,分析SPNS2、Lgr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SPNS2高表达率为40.24%(33/82),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8.00%(4/50),癌组织Lgr5高表达率为46.34%(38/82),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2.00%(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6.008, P<0.001; χ2=16.484, P<0.001)。SPNS2表达状态与肿瘤大小( χ2=5.713, P=0.017)、肿瘤分期( χ2=7.071, P=0.008)、肿瘤分化程度( χ2=5.722, P=0.017)及淋巴结转移( χ2=6.595, P=0.010)有关。Lgr5表达状态与肿瘤分期( χ2=8.200, P=0.004)、肿瘤分化程度( χ2=9.435, P=0.002)以及淋巴结转移( χ2=16.188, P<0.001)有关。SPNS2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90.91%,显著高于SPNS2高表达组的71.43%( χ2=4.975, P=0.026)。SPNS2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8.79%,显著高于SPNS2高表达组的55.10%( χ2=6.113, P=0.013)。Lgr5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86.84%,显著高于Lgr5高表达组的65.91%( χ2=5.801, P=0.016);Lgr5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8.95%,显著高于Lgr5高表达组的56.82%( χ2=6.316, P=0.01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 RR=0.199,95% CI为0.057~0.691, P=0.011)、肿瘤分期( RR=0.167,95% CI为0.053~0.531, P=0.002)、SPNS2( RR=0.208,95% CI为0.072~0.604, P=0.004)、Lgr5( RR=0.198,95% CI为0.060~0.655, P=0.008)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列联相关分析显示,SPNS2和Lgr5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C=0.591, P<0.001)。 结论:SPNS2和Lgr5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二者均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Lumican与肿瘤治疗抵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Lumican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小分子蛋白聚糖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细胞过程如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黏附等。Lumican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进展呈正相关或负相关,并可作为肿瘤预后及疗效评估参考。深入研究Lumican与肿瘤治疗抵抗的相关性及潜在机制可为临床治疗疗效预测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叉头框转录因子F2作用于结肠癌细胞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候选靶基因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筛选叉头框转录因子F2(FOXF2)作用于结肠癌细胞中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候选靶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设置干扰FOXF2基因的最佳慢病毒转染获得的HT29细胞为沉默组,空载慢病毒转染获得的HT29细胞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沉默组各取三个样本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富集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该通路的候选靶基因。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3组干扰慢病毒沉默HT29细胞中FOXF2的表达效果显著高于空载慢病毒[FOXF2基因信使RNA(mRNA)表达分别为0.29±0.02、0.28±0.05、0.26±0.01比1.00±0.13,FOXF2基因蛋白表达分别为0.20±0.02、0.16±0.01、0.12±0.01比1.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5.948、3 549.333,均 P<0.01),第3组慢病毒沉默FOXF2效果最佳。HT29细胞沉默FOXF2后有38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DEGs显著富集在免疫效应过程、细胞外区域、腺苷酸转移酶活性等功能集团;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DEGs主要涉及EB病毒感染、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及Wnt信号通路等;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候选靶基因骨形成蛋白和激活素的跨膜抑制剂(BAMBI)、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5(LGR5)、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耦联受体6(LGR6)和MSTRG.14182(新基因)主要涉及正向调控Wnt信号通路、细胞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过程。沉默组中BAMBI、LGR5、LGR6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mRNA表达分别为1.86±0.21比1.00±0.20、1.95±0.11比1.00±0.09、2.06±0.10比1.00±0.03,蛋白表达分别为1.88±0.02比1.00±0.06、2.08±0.12比1.00±0.04、1.80±0.03比1.0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66、-11.646、-17.584、-24.100、-14.820、-16.710,均 P<0.01)。 结论:沉默FOXF2基因的HT29细胞存在较多的差异表达基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候选靶基因可能参与正向调控Wnt信号通路、细胞增殖及迁移等生物学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富亮氨酸ɑ2-糖蛋白-1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富亮氨酸ɑ-2糖蛋白-1(leucine-rich ɑ2-glycoprotein-1, LRG1)作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家族成员之一,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影响多种疾病,与脑缺血后的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凋亡和自噬、炎症反应以及血脑屏障破坏关系密切,有望成为缺血性卒中的新型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然而,目前探讨LRG1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较少,对于其分子机制认识尚不完善,致使对LRG1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存在争议。因此,文章就LRG1-TGF-β信号通路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G蛋白偶联受体6为特征的表皮干细胞以神经依赖的方式参与创面再上皮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干细胞在创面愈合中,尤其是再上皮化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但它们在皮肤损伤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该文采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6(Lgr6)标记了仅存在于小鼠皮肤部分区域的具有参与创面再生且需要与神经相互作用的表皮干细胞(ESC)。将特异性敲除白喉毒素A 亚基介导的Lgr6+干细胞作用于创面会导致愈合显著延迟。通过活体成像系统追踪损伤后的干细胞,结果显示Lgr6+干细胞的创面再生能力在背根神经节消融后变差。这导致了包含毛囊干细胞等在内的其他干细胞群的募集,以部分补偿创面闭合。单细胞谱系追踪和基因表达分析表明,Lgr6+干细胞在失去它们的生态位后转向分化而不是自我复制。因此,Lgr6+ ESC 可以通过损伤后的反应活化及与神经相互作用来调节其命运。该研究团队使用目前最先进的成像工具观察到ESC 的独特亚群,并且首次揭示了周围神经可作为干细胞生态位的重要成员调控干细胞命运,这为调节创面愈合的再上皮化阶段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 DANCR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探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开发甲状腺癌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提高甲状腺癌的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中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ANCR在甲状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可通过影响miRNA-185-5p及转录因子SMARCB1来促进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LRRK2)的表达,间接参与细胞自噬而调控甲状腺癌的发展,有望成为甲状腺癌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文章就lncRNA DANCR在甲状腺癌中的调控机制进行介绍,为甲状腺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调控自噬影响甲状腺癌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自噬是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能够作为抗肿瘤治疗潜在的作用靶点,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LRRK2)是由PARK8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激酶。最近研究证实,细胞自噬和甲状腺癌关系密切。文章就LRRK2通过自噬影响甲状腺癌的可能调控机制进行分析,为甲状腺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促大鼠毛囊干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研究旨在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5(leucine-rich repeat-ontaining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5,Lgr5)基因转染是否可促进毛囊干细胞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胰腺癌组织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55基因的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胰腺癌组织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55(LRRC55)基因mRNA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37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的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另收集2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及血CEA、CA19-9水平。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SP)检测2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2例正常胰腺组织、2株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ASPC1)LRRC5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35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LRRC55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和胰腺癌细胞株LRRC55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呈高甲基化状态,平均甲基化率分别为53%、71%,而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LRRC55基因为低甲基化状态,平均甲基化率分别为8%、11%;胰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胰腺组织LRRC55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0.02,1.00)、0.98(0.33,3.66),胰腺癌组织LRRC55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LRRC55基因mRNA表达与肿瘤分化、CEA显著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大小、CA19-9水平、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 结论:胰腺癌组织及腺癌细胞株均存在LRRC55基因异常甲基化;LRRC55基因高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降低有关,与胰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和CEA水平相关。该基因可能是胰腺癌的潜在抑癌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盲肠结扎穿孔术诱发的脓毒症对肠道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的脓毒症对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将16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CLP致脓毒症模型组(CLP组),每组8只。术后5 d取空肠组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富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5(LGR5)和肠型碱性磷酸酶(IAP)的转录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LGR5的翻译水平;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用改良钙钴染色法和比色法检测组织IAP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肠道潘氏细胞标记分子溶菌酶1(LYZ1)和杯状细胞标记分子黏蛋白2(MUC2)的表达。②细胞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大鼠小肠隐窝细胞(IEC6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脂多糖(LPS)组(LPS 5 μg/mL)。24 h后分别用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GR5的转录和翻译水平;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检测IEC6细胞增殖情况;分别用PCR和比色法检测IAP的转录和翻译水平。结果:①动物实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LP组小鼠空肠组织Ki67染色阳性率低于Sham组〔(41.7±2.5)%比(48.7±1.4)%, P=0.01〕。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LP组与Sham组小鼠空肠组织LGR5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gr5 mRNA:0.7±0.1比1.0±0.2, P=0.11;LGR5/β-actin:0.83±0.17比0.68±0.19, P=0.24);CLP组小鼠空肠组织IAP在转录水平(0.4±0.1比1.0±0.1, P<0.01)和蛋白水平(U/g:47.3±6.0比73.1±15.3, P<0.01)均低于Sham组。免疫荧光显示,CLP组小鼠空肠组织LYZ1、MUC2的表达水平均低于Sham组。②细胞实验: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PS组与空白对照组IEC6细胞LGR5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gr5 mRNA:0.9±0.1比1.0±0.2, P=0.33;LGR5/β-actin:0.71±0.18比0.69±0.04, P=0.81)。LPS组IEC6细胞增殖率低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U阳性率:(40.5±3.8)%比(46.5±3.6)%, P=0.11〕。LPS组IAP转录水平(0.5±0.1比1.0±0.2, P<0.01)和蛋白水平(U/g:15.0±4.0比41.2±10.4, P<0.01)均低于空白对照组。 结论:CLP诱发的脓毒症可抑制肠上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损伤肠上皮自我更新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