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2年8月9日至24日成都援藏医疗队在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收集其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临床分型及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61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民族分布为藏族124例(77.02%)、汉族35例(21.74%)、回族2例(1.24%);男性68例,女性93例,男女比例为0.73∶1;年龄1~94岁,平均年龄为(39.06±23.64)岁。161例患者中,其中4例1岁以下患儿因无法收集四诊信息而被剔除,共收集157例患者信息,18岁以下的患者有26例,18~60岁124例(78.9%;包括普通型120例、重型4例、危重型0例),60~90岁以上6例,90岁以上1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恶寒、咽干、头痛、乏力、流涕、口干、口苦等为主;舌象以淡红舌质及白腻或薄白舌苔多见。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常见(99例,占63.06%),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22例,占14.01%)、湿热蕴肺证(22例,占14.01%)、湿毒郁肺证(11例,占7.01%),而疫毒夹燥(2例,占1.27%)、疫毒闭肺(1例,占0.64%)、气营两燔(0例)3个证型占比不到2%,且各种证型在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分布不均匀( χ2=0.48, P<0.05)。 结论:拉萨地区的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寒湿阻肺证最为多见,其后依次为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度郁肺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药物配伍应用举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初期多为外寒内饮证,可选用具有温宣及温化作用的药对或角药,如麻黄与苦杏仁,干姜、细辛与五味子,桂枝与茯苓;感染诱发AECOPD时,可从“痈”论治,选用清热消痈、祛痰逐饮药对,如鱼腥草与金荞麦、葶苈子与紫苏子、桔梗与陈皮;AECOPD病程中多存在气逆痰阻、瘀血阻络,可选用降气化痰、活血化瘀药对,如白前与前胡、半夏与枇杷叶、薏苡仁与桃仁。AECOPD的治疗宜标本兼顾,重在祛邪。临床应谨守病机,活用药对与角药,方可收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青龙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寒痰阻肺证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寒痰阻肺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青龙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2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从心悸、咳喘、尿少浮肿、咳痰4个方面进行寒痰阻肺证症状评分;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采用ELISA法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ascular pseudohemophilia factor, vWF)、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水平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C)、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SOD、MDA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39/43)、对照组为69.8%(30/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92, P=0.030)。治疗后,观察组心悸、咳喘、尿少浮肿、咳痰评分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7.621、7.033、6.831、6.635, P值均<0.01);LVEDD[(51.41±5.69)mm比(58.49±6.77)mm, t=9.809]、LVESD[(40.04±4.48)mm比(43.25±5.21)mm, t=6.776]低于对照组( P<0.01),LVEF[(50.16±5.89)%比(45.87±5.16)%, t=7.761]高于对照组( P<0.01);血浆vWF[(103.55± 11.98)%比(138.11±15.71)%, t=41.453]、ET-1[(67.05±7.18)pg/ml比(81.72±10.03)pg/ml, t=18.990]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血清TAC、SOD水平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662、13.331, P值均<0.01),L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982、4.031, P值均<0.01)。 结论:小青龙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寒痰阻肺证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炎症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及其肺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老年病科181例AECOPD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风寒袭肺证26例、外寒内饮证40例、痰热壅肺证48例、痰湿阻肺证48例、痰蒙神窍证19例。行血常规检测,计算NLR;行CRP、肺功能检测,进行COPD患者评估测试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 CAT)、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MRC)评分,测定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Test, 6MWT),进行BODE指数测定[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气道阻塞程度(Airflow Obstruction, O)、呼吸困难(Dyspnea, D)、运动能力(Exercise Capacity Index, E)]及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评分,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外寒内饮证、痰蒙神窍证患者NLR、CRP水平高于风寒袭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 P<0.05或 P<0.01);痰蒙神窍证患者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痰湿阻肺证( P=0.024);外寒内饮证患者6MWT小于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 P值分别为0.006、0.024);各证型间mMRC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6.367, P=0.049);外寒内饮证患者BODE指数高于痰热壅肺证( P=0.015),痰蒙神窍证CCI评分高于痰湿阻肺证( P=0.012)。 结论:AECOPD患者不同证型间NLR、CRP、6MWT有明显差异,其中,外寒内饮证、痰蒙神窍证患者炎症程度较重,而在呼吸困难程度及预后方面,尚未出现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从痰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属中医肺胀病范畴。中医认为,AECOPD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肺、脾、肾虚,标实以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痰瘀同治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遵循标本同治、辨别寒热原则,偏于寒者,治以化痰渗湿、行气通络;偏于热者,重视宣肺平喘、清热解毒、化痰祛瘀;同时强调中病即止,兼顾其本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古方及中成药数据挖掘探讨桂枝-泽泻药对应用规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古今方剂中桂枝-泽泻药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分别检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古代经典名方数据库1.0和已上市中成药数据库1.0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方及中成药,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纳入含桂枝-泽泻药对的古籍条文79条,包含古方76首,涉及中药250味;纳入中成药25种,涉及中药186味。古今方剂用药药性以温、寒、平居多,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脾、肺、肝、肾经。关联分析提示,古今方剂相同的高频关联组合为茯苓-桂枝-泽泻、苍术-桂枝-泽泻、白术-桂枝-泽泻等。古方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症状和疾病均为泄泻、水肿、呕吐等,证型为膀胱蓄水、湿困卫表、痰饮内停等;中成药与药物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为肢体关节疼痛、水肿,疾病为风湿性关节炎、肾脏疾病,证型为风寒湿痹、络脉瘀阻、肾阳虚等。高频药物聚类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桂枝-泽泻针对的核心病证为水湿内停、寒湿中阻等所致兼有湿邪的外感病证,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断的COP患者56例,对其中医四诊信息及辨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常规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者2例,余首发症状共7种,以咳嗽和喘憋为最常见症状;其次为咳痰,气短和发热.56例患者共涉及21种症状,其中,喘、咳嗽、汗出、咳痰、胸闷和气短为主要症状,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汗出、渴而多饮和腰膝酸软比例高(P<0.05,P<0.01).56例患者中舌淡最多,白苔为最主要舌苔,脉弦和脉滑为最主要脉象,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脉弦的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脉弦、脉滑和脉数的比例高(P<0.01,P<0.05).56例患者中48例为虚实夹杂证,5例为虚证,3例为实证.虚证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阴虚、阳虚.结合脏腑辨证,证候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肺气虚,其次是肾阴虚、脾气虚,出现频率均超过30%.虚证以两证或三证同时出现,主要为肺脾气虚兼夹肾阴虚证和脾气虚兼夹肾阴虚占比较高.实证以寒饮停肺、痰湿阻肺、气郁伤肺和瘀阻肺络为主,出现频率均超过25%.证型组合主要为痰湿阻肺兼夹气郁伤肺和寒饮停肺兼夹瘀阻肺络证.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肾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高(P<0.05,P<0.01),气郁伤肺证的比例低(P<0.01);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肾阴虚证的比例高(P<0.01),肺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低(P<0.05).56例患者病位分布以肺居多,其次为肾、脾和胃.其中,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病位在肾、脾的比例高(P<0.05,P<0.01).结论 COP中医临床症状以肺系症状为主,证候类型虚实夹杂,主要病位为肺脏.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易出现汗出、口渴多饮、腰膝酸软等肾阴亏虚证候,病位在肾、脾比例高;未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脉弦多见,证候类型多见实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基于DNA甲基化探讨肺结节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为肺结节中医证候规范化和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298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DNA甲基化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95例)和阴性组(20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将两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最终每组81例.从病历中提取患者结节特点及临床症状,运用证素辨证学和因子分析总结中医证素并命名证候,比较两组结节特点及中医特征.结果 两组结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节性质、结节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汗出明显、苔黄腻、脉细、脉沉、食欲不振和尿少等症状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痰色白、痰多质稠、齿痕舌和脉滑等症状占比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脾、肾、饮、气虚、阴虚、阳虚等证素占比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6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021%;阴性组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5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043%.阳性组证候以脾肾(心)虚弱证为主,阴性组证候以痰饮阻肺证为主.结论 肺结节具有虚实夹杂的特点,甲基化阳性患者以虚为主,虚处留邪是促使邪积成毒的重要因素,治疗上阴性患者祛实为先、阳性患者调补为主,可将气血双补、滋阴降火、温阳散寒、健脾祛湿和柔肝活血等作为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阳和汤治疗慢性咳喘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慢性咳喘病患者多素体肾阳不足,复感外寒则会加重咳喘,甚至出现亡阳危候,阳和汤通过温阳通腠、疏散寒邪治疗咳喘.肺肾共同调节水液代谢,肾虚水饮泛溢,可见咳喘痰多,阳和汤通过纳气行水、温散寒痰而止咳喘.慢性肺病,久病虚耗则气血不足,痰瘀阻络,病位深入肺络,难以速清,阳和汤益气养血扶正,又可活血消痰、行滞通络,使气机通畅,宣降复常,咳喘得止.通过灵活化裁应用阳和汤,可适应于复杂慢性咳喘病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因虚致瘀"理论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该文通过梳理古代医籍资料以及各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的认识,以"虚"和"瘀"作为切入点,梳理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从虚而始,肝、脾、肾、肺等脏腑功能亏虚,气血阴阳衰少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肝血虚,肝失疏泄,气血亏虚;消渴日久,脾气亏虚,失于运化,气血运行不通;肾气、肾阳亏虚,推动和温煦功能减退,血脉运行迟缓,寒则血凝,瘀血而生;肺脏亏虚,气虚无力运血,血液运行阻滞而成血瘀.同时,因脏腑亏虚导致的气血阴阳不足与痰浊的产生可致病理产物瘀血的出现,常见气亏血少以致瘀、阳虚寒凝以致瘀、阴虚燥热以致瘀、聚湿生痰以致瘀,因此虚而致瘀,故该文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凝练为"因虚致瘀".虚为病之本,瘀为病之标,因虚致瘀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过程的始终.掌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机为今后中医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