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隐结构结合系统聚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常见证候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分布及特征,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20年2月24日前公开发表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及证候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运用隐结构法和系统聚类分析,结合证候及其相关症状的频次及构成比,分析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及症状特征。结果:纳入诊疗方案及相关文献42篇,包括212条证候记录。基于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建立隐结构模型,得到隐变量;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对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最终得到14个隐变量,综合聚类为7个证候,包括邪热犯肺证、内闭外脱证、湿热蕴肺证、气阴两虚证、疫毒闭肺证、寒湿郁肺证、肺脾气虚证。对频数>10次的53个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4个公因子;提取每个因子中因子载荷系数≥0.3的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得到6个有意义的症状组合,并根据每个症状组合推断出6个潜在证候,分别为疫毒闭肺证、邪热犯肺证、气阴两虚证、内闭外脱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对证候频数的描述显示,纳入文献涉及证候25个,其中构成比≥5%的证候有内闭外脱证(14.62%)、疫毒闭肺证(13.68%)、湿热蕴肺证(12.74%)、肺脾气虚证(10.85%)、寒湿郁肺证(8.50%)、气阴两虚证(8.50%)、邪热犯肺证(8.02%)、湿遏肺卫证(5.66%);涉及症状87个,累计频次2 838次,包括苔腻(5.25%)、发热(4.83%)、舌红(4.37%)、脉数(3.74%)、乏力(3.46%)等。根据以上结果总结出新冠肺炎常见证候及其主要症状分别为:① 邪热犯肺证:发热、咳嗽、咽干、头痛、周身酸楚、大便秘结等;② 寒湿郁肺证:恶寒、周身酸楚、呕恶、脘腹胀满、便溏等;③ 湿热蕴肺证:咳嗽、痰黏难咯、纳呆、渴不欲饮、大便秘结等;④ 疫毒闭肺证:发热、咳嗽、痰黄、喘促、憋气、口唇青紫等;⑤ 内闭外脱证:神昏、烦躁、憋气、汗出肢冷、口唇青紫等;⑥ 气阴两虚证:干咳、自汗、乏力、口干渴、手足心热、便溏等;⑦ 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自汗、乏力、呕恶、便溏等。结论:新冠肺炎中医常见证候有邪热犯肺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疫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证、气阴两虚证及肺脾气虚证等,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王秀娟运用和法论治手汗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王秀娟教授认为,手汗症病机多与局部郁热蕴蒸、经络瘀滞不通有关,主要辨证分型为:肺脾不和证、中焦郁热证与心神失养证.王教授擅长运用和法,从脾胃治疗手汗症,手心汗出过多的肺脾不和证,常运用和脾胃、健脾气或补脾益肺为法,以复肺气之宣肃;中焦郁热证,常用和肝运脾之法,以疏肝泻火、健脾运浊;心神失养证,在补益心脾的基础上侧重健脾益气,中气和则五脏调.王教授治疗手汗症,注重整体辨证,阴阳表里寒热并重,重视中焦气机失调之病机,同时关注情志因素,遵循李东垣"内伤劳役伤脾气,饮食伤胃伤其形"之脾胃观,不忘将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的身心疾病因素考虑在内.在用药方面,王教授注重整体观,遣方用药以和为主,重在调和气机,辨证运用和肝疏郁、调和营卫、和解少阳等治法,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之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cAMP信号通路探讨小青龙汤对CFTR离子通道调节哮喘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对哮喘寒饮蕴肺证小鼠环磷酸腺苷(cAMP)、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黏蛋白5AC(MUC5AC)表达的影响,探讨小青龙汤基于cAMP通路对CFTR离子通道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卵清白蛋白(OVA)加寒性刺激干预建立小鼠哮喘寒饮蕴肺证模型,于末次激发后取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及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上清液,检测肺泡灌洗液中MUC5AC水平及肺组织上清液中cAMP、CFTR水平.结果:成功构建哮喘小鼠寒饮蕴肺证模型,小鼠肺泡灌洗液中MUC5AC表达上升,肺组织上清液中cAMP、CFTR表达均下降,肺组织病理切片见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黏液分泌及杯状细胞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小青龙汤组肺泡灌洗液中MUC5AC表达均下降,小青龙汤组肺泡灌洗液中MUC5AC表达下降幅度小于地塞米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cAMP组、小青龙汤组肺组织上清液中cAMP、CFTR表达均上升,小青龙汤组肺组织上清液中cAMP、CFTR表达上升幅度均小于cA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见,小青龙汤组支气管周围基本无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管壁及肺泡保持较完整,平滑肌增生、支气管增厚与cAMP组、地塞米松组相比程度较轻,管腔内未见黏液栓及脱落的肺泡上皮.小青龙汤组支气管管壁清晰,杯状细胞增生较少,气道内黏液分泌少于cAMP组、地塞米松组.结论:小青龙汤可以减轻哮喘寒饮蕴肺证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及保障黏液纤毛清除功能运行,作用机制为通过cAMP通路提高CFTR离子通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隐结构模型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方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运用隐结构模型分析法,挖掘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的用药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中医药治疗cUTI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2 年 9 月,利用Office Excel 2019 软件建立并规范数据库,运用隐结构模型学习、综合聚类及频数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库,总结cUTI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 335篇,涉及中药 254味,频率>0.35%的中药65味,功效以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为主.药性多为寒、平,药味多甘、苦、淡,主归肺、肾经.隐结构分析共得到隐变量 17 个,结合专业知识后综合聚类为 4 类,推断cUTI的常见证候为膀胱湿热证、肾阳亏虚证、阴虚内热证、热毒蕴结证,代表方剂分别为八正散、真武汤、六味地黄丸、五味消毒饮等.结论 cUTI的治疗以清湿热贯穿始终,其病机复杂,多为虚实夹杂之侯,病性偏实者着重祛湿热并适当配伍养阴药,利水通淋而不伤阴,病性偏虚者重补虚并适当配伍清湿热药避免湿热羁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健康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数据提取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B患者病历资料.经筛选后,将处方中药录入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基于Lantern5.0软件对频率>6%的中药进行隐结构模型学习,得到隐变量及显变量,对模型进行诠释.利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将频率>6%的中药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点,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中医药治疗CB的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病例3 410例,涉及中药423味,累计用药82 766次,其中频率>6%的中药109味,累计频次为69 845,频次前5位中药依次为川贝母、茯苓、白术、紫菀、陈皮,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偏温、寒、平,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主归肺经、脾经、肝经、胃经.隐结构模型分析得到隐变量49个、隐类149个,结合专业知识推断得到10个综合聚类模型,21个核心方剂,如桑白皮汤、血府逐瘀汤、小青龙汤、二陈汤、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银翘散、止嗽散、玉屏风散、血府逐瘀汤合导痰汤等,推断CB证候有痰热郁肺证、气滞血瘀证、寒饮射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肾阴虚证、风热犯肺证、风寒袭肺证、肺脾气虚证、痰瘀互结证.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强关联规则41条,其中二项强关联规则5条,三项强关联规则36条,置信度较高的为防风+黄芪→白术、防风+党参→白术、党参+陈皮→白术等,提升度较高的为柴胡+桑白皮→黄芩、紫苏子+射干→川贝母、苦杏仁+清半夏→陈皮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CB以化痰止咳平喘为主,且常用活血化瘀法以助化痰,并注重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等法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中医药治疗哮喘发作期实验研究概述
编辑人员丨2023/9/23
从造模方法、实验设计、观察指标及方法、疗效机制方面,总结近10年中医药治疗哮喘发作期的实验研究进展.造模方法方面,在常规卵蛋白(OVA)造模方法基础上,哮喘发作期造模证型可分为寒饮蕴肺证、寒哮证、热哮证、湿热证、脾虚证、肾气虚证、肝郁肺虚证、阴虚证等.实验设计多采用对照实验方法.观察指标及方法包括实验动物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测,肺组织病理学,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症细胞计数及免疫学检测、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测定等.疗效机制多从干预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重塑、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免疫调节、神经机制、调控信号通路、改善菌群失调等方面研究.参考文献61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肺痰热证的形成、致病与证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阐述了肺痰热证形成、致病及其证治.外感六淫、烟雾秽浊之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体质偏颇、吞咽障碍等是导致痰热蕴肺的主要原因.痰热蕴肺,致肺气宣降失常,引发咳嗽、哮病、喘证、肺痈等常见肺病发作.痰热久结,肺气损伤,胀满不降,发生肺胀;或损耗气阴,或壅滞腑气等.治疗肺痰热证,要清热化痰,宣肺降气.顽痰结滞者,适当应用咸寒软坚药.同时兼顾固护气阴、调畅腑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2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25(OH)2D3组和小青龙汤组,每组13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模型造模.各组大鼠从第2天起灌胃,每次1.6 mL/100 g,1次/d,持续至第22天实验结束.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25(OH)2D3组腹腔注射1,25(OH)2D3混合液5×103U/100g,小青龙汤组给予小青龙汤煎剂灌胃.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学及体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IL-5和1,25 (OH) 2D3的含量.结果:通过综合评价发现小青龙汤和1,25 (OH) 2D3对大鼠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的症状和体征改善均发挥一定作用,小青龙汤组最明显,1,25 (OH) 2D3次之;与模型组比较,小青龙汤组IL-5含量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1,25(OH)2D3组IL-5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以小青龙汤组最显著;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1,25(OH)2D3的含量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青龙汤组大鼠1,25(OH)2D3的含量与模型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小青龙汤能提升大鼠体内1,25(OH)2D3的含量.结论:小青龙汤能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寒饮蕴肺证大鼠体内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从而提高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改善哮喘气道重塑.这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割治法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割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择60例变应性鼻炎首次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割治法,观察组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和肺经蕴热型),分别应用温肺止流丹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减、肾气丸加减和辛夷清肺饮加减.疗程为1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症状和体征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IL-4、IFN-γ和CRP水平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结合割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崔霞治疗小儿慢性咳嗽
编辑人员丨2023/8/6
崔霞教授将小儿慢性咳嗽概括为肺脾气虚证、痰湿蕴肺证、伏热郁肺证、邪郁少阳证4型.并相应施以4法,其为健脾益气,兼清伏火;温阳化饮,健脾利湿;清肝泻肺,滋阴润燥;和解少阳,调畅气机.崔师认为小儿慢性咳嗽虽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临证时要注意审证求因,谨守病机,强调病证结合,表里同治,寒温并用,同时重视中医外治及日常调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