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荣芬基于胃神理论辨治不寐病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董荣芬主任将消化道神经-体液调节反射系统称为“胃神”,临证常基于胃神理论,从斡旋中焦气机角度辨治不寐病。董师常将不寐病分为阳明燥热证、肝经郁热证、血虚火动证、清降失和证。阳明燥热证治以清热养阴、健脾安神为法,首选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清热、养心安神为法,首选温胆汤加减治疗;血虚火动证治以滋阴降火、养血安神为法,首选黄连阿胶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清降失和证治以调畅气机、养心安神为法,首选人参清肺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附验案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从肺胃相关论述麻杏石甘汤治疗发热咳嗽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基于肺胃相关理论,分析麻杏石甘汤主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方药组成,探讨其在治疗发热咳嗽中的临床应用,认为肺胃功能失常是导致营卫失和而汗出的直接原因;发热方面,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寒邪由表入里过程中,郁而化热,形成邪热壅肺证;从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来看,温邪初袭,侵及肺卫,从而引起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卫气温分肉、充皮肤功能失常,进而出现发热;从三焦辨证来看,胃喜润恶燥,表邪误汗伤津,入中焦而从燥化,可出现胃与大肠的燥热证候,且表无大热而肺热较甚。咳喘则因胃的功能失常影响肺之宣降,而致咳嗽、咳喘等呼吸功能异常表现。附验案探讨该方的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王秀娟运用和法论治手汗症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王秀娟教授认为,手汗症病机多与局部郁热蕴蒸、经络瘀滞不通有关,主要辨证分型为:肺脾不和证、中焦郁热证与心神失养证.王教授擅长运用和法,从脾胃治疗手汗症,手心汗出过多的肺脾不和证,常运用和脾胃、健脾气或补脾益肺为法,以复肺气之宣肃;中焦郁热证,常用和肝运脾之法,以疏肝泻火、健脾运浊;心神失养证,在补益心脾的基础上侧重健脾益气,中气和则五脏调.王教授治疗手汗症,注重整体辨证,阴阳表里寒热并重,重视中焦气机失调之病机,同时关注情志因素,遵循李东垣"内伤劳役伤脾气,饮食伤胃伤其形"之脾胃观,不忘将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的身心疾病因素考虑在内.在用药方面,王教授注重整体观,遣方用药以和为主,重在调和气机,辨证运用和肝疏郁、调和营卫、和解少阳等治法,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之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李普辨治病毒性肝炎临证经验撷菁
编辑人员丨2023/12/2
李普教授将病毒性肝炎症状归纳为"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痛、腹胀、乏力";急性期病毒性肝炎的湿热证细分为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湿热较轻证;慢性期病毒性肝炎以肝郁脾虚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病位在肝,累及脾胃;病性由实致虚、虚实夹杂.临证时,遣方用药应顺应脏腑特性,以简驭繁:急性期以"清热利湿"为主,重用茵陈,待湿热减退或迁延成慢性期,以"疏"为主,疏肝解郁,疏理气血,调畅中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金匮要略》情志病治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金匮要略》中治疗情志病的方法有养阴清热法,主要运用于百合病及虚劳虚烦不得眠病证中;化痰解郁,顺气降逆法,主要用于梅核气的治疗;降逆平冲法,用于肝气不疏、气郁化火所致冲脉上逆和阳气受伤不固,冲气上逆而发奔豚;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法,适用于虚劳病脾胃阴阳两虚证;益气养血安神法,适用于心之气血亏虚证;温通心阳,镇静安神法,适用于心阳亏虚,神气浮越之证;养心安神,和中缓急法,适用于脏躁脏阴不足,心脾两虚证;温肾补虚法,适用于肾阳虚弱,温煦失职,膀胱气化不利,浊阴上扰所致心烦诸证;温肾补阳救逆法,适用于肾阳虚衰,阴盛格阳,虚阳浮越所致戴阳郁冒证;行气散结法,适用于气血郁滞,气机不畅而化热证;活血破瘀法,适用于瘀血闭阻较甚,瘀血内结上扰心神所致神志异常;清热活血,调和少阳法,适用于邪热传经入里与瘀血互结于血室,扰于心神而所致谵语;温经活血,养阴清热法,适用于冲任虚寒,瘀血内阻,阴虚内热所致咽干烦热证;清热祛湿法,适用于湿热之邪内蕴中焦,扰于心神所致各种情志异常;泻热通腑法,适用于实热结于胃肠之阳明腑实证;清热泻火法,适用于邪热之火上扰心神所致心烦懊恼不适之证,此虚烦非阴虚等虚证,而是指无形邪热未与有形之邪相结;祛痰化饮法,适用于痰饮之邪壅盛于内,闭阻气机,心神受扰所致烦躁不安、坐不得眠等症;安蛔杀虫止烦法,适用于因蛔上扰所致心烦之证,也可用于寒热错杂所致心烦不适.《金匮要略》对神志病的辨证准确详实,为后世情志病辨证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书中对情志病相关治疗的论述远不止上述所列,比如湿家诸烦的治疗,也比如针刺的治疗,也比如呕吐法的运用等,在情志异常相关疾病诊疗中需要因人而异,因病因病机不同而异,切忌千篇一律,离开辨证施治可能就会谬之千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汗症中医经方辨治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查阅有关汗症的中医文献,并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就手汗症的中医常见临床分型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阳明中寒证、阳明燥实证、中焦湿热证、心肾阴虚证、气血亏虚证、胃阴不足证、营卫不调证、瘀血阻滞证和肝郁脾虚证9种证型,并对每种证型的证候表现、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手汗症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清热活血法治疗胆囊癌术后瘀热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胆囊癌发病隐匿,多由基础病变伴发慢性炎症而诱发,手术切除病灶后仍需积极治疗以减轻术后并发症及预防复发转移.根据中医学理论,由于手术创伤出血成瘀、肝胆失疏气滞血瘀、中焦湿聚血滞成瘀,加之气郁、痰湿、瘀血、阴血亏虚化而成热,故胆囊癌术后患者表现为瘀热搏结的病机特点.据此,本文提出治疗当采用清热活血法为主,配合疏利肝胆、利湿排毒之法,并举临床典型病例加以说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仝小林中医药治疗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仝小林教授诊治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于仝小林教授门诊的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的一般特征及证候分布特点,挖掘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结果 证候分布由高到低为脾虚胃热、中气亏虚、气阴两虚、中焦气滞证、肠道湿热证、胃脘痞满、肝胃郁热、肝肾亏虚;脾虚胃热型核心药物为黄连、黄芩、生姜、知母,中气亏虚型核心药物为黄连、黄芪、枳实、白术.结论 仝小林教授辨证低血糖型脆性糖尿病为脾虚胃热与中气亏虚2个典型证型,并给予黄连作为降糖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证指南医案·胸痹》辨治解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阳气亏虚、阴邪阻滞是胸痹的基本病机.以该病机为指导辨治胸痹是常规经典治疗思路.温病学家以擅治温病闻名,考虑胸痹阳气亏虚、阴邪阻滞的病机,温病学家似于胸痹并无特色.然而《临证指南医案》亦收录了叶天士治疗胸痹的医案,值得探讨研究.本文基于《临证指南医案·胸痹》14则胸痹医案,以治法为切入点和整理主线,解析叶氏治疗胸痹医案,将叶天士治疗胸痹的治法总结为法仲景,辛滑温通;宣肺卫,苦辛开郁;运中焦,调和升降及通血络,蠲痹止痛等四法.同时,叶天士注意到了胸痹病机演变中有热证,痹久具有向肺痈肺痿转化之机,此时用药多辛苦润,该病机演变尚需深入研究及阐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上热下寒证以上焦现热证、下焦现寒证为特点,属寒热错杂证之一.《伤寒论》中涉及上热下寒证的证候及治则有:热扰胸膈、中焦脾寒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栀子千姜汤;胸热腹寒、胃失和降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黄连汤;少阳不和、胆热脾寒证,治宜清泻少阳、温补脾胃,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火热上炎、肾阳不足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附子泻心汤;寒热格拒、阴阳不交证,治宜苦寒泻降、辛温通阳,方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肺热脾寒、外寒郁闭证,治宜清上温下、发越郁阳,方选麻黄升麻汤;脾肾阳虚、肝胃郁热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乌梅丸;阳热内郁、外寒束表证,治宜清里热、散外寒,方选白虎加桂枝汤;阴虚火旺、阳不下达证,治宜滋阴降火,方选黄连阿胶汤;少阳郁滞、气机不畅证,治宜疏通三焦、调和营卫,方选柴胡桂枝汤;脾胃失和、升降不利证,治宜温补脾胃、升清降浊,方可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下焦虚寒、格阳于上证,治宜破阴回阳、交通阴阳,方选白通汤.由于上热下寒证病机复杂多样,治疗时当详辨细审,针对不同病机选方用药,则上热下寒证自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