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职业暴露人群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颗粒(TiO 2-NPs)职业暴露人群血清代谢谱变化,探索TiO 2-NPs健康效应的生物标志物和损伤机制。 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通过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某TiO 2-NPs生产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从企业中选取接触TiO 2-NPs工人64人为暴露组,选取同企业后勤行政人员62人为对照组,使用非抗凝采血管收集血样。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采集非靶向代谢组学数据,筛选生物标志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 结果:通过 P<0.05和变量重要性投影指标( VIP)值>1两个指标筛选出46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甘油酯类、鞘磷脂类、甘油磷脂类、脂肪酰基类等;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确定3-羟基-4,5-二甲基-2(5H)-呋喃酮、4-氨基联苯、庚酰肉碱、十六烷二酸单-L-肉碱酯、伊布利特、LysoPA[18∶1(9Z)/0∶0]、LysoPC(18∶0)、PC(16∶0/16∶0)、PC[16∶0/20∶4(5Z,8Z,11Z,14Z)]、PC[P-18∶1(9Z)/P-18∶1(9Z)]10个候选生物标志物;涉及4条代谢通路的变化,分别为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 结论:TiO 2-NPs职业暴露会对血清代谢谱产生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玉竹地上部位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玉竹地上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HP-20、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Chromatorex C18、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法对玉竹地上部位75%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 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筛选模型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从玉竹地上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芹菜素-6-C-葡萄糖苷(2)、异金雀花素(3)、异槲皮苷(4)、肥皂草苷(5)、山柰酚-3-O-β-芸香苷(6)、芦丁(7)、异鼠李素-3-O-芸香苷(8)、牡荆素-2″-O-葡萄糖苷(9)、牡荆素-4″-O-葡萄糖苷(10)、牡荆素-2″-O-β-D-(6′″-乙酰基)-葡萄糖苷(11)、异牡荆素-2″-O-β-D-葡萄糖苷(12)、芹菜素-6-C-阿拉伯糖-葡萄糖苷(13)、槲皮素-7-O-[α-L-鼠李糖-(1→6)-β-D-半乳糖苷](14)、金圣草黄素-7-O-槐糖苷(15)、金圣草黄素-7-O-[β-D-芹菜糖-(1→6)]-β-D-葡萄糖苷(16),并筛选了部分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论:其中,化合物2~6、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昭通彝良天麻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昭通彝良天麻的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RP-C18及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昭通彝良天麻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采用L6骨骼肌肌管细胞进行化合物降糖活性研究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活性测试.结果:从昭通彝良天麻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赛比诺啶-A(2)、邻苯二甲酸二戊酯(3)、天麻素(4)、对羟基苯甲醛(5)、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6)、对羟基苯甲醇(7)、β-谷甾醇棕榈酸酯(8)、4,4'-二羟基二苄基醚(9)、4-羟苄基甲醚(10)、月桂酸乙酯(11)、三亚油酸甘油酯(12)、ethyl(2E,5S)-5-benzyloxy-2-tetradecenoate(13)、正十六烷(14)、n-tetratriacont-20,23-dienoic acid(15)、L-柠檬酸-1-甲酯(1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腺苷(18)、丁香酸(19)、棕榈酸(20)、α-D-呋喃果糖(21)、5-羟甲基糠醛(22)、豆甾醇(23)、n-hexacos-5,8,11-trienoic acid(24)、异芒果苷(25)、胡萝卜苷(26)、β-谷甾醇-3-O-丁 基(27)、methyl-11-methyl-10-pentadecenoate(28)、巴利森苷E(29).结论:其中,化合物3、8、11~13、15、17、21、24、27、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8、10~13、17、18、21表现出促进L6肌管细胞降糖活性,化合物11~15、20表现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不同产区天麻品质的综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不同产区天麻的品质,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天麻的优势产区.方法:以贵州省不同县(区)及4个省外产区的天麻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天麻素类(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类(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多糖、氨基酸、矿质元素以及有害重金属元素等指标的含量,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贵州省内与省外的天麻综合评分结果得出,不同产区天麻的隶属函数值为0.399~0.695,大方县的天麻隶属函数值最高,指标贡献率最高,且大方县的天麻中镉元素的累积量较少,综合得出大方县的天麻品质最佳.结论:贵州省大方县的天麻品质更优,具有道地产区的优势.采用隶属函数法能够全面、准确地对不同产区天麻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表型性状及SSR标记的天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天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杂交、自交天麻种质资源间的差异.方法:以26个天麻种质资源为材料,基于形态学标记对各种质的株高、蒴果数、花序长度、蒴果长度、蒴果宽度、块茎长度、块茎宽度、单重、有效成分含量等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合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构建SSR指纹图谱.结果:天麻表型性状中,各性状的变幅不同,变幅较大的为蒴果重、单重、块茎长、鲜品产量、干品产量、天麻素含量、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变幅较小的为蒴果宽、茎秆粗、肚脐眼直径、横纹环数、折干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部分性状间相关性显著;表型性状聚类结果显示,在阈值为11.32时,将天麻资源分为2大类群.从合成的7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SSR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较清晰的SSR指纹图谱.UPGMA聚类可明显区分天麻自交系及杂交系,与表型聚类分析结果较为一致.结论:利用形态学标记及SSR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区分天麻杂交组合及自交组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石菖蒲中1个新的新木脂素苷类化合物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微孔树脂(MCI)、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等柱色谱法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石菖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紫外、红外、圆二色谱等波谱学技术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共鉴定了 11 个化合物,包括 4 个木脂素苷,2 个苯甲醇苷,4 个黄酮苷,1 个α-四氢萘酮苷,分别为(7S,8R)-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基-9'-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7S,8R)-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2)、(7S,8R)-二氢去氢二松柏醇-9,9'-O-β-D-吡喃葡萄糖苷(3)、(+)-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4)、苄醇-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5)、苄醇-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6)、3'-O-甲基表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3'-O-甲基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9)、异金雀花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4R)-8-羟基-α-四氢萘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其中化合物 1 为新的新木脂素苷类化合物,化合物 2~5、7~11 为首次从菖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毛鸡骨草中1个新的二氢查耳酮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毛相思子Abrusmollis去除荚果后的干燥全草(毛鸡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ODS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数据以及与文献对比进行结构鉴定,通过电子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1和2的绝对构型.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毛鸡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R)-α,4,2',4'-四羟基-3-甲氧基二氢查耳酮(1)、(αR)-α,4,2',4'-tetrahydroxydihydrochalcone(2)、(+)-甘草素(3)、mucunoneC(4)、(+)-medicarpin(5)、abrusprecatin A(6)、7,4'-dihydroxy-8-methoxyisoflavone(7)、7,3'-dihydroxy-6,4'-dimethoxyisoflavone(8)、7,3'-dihydroxy-8,4'-dimethoxyisoflavone(9)、alopecuroides A(10)、hypaphorine(11)、7,8-二甲苯基蝶碇-2,4-(1 H,3H)-二酮(12).化合物 3、4、7 和 10 对 LPS 诱导的RAW264.7 细胞 NO 生成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为 7.39~20.09 μmol/L,其中化合物7对NO生成的抑制活性相对较好,IC50值为7.39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的二氢查耳酮,命名为毛鸡骨草素;化合物2和10为首次从相思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7和10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AHP-CRITIC法结合响应曲面法多指标优选天麻鲜切片加工工艺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天麻Gastrodia elata鲜切片质量评价方法,为天麻饮片产地加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以7 个指标(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和外观性状得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AHP-CRITIC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响应曲面法考察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干燥时间对天麻鲜切片质量的影响,筛选天麻饮片最佳趁鲜加工工艺参数,同时采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对不同单因素天麻趁鲜加工工艺进行比较.结果 天麻饮片最佳趁鲜加工工艺为新鲜天麻块茎,洗净,待水沸后置于蒸锅上,一级天麻蒸制25 min,二级天麻蒸制 15 min,三级天麻蒸制 10 min,取出,斜切 6 mm,55℃干燥 13 h.结论 AHP-CRITIC评分法将主客观相结合,综合评价天麻趁鲜加工饮片质量优劣,评分结果科学、可靠,优化后的工艺条件稳定性好、简便可行,可用于天麻饮片趁鲜加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质量控制状况、临床应用及网络药理学的天麻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天麻是息风止痉类代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临床上以天麻为君药的复方不胜枚举,疗效十分广泛.然而现行质量标准仅以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2 个指标的含量来评价天麻品质的优劣,并不十分科学,且已经不能满足中药天麻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本文对天麻质量控制状况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从传统药性及药效、特有化学成分、网络药理学等角度对天麻进行Q-marker初步预测分析,为天麻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战骨叶甲醇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研究战骨叶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战骨叶甲醇部位采用薄层色谱、柱色谱和HSCC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鉴定为牡荆素(1)、balanophonin(2)、桦褐孔菌二糖(3)、4-allyl-2,6-dimethoxyphenol-β-D-glucopyranoside(4)、去氢催吐萝芙木醇(5)、地芰普内酯(6)、(E)-4-((1S,3R,4R)-1-hydroxy-4,5,5-trimethyl-7-oxabicyclo[4.1.0]heptan-1-yl)but-1-en-3-o-ne(7)、(E)-4-hydroxyphenylprop-7-ene 4-O-β-D-glucopyranoside(8)、4-羟基苯甲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vicenin(10)、齐墩果酸(11)、芝麻素(12).化合物 1、2、5、7、10、12 对 NO 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26.42±2.5)、(21.24±2.2)、(25.88±1.9)、(29.72±2.1)、(8.90±1.1)、(9.73±0.7)μmol/L.结论 化合物2、4~8为首次从豆腐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7、10、12具有抗炎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