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镜下食管内夹闭小儿食管气管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胃镜下食管内夹闭小儿食管气管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医院收治的4例胃镜下食管内夹闭瘘口的食管气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1,男,食道异物引起食管气管瘘,胃镜检查确诊并行瘘口夹闭,初次夹闭年龄为1岁9个月,初次瘘口直径为10 mm。患儿2,男,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食管造影及胃镜检查确诊并行瘘口夹闭,初次夹闭年龄为3个月,初次瘘口直径为3 mm。患儿3,女,先天性食管闭锁(Ⅲ型)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术中纤支镜结合胃镜检查确诊并行瘘口夹闭,初次夹闭年龄为7个月。患儿4,男,Ⅱ型食管闭锁误诊为Ⅰ型食管闭锁,胃镜检查确诊并行瘘口夹闭,初次夹闭年龄为2岁,初次瘘口直径为1 mm。所有患儿持续随访,记录患儿夹闭瘘口所用的时间、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的总夹闭次数。结果:所有患儿均在胃镜下食管内应用夹子装置夹闭食管气管瘘。平均夹闭瘘口的时间为18 min,范围在10~30 min;手术出血量均<1 ml。患儿1共夹闭6次,末次夹闭后随访4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患儿2共夹闭3次,末次夹闭后随访15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患儿3共夹闭2次,在本院夹闭为第2次夹闭,夹闭时瘘口直径为2 mm,夹闭后随访8个月仍间断呛咳、呼吸道感染症状反复发作。患儿4夹闭1次,随访1个月临床症状消失。结论:胃镜下食管内夹闭瘘口治疗小儿食管气管瘘是可行的,且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但需要进一步改进器械及夹闭方法降低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该院儿科收治的12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案和常规护理方案,护理2 w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患儿复发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扁桃体充血、鼻塞、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出院后观察组患儿再次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家长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概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香佩疗法、推拿疗法、穴位敷贴疗法、针灸疗法等,临床常以多种外治法联合应用或以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应用,可扶正祛邪固表、调和脏腑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补益肺脾肾三脏,有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可更好地帮助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发作次数、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改善指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探讨血清维生素A、E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与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1 85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选病例组,2 695例健康儿童入选对照组。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水平。采用配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结果:两组共1 507对倾向性评分匹配成功。匹配后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本特征之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匹配后,病例组与对照组维生素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0.1)mg/L vs (0.4±0.4)mg/L, P<0.05]。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A水平增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减小( OR=0.46,95% CI:0.22~0.98),维生素A缺乏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OR=1.18,95% CI:1.00~1.38)。维生素E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未发现血清维生素E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显著影响,但是发现血清维生素A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关联,因此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并适量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21例小儿血管环的外科治疗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完全性血管环和部分性血管环的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手术治疗的小儿完全性血管环或部分性血管环121例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81例,女40例;年龄范围为16 d至8岁。术前症状有咳嗽、喘鸣、反复呼吸系统感染、呼吸困难、吞咽困难,12例术前行机械通气。术前均行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9例行食管吞钡造影,4例行气管和支气管造影,34例在术前或术中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所有患儿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CT检查。收集患儿的临床表现、术前胸部X线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CT、纤维支气管镜、食管造影等检查结果;收集麻醉、手术处理方法,手术结果(手术病死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存活病例随访,调查存活状况和手术并发症情况,并将术后生存状况输入SPSS 16.0统计软件,用Kaplan-meier法做出术后生存曲线,评估近、中期生存状况。结果:完全性血管环35例,部分性血管环86例;完全性血管环患儿中的血管环种类包括双主动脉弓22例,右主动脉弓右降主动脉合并左侧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韧带13例;部分性血管环患儿中的血管环种类包括肺动脉吊带83例,左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3例。22例双主动脉弓患儿中,左主动脉弓优势3例,右主动脉弓优势17例,双主动脉弓平衡2例;合并气管狭窄2例,手术行弱势主动脉弓切断缝合,1例气管狭窄呼吸困难症状明显,行狭窄气管切除并气管端-端吻合术;20例手术后当天拔除气管插管,1例术中大出血患儿于术后第二天拔除气管插管,另1例气管狭窄切除气管端-端吻合患儿于术后第三天拔除气管插管。13例右主动脉弓右降主动脉合并左侧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韧带患儿中,迷走左锁骨下动脉11例,镜像分支模式2例;8例有Kommerell憩室,其中6例Kommerell憩室直径为左锁骨下动脉直径1.5倍及以上的行Kommerell憩室切除并左锁骨下动脉移植于左侧颈总动脉;该13例患儿于术后当天拔除气管插管。83例肺动脉吊带患儿中,合并气管狭窄24例,合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10例,合并完全性房室隔缺损(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CAVSD)1例,该83例均行左肺动脉移植于主肺动脉,气管狭窄症状明显的13例行气管成形术,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70.08±31.04)h,范围为40~130 h,其余70例患儿于手术当天拔除气管插管;合并的心内畸形行同期矫治,左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3例,分别合并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ion of aortic arch,IAA)1例,VSD 1例,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1例;该3例均行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移植于右侧颈总动脉,于术后当天拔除气管插管。手术死亡2例,1例因术后并发纵隔感染,另1例因气管吻合口漏家长放弃治疗。手术并发症包括大出血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左肺动脉狭窄4例。所有患儿术后食管受压症状均消失,除2例有轻度呼吸道狭窄症状外,余患儿的呼吸道症状均消失。随访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6.5年,死亡1例为气管狭窄切除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反复发生肉芽肿。完全性血管环患儿术后1、3、5年生存率均为97%;部分性血管环患儿1、3、5年生存率均为98%。术后并发症包括4例气管成形术后仍然间断存在气管狭窄的症状,但症状较术前明显减轻,6例PA-Sling术后存在左肺动脉轻-中度狭窄。结论:小儿血管环外科手术治疗的近-中期效果良好;气管狭窄是血管环常见合并畸形,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阳明论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病因复杂,迁延难愈.中医多从虚论治反复呼吸道感染,但越来越多研究发现患儿伴有便秘、咽红肿痛、口臭、手足心热、多汗、夜寐不安、舌红苔黄厚等症状,表明食积与内热是反复发病的重要原因.阳明经与阳明腑均与肺联系密切,而积滞与热盛多和阳明胃肠有关,可从阳明论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LRTI)患儿的疗效及对潮气肺功能,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近 92例RLRT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6例,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 7~10 d,观察组序贯治疗(静脉滴注 3~5 d,口服混悬剂 4~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喘息和肺啰音)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潮气肺功能指标(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达峰时间比和达峰容积比)、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和IL-10)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喘息、肺啰音消失时间,WBC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吸气时间、呼气时间、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小儿RLRTI可促进症状恢复,改善潮气肺功能,提高疗效,机制可能与其调节IL-6、IL-8、IL-10等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小儿益肺健脾膏治疗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观察小儿益肺健脾膏治疗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 年11 月—2022 年11 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84 例小儿哮喘合并RRTI患儿,随机分为2 组各 42 例,观察组予以常规西药+小儿益肺健脾膏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2 组均治疗 12 周,比较 2 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86%(39/42),73.81%(31/4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期间RRTI发生频率、哮喘急性发作频率、急性缓解用药次数及抗感染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 组血清IL-6、IL-8、TNF-α、Cysl-Ts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 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小儿益肺健脾膏辅助治疗哮喘合并RRTI的疗效确切,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RRTI再次发生,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张美芳防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张美芳主任认为,脾胃虚弱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主要关键病机,部分为先天脾胃虚弱,加之后天饮食不当,反复用抗生素,或苦寒中药伤脾,部分患儿是因特禀质导致.治法强调调护脾胃为基本大法,脱敏调体,标本兼治,采取中西结合,内外合治,针药并用,善用火针、耳针,尤其强调中医外治法贯穿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平时注意饮食调护,及时添加辅食,注重纠正贫血,从而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诱发喘息的机会,阻断病情发展,逆转病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标准治疗后停药1年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标准治疗后停药一年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67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规范治疗(疗程≥6个月),停药后随访观察≥2年,按照患儿2年的随访结果,将CVA标准治疗后停药1年复发的98例患儿纳为CVA复发组,69例未复发纳为CVA未复发组,进行对照研究,分析CVA复发影响因素及其交互效应.结果 单因素分析得出两组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变应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及停药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OR=4.543,P=0.001)、有变应性鼻炎(OR=7.146,P<0.001)、FeNO>20.00 ppb(OR=3.770,P=0.001)为CVA标准治疗后停药一年复发独立危险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与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与FeNO、变应性鼻炎与FeNO的交互作用指数S分别为2.152、1.527、1.397.结论 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变应性鼻炎和FeNO>20.00ppb均是影响CVA标准治疗后停药1年复发的影响因素,且两两因素间有正向交互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