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对流行性感冒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研究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就诊的流行性感冒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增加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20±0.30)pg/ml,白细胞介素(IL)-6(1.41±0.33)pg/ml,干扰素(IFN)-γ(0.093±0.019)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1.71±0.29)pg/ml,IL-6(2.03±0.35)pg/ml,IFN-γ(0.195±0.082)ng/ml].观察组用药后4 h体温(36.94±0.21)℃,用药后12 h体温(36.35±0.18)℃,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后4 h体温(38.50±0.22)℃,用药后12 h体温(37.48±0.24)℃].观察组鼻塞缓解(26.5±3.9)h,咳嗽缓解(32.2±3.6)h,畏寒缓解(10.5±1.4)h,咽喉痛缓解(29.2±2.1)h,肌肉酸痛缓解(32.6±2.8)h,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鼻塞缓解(37.5±3.9)h,咳嗽缓解(41.5±2.8)h,畏寒缓解(21.3±2.2)h,咽喉痛缓解(38.6±3.1)h,肌肉酸痛缓解(40.9±3.4)h].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头晕(1.8%),对照组有1例腹泻(1.8%),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流行性感冒患者给予奥司他韦和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联合治疗可有效缩短疗程,快速缓解患者症状,让患者快速退热,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对发热模型大鼠的退热作用和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研究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对酵母发热模型大鼠的退热作用机制.方法:将45 只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20%酵母混悬液,制备酵母发热模型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布洛芬组、柴桂低剂量组、柴桂中剂量组、柴桂高剂量组,每组9 只,模型组给予0.75 mL/kg剂量生理盐水溶液灌胃,布洛芬组给予0.75 mL/kg剂量右旋布洛芬口服混悬液灌胃,柴桂各剂量组分别给予 1.25 mL/kg、2.5 mL/kg、5 mL/kg剂量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灌胃;另取 9 只未造模大鼠为空白组,给予0.75 mL/kg剂量生理盐水溶液灌胃.给药 1h、2h后,比较各组大鼠体温变化情况;给药2h后,比较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 β(IL-1β)、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及下丘脑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 1h、2h后各给药组大鼠体温升高幅度均有所降低,且随着时间延长体温下降趋势越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布洛芬组、柴桂各剂量组大鼠IL-1 β、NO、MOP含量以及PGE2、cAMP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柴桂各剂量组的效应强度与剂量均正相关,但均弱于布洛芬组.结论: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能够降低酵母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升高,且退热作用较为温和;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清炎症介质IL-1 β、NO、MOP的生成与释放,减少下丘脑发热中枢PGE2、cAMP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RP-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中7个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中没食子酸、葛根素、芍药苷、黄芩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和桂皮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 C18(250 mm×4.6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54 nm(没食子酸、葛根素、芍药苷)、278 nm(黄芩苷)、210 nm(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290 nm(桂皮醛),柱温25℃,进样量20 μL.结果:没食子酸、葛根素、芍药苷、黄芩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和桂皮醛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7 8~0.093 3、0.154 4~1.853 2、0.031 3~0.375 6、0.070 4~0.845 0、0.043 4~0.521 2、0.023 2~0.278 9、0.013 1~0.157 7 mg·mL-1(r为0.999 4~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100.3%、98.8%、101.2%、98.3%、99.9%、99.4%(RSD<2.0%,n=6).5批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样品中测得的上述7个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0.200~0.221、4.146~4.200、0.818~0.856、1.698~1.754、1.086~1.236、0.586~0.732、0.084~0.320 mg·mL-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4种常用中成药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儿童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用的中成药,即馥感啉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小儿双清颗粒.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索上述4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对比单独服用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21年8月16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R 4.0.3和Stata 1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上述4种中成药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接Meta分析结果一致;根据等级概率图排序得出,馥感啉口服液+西药的临床总有效率最优,其次依次为小儿双清颗粒+西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西药和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西药,上述4种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总有效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二者差别不大;馥感啉口服液和小儿双清颗粒的纳入文献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以常规西药为基础,分别联合使用4种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能使疗效显著提高,其中馥感啉口服液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但基于现有文献的质量和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真实世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及并发症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URI)的临床用药优选组合,探索临床优效方案和路径.方法 从全国29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提取2006年12月5日至2016年6月20日间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0~14岁21316名URI患儿的医疗数据,规范化后采用Tabu搜索算法及复杂网络进行群组模块分析.结果 通过对临床治愈及好转人群核心联用药的子结构划分,得到核心联用西药和中药子群以及各子群子结构间联系;西药对症、对因及并发症治疗时,明显显示出联系的子结构为联合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联合氯苯那敏复方/氯雷他定、联合溴己新联合氯苯那敏复方、联合对乙酰氨基酚加维生素类加西咪替丁加水合氯醛等;中医证候群的中药子群中,明显显示出联系的子结构为联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柴胡颗粒、联合小儿热速清颗粒/双黄连颗粒、联合蓝芩口服液加口腔炎喷雾剂/开喉剑喷雾剂、联合清热解毒剂加肺力咳合剂等.结论 真实世界中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URI及其并发症显示出联合用药的常用组合模式,联合用药与指南较为契合,有一定规律可循,可为临床用药优选方案提供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对脂多糖致肺损伤模型小鼠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对脂多糖诱导的肺损伤模型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C1组、C2组、C3组,8,16,32 mg/kg),阳性对照组(D组,5 mg/kg连花清瘟胶囊),各1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一次性尾静脉注射脂多糖5 mg/kg,以复制肺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均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d.检测小鼠肺组织干/湿质量比;苏木素-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小鼠的血常规指标;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B组比较,C2组、C3组小鼠肺组织干/湿质量比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LYMPH)均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红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计数比例(NEUT%)及肺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1组、C2组、C3组小鼠血浆中IL-1β和TNF-α及肺组织中IL-1β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肺损伤模型小鼠肺组织的炎性损伤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NLRP3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Tabu搜索算法真实世界中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的联合用药复杂网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挖掘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核心联用药物方案的临床应用规律,为探索临床不同诊疗思路、用药经验和提高中医药临床证据的循证等级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基于全国29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儿童肺炎的用药数据,运用Tabu禁忌搜索算法,对真实世界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人群的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数据挖掘分析.结果 在核心联用西药方面,抗感染治疗可以联用青霉素/美洛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替安、阿奇霉素等;对症治疗可以联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氨溴索+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等;并发症治疗可以联用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磷酸肌酸+抗坏血酸等.在核心联用中药方面,可以联用小柴胡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鼻渊通窍颗粒、热毒宁注射液/蓝芩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开喉剑喷雾剂/口腔炎喷雾剂/双料喉风散、小儿肺咳颗粒+醒脾养儿颗粒/四磨汤口服液等.结论 本研究的喜炎平注射液核心联用中西药方案,基本符合相关指南及诊疗规范,为优化临床联合用药、合理用药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建议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患儿的疾病进展情况,合理评估临床联合用药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注意用药配伍禁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