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于评价动物社交偏好程度的新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利用一种改进的三箱社交装置评价动物的社交偏好程度,并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大鼠作为社交障碍模型动物,以同源大鼠(WKY)大鼠和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治疗ADHD的临床常用中成药小儿黄龙颗粒(1.88 g/kg、3.75 g/kg)灌胃给药16 d.利用改进的三箱社交箱,以待测鼠在陌生鼠侧密切交流区的时间、频次、路程及相关比例作为行为学指标,检测该方法对社交行为评价的可行性.结果:与Wistar大鼠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与WKY组大鼠在密切交流区域及有陌生鼠侧区域的时间显著减少(P<0.01),其他指标如频次、路程及比例也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小儿黄龙颗粒两剂量均能增加模型大鼠上述各指标数值.结论:该方法能准确捕捉动物的社交行为特征,实现对动物社交偏好程度的全面、客观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小儿黄龙颗粒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研究小儿黄龙颗粒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幼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作为ADHD模型大鼠,将 32 只健康SH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 4 组,即SHR大鼠组,小儿黄龙颗粒 1.88、3.75 g·kg-1 组,哌甲酯组,另设WKY大鼠组、Wistar大鼠组,每组8只,连续灌胃给药21 d.以自主活动度、焦虑程度、社交偏好程度、易激惹程度、空间记忆能力、注意定势转移能力作为ADHD行为学指标;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大鼠大脑内前额叶中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的含量;以PCR方法检测大鼠前额叶内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体(DAT)mRNA的表达量.结果 3.75 g·kg-1 小儿黄龙颗粒可改善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显著提高大鼠前额叶DA含量(P<0.01)、降低HVA含量(P<0.05),明显促进前额叶TH mRNA、DAT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小儿黄龙颗粒能改善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障碍,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多巴胺能神经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黄龙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探讨黄龙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 8 月—2022年 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 12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63 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5 岁患儿 4 mg/次,6~13 岁患儿 5 mg/次,1 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黄龙止咳颗粒,2~3 岁患儿3 g/次,4~7岁患儿 6 g/次,8~13 岁患儿10 g/次,3 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 7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13%(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痰、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1β、PCT水平降低,而免疫球蛋白A(IgA)、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龙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患儿的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小儿黄龙颗粒联合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儿黄龙颗粒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甲酯片,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黄龙颗粒,6~7岁:5 g/次,8~14岁:10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SNAP-Ⅳ量表评分、Conner简明症状量表评分表(ASQ)评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评分、数字划消试验(NCT)失误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动不宁、神思涣散、多言多语、性急易怒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NAP-Ⅳ量表评分、ASQ评分、PHCSS评分、NCT失误率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相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泌乳素(PRL)、S100β蛋白(S100β)、25-羟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黄龙颗粒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调节血清PRL、S100β、25-羟维生素D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静宁颗粒对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静宁颗粒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多巴胺能神经的影响,研究静宁颗粒对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作用,探讨静宁颗粒对ADH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影响的生物学机制,为治疗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开发安全长效的中药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作为ADHD的模型大鼠,采用静宁颗粒(20.25 g·kg-1、10.125 g·kg-1、5.0625 g·kg-1)、盐酸哌甲酯缓释片(6.75 mg·kg-1)和小儿黄龙颗粒(0.9375 g·kg-1)连续给药17 d进行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以大鼠自由行动的移动距离、移动速率、敞箱中心区域活动累计时间、身体拉长累计时间等行为学指标,评价药物的药效;采用PCR、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大脑前额叶、纹状体部位DRD1、DRD2基因及受体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移动距离、移动速率、敞箱中心区域累计活动时间、身体拉长累计时间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静宁颗粒连续给药17 d后,各剂量可显著降低移动距离、移动速率、敞箱中心区域累计活动时间、身体拉长累计时间(P<0.05,P<0.01),改善ADHD模型大鼠多动及焦虑的症状;并可升高ADHD模型大鼠大脑前额叶皮质、纹状体部位DRD1、DRD2蛋白表达量(P<0.05,P<0.01).结论 静宁颗粒减少ADHD模型大鼠的自主活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ADHD模型大鼠大脑前额叶、纹状体部位DRD1、DRD2 mRNA及受体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小儿黄龙颗粒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小儿黄龙颗粒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多动症患几分为对照组(单一的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和观察组(联合应用小儿黄龙颗粒治疗)各40例,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SNAP 4和多动指数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S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蛋白水解物联合小儿黄龙颗粒治疗小儿多动症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多动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儿黄龙颗粒中5种木脂素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五味子醇乙、当归酰基戈米辛H、五味子酯乙这5种木脂素类成分在小儿黄龙颗粒中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乙腈(2:1)-0.2%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柱温40℃,波长254 nm.结果 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五味子醇乙、当归酰基戈米辛H、五味子酯乙在8.60~137.68、1.20~19.20、2.70~43.20、1.86~29.72、0.54~8.64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方法 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加样回收率均较好;最终测得小儿黄龙颗粒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五味子醇乙、当归酰基戈米辛H、五味子酯乙的含量分别为0.325、0.042、0.085、0.057、0.031 mg·g-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利用价格较低且容易获取的五味子醇甲作为内参物的一测多评法可行性、重复性和准确性均满足要求,可优化小儿黄龙颗粒的质量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黄龙颗粒中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鲁斯可皂苷元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黄龙颗粒中标志成分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鲁斯可皂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切换波长同时测定小儿黄龙颗粒中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鲁斯可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三乙胺(V:V:V=15:84: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别在230、334和397 nm波长处测定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鲁斯可皂苷元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可同时测定小儿黄龙颗粒中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鲁斯可皂苷元的含量.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鲁斯可皂苷元进样量分别在100~1000、40~400和100~100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Y=3946 X+540(r=0.9997)、Y=9463 X+1064(r=0.9998)和Y=4246 X+465(r=0.9999).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和鲁斯可皂苷元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101.0%、95.4%~100.6%和98.3%~101.2%,RSD分别为1.35%、1.87%和1.0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采用同一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切换波长,可同时检测3种标志成分含量,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且重复性好,节约检测时间,可作为小儿黄龙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运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中成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疗效差异.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1年7月1日的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关于中成药治疗儿童ADHD的随机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策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运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比较不同中成药的疗效差异.结果 最终纳入50篇文献,涉及6种中成药(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小儿黄龙颗粒、多动宁胶囊、地牡宁神口服液、九味镇心颗粒),共4445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方面,静灵口服液联合化学药、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黄龙颗粒、小儿黄龙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优于单独化学药治疗,优劣概率排序前3分别是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黄龙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bbreviated symptom questionnaire,ASQ)评分方面,静灵口服液联合化学药优于单独化学药治疗,优劣概率排序前3分别是地牡宁神口服液联合化学药>静灵口服液联合化学药>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化学药.在Conners症状问卷评分方面,各指标概率前3名排序:多动指数评分为小儿黄龙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小儿黄龙颗粒;多动冲动评分为小儿智力糖浆>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品行问题评分为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静灵口服液>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学习问题评分为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身心障碍评分为静灵口服液>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焦虑评分为多动宁胶囊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静灵口服液.在安全性方面,6种中成药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 中成药治疗儿童ADHD疗效显著.就治疗有效率而言,九味镇心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黄龙颗粒联合化学药、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化学药疗效较优.由于所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偏低,结果应该被谨慎解释,且结论有待今后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小儿黄龙颗粒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小儿黄龙颗粒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作用机制.方法 计算机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小儿黄龙颗粒的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TTD,DrugBank,ADHDgene数据库,筛选ADHD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平台对小儿黄龙颗粒活性成分靶点与ADHD靶点取交集,获取共有靶点即为小儿黄龙颗粒治疗ADHD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小儿黄龙颗粒治疗ADHD潜在作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PPI),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分析网络中的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以结合能<-4.25 kcal/mol为受体、配体间有一定的结合活性.结果 共获得小儿黄龙颗粒的活性成分47种,靶点163个;ADHD靶点1115个;小儿黄龙颗粒治疗ADHD的潜在作用靶点55个.豆甾醇、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山柰酚、β-谷甾醇、木犀草素是小儿黄龙颗粒治疗ADHD的关键成分.PPI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激酶1(AKT1)、雌激素受体1(ESR1)、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4(SLC6A4)、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β2)和烟碱型胆碱受体α7(CHRNα7)6个靶点为小儿黄龙颗粒治疗ADHD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突触传递、细胞对有机环状化合物及含氮化合物的反应等生物过程,突触后膜、树突、膜筏等细胞组分,神经递质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及单加氧酶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离子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cGMP/PKG)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其对应的关键成分结合能均小于-4.25 kcal/mol.结论 小儿黄龙颗粒治疗ADH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